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你能行 >

第4部分

你能行-第4部分

小说: 你能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不妨让我们最开始的时候就仔细冥想一下这种感受,假设你真的梦想成真之后的感受。在你的脑海里不断地演练你已经拥有了你想要的东西的感受,让你的每一个细胞都沉浸在这种感受之中……
  这样,你不光能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还能体会出你得到之后的感受,当这种感觉深入你的潜意识之后,在现实工作中,你就会很快发现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它会像一台精密的雷达,时刻指引着你的感觉,保证你不会发生偏差。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从哪里开始很重要!
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之后,就要开始你的事业之旅了,而找工作可能是旅途开始的重要一步。找工作我们都会经历,但每个人的心态不同,有人想找个事业,有人想找个饭碗,还有人只想找点事干打发时间……
  眼下经济不景气,求职者可能底气不足。很多人觉得能找个饭碗就该知足了——我不这么认为。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会奠定你今后一段时间的基础,它会塑造你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老美有句话——“You are what you eat”,就是说你吃什么,决定了你是什么。按照逻辑来推测,如果你吃金子,那你就是金子;如果你吃了泥巴,那你就是泥巴!
  简言之,第一份工作可能决定了你的人生轨迹!
  所以,千万别因形势不好,把自己打折卖了!那位说了,你说得倒轻巧,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在矮檐下,怎能不低头?没错,我们是要审时度势,但也不可轻易低下高傲的头。年轻时代那不羁的心,进了职场恐怕没有几个能够保持,那不如在进去之前“阔”一把。
  听起来挺狂的是吗?其实一点儿都不,这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为什么让大家在找工作前这么狂?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你千万别有心理障碍,千万别自我设限,千万别以为自己不行,人家是500强公司,我只是个大专生,能要我吗?
  不自我设限,就是解放思想,就是敢于挑战一切,就是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当你觉得脚下一马平川的时候,世界都是你的,虽然你不可能所向披靡、无往不利;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能见的机会都是你的,将来老了,也不会后悔。
  当然,凡事无绝对,难道我都要饿死了,还得非500强不进吗?曲径通幽是可以的,关键是你要知道自己心中的“幽”在何处,而你目前选择的公司是不是合适的“径”。
  比如说,你的最终梦想是当一名律师,那最开始在学校当个法律助教当然无可厚非。你可以在业余时间完成司法考试,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进律师事务所实习,然后当律师。
  这种过渡就很自然。没准由于你在当助教的时候发表了多篇论文,很有见地,刚好又走狗屎运,被国外某著名教授发现,诚邀你赴美主持课题研究,在美期间你又走狗屎运,考取了美国律师资格证,又恰好赶上金融危机,美国公司大量破产,法律人才奇缺,于是你又走狗屎运,去了华尔街主持公司破产案!
  怎么样?难以置信?一同学老婆,执美国律师资格,赴美归来,月起薪三万八千元,友人遂以“三万八”称之。
  可是如果你迫于生计,委曲求全,接受某个公司前台助理的offer,那恐怕就离你的“幽”相差十万八千里了。即便你进去了,饿不着了,可能你也会终日郁郁寡欢,最终骈死于槽枥之间……
  一句话,从哪里开始很重要!找工作前,不要自我设限,该牛时就牛,该谦虚时就谦虚。反正目的只有一个——把自己带到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拘谨——可能让你变成另外一个人
我们先提出一个问题——“你是谁”究竟谁说了算?你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很好笑,不过先别急于回答,让我们先看一个“小帅与小乖”的故事。
  有一帅哥,生性开朗,仪表堂堂,属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那种。在校期间,粉丝无数,屁股后头美眉成排。于是帅哥以为——吾帅,故人爱之。
  步入职场,帅哥本想继续以帅示人,然转念一想——妈曰:上班,宜早去;打水,莫得瑟。遂夹起小尾巴,乖了。当HR带着小帅拜码头,介绍给各位同事时,小帅处处谨小慎微,唯恐出错。
  秀来秀去,秀到一小姑娘面前,小帅心想:这美眉和我年龄相仿,不必拘束,可以帅一下。刚要开口,没想到姑娘起身,拍拍他的头说了句:“小鬼,好好干啊?”我靠——小帅大怒,心说你才比我大几岁啊。刚张嘴要辩白,小美眉又来一句:“脸红啥,害羞啦?我就是这个公司的老板。”小帅错愕之际,磕磕绊绊挤出几个字:“请多多关照。”
  秀毕,众皆曰:乖!于是,公司遂以“小乖”呼之。小帅甚是郁闷——我明明叫小帅,什么时候成“小乖”啦!本想辩驳,却已无力回天。渐渐地,小帅日日以乖示人,久而久之,世人只知小乖,不知小帅矣。
  瞧见没,小帅活着活着,把自己活成了另外一个人。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很普遍,职场新人,难免放不开,处处谨小慎微。身边的人看到你是这个样子,慢慢地以为你就是这样。于是你在公司人的心目中就定了型。你再想改变,已经很难了。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自己是在作茧自缚,你再想打破这个茧已经很困难了。慢慢地,你按照别人眼中的你生活,于是你就不是你了,你成了茧中的虫!
  没有人甘于做那条虫,你总是尝试突破。渐渐地,你发现你是在用一个人的“气场”与多数人的“气场”对抗,虽然你可以取得些许改变,但那也是微不足道的量变。你若真想破茧而出,就必须做出石破天惊的事让人刮目相看。事实上,这种事概率很小。有这种魄力的人,当初也不会作茧自缚。公司中蔫头蔫脑,公司外生龙活虎,这种人我见了不少。公司内外,他成了两个人。
  是别人改变了你吗?肯定有影响。归根结底怨谁呢?肯定怨你自己。在你入职的那一天,你对这个公司来说是一个完全的新人,你有机会做一个全新的自己。关键是你的第一次亮相以何种面目示人。
  试想,如果当初小帅没有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一样羞涩,而是以一种“已婚妇女百无禁忌”的姿态示人,估计他在这个公司人眼中就是一个大大咧咧的粗犷汉子;如果小帅谈吐儒雅、举止大方,估计以后他就是一个标准白领。
  你是谁——“You are what you show”。我用了很多这种句式,从第一个你吃啥就是啥,到你做啥就是啥,到这个你秀啥就是啥。想想看,你是谁不光由你自己决定,还由看你的人决定。
  这东西就像选美,站在台上的都说自己美,但谁美不美还取决于评委。你心中的自己与别人眼中的你很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你能过通过自己的表现,让别人眼中的你接近于你心中的自己,这样你以后在这个环境中就会活得比较舒服,否则很多误解都会随之而来。
  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并且往往很难改变。在你进入一个新公司的时候,你对这个公司的所有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你有机会做一个全新的自己。如果你对过去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不满意,那么这次对你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机会,希望你能把握住。最关键的是你第一次如何亮相,千万不要拘谨,放轻松一点儿,展示出你的最佳状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不屑——越不屑,你越是小人物
古语云,杀鸡焉用牛刀?然而,当你步入职场之后,你会发现,这里大多数情况下还真的用牛刀在杀鸡。文学博士可能在做校对,计算机硕士可能在录入数据,大学生可能只是跑腿学舌……
  大部分初入职场的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你开始做的都是很琐碎的工作,根本没有半点技术含量。更恐怖的是,这种工作似乎无穷无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于是很多人渐渐地不平衡了,开始抱怨,这些小事我才不屑于做呢,这简直是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你是否正在被这个问题困扰呢?我相信这是一个普遍问题,不光中国如此,外国也一样。不过老外面对这个问题,心态似乎比我们更职业一点。我问过许多老外,得到最多的答案是:“This is my job”(这就是我的工作)。简单吗?是的,但这就是答案。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简单粗暴,那你也必须简单起来。你不需要耍一套降龙十八掌去推倒一面墙,你只需要按按开关,自动爆破就OK了。感觉不尽兴是吗?但这就是你的工作。
  还有一句话说得更专业一点——“You are paid to do it”(花钱雇你来就是做这个的)。这句话颇具“契约精神”。老外的想法很简单——我出钱,你出力,你做的工作要对得起我付的薪水,至于做什么,你别管,这就是你的工作。
  这两句话肯定不完美,但至少是你调节心态的底线。“这就是你的工作”——你必须接受现实;“花钱雇你就是做这个的”——你必须履行合同。于情于理,你都必须做好你的工作。
  事实上,如果我们变得更积极一点,你也许会在琐碎中发现机会。一个朋友毕业后的工作就是发邀请函,一般人都会觉得枯燥无味,但是他从中看出了门道。工作中的邀请函往往过于程式化,而且信息往往不全。于是,他制作了一个模板,提供个性服务,让被邀请者不仅能看到现场的座位图,还能轻而易举的看到自己与会场的距离以及到达会场所需要的时间……现在他已经开了一家小公司,专门订制邀请函,生意尚可。
  没错,这就是你的工作,无论它看起来多么琐碎、多么微不足道,你都必须接受它,并且做好它;你的梦必须从这里开始,这是一个过程,谁也逃不掉。区别在于,有些人做了很多年,还是那么微不足道;而有些人渐渐地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你会是哪一类呢?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文字看起来像是在讲“大道理”,那么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2009年,一位北京交警突然走红网络,他的事迹屡屡见诸报端,他执法的视频被传到网上,更有网友拿他与《爱情呼叫转移Ⅱ》中黄晓明饰演的交警相媲美,甚至他的故事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他叫孟昆玉,1981年生人,2001年参加工作,农民的儿子。
  是什么让小孟成为“最帅交警”呢?不得不承认小孟的确很帅,戴上墨镜的感觉与黄晓明绝对有一拼,然而他身上令百姓交口称赞的“帅”绝不仅仅来自外表。
  你可能说小孟他乐于助人,有网友测算出他在两分钟内为人指路11次;或者说他勇于创新,他发明了“孟昆玉疏导法”,让路口的通行能力提高了3个百分点;或者说他甘于奉献,他曾自制地铁站周边出租车停车点示意卡,免费发放给司机……
  这些肯定都是原因,但令人震撼的绝不止这些。
  看过视频的朋友会发现,小孟在岗上的指挥刚劲有力,动作标准到位,每一个动作在空中都有足够的定格时间,绝不拖泥带水。有人计算了一下,小孟平均一班岗要挥手900余次,如果我们以一周5班岗来粗略计算,8年的时间小孟共挥手万次!
  想想看,你能做到吗?每一个小动作都如此,不管有没有监督,无论刮风下雨,他都能把最基本的指挥动作做到位。路边的大爷说得好:“小孟每天都是这样,动作总这么标准。”
  他把小事做到了极致,而且始终如一,8年不变。“帅”就帅在这里。
  你会认真地把小事做好吗?即便它再简单、再枯燥,只要它是你的工作,你就把它做到极致?短期内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时间长了就不一定了,你可能会逐渐怀疑事情本身的意义,于是你就松懈下来了。
  差距就在这里。
  很多朋友问我,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好结果吗?我说一定会有,就看你能坚持多久。“集腋成裘”的道理大家都懂,一根狐狸腋下的毛是不值钱的,但你积累多了,做成裘皮大衣,那就价值不菲了。
  很多朋友已经坚持了很久,积累的狐狸毛也足够做半件大衣了,但是不耐烦了,不做了;更有甚者,“毛”已经积累全了,就差缝制了,也不做了,于是一阵风吹来,一根毛也没剩下,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小孟于2001年参加工作,前3年辛辛苦苦地指挥,没啥成就。可是2004年后,逐渐有了起色,开始受到表彰,以后获奖逐渐增多,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获嘉奖两次,2006年被评为“百姓心中好交警”,2007年被评为“青年执法标兵”,2008年被评为“奥运交通安保标兵”和“微笑北京交警之星”,今年又荣获了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如今,小孟更是成了网络红人。
  前三年,小孟就是在积累狐狸毛,如今都快开裁缝铺了。我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在前面等着小孟,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他坚持下去,前面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小孟一开始也会抱怨,刚毕业的时候也曾不适应,但是他挺过来了。他逐渐克服了高强度的工作,后来在工作中他发现自己越是微笑执法,越是帮助市民,工作就越开心。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逐渐地“爱”上了这份工作。
  想想看,你越是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工作,你就越是度日如年,你的坚持也就成了“煎熬”,工作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如果你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工作并“快乐”着,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有时甚至你还没有发觉,蓦然回首才发现——靠!自己居然也这么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自负——自叹怀才不遇的人都没有才
与不屑相伴随的往往是自负。很多高学历的毕业生,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了企业之后往往会比较失落,现实中的工作与自己在象牙塔中期待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于是很多人开始抱怨自己“怀才不遇”。
  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别说名校的高材生了,普通人也会有这种感慨。2009年,一篇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