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香蒲草的记忆 >

第11部分

香蒲草的记忆-第11部分

小说: 香蒲草的记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子进武,氏子不知。

  茂生,田氏生二子:长子知人,次子爱人。

  据村民记忆,此二块石碑所刻名讳,为异族叔父邢大成祖先。

  二

  在村西井沟口,有一块残碑,碑文为竖排。从石碑正面的文字可知,主人为:邢翁讳珺字峻王,赵乔陈三氏生一子:廷辅。

  廷辅,杨曹张李四氏生六子:长子锡命,郭氏;次子锡爵,杨氏;三子锡宁,赵氏;四子求安,连氏;五子求奉,赵氏;六子求庆,张氏。

  据村民记忆,此碑所刻名讳,为异族祖父邢贵怀祖先。此碑原在他老人家祖坟,后来他惧怕解放初期“破四旧、立四新”所毁,将此碑拉回自己宅院保存。后听人说,阳宅不宜存放阴宅之物,他才将此碑拉至村西井沟口河畔。

  今年(指二零零七年)五月六日,我在异族祖父邢贵怀保存的“疏折”上,得知他老人家前辈名录:邢士藻,又名佩然先生,杨氏生二子:长子克友,又名小保。我小时候见过他老人家,有手艺,会木匠,我习惯称呼他老人家为:小保老爷爷。

  小保老爷爷,田邢二氏生三子:长子贵楼,与同族祖父张成龙同岁,于解放初期,在朝鲜战场上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忻县志》(一九九三年四月第一版,第六六二页)第二十二编《烈士名录》中有其名。次子贵怀,赵氏。三子存怀,曹氏。

  佩然先生次子为克恭,村民称其为梦先生。据村民记忆,(梦先生)极有天赋,文采激扬,可惜走了另外一条道:有“吸鸦片”之嫌。

  三

  今年(指二零零七年)五一劳动节,我回到村里。听坐街的村民说:老先生的祖坟让人盗了!这无疑是近年来村里的新闻。虽说盗墓之风时有所闻,但它发生在村里,又与自己有一丝牵连,还真叫人惊奇!

  然后,根据村民指点,我来到现场。原来老先生的祖坟并不很远:位于村南,过火车道,再往南走一百米左右即到。这里统称南梁,具体地说,也叫南湾上。坟里有三块石碑,一块站立无损,一块已残,一块让盗墓之土掩盖。

  现实录残碑文字:碑正中有“例授登仕郎邢府君讳以德字……”十二个大字,后面的文字残去不提。紧挨大字右面有“长男”二字,“长男”下面有二排小字,除过开头“前清”二字清晰可见,其余文字残去不提。“长男”右边为“三男”二字,下面的文字残去不提。

  大字左边有四字:仲男正言。“男”与“正”之间又有二排小字,依然开头“前清”二字清晰可见,其余文字残去不提。“仲男正言”左面有“季男善言杨蔚氏”,在“男”与“善”之间又有二排小字,残字以0代之:前清0生00省议员。杨蔚二字并列。

  由碑文可知,以德老人为大清官员,官职为:例授登仕郎。

  《辞源》(商务印书馆*四年十月初版)第一九二页有“例授”词条,其义为:清制封典,准给本身为授,曾祖父、祖父母、父母及妻,存者为封,殁者为赠。五品以上官授诰命,谓之诰授诰封诰赠。六品以下官,授勅命,谓之勅授勅封勅赠。各有定例,是为例授例封例赠。

  又及,以德老人有四子,为言字辈:长男及三男字残,不知名。仲男(通俗地讲,此为次子)为正言,季男(通俗地讲,此为四子)为善言。四子有三子成大器,名前均具“前清……”等字眼,可知老人教子有方。

  季男善言,就是村民常说的老先生,杨蔚二氏,其子孙不详。

  仲男正言,有碑,以下实录。

  碑高一百五十多厘米,宽六十八厘米,厚二十一厘米。碑正上方有四个大字,从右至左为:永言孝恶。碑正中有文,从上至下为:故显考妣邢翁讳正言寇氏之墓。大字右面有字,从上至下为:男崇基张氏长孙绍升妻王氏次孙绍序。张氏二字并列,张左氏右。大字左面有文,从上至下为:女先桃,婿赵五升。女婿二字并列。碑左贴边有字,从上至下为:民国七年十月上浣榖旦。

  据父亲记忆,崇基老人,小名叫根元,村民称其为根元先生。其长子绍升,即邢相禹老人,我称其祖父,现居北京。其次子绍序,即邢相汤老人,我也是称其祖父,原任青海省西宁市人大主任,据说他老人家已逝世多年。

  有关他们父子仨人的记忆,我在本书单列一篇记叙,在此不提。

碑:刻在石头上的家谱(四)
碑:刻在石头上的家谱(四)

  
  
  一

  在村南面的南梁上,有一块蛟龙石碑。据村民记忆,此碑所刻名讳,为异族叔父邢隆旺祖先。现实录碑文,再参照异族叔父邢隆旺家“疏折”上的文字,整理成下文,以备后人查阅。

  碑额上盘着二条石龙,碑额正中有二个大字:皇清。“皇清”外面又有四个石刻大字:一石千古。碑文为竖排,至上而下。石碑正中有一行大字:例授登仕郎邢府君讳士璋字特达吴慈君之墓。讳字仍然向右挪半个字的距离。大字右面有一行字:男树棠田宋张氏孙元海、福海、东海寇氏曾孙中正、新正。大字左面有二行字:女景芳婿田开基外孙五顺。“女景芳”与“婿田开基”并列。石碑靠左贴边处有一行字,为立碑时间:*十三年岁次甲子三月不浣榖旦立。“立”字刻在石碑最下边。石碑靠右贴边为我村地址:集贤乡路村二都四甲寺庄村。

  由碑文可知,主人为大清官员,官职为:例授登仕郎。有关此官解释,参照上篇。主人名士璋,字特达,内人吴氏生一子一女:子为树棠,女为景芳。

  其子树棠,田宋张三氏生三子:长子元海,次子福海,三子东海。

  其女景芳,田开基为婿,生一子为:五顺。

  长子元海,寇氏生二子:长子中正,次子新正。

  次子福海,无传。

  三子东海,无传。

  长子中正,潘氏生二子:长子隆旺,次子昌旺。

  次子新正,王氏生三子:长子良巨,次子金虎,三子林虎(与我同学,年长我一岁)。

  二

  在村西面的西梁上,准确位置在西梁大坡附近,有二块石碑。据父亲记忆,此碑所刻名讳,为异族前辈邢谦、邢让之祖先。现将二块石碑整理成文,以备后人查阅。

  二块石碑的立碑时间,均为“嘉庆十三年十月初一日立”。碑文为竖排,至上而下。由碑文可知,主人为邢翁讳福元,内人潘氏生四子:长子晃,次子(此为一个繁体字,为旦字下来一个助字。下同),三子晏,四子旻。

  长子晃,白胡二氏生一子:大业。

  次子(同上),氏子不知。

  三子晏,田潘二氏生二子:长子富贵,次子富德。

  四子旻,田氏,子孙不知。

  大业,史氏生一子:周遗。

  富贵,王氏,子孙不知。

  让人奇怪的是,石碑所刻名讳大业、富贵、富德,为其叔父(主人次子)立碑时改称为:清故叔考郝翁讳(同上)之墓。邢姓改为郝姓,不知为何。

疏:写给祖先的信
疏:写给祖先的信

  
  
  一,

  在村里,能体现历史的,除过石碑之外,还有一种叫“疏”的东西。

  疏,据《现代汉语词典》(1999年修订本)第一一七零页解释,有九义:一为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如上疏,奏疏;二为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如:《十三经注疏》;三为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四为事物之间距离远;五为关系远;六为疏忽;七为空虚;八为分散;九为姓。

  村民所指的疏,似乎与以上九义都有联系。比较确切的、贴近的,取前二义。村民文化参差不齐,大多数称之“树”。

  同族伯父张宝林称之为“素”,他老人家取意为丧事之中素衣之白。据我所知,此“素”只是取其色彩,与“素食”同义,而“疏”之根本,其实是生者与亡者之间的一种“书信”来往形式。

  我与父亲整理本村张氏族谱时,基本上将全村所有的“疏”都抄了一遍,然后才整理而成的。对有些上下连接不起来的,则成文如下,以补历史之短,也算是对祖先的一种尊敬!

  二,

  异族伯父邢在福保存的疏折上,是这样记载的:

  顺,王张王三氏。镜,闫氏。下有二子:天保,姬武二氏;金宝,陈赵张田四氏。下来又有三子:大兴,潘氏;大旺,赵氏;大臣,潘氏。

  下来有一子:丰蔚,郭氏。

  下来有三子:择昌,田氏;德昌,无氏;宜昌,张氏。

  宜昌,张氏生一子:占鳌。占鳌,田张二氏,生四子:长子清秀,康氏无传。次子清笔,田氏无传。三子清墨,赵氏无传。四子清吉,马氏生一子:在福(刘氏生三子)。

  以上是我依据他老人家(异族伯父邢在福)疏折上的文字,整理及推理而成。理由是:中疏右为上左为下,正确与否,不知。

  顺,镜,同属单字,可能为同辈。谁长谁次,不知。

  天保,金宝,亦有可能为同辈。保与宝为同音,可能系笔误。谁长谁次,不知。与上一辈之关系,不知。

  大兴,大旺,大臣,同属大字辈,可能为同辈。谁长谁次,不知。与上一辈之关系,不知。

  丰蔚与上一辈之关系,不知。

  择昌,德昌,宜昌,同属昌字辈,可能为同辈。谁长谁次,不知。

  据异族伯父邢在福记忆,他祖父以上辈份长次不知。

  又记,他老人家在村里没有本家。

  三,

  据村民邢书田保存的疏折记载,他的祖先为:新仁,田氏生一子:一元。

  一元,芦石二氏生一子:贤享。

  贤享,张氏生三子:长子中贵,次子中昌,三子中兔。

  中贵,赵氏生一子,志英。

  中昌,胡氏,无考。

  中兔,郭氏一子:书田。

  志英,田氏生一子:地生,无传。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碑”“疏” 补录
“碑”“疏” 补录

  
  
  一,

  在我村火车站南面,村民俗称“秃子沟”。这里有几块石碑,据村民记忆,碑上所刻名讳,为异族叔父邢成贵祖先。现将石碑上的文字,结合村民之记忆,整理成文,以备后人查阅。

  宪璋(又作洗璋,有碑。立碑时间为:大清嘉庆十年益春月清明日立),王氏生四子:长子玉山,张氏;次子玉春,吕氏;三子玉玺,于氏;四子玉(衡),于氏。

  玉字辈下有二子:长子德龙,次子德虎。

  德龙,氏不知,有二子:长子万顺,次子万和。

  万顺,张氏生二子:长子呈瑞,次子呈玉。

  万和,氏不知,有二子:长子呈麟,次子呈凤。

  呈瑞,冯氏生一子:景瑞。

  呈玉,田氏生三子:长子景源,次子景(镛),三子景福。

  呈麟、呈凤,下有四子:来旺,喜来,喜朝,喜润。

  景瑞,王氏生一子:谦和。

  景源,李氏生一子:天贵。

  景(镛),赵田二氏生三子:长子成贵,次子成厚,三子成元。

  景福,田氏生三子:长子六成,次子天成,三子宣成。

  二,

  与本村邢氏族谱相脱节的,实录如下,以备后人查阅。

  举国(国字辈,可能为邢氏十四世祖),张赵二氏生一子:瑆。

  瑆,(字耀彩,恩赐寿官,道光二十七年立碑),王徐二氏生二子:长子廷儒,次子廷光。

  廷儒,武氏生四子,长幼不知:学智、学文(曹潘二氏)、学礼(赵氏)、学诗(田氏),下有三子:悦众、贵众、爱众。

  学南,芦氏生一子:扶众。

  悦众(王氏)、贵众(宿氏)、爱众(周氏),下有一子:维垣。

  维垣,马氏生一子:天成。

  三,

  与本村邢氏族谱相脱节的,实录如下,以备后人查阅。

  文焕,白王二氏生二子:长子以昌,次子以增。

  以昌,曹氏生一子:士琯。

  以增,田氏。

  士琯,张氏生一子:树(茶)。

  树(茶),赵氏生三子:长子正升,次子正修,三子正和。

  正升,郭氏生一子:招祥。

  正修,小名二狗,少亡无传。有一子:致祥。

  正和,张氏生三子:长子恩祥,次子选祥,三子全祥。

  招祥,候氏生二子:长子天福(无传),次子天德。

  致祥,韩氏。

  恩祥,杨氏生二子:长子天元,次子润元(无传)。

  选祥,无传。

  全祥,郭曹二氏生二子:长子天文,次子天明。

反乱:战争留给村民的一场恶梦(一)
反乱:战争留给村民的一场恶梦(一)

  
  
  祖父(名讳张安和,字联珍,生于一九零四年农历三月十二,卒于一九八零年农历五月十三,享年七十有七。本书第三章内列三篇文章,专门讲叙我对他老人家的敬佩与尊敬)在下社村(位于我村西,距离我村约十华里左右)教书期间,社会形势发生了许多变化。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侵略者向北平郊区卢沟桥发动进攻,我国守军奋起抵抗,从而拉开了中国现代史上风起云涌的抗日战争序幕。

  在这种情况下,祖父也不能在外村教书了。在那个兵荒马乱年代,家里没个说话的男人,就好比房无架、屋无顶。祖父回到村,一边种地,一边在村里教书。后来,村里人逃的逃、跑的跑,虽然没有十室九空,也有一多半人流落在外,有家不能回,有田不能种,只有东躲西藏。

  村里人把这段时间称为:反乱时期。反,是指日本人打来,村里人习惯称反了。乱,是指内战时期。村里老年人所说的反乱,指的就是抗日战争之后,一九四九年之前的这段历史。

  记得小时候,祖父曾对我说起那时候的二件事情:一是他老人家在村里见过日本兵,模样跟咱们中国人差不多,只是个头稍低身体略胖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