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超强记忆力训练法:倍增记忆力与学习效率的大脑训练 >

第5部分

超强记忆力训练法:倍增记忆力与学习效率的大脑训练-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类是愉快的情绪,叫做积极的增强情绪。它包括希望、快乐、恬静、好感、和悦与乐 观等情感体验。这种情绪能够使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活跃起来,提高人的生活动力,增强人 的体力精力,驱使人去活动,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大脑的工作状态最佳化,大大提高大脑 的工作效率和记忆功能。
  另一种是不愉快的情绪,叫做消极的削弱情绪。它包括愤怒、焦急、害怕、沮丧、悲伤 、紧张和不满等情绪体验。这种情绪对人体的器官、神经、肌肉和内分泌刺激很大,既有害 健康,又影响大脑的记忆功能。比如,有的新演员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一登台,看见 台下黑压压的观众,马上紧张过度,把台词忘得一干二净。有的学生平时学习很刻苦,知识 记得很牢固,但一到考试就过度紧张,把本来已经记得很熟的内容也忘了。恐惧与害怕造成 遗忘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古人司空图的《漫题三首》诗中,有一句是“齿落伤人久,心惊 健忘频”。这后一句的意思是:内心惊悸害怕,健忘的事连连发生。因情绪不良而导致健忘 ,古人的描写与观察都是正确的。
  哲学家尼采曾说过:“不愉快的事是潜在着遗忘倾向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失败的或 是错误的事是最容易被忘记的。例如达尔文一旦发现和自己的学说相冲突的理论时,总要把 它记在备忘录上,他说如果不记下来的话,他很快就会忘记的。
  举个例子:假如与你共事的有30个人,其中有10个在相处的过程中让你感到愉快,他们 热情大方,乐于助人,而且风趣幽默;另外10人让你产生厌恶感,见之惟恐避之不及,他们 之中有的是傲慢孤僻、有的是自私自利,有的则是沉默寡言;最后10个人处在这两种人之间 ,看起来平平淡淡,不怎么引人注意。毫无疑问,你永远不会忘记并且非常了解的是第一种 的10个人。而对于第三种的10个人,你必定不会有深刻的印象,充其量是一层淡淡的记忆而 已。
  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方法,你若想把别人深深地印入记忆中,你要多与他交谈、接触, 以自己的热情来打动他,使他与你无话不谈,并能相处得很融洽。这其实也是男女双方在恋 爱的过程中,男方经常使用的方法。试想,如果女孩对男孩的印象不深,又怎么谈得上对他 感兴趣呢?
  心理学家亨特森也做过类似的一个实验,他找来15个人,然后要他们每个人说一件印象 深刻的事。结果,60%是说愉快的事,23%是说不愉快的事,而只有7%是在说普通的事。
  毫无疑问,我们对过去的愉快经历总是会津津乐道,却很少想起或提及不愉快的和令人 尴尬的事情。比方说,在观看一场足球比赛时,你喜爱的球队和竞争对手旗鼓相当,比分一 直持平,难分胜负。结果,在最后5分钟的关键时刻,他们抓住机会,一记凌空射门,球进 了!结果就是因为这一记射门,你喜爱的球队赢得了这场比赛的冠军。此时,你一定会欣喜 若狂,而且这一场景足以令你终生难忘。。 最好的txt下载网

超级记忆力训练法 第一部分(17)
杰西德博士曾经证明“愉快的经历确实能让人印象深刻”。他曾找来他的40个同学,要 求他们在8分钟的时间里,把过去20天内愉快的经历写出来。之后,又吩咐他们在同样的时 间内把不愉快的事写出来。结果,平均每个人记得的愉快经历共有17件,不愉快的经历14件 。20天后,又对这20天的事情进行回忆,结果愉快的经历平均为8件,约占原来平均数的47 %,而不愉快的经历平均5件,占35%。
  美国心理学家林慈教授也曾说过:“富有感情且扣人心弦的话,比那些没有感情,敷衍 或责骂的语言更容易记在脑海中。”斯托尔特博士则认为:“不管是愉快或不愉快的事情, 都比枯燥无味的事容易记忆得多。”比方说回想你收到最感动的生日礼物,就会比不小心打 翻茶水好记得多。
  但不管怎么样,愉快的事还是最易牢记的。我们常可感觉到,上了年纪的人,往往会有 浓厚的怀旧情绪,他们对现实中的许多现象摇头叹气。他们念念不忘以前吃碗面只要几毛钱 、从前田里有可爱的鱼和虾、生活环境单纯无欲……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我们对愉快的 事物印象较为深刻的道理。
  从过去的研究可知,和不快乐的情绪相比,以愉快的心情解读文章所花费的时间比较短 。再拿两篇不同的文章来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倾向,在愉快的心情下看喜欢的文章,比 在不悦的心情下看一篇不喜欢的文章所花的时间要快得多。另外,在将提示的文章重写和再 度确认的测验中,心情愉快时面对喜欢的文章都比心情不快时看不喜欢的文章来得好。
  这是因为愉快的心情可以圆满处理认知信息,而不快的感情则会使信息处理出现迟滞现 象之故。此外,我们多半都会把较多的注意力投注在和我们的感情一致的信息上。不仅如此 ,研究结果显示,连记忆和再生的机能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当事物的内容和我们的情绪一 致时,效果总是比较显著。
  某大学的研究室曾进行过以下实验。将被实验者分成两组,一组听轻快的音乐,另一组 则听悲伤的音乐,并观察两组人员的情绪诱导效果。然后再给他们看一幅中性的画,询问他 们对那幅画的感觉。结果显示,心情愉快时就觉得那是一幅快乐的画,情绪低落时就觉得那 是一幅令人难过的画,几乎没有例外。
  我们的感情或情绪会从平时的沉稳变为剧烈的兴奋、不安、恐惧和恐慌等状态,种类不 胜枚举。而随着情绪的变化,我们的血压或心跳频率、出汗量、脑波等也会发生变化,甚至 连生理上的觉醒水准(对神经系统的惊吓等防卫、注意机能)也会有变动。在学习或记忆时 ,处于昏睡或太过不安的状态都会导致负面效果。所以,不管你做的是什么课题或工作,最 好都能将自己调整至适合完成这些任务的状态。
  一般而言,作业成绩会随着觉醒水准而提升,直到某个阶段,如果觉醒水准过高,成绩 反而会低落。这种法则就叫“亚奇斯—德德森法则”,是以发现这个事实的两个人的名字来 命名的。它的意思是,要想顺利地完成某项作业,必须具备最适当的水准。
  至于什么样的觉醒水准最适合记忆,那就很难定论了。因为觉醒水准在一天当中的变动 是没有规律的,起床之后的那段时间比较低,然后慢慢地升高,过了傍晚又降低。因此,什 么时候复习学过的事物就必须视个人情况而定。

超级记忆力训练法 第一部分(18)
苏塞克斯大学的福卡德等人分别于上午和下午让小孩子们听故事,然后要某些孩子听完 故事之后马上回答问题,隔了几天之后再问其他孩子同样的问题。结果显示,马上回答问题 的孩子中上午学习的成绩较佳。可是,在隔了一段时间再进行的测验中,则以下午学习的孩 子成绩较佳。
  因此我们可以说,学习之后马上回忆以睡醒未久的上午为宜。换言之,在上午从事比较 重要的学习的说法对长期记忆似乎并不适用。
  人们学习知识、接受信息都是在一定的空间下进行的。因此,在记忆的客观条件方面, 我们不能不谈到环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环境的好坏对记忆效率的高低起着一定的 作用。
  环境又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中国古人读书就很讲究环境的安静,因此到僻静的深山古刹中去读书,到寂静的湖边草 舍里去治学。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青少年时代求学时,在南阳隆中一边种田一边读书。《三国演义》 一书中这样描写隆中的自然环境: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青山碧水,茂林修竹,掩映着茅舍草庐。其幽静可知,真是读书的好地方。
  环境的“静”能使人心安神宁,全力研读。这既是使精力集中的有利条件,也是提高记 忆效率的有利条件。
  静与不静,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不能为了学习记忆而离群索居,多数时候还是要生活在 集体中,在较为喧闹的环境中学习。人不仅能够利用环境,而且能够适应环境。有些时候, 识记内容本身就决定静不下来,比如听报告、看电影、与别人接洽办事情,就不能独自找个 僻静处进行。这时就要有闹中求静的本领,学会“抗干扰”。这主要是指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一般人都认为,安静的房间比喧闹的房间更有利于学习、更适合回想。事实上并不然。
  美国曾进行一项实验,在安静和喧闹的房间各自进行初次学习和再认测验。结果发现, 只要在同一个房间里进行,不管是否安静,效果都是一样的。
  D?戈顿和A?D巴德里1985年在更大规模的情况下进行了同样的实验。他们分别在水 中和陆地上给潜水俱乐部的学生们一张单字表,要他们记忆之后再背诵出来。结果显示,在 环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记忆和背诵出来的成绩比条件不一致时要好。这种效果就称为环境 依存效果或状态依存效果。
  由此研究可知,若因为明天有重要的表演,你便逃离平时喧闹的环境,特地跑到一个安 静的地方去整理资料,则所得到的结果还不及在平时你做资料的地方,也就是跟平常一样状 态下做得好。
  社会环境的优越也能提高记忆效率。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读书人家的子女熟悉笔墨, 木匠的儿子会玩斧头,将军的孩子则舞枪弄棒……”为什么这些子弟会有这方面的知识呢? 那是因为受到他们长辈的影响和环境的熏陶。
  社会环境是一种“人为”的环境,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创造有利于记忆的环境。列宁的 母亲玛丽亚?亚历山大洛夫娜通*文与法文。列宁和他的兄弟姐妹们童年时就跟着母亲学 习德语和法语。列宁的母亲很注意制造有利于孩子们学习外语的环境和气氛。她费了一番心 思,想出了一套受孩童欢迎的办法:在规定的日子里,孩子们见了母亲只讲德语或法语;母 亲要求孩子们彼此之间第一天说俄语,第二天说法语,第三天说德语。周而复始。这种方法 ,使列宁兄弟姐妹牢记德语和法语知识,为以后精通几种外语打下了基础。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超级记忆力训练法 第一部分(19)
在记忆的时候,如果能做到寂静的自然环境与优越的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那对增强记 忆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能忽视环境中一些外在因素对记忆力的影响,比如音乐和香味。
  很多企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或减轻单调及疲劳感,总是积极地使用各种背景音乐。可是 ,每个人对音乐的喜好都不同,所以最好避免采用强制性的统一模式,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法国作家马尔塞斯?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似水的年华》中有一个章节叙述书中人物因 闻到鸡蛋糕的味道而恢复了过去的记忆。心理学与医学研究人员把这种现象戏称为“普鲁斯 特效果”。日常生活中,因为味道而回想起过去的情形其实并不在少数。
  譬如,有个男人在年轻时曾经暗恋过一位时髦女性,他们经常在咖啡店不期而遇。后来 他搬了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原本已经将那个女子完全遗忘了。可是有一天,他偶然在一家 咖啡店里,闻到了坐在附近一个女性身上的香水味,于是便立刻想起昔日让自己魂牵梦萦的 女子,因为那种香味和那个他暗恋的女性常用的香水气味相同。
  这个例子说明香味是一种唤起记忆的线索。事实上,有人曾进行过这类实验性的研究。 美国耶鲁大学的F?R夏普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学习时使用巧克力香,一面提示40个形 容词,要学生写出相对的形容词(比如“大”就对“小”)。24小时之后,测验的结果显示 ,闻过巧克力香的学生组成绩比较好。
  这证明了巧克力香是激发记忆的有效因素。然而,还不止如此!
  关于香味的效果,从芳香疗法的应用就可以得知,某些香味具有镇静效果,某些则具有 兴奋效果。一般而言,具有兴奋效果的香味通常是动物香,而具有镇静作用的则是因为森林 浴而广为人知的森林香味。
  下面这个实验可以测试香味与记忆的关系。实验中,芳香器具有活化情绪的效果,能使 人心情快乐。
  当迷人的花香味弥漫在实验室内的时候,被测者就在这种室内条件下看各种无意义的名 词。另一方面,实验者并没有跟受测者表示要将这些资料记忆下来,或者待会儿要举行测验 ,也就是说受测者是在事先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实验的。另一组则在没有香味的实验室内接 受试验。
  24小时之后,在同样的条件下举行测验,结果,有花香味道的一组的成绩较好。另外又 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背诵文章的测验。有香味的一组在单纯记忆方面获得较高的分数,但在 文章的理解力方面得分却跟没有香味的一组无多大差异。
  单纯记忆主要是靠右脑活动,而推论、理解文章的内容却大都由左脑负责。因此我们可 以说,香味的效果可以从单纯记忆中明显看出,也就是说香味选择性地刺激着右脑。同时, 生理学家们也已经证明香味具有刺激脑部的机能。
  闻香味使大脑活性化,而增强记忆力确实是可行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手下有一位将军,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提升,便以他 服役时间长为理由,在皇帝面前提到这件事:“我应该升到更重要的职位上。因为,我的经 验丰富,参加过10次重要战役。”
  哈德良皇帝是一个对人才有着不同寻常判断力的人,他并不认为这位将军有能力担任更 高的职务,于是他随意指着绑在周围的战驴说:“亲爱的将军,好好看一看这些驴子,它们 至少参加过20次战役,可仍然是驴子。因为它们没有思维和想像的大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