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那年是三国 >

第1部分

那年是三国-第1部分

小说: 那年是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国简介
两岸西风起白杨,沁州存孝实堪伤。 

  晋中花草埋幽径,唐国山河绕夕阳。 

  鸦谷灭巢皆寂寞,并州尘路总荒凉。 

  诗成不尽伤情处,一度行吟一断肠。

  三国(狭义220年-280年,广义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有曹魏、蜀汉、孙吴三个国家。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人口下降,经济受损,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由于战争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较大发展。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后世常常追思当时风云人物。在唐宋诗词中出现大量三国内容。元明清期间,三国事迹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戏剧和民间艺术文学常见话题。明代罗贯中以这段历史为蓝本,编撰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为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也流传到亚洲及世界各地,影响了这些地区。晋代陈寿所作《三国志》,后经裴松之注引,颇有参考价值。直到今天,三国的著名人物、事件仍是耳熟能详,成为电视、电影或游戏题材之一。

  189年,灵帝驾崩,刘辩继位被立为少帝。执政的何太后之兄何进联络袁绍,杀宦官蹇硕。绍、进等密谋尽杀宦官,并召董卓入洛阳为援。当宦官杀何进,而绍又尽杀宦官之时,卓率兵入洛阳,尽揽朝政。他废黜少帝,另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卓之专横激起了东汉朝臣和地方牧守的反对,酿成大规规模的内战。卓入洛阳后,绍出奔冀州,桥瑁假东汉三公名义,要求州郡兴兵*卓,关东州郡纷纷响应。他们分屯要害,推绍为盟主,相机进攻卓。190年,卓避关东兵锋,挟持献帝西迁长安。关东联军彼此欺诈并吞,不久就分崩离析了。193年长安兵变,卓被杀,关中混乱不已。经过激烈的混战以后,到196年时,全国形成许多割据区域: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操占据兖、豫二州,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瓒氏辽东,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孙策占据扬州的江东部分,士燮占据交州。此外,张鲁以道教的组织形式保据汉中地区,置祭酒以治民。在这些割据者中,势力最强也最活跃的是袁绍和曹操。卓入洛阳后,曹操逃至陈留,聚兵反抗,成为关东联军的一支。他在济北诱降黄巾军三十万众,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又陆续收纳一些豪强地主武装。建安元年,他把献帝迁到许县,取得了挟天子以令不臣之势;屯田续资。200年,曹、袁两军进行官渡之战,操以弱胜强,全歼袁军主力;又利用绍二子的矛盾攻占袁氏的邺城,相继占领青、冀、幽、并四州之地,统一了北方大部。207年,曹军出卢龙塞,打败侵扰北方的乌桓。208年,曹军南下,攻占刘表之子刘琮所据的荆州。依托于荆州的刘备向南奔逃。鲁肃受孙权之命与备会晤,商讨对策,诸葛亮又受备之命,于柴桑与孙权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迫使曹军退回中原。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操北归以后,用兵于关中、陇西,把统一范围扩及整个北方,不久曹操自封魏王。211年,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219年,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军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刘备军相持。 222年,汉军出峡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蜀中。猇亭之战以后不久; 汉、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南北之间虽然还常有战事发生,有时规模还比较大,但是总的说来,力量大体平衡,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

  魏

  随着汉丞相曹操对北方的统一和屯田制、租调制的施行,北方社会趋于稳定,生产逐渐恢复。政府修整道路,兴建水利,便利了交通和槽运。恢复的冶铁业中,水排得到推广,丝织业也兴盛起来。商品交换渐有起色,魏明帝时重新颁用钱币。洛阳、邺城都日趋繁华。曹操进驻冀州后颁行租调制。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称魏王,建立魏国。220年正月,*;十月,子曹丕称帝,国号魏,都洛阳,建元黄初。魏得北方。魏置司、豫、兖、青、 徐、凉、雍、冀、幽、并、荆、扬等州。其中凉州领戊己校尉护西域;幽州地境达于辽东;南部诸州大致依秦岭、淮河分别与汉、吴相接,魏有户六十六万余,人口四百四十余万;魏建立不久,政权开始*。齐王芳在位时发生了辅政的宗室曹爽和太尉司马懿的权力之争。曹爽重用名士三狗及李胜、毕轨、等人,改易朝典,排斥懿。司马氏是东汉以来的世家大族,懿本人又富于谋略,屡有军功。238年,他率军平定公孙渊,使辽东归入魏版图。249年,又乘曹爽奉齐王芳出洛阳城谒高平陵的机会发动政变,逼迫爽屈服,并处死爽及其党羽,独揽朝政,史称高平陵事变。后来,懿及子司马师、司马昭陆续压平了起自淮南的王凌(251年)、毋丘俭(255年)、诸葛诞(257年)的军事叛乱和其他朝臣的反抗,巩固了司马氏的统治。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一批玄学名士对司马氏持消极反抗态度,其中的嵇康被司马氏以非毁名教和欲助毋丘俭为乱之罪名杀害。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在魏和西晋初都陆续归服于司马氏。当反抗力量都被消灭以后,司马氏趁时立功,于263年出兵灭汉。两年后,司马炎以接受禅让为名,代魏为晋。历五帝,共四十六年。

  汉(史学称之为【季汉】、【蜀汉】)

  188年,汉宗室刘焉出任益州牧。焉死,子璋继任。焉、瘴相继压平了当地豪强的反抗。207年,备邀诸葛亮为辅佐,提出“隆中对”战略思想。211年璋邀请刘备入蜀,使击保据汉中的张鲁。214年,备占据益州;219年进驻汉中,自称汉中王。是年,留守荆州的关羽被孙权军袭杀。221年,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世称蜀,又称蜀汉,建元章武。汉置益州,自秦岭至于南中。有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吏四万,兵十万余;备为争夺已失的荆州,于次年出峡,夷陵之战,败退入蜀,病死白帝。刘禅继立。备死,亮辅刘禅。小国弱民,处境困难。西南夷接连叛乱。益州郡豪强雍辏е刺兀蟾接谖猓繖柯太守朱褒、越嶲太守高定都响应雍辏В现械厍*扩大。225年,亮南征,亮军西平越嶲,马忠军东平牂柯,然后与中路李恢所部共指益州郡。此时孟获已代雍辏Ь菘ぁA涟芑瘢绰碲铡肮バ奈稀倍悦匣衿咔芷咦荩帐够窆樾模现衅蕉āA涟岩娜饲б浦贸啥嘉伲涯现星嗲急辔樱⒃市泶笮照幸娜俗鞑壳灰阅现械呐B硖夭涫岛汗省N髂弦娜说厍谋杖刺哟擞兴谋洹D现姓秸崾何饨崦艘踩〉迷猜晒A227年率军进驻汉中,同魏展开争夺关陇的激战。亮在益州疲惫情况下急于求战,一方面力图以北伐来巩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正统地位;一方面则以攻为守,借以图存。228年,诸葛亮北伐开始。以后三年,亮又屡次北伐,都由于军粮不济,没有成果。234年再次北伐,进军渭水南面的五丈原,病死军中,汉军撤回,北伐停顿。亮死后,蒋碗、费祎、董允等人相继为相,因循守成而已。258年以后,宦官擅权,政治*。姜维北伐,劳而无功。263年,魏灭蜀之战开始,年冬灭汉。历二帝,共四十三年。

  吴

  黄巾起义时,孙坚随朱儁到中原*黄巾,后转战于凉州和荆州江南诸郡。董卓之乱时,坚参加*董卓的关东联军,隶属于袁术,在淮南活动,坚死,子策统领部众,约于194年开始向江东发展。得到周瑜等人的助力,驱逐刘繇,逼降王朗。196年献帝迁许以后,策拒术而联曹操,受封为吴侯。199年,策击破庐江太守刘勋,吞并其部,并取得豫章郡地。200年策死,策弟孙权统众。208年权由吴徙治京城。筹划赤壁之战,势力达于荆州;210年招附士夑兄弟,取得东南半壁。211年权徙治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

三国大事件年表
184年 2月 黄巾起义。 

  10月 张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 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 曹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董卓。 

  190年 1月 各路诸侯起兵反卓。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 ,卒年15。 

  2月 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191年 孙坚破卓,斩华雄。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192年 4月 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卓。 

  6月 傕、汜围长安,杀允,败布。曹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壮大。坚击表,战死。 

  193年 曹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 布击曹。谦病亡,备领徐州牧。 

  195年 10月 曹领兖州牧。孙策攻江东大败刘繇。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196年 7月 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回长安。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曹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 

  197年 袁术在寿春称帝。曹*张绣,失败。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 9月 布攻打备,破小沛。 

  12月 曹擒杀布。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 11月 绣降曹。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策袭取庐江,败刘勋。备*术,术病死。

  200年 曹诛杀承等。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 曹偷袭乌巢。

  201年 曹败绍于仓亭。备投奔刘表。

  202年 5月 绍病死。 

  203年 权*黄祖。 

  204年 曹平定冀州。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 曹平定青州。 

  206年 曹平定并州。 

  207年 8月 曹大破乌桓,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北方。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曹从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 6月 曹封为汉丞相,郭嘉病死 

  7月 曹南征表。 

  8月 表病死。曹杀孔融。 

  9月 刘琮降曹。 

  11月 赤壁之战,曹被孙刘联军打败。 

  209年 10月 备与权之妹成亲。 

  210年 曹建成铜雀台。瑜亡。公孙康遣公孙模、张敞等兴兵伐韩、濊,建带方郡。 

  211年 曹攻破马超。备入川。 

  212年 10月 曹南下进攻濡须口。备驻扎霞萌关。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 5月 献帝封曹为魏公,加九锡。 

  214年 5月 权攻破宛城。 

  7月 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操,事泄,曹诛杀众人。刘璋投降备,备自领益州牧。 

  215年 7月 曹征张鲁。 

  11月 鲁降曹。逍遥津之战。曹在濡须打败权。 

  216年 曹操称魏王。 

  217年 2月 曹进攻濡须口,权败。 

  218年 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 7月 刘备称汉中王。关羽水淹七军。 

  10月 羽失荆州,被权杀害。 

  220年 1月 曹病亡。 

  10月 丕称帝,建魏国。 

  221年 4月 备称帝。备伐吴。张飞遇害。 

  222年 权称吴王。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备。 

  223年 4月 备死于白帝城,禅继帝位。 

  8月 丕五路伐蜀。蜀吴重修和好。雍辏崖摇!

  225年 亮南征。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南方。 

  226年 丕病亡,曹睿继位。 

  12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权围攻江夏,兵败。 

  227年 亮上书北伐。 

  228年 亮一伐中原。姜维降蜀。马谡失街亭。周鲂诈降诱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亮二伐中原。 

  229年 权称帝。亮三伐中原。 

  230年 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亮四伐中原。曹真病亡。 

  231年 亮第五伐中原。 

  234年 亮六出祁山。 

  8月 亮病逝于五丈原。吴大举攻魏合肥。 

  235年 1月 曹睿封懿为太傅。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237年 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238年 5月顷 魏明帝遣刘昕、鲜于嗣取带方、乐浪

  8月 懿平辽东,杀公孙渊。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亲魏倭王”。 

  239年 1月 曹睿亡,曹芳继位。 

  240年 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魏带方太守弓遵遣梯俊赴倭。

  241年 魏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 权派军攻打海南岛。高句丽东川王位宫叛,寇西安平。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不利,伤亡惨重。

  8月 幽州刺史毋丘俭从玄菟出发攻高句丽 

  9月 百济臣智袭取乐浪边民,后慑太守刘茂威归还 

  10月 魏军攻克丸都,东川王奔沃沮 

  11月 毋丘俭以王颀东追至挹娄界,刘茂、弓遵别遣伐濊 

  245年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5月 魏军各路征伐高句丽的军队皆告捷,毋丘俭刻石纪功并凯旋。

  246年 毌丘俭两破高句丽。 

  247年 蜀将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王颀继任带方太守,遣张政携诏书、黄幢等赴倭。 

  248年 懿封为丞相。 

  249年 1月 懿杀曹爽一伙。夏侯霸降蜀。维伐魏。 

  250年 权废孙和为庶人,赐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维攻魏西平失败。 

  251年 魏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懿平定。 

  7月 懿亡。 

  252年 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权亡,孙亮继位。司马昭攻吴,失败。 

  253年 诸葛恪进攻魏,无功而返。维攻魏狄道失败。吴孙峻诛杀恪。 

  254年 9月 师废曹芳。 

  10月 曹髦继位。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