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香蒲草的记忆 >

第28部分

香蒲草的记忆-第28部分

小说: 香蒲草的记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此,女儿是很有意见的:你们喜欢哥哥,哥哥什么都好,而且哥哥还属“老虎”。你们不喜欢我,就给我起了个“老鼠”。

  女儿不能接受这个事实,那是有理由的,老鼠必竟没有老虎好听。但是,她根本想象不到我和爱人以及儿子是多么喜欢她呀!从女儿出生的那天开始,我就觉得她的到来,是我这一生当中的福气。虽说女儿性格有些任性,脾气有些倔强,有时候也爱顶嘴,最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不听话。你让她这样,她偏偏要那样,而且还自以为是。不爱学习是一回事,上课爱做小动作,也爱多管闲事。

  可她有好多优点,是我们成年人所没有的。比如诚实,比如热情大方,那真是没的说。她要有好吃的,而周围又有许多小朋友,她是不会小气的。这也许是小孩子的天性,但人的天性是“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这样说来,女儿的天性,真是“人之初、性本善”啊!

  女儿还有一个特点,待人热情。那是儿子在忻州一中读书期间,他同学来家里玩,可是人家走的时候,女儿就是不让人家走。要么挡在门口,要么抱住人家的腿不放,嘴里嚷嚷着“哥哥不要走,姐姐不要走”。而且是声情俱在,那个情景,真是令人感动!就是家里来了村里人,或者是我与爱人的同事或朋友,或者是其它人,女儿一视同仁,同样是不让人家走。每当人家要走的时候,她总要大哭一场,弄得人家不知所措,莫明其妙。

  从这一点看,女儿是孤独的。

  儿子从小要强好胜,反映在学习上就是自觉。不能说每次考试一百分,一般是他们班前三名左右。这样的结果是我和爱人省心,基本上没有检点过他的作业,更没有辅导了。女儿的性格正好与儿子相反,儿子像岩石下的地火,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女儿却像一团熊熊烈火,外向好动。因为她的学习,就连老师都没有办法,你说你的,她玩她的。上课不能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儿,爱做小动作是她的特点,不爱做作业更是她的特点。尽管她多么多么地不爱学习,多么多么地任性不听话,我还是不能恨她。有时候,自己也打她,那也是恨铁不成钢那种心情,想让她多学一些文化知识,长大后不用为自己的生活所烦恼。

  但是,她是聪明的。这一点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事实。尤其是她做算术应用题,反应特快。

  名字叫了个小老鼠,她实在是顽皮得很。别得不说,单说她的胆大,就足令同年龄的男孩子叹为观止。比如说,她小时候曾在村里生活过一段时间,手里不是拿着一只蛤蟆,就是一只死麻雀,还到处吓唬同年龄的男孩子。女儿也有失手的时候,她在村里居住时,曾经与一条狗儿玩耍,叫人想不到的是,那狗儿竟然在她腿上咬了一口,害得我与爱人提心吊胆好多天,最后还是回城打了一支预防针,压在心上的一块石头,才算落地。

  女儿天性对动物有一种“认同”之感,不认生,亦不害怕。看见狗呀猫呀,她会径直跑去,与其玩耍,兴奋处还要与它们亲吻,丝毫没有害怕的感觉。有人说,这是如今这个年代所有小孩子的天性,我却不知道这个天性,从何而来?是喜是忧?

  二零零五年春季,母亲从大妹妹家抱回一只小猫。一是父母想有个伴儿,二是家里院里尽是老鼠。以前我对猫没有兴趣,老害怕它在晚上钻进被窝里面。如今人到中年,对猫竟然没有了恶意。有一天,我回到老家,看见猫也可爱。回到家与女儿一说,她嚷着也要回老家,左等右等,终于等到暑假了,女儿一进院,小猫认生,看见女儿就跑,或爬到树上不下来,或钻进床底下不出来,把女儿气得两只眼睛泪汪汪的。后来,还是我把猫捉住,让女儿喂它火腿肠,小猫才和女儿有了感情。

  老鼠还有许多趣事,下面实录其一,以示其趣。 

  一天晚上,老鼠正爬在桌子上写作业,写着写着,突然她打嗝不止。然后,她跑到爱人面前说:妈妈,你能不能把我这打嗝止住?爱人说:谁让你一回家就*服?保准是着凉了。爱人让老鼠喝口热水,结果是老鼠喝了三口,还是不住地“咯咯咯”。她说难受,我看了也觉得难受。我说你给爸爸唱首歌吧!她说为什么?我说唱歌可治打嗝呀!

  于是,老鼠开始唱一首歌:

  蓝蓝的天,

  高高的山,

  阿妈放牧还未还,

  吹起牧笛唱起歌儿,

  去接阿妈到草滩。

  唱到这儿时,她说了一句话:下面开始唱第二段。我说:歌词里还有这么一句?老鼠知道自己错了,她笑着打我:爸爸你坏。爸爸你坏。我说你接着唱吧!老鼠唱完了,我给她补了一句话儿:我唱完了。

  老鼠大怒:歌词里没有这么一句。我说你忘了,我给你补上还不行?不行不行,就是不行。老鼠这样吼着,我在一旁大笑。然后爱人大笑。然后老鼠大笑。然后老鼠不再打嗝。

  吃饭的时候,老鼠问我吃甚?我说“唱完了”。

  老鼠说:不跟你玩了。

  第二天,我叫老鼠起床洗脸。老鼠说“你唱完没有”?一句话问得我莫名其妙:什么唱完没有?老鼠大笑,我才反映过来:原来你还想着报复我呢!

  这是老鼠十岁读小学三年级时的一段插曲。
  作者题外话:也可百度:山西美女小老鼠。

第四章  记
那年秋季,忻县雨水甚多,河里经常洪水滔天。一天,曾祖要去河对面办事,来到河边时发现洪水很大,当时仍然下着大雨,曾祖只好来到河边一座小庙避雨。正好庙里有一位白发老人,俩人谈论的非常投机,然后曾祖在白发老人的指点下,顺利渡过河水。当他回头向白发老人致谢时,发现河对面的小庙没有了……他以为是自己眼花了,仔细再看,确实没有。这时他才知道,原来是一位神仙在指点着他。于是,他老人家朝河对面跪下……

  ——摘文代题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同族曾祖张向荣
同族曾祖张向荣

  
  由读书求学,我很容易想起一位同族伯父。他老人家名讳张宝林,年长父亲三岁,一九三八年农历十月十九出生,阳历是那年的十二月十日。一九五二年在忻县二完小读书,一九五七年初中毕业。

  在我记忆中,他老人家一直在外求学工作。我从十一岁开始,也是在外求学工作,有时他老人家回村了,正好我没回去,有时我回去了,他老人家又不在,始终碰不上个面。虽说我们父子相差二十四岁,但同样的爱好和兴趣,使我们之间并没有多大的代沟。难得一见,或互不相见,并不影响我们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我对他老人家印象深的一次谈话,那是我在吕梁行署科委工作期间。

  那时他老人家在岚县林业局工作,因为工作关系,他老人家经常到地区科委。记得有一次,他老人家正在科委农业科,而我又恰巧去农业科有事。见面不认识,那是情有可原的,只是听见他老人家说话的声音像忻州口音,后来经同事介绍,才知道他就是我敬重的同族伯父张宝林。他乡遇老乡,我自然是一阵欣喜。互相寒暄之后,话题多是家乡的美好记忆。记得那次谈论时间很短,同族伯父张宝林还有工作任务。之后再没有见面。

  听父亲说,同族伯父张宝林是村里解放后第一位考上中专学校的人物,在林业方面很有研究,也很专业,是林业工程师。他老人家平时也爱搞些文学创作,虽然没有大作问世,但水平绝不是如今一张大学毕业证书所能包容了的,精通多种艺术,人文地理,礼仪占卜,无所不能,应该是个全才。

  二零零五年清明前夕,听同族叔父张斌林说,同族伯父张宝林也要回村祭祖上坟。他老人家要我一起回村,我因爱人在奇村培训保险精英,故不能成行。后听说同族伯父张宝林要到城里来,于是在清明后的第二天,我在忻州城见到了尊敬的他老人家,身体还是那么好,作为小辈的我感到欣慰。然后,我们父子俩就由村里的往事,引出无尽的话题。

  同族伯父张宝林的话题,大部分说的是他老人家的祖父,由些可见同族曾祖对他影响至深。同族曾祖名讳张向荣,乳名叫新春,字子欣,生于一八八五年农历正月十二(光绪十一年)巳时,阳历二月二十五日,属鸡,卒于一九六三年阴历五月初三丑时,享年七十有九。因他老人家生于立春后不久,所以取名为新春。又因为春天象征着万物复苏,又取名为向荣。 有关他老人家“字”的来历,则是先辈的希望:

  人财两旺取其子,

  欣欣向荣取其欣。

  故取字为:子欣。由些可见先辈之心情,是多么热诚。

  同族曾祖张向荣对宝林伯父的影响是很深的,记忆也是深刻的。有二件事情,可见同族曾祖做人原则与众不同:一是曾祖与其胞兄张金满,齐心协力,依据祖先地契,从村霸邢丙治手中夺回八十亩河滩地,兄弟二人一人一半,然后引洪淤地,压条造林,为后辈子孙兴旺发达,打下了结实的基础。有关村霸邢丙治的家世来历,仅此传说而已。具体到这位老人与谁为一支?其子孙后辈又如何?因无资料可证,想必“无传”了吧!二是曾祖勤学苦读,八岁开始在四全先生门下读书,那是一*二年的事情。四年后又成为邢善言老先生的门生,之后又是四年寒窗。二十四岁开始为公做事,也就是一九零九年至一九一零年期间,先在忻口税庭任职,约一年时间。

  在此期间,有件事情需要叙述:因忻口税庭在滹沱河对面,那年秋季,忻县雨水甚多,河里经常洪水滔天。一天,曾祖要去河对面办事,来到河边时发现洪水很大,当时仍然下着大雨,曾祖只好来到河边一座小庙避雨。正好庙里有一位白发老人,俩人谈论的非常投机,然后曾祖在白发老人的指点下,顺利渡过河水。当他回头向白发老人致谢时,发现河对面的小庙没有了……他以为是自己眼花了,仔细再看,确实没有。这时他才知道,原来是一位神仙在指点着他。于是,他老人家朝河对面跪下……

  据同族伯父张宝林回忆,曾祖在村里读书期间,一直是四全先生的好学生,后转到邢善言老先生门下,又是品学兼优,学业非凡。邢善言老先生任“忻县财政局长”期间,还委任曾祖在关城车捐局工作,其时曾祖家境才好转过来。由于曾祖为人正直、刚强、公道、自强,纳言敏行,办事躬亲,很受村民拥戴。一九三四年阎锡山修通北同蒲铁路那年,曾祖担任村里的村长。

  现全文附录同族伯父张宝林为曾祖父撰写的碑文,以示敬意:

  先祖向荣系张氏十九世孙,一生磨难,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德高望重,风范照人,诚为吾及后人之楷模。先祖两岁亡母,十五岁后三年中五位长辈及先祖母付氏皆亡。兴盛之家,一时凋零,先祖辍学务农,含悲忍泪拚搏,抗豪强,守家创业,力挽危难。后娶(祖父十九岁)杨氏,生吾父,不幸吾祖母二十八岁疾亡。卅二岁又娶张氏,喜得吾叔父三人,历三十余艰辛,引洪淤地,农林兼营,两次求职于公(忻口税庭、关城车捐局),光景渐丰。五十四岁(应为五十二岁。大可批注)张氏西归,先祖奋斗与命运抗衡,省吃俭用,供吾父辈务农学文,扭转门风,吾父以长子之责,领料家务,三位叔父攻读上进,吾二叔父二十八岁任忻县县长,后任地委纪检书记、地委委员。三叔为忻城名商,四叔为公职,以廉洁著称。吾辈兄弟六人,皆儿孙满堂,先祖嫡传已达卅余众,实为先祖恩泽,吾为长孙,铭记先祖自强、克难、重德、求进之教诲。今立石撰文,让先祖遗训,流传千古,激励吾门后人,乃吾心之愿也。

  公元一九九七年清明节 

  撰文  林业工程师长孙张宝林

  书   省书法学会会员李新生

  刻石         薛丕珍

  据同族伯父张宝林回忆,曾祖亲生父亲为十八世祖炳耀。曾祖还有一位兄弟,名讳喜春。因十八世祖炳南为长门无子,村里旧俗有“绝次不灭长”之说法,后将曾祖过继给其伯父,后其弟喜春少亡,曾祖一人支撑二门,实属艰难。

  曾祖原配付氏,晏村人氏,一八八一年出生,属蛇。曾祖母十七岁嫁到张家,当时曾祖才十三岁,他们共同生活四年,曾祖母因疾辞世,其时年仅二十一岁。

  曾祖后娶继配杨氏,下佐村姑子寺杨门大族出身,嫁给曾祖时亦十七岁。曾祖母二十八岁生长子,名讳国政,与我祖母同庚,属虎,所以小名叫钱虎,俗称虎子,是我同族祖父,我叫他老人家为钱虎爷爷。第二年曾祖母下世,时值二十九岁,她老人家与曾祖共同生活十二年。

  曾祖再娶继配张氏,也是下佐村东当铺巷富裕人家。曾祖母生于一*三年,属龙,初嫁小豆罗村,二十四岁以寡妇嫁给曾祖。一九一八年阴历七月二十五生次子,名讳国瑞,又名钱恒,还有一个名字叫志远,俗称恒子,也叫二恒子,有文化,一九三七年端午节离家出走,从事革命工作,之后十年生死未卜。一九四六年忻州解放,二恒爷爷回家探亲,家人才知道他还活着。之后他老人家担任忻县县长,后又担任地委纪检书记兼地委委员。七年后,也就是一九二五年阴历三月十三,又生三子,名讳国珍,又名钱祥,俗称三恒,我叫三恒爷爷。当时,曾祖已是四十一岁的中年人了,曾祖母为三十三岁。六年后,也就是一九三一年阴历十月初八,曾祖母再生四子,名讳国英,又名钱元,俗称四恒,我叫四恒爷爷。曾祖母与曾祖共同生活二十三年,于一九三六年下世。当时,曾祖母年仅四十四岁。

  之后,曾祖再未娶妻生子。曾祖先后娶妻三位,却有二十七年的光棍生活,可谓不易。

  据同族伯父张宝林讲,曾祖对杨氏感情很深,至死都念念不忘。曾祖于一九六三年下世,时值国家困难时期。因家中无钱打发,只好存放在家,后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