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我读鬼谷子 >

第69部分

我读鬼谷子-第69部分

小说: 我读鬼谷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风不正,偷摸行为、打骂士兵等现象不时发生。如:部队进入桂东地区以后,在四都的东水烧了很多房屋,有一次在烧土豪劣绅的房子时,还殃及到旁边穷苦百姓的住房,在抓土豪劣绅时,也曾误抓了老百姓。有的战士睡了老百姓的门板,不给上好,用了老百姓的稻草,不给捆好。

  人民的军队进行的是人民的战争,没有人民的支持是无法取得胜利的。毛主席将前几个月曾宣讲过但未系统成为条例的军队纪律,反复地斟酌、修改、补充。时已午夜,他奋笔疾书写下了著名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三、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老红军龙开富回忆说:我记得沙田圩背后有个沙滩湾湾。那湾湾里有些田,位于沙田圩街道不太远的东北方向。我们在那里集合部队开了会。毛主席讲了话,说没有纪律不成部队,没有统一指挥就不能打胜仗,然后宣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在沙田我们每天都出去宣传群众,那时纪律要求很严,出去时都自带水壶,老百姓家里的水都不准随便去喝。我们下去时,群众都很熟悉,那里的小孩都认识我。1929年部队进军赣南和闽西,在六项注意中又增加了“洗澡避女人”、“不搜俘虏腰包”,成为八项注意。

  后来根据形势发展和部队的实践经验,将“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土豪要归公”改为“筹款要归公”,后又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上门板”、“捆铺草”改为“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洗澡避女人”改为“不调戏妇女”;“不搜俘虏腰包”改为“不虐待俘虏”。

  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颁发了由毛主席起草的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三大纪律: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言简意赅,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格纪律,以及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等具体要求,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军民一致的原则,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一切行动听指挥体现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人民军队内部下级服从上级的指挥关系,是达到全军高度集中统一,保证军队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胜利完成各项任务最基本的纪律要求。一切缴获要归公,体现了人民军队的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和在革命战争中必须充分利用缴获敌人的物资发展壮大自己的原则。不虐待俘虏的规定,体现了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瓦解敌军的原则。

  后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被谱上曲,成为传唱到今天还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

  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  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

  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  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

  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  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

  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反了。

  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  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节:问
第五节:问

  一说天之,二说地之,三说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右主问。

  笔者字面理解

  一说天之,二说地之,三说人之;

  要知道天时、地利、人和。

  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右主问。

  四面八方、上下、前后、左右,究竟问题在哪里?办法就是“问”。

  笔者感悟

  鬼谷子阐述了要想知道自己不了解的事情“问”就是最好的途径。

  天时、地利、人和是治理好国家的基本要素,那么这三个要素的真实情况从何而来?四面八方、上下、前后、左右,究竟有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哪里?问题从何而来?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要靠自己亲自去实践、去探索,简直就无法办到。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去“问”,要不耻下问,要带着问题去“问”,要不厌其烦的去“问”,要追根溯源的去“问”,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

  庖丁被请到文惠君的府上,为其宰杀一头肉牛。只见他用手按着牛,用肩靠着牛,用脚踩着牛,用膝盖抵着牛,动作极其熟练自如。他在将屠刀刺入牛身时,那种皮肉与筋骨剥离的声音,与庖丁运刀时的动作互相配合,显得是那样的和谐一致,美妙动人。他那宰牛时的动作就像踏着商汤时代的乐曲《桑林》起舞一般,而解牛时所发出的声响也与尧乐《经首》十分合拍。

  站在一旁的文惠君不觉看呆了,他禁不住高声赞叹道:“啊呀,真了不起!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有这么高超呢?”

  庖丁见问,赶紧放下屠刀,对文惠君说:“我做事比较喜欢探究事物的规律,因为这比一般的技术技巧要更高一筹。我在刚开始学宰牛时,因为不了解牛的身体构造,眼前所见无非就是一头头庞大的牛。等到我有了3 年的宰牛经历以后,我对牛的构造就完全了解了。我再看牛时,出现在眼前的就不再是一头整牛,而是许多可以拆卸下来的零部件了!现在我宰牛多了以后,就只需用心灵去感触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我知道牛的什么地方可以下刀,什么地方不能。我可以娴熟自如地按照牛的天然构造,将刀直接刺入其筋骨相连的空隙之处,利用这些空隙便不会使屠刀受到丝毫损伤。我既然连骨肉相连的部件都不会去硬碰,更何况大的盘结骨呢?一个技术高明的厨师因为是用刀割肉,一般需要一年换一把刀;而更多的厨工则是用刀去砍骨头,所以他们一个月就要换一把刀。而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19 年了,宰杀过的牛不下千头,可是刀口还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的锋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牛的骨节处有空隙,而刀口又很薄,我用极薄的刀锋插入牛骨的间隙,自然显得宽绰而游刃有余了。所以,我这把用了19 年的刀还像刚磨过的新刀一样。尽管如此,每当我遇到筋骨交错的地方,也常常感到难以下手,这时就要特别警惕,瞪大眼睛,动作放慢,用力要轻,等到找到了关键部位,一刀下去就能将牛剖开,使其像泥土一样摊在地上。宰牛完毕,我提着刀站立起来,环顾四周,不免感到志得意满,浑身畅快。然后我就将刀擦拭干净,置于刀鞘之中,以备下次再用。”

  文惠君听了庖丁的这一席话,连连点头,似有所悟地说:“好啊,我听了您的这番金玉良言,还学到了不少修身养性的道理呢!”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要你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

钻牛角尖
钻牛角尖

  有一个读书人,本来没有大学问,可不论见到什么事都喜欢与人争论。

  一天,这个读书人到艾子那儿去,好像是请教艾子而实则是刁难人。他问艾子说:“凡是大车的车身下面和骆驼的脖子上,都系着铃铛,这是为什么呢?”

  艾子回答说:“大车和骆驼都是很大的,而车和骆驼又经常在夜间赶路,如果它们一旦狭路相逢,就难以回避而相撞。因此,给它们挂上铃铛正是为了在离得还较远时就互相给对方送个信,以便提前回避。”

  不等艾子说完,那人又问:“佛塔的顶端也挂着铃铛,佛塔永远都固定在一定的地方,难道佛塔也需要挂上铃铛以便夜间行走避免相撞吗?佛塔为什么也要挂上铃铛呢?”

  艾子有点不高兴地说:“你这个人真是死板。你没看到那些雀鸟总喜欢在高处筑巢吗?它们筑巢的地方总会撒下污秽不堪的粪便,在塔上挂着铃铛,雀鸟飞来时,铃铛便摇晃作响,这样,雀鸟就不敢来筑巢了。这和大车、骆驼挂铃铛完全是不相干的事。”

  这个读书人好像很不知趣,他又问:“猎鹰、鹞子的尾巴上也都带着小铃,这也是为了防止雀鸟在它们的尾巴上筑巢吗?”

  艾子一听,“扑哧”一声忍不住笑了,说:“看你也是个读书人,是故意装傻呢还是真不开窍呢?猎鹰、鹞子捕捉鸟兽常常进入树林或灌木丛中,束脚的绳子有时被树枝挂住,挣脱不开,于是它们在振动翅膀时铃声就会响起来,猎人听到铃声,就可以知道它们在哪里从而找到它们。猎鹰、鹞子脚上系铃铛当然跟雀鸟筑巢没什么关系啦。”

  读书人还不罢休,继续纠缠着问艾子:“我见过那送葬的队伍,前面有个人总是摇着铃铛唱挽歌。我原先还不明白是为什么,现在才知道了,原来是怕树枝缠住他的脚,以便让人们循着铃声好找到他呀。只是我还想问您,那个人脚上的带子是用皮条做的呢,还是用丝线编成的呢?”

  艾子实在不耐烦了,生气地回答读书人说:“那个摇铃铛的人是死者的向导,因为这死者生前好狡辩、刁难人,实在难缠,所以才摇着铃铛让他的死尸感到快乐呀!”

  读书人至此终于无话可说了。

  生活中有些人只知道片面地抓住某些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把偶然的巧合当作必然的联系,因而犯了偷换概念、混淆是非的逻辑错误。

狄仁杰破杀夫案
狄仁杰破杀夫案

  有一个名叫郝广友的男子,在端午节那天带了妻子和女儿到市镇上去看赛龙船。他喝了点酒,回家后就酣睡不醒。晚上他家中突然传出凄惨而惊慌的一声大叫,接着他的妻子就痛哭起来。邻居们闻讯赶来时,只见郝广友鼓出两只大眼,已死于非命,当地的保正就将此事禀报县令狄仁杰(公元607—700 年)。

  狄仁杰断案如神是众所周知的,但对这个案件却一时摸不到边际。虽然他怀疑这是个“谋杀亲夫”的案件,但那女子矢口否认,查那尸体,既无伤痕也无中毒迹象。经过他细心勘查死者的住房,发现地窖内有一秘密通道接连邻居孙坤之家。经过盘问孙坤,他承认了与郝广友妻子私通之事。但郝妻仍不认罪,一口咬定那通道是原来购置房产时就有的,孙坤曾几次向她求欢,她未曾答应。她甚至破口大骂孙坤,说孙坤因调戏她不成,才将她丈夫害死的。吓得孙坤也连忙翻供,说那通道虽然连接两家,但他从未使用过。事情搞得越来越复杂。

  狄仁杰不是那种动辄就以“大刑伺候”来审案的人。他要拿到真凭实据才作出判决。便耐心地问郝妻:“你丈夫白天还好端端的,为何晚间便突然死去呢?”

  郝妻答道:“这只能说是命里注定的,俗话说,阎王要你三更死,你便活不到五更。小妇人今春曾算过一卦,说我夫妻生肖相克,不是他死,就是我亡。早知这样,我愿代我丈夫先死。”

  郝妻利嘴滑舌,分明是一派胡言,但从她这一番话中,狄仁杰了解她相信因果报应和阴间阎王之说。当下他就将郝姜下在狱中,并想定了一个计策,吩咐差役依计行事。

  是夜三更,一阵阴风吹进郝妻狱中,她从睡梦中惊醒,只见两个蓬头小鬼将铁链套住她的脖子,将她拘到一个阴森森的大殿,两旁凶神恶煞张牙舞爪,牛头马面如虎似狼。大殿正中端坐着阎王。郝妻见此场面,早就吓得魂不附体。

  在幽暗的烛光下,只见从殿后走出一个年轻鬼魂,突鼓两眼对着郝妻大叫:“你这贱人,还我命来!”郝妻一见,那人竟是自己丈夫郝广友。

  阎王爷开口问道:“郝广友,有何冤屈可如实禀告。”

  那郝广友呈上一份状纸说道:“小的冤屈全写在状纸上,请大王审阅。”

  阎王看完状纸,对着郝妻大声喝道:“大胆*,私通奸夫,谋害亲夫。还不从实招来。”

  旁边的凶神恶煞、牛头马面发出阵阵喝声,郝妻只得磕头求饶,为免下地狱,愿从实招供。

  原来,她私通孙坤之后,就处心积虑要害死郝广友。端午节那天,她趁丈夫酒醉熟睡之际,用扎鞋底的钢针钉入丈夫的脑心,因有头发遮住伤口,所以除两眼突然鼓出外,使人查不出死因。

  郝妻招供画押完毕,大殿上忽然灯火齐明,那案前端坐的阎王爷,原来是狄仁杰假扮的,那些凶神恶煞、牛头马面以及蓬头小鬼都是差役化装的。那郝妻还想翻供,已有差役来报,在郝广友的尸体头上找到钢针一支,

  郝妻见物证被获,再无可抵赖。 

狄仁杰破黄金案
狄仁杰破黄金案

  蓬莱县令王立德中毒身亡,刑部派汪堂官前往勘查。但汪堂官并没追查到什么线索就回京交差。在他回京之前,在京中任户部郎中的王县令的弟弟王元德突然失踪,据说还盗走了大量库银。不久,在京官中传出了风声:王县令兄弟而人合伙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怕暴露真相,于是一个自杀,一个潜逃。

  当时,做了一年大理寺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