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士官老苏的婚事儿 >

第3部分

士官老苏的婚事儿-第3部分

小说: 士官老苏的婚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什么事快说吧,没关系。”熊股长有几分同情地望着他。

  “我……我……”老苏的腿又开始哆嗦起来。憋了半天,他突然把手伸进怀里,掏出香烟往茶几上一放,掉头就要出门。

  “站住!”熊股长厉声喝道。老苏像中了魔法,定在门口,垂下脑袋。

  “我说老苏呀,老苏,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这一套了?”熊股长拿起香烟,递过去,“有钱多给家寄些,别在这里臭显摆。你家的那一点家底我还不清楚吗?”

  老苏不敢吭声,腿打颤的更加厉害,像三九天脱光了衣服站在雪地里。熊股长把香烟塞到老苏怀里,“回去吧,安心工作。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接受组织的挑选。”

  自己是如何迈出熊股长的家门,又是如何走完七八百米路程回到连队的,老苏事后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接下来的几天,他的灵魂和肉体仿佛彻底分了家。吃饭时想着在部队可能吃一顿少一顿了,熊股长说接受组织挑选,言下之意,组织不选咱,只有回家一条路了;睡觉时又想着可能有希望,股长说回去安心工作,这“安心”两个字,应该作留下解释。论自己的思想、技术和现实表现,在九个人中间应该排在前三名,熊股长的话一定有所指。可现在表现好有时抵不上关系硬……老苏翻来覆去折腾了一宿又一宿。

  三天后,团里召开军人大会,熊股长在主席台上宣布全团改选志愿兵预留名单。司训连第一名就是老苏,这让他欣喜若狂,左脚悄悄地在地上轻轻跺了几下,恨不得扯着嗓子吼几句山歌,多年的理想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从此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未来的人生将彻底地改变……可名单再往下念,他的欢喜劲又打了折扣,心里隐隐有几分酸楚,就像肚里有喜的孕妇,脸上高兴,可嘴里时不时泛些酸水。原来,上级考虑到司训连是教学单位,为了保留技术骨干,又追加了六个名额。九个人全部榜上有名。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8
(8)

  金莲来信了,关切地询问走留结果。老苏从喜悦中缓过神来。他要认真思考下一步的战略目标了。把香烟拿到军人服务社去退,人家不同意,说商品离开柜台,概不退换。他只有找康爱贵,康爱贵没多问,只是会心地一笑,豪爽地掏出两百五十块钱扔给他。老苏请了假跑到邮局,把三百块钱给金莲寄回去。地址按照三个月前金莲来信的约定,写到县城钱冰清家,由她代收代转。面对附言栏那块窄小的条形绿框,老苏费了半天思量,想了一会儿,他提笔写上“还没最后确定”六个字。这不是存心骗她,志愿兵的选改命令要等到开年后才正式下达嘛。

  十二月里,老苏没给金莲去信,那廖廖六个字就算一封信的内容吧。

  元旦刚过,新转志愿兵的命令正式下达,老苏穿上了四个兜的志愿兵服装,肩上扛着硬硬的缀着一条金黄色粗横杠的红牌子;军衔级别是一级专业军士。头一个月的工资也拿到手,三百三十八元,生平还第一次经手这么多钱。他留下五十元上缴伙食费,又留下八元钱作零用,其余存进设在团部的小银行。他兴高采烈地给爹娘写了一封报喜信。

  没过几天,家里回信了,是爹亲自写的。老苏知道,爹的文化水平不高,当年参军时,只会歪歪斜斜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到部队后,刻苦学习,粗通文墨,还曾被评为连队“学毛著积极分子”,在全团做过讲用报告。退伍回到小山村,成了最有文化的人,时不时帮东家写封信,帮西家写个借据、协议什么的。爹告诉儿子,接到信后全家万分高兴,娘在第一时间将这个喜讯传遍了小山村的角角落落。“你是咱村自解放以来第一个走出去就再不用回来的人,举村沸腾”。老苏想,“沸腾”这个词,一般情况下用得不多。记得在县中读书时,历史老师用过几回。一回是讲到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举国沸腾;还有一回是讲到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举国沸腾”。爹在这件事上用了“沸腾”两个字,可见意义非同寻常。信的结尾处,爹语重心长地写道:“儿呀,你跳出农门了,就全身跳出,将来在县城里寻个媳妇,子子孙孙都吃商品粮吧。”

  单月过去了,金莲没有回信。老苏又投入了紧张的训练,渐渐把立下的回信规矩忘淡了。此时,他太需要在工作上好好表现一下,以报答组织的厚爱。宣布命令大会结束后,老苏遇到了熊股长。熊股长满意地拍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个人进步是靠干出来的,只要好好干,什么梦想都能实现。你前面的路还很长,还有许多高峰需要攀登,千万不能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呀,老苏同志,还要加油哟。”老苏两只手使劲互相搓着,只知道嘿嘿笑,不住地点头,不知道说啥是好。其实,老苏心里明白的很,下步一定要干好,当一个称职合格的志愿兵。另外,每年团里都有两至三名优秀志愿兵破格提干的名额,目前自己连队的连长、副连长都是由老志愿兵转的干。那才是自己的终极目标。 txt小说上传分享

9
(9)

  这一天,老苏搞完长途驾驶训练回到宿舍,打了一盆凉水蹲在地上洗脸,康爱贵拿着一封信来找他,“喏,老苏,你的信。”

  “哪来的?”老苏头也没抬,随口问。

  “大概是金莲的。”

  “放在床上吧。”头仍然没抬。

  “看这封皮上的字不像金莲写的,你他妈是不是又换了一个,我怎么不知道?”康爱贵嘟囔了一句。

  擦干净脸,老苏又把水端到门外,往水沟边倒了,把脸盆放上脸盆架,把毛巾抖开,挂在绳子上,又把四周扯扯平,这才从床上拿起信。

  康爱贵站在一旁,嘴里叼着烟,看着他的脸。

  信是钱冰清写的。老苏起先以为是告诉自己三百元钱已收到并转交金莲了,可读着读着,他的脸色开始发生变化。信上说金莲上个礼拜已经结婚了,男方是在县城招商市场做买卖的一个小老板。

  咋回事?老苏一头雾水。金莲为何匆匆结婚,钱冰清只字未提。信的下半部分直率地表达了对老苏的爱慕,说自己是城镇户口,彼此又曾经是同学,知根知底,请老苏认真考虑一下与她建立恋爱关系,还说金莲也是这个意思。

  康爱贵看出老苏写在脸上的心思,笑着问:“发生什么大事了?”

  老苏将信递给他,他接过匆匆扫了两眼,“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呀。金莲是个识相的女人,主动退出,倒省得被你一脚蹬掉。”

  “谁说我要蹬掉金莲?”老苏嘴里装硬,可心里倒觉得康爱贵的话真有几分道理。只是金莲这一手太突然,自己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看在通信五年的情份上,金莲怎么也应该来封信打个招呼吧。

  “现在正好,旧的刚去,新的就来。这下你爹你娘可称心如意了。”

  “嗯。”老苏轻轻地应答着,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钱冰清的模样。瘦高个,尽管乳房不大,胸前平坦坦的,走路却喜欢挺着胸脯;丹凤眼,双眼皮,高鼻梁;唯一缺憾的是脸太长,颧骨太高,嘴巴也太大。不管咋样,人家是城镇户口,吃商品粮的,能和她成亲,太般配了。金莲那头,就让她随风而去吧。谁叫她是农村户口,没福份;还和自己玩突然袭击,连个招呼都不打,估计主要原因还是自卑吧。老苏感到自己想成熟了,嗓门也高了起来,“就和钱冰清谈谈吧。哎,康爱贵,你家和他家都住在县城,你可要多帮着敲敲边鼓,助助威呀。”

  “放心吧,咱们谁跟谁呀。” 。。

10
(10)

  第二天,老苏同时收到金莲和钱冰清的来信。他有些奇怪,先看了金莲的信。信上说了一些告别式的话,对他俩那一段算是做了一个了结。老苏没往心里去,一目十行,看完就收起来了。钱冰清的信可是认真研读的。信中用火热的语言,再一次直率地表达了对老苏的爱慕和崇敬。老苏连看了三遍,心里激动了好一阵子。

  好不容易挨到星期天,趁着空闲,老苏要认真地给钱冰清回一封信,以回应她的追求。刚刚铺开信纸,又收到了钱冰清的第三封信。信上说把前一封信塞进邮筒后,突然发现还有好多好多心里话没来得及写上,于是接着写,好像不立刻写下、寄出,这份珍贵的感情就要超过保质期似的。老苏对“保质期”几个字很感兴趣,拿起笔在三个字下面重重地划了二道杠。这一手是从指导员那学来的。每逢报上有重要文章,指导员边读边在一些重要的词、句下划上二道粗杠。现代人真能联想,把食品的保存期限居然用在了人的感情上。只怪金莲没福份,“保质期”太短。这会和钱冰清要正儿八经地谈恋爱,并尽快有个结果。毕竟自己二十八周岁了,已经步入大龄青年的行列。

  写完热情洋溢的回信,疾步走到连部,塞进挂在门口的邮箱里,老苏的心里始终热乎乎的。他去找康爱贵,想从他那里打听一些钱冰清家里的情况。

  康爱贵介绍说,钱冰清的父母原来都是榨油厂的职工,现在厂子倒了,都回家了。老俩口平时在学校门口做点小买卖,卖些小糖、贴画、橡皮之类的小玩艺。家里有子女三人,钱冰清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在县农机厂当机修工,一个去年刚从劳改所释放,没固定工作,在大市场摆摊子做生意。

  “犯什么罪?”老苏警惕地问。

  “打架……吧。”康爱贵欲言又止。

  “还有什么?”

  “没什么,主要是哥们义气。小年轻,不懂事嘛。”

  “噢。”老苏的心放了下来。年青人好冲动,犯点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只要不是反革命、杀人犯、偷窃强奸就行了。再说,自己与钱冰清谈恋爱,与他毫不相干。

  “房子呢?家里住房情况怎样?”

  “房子还蛮宽敞的。他们家上一辈留下了八间大瓦房,外加一个大院子,正好在县城中心。现在他家住五间,另外三间出租给外地做生意的人,收房租。听我娘说,最近租给了广东来的两个女孩开发廊。老苏呀,你他妈要是娶了钱冰清,将来住房绝对不用愁,现成的。”

  老苏对康爱贵的介绍相当满意。古语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有时幸福就像魔术大师变戏法一样,在你毫无思想准备的时候,一下子降临到你的身边,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从此以后,两人鸿燕传书,频繁而热烈。钱冰清在县政府一招当服务员,每天上午二三个小时打扫客房,充充开水,其它时间都闲着,有充足的时间给老苏写信。老苏也把坚持了五年的只在星期天才处理私人事务的规矩打破,晚上吃过饭,召集班上的学兵简单讲评一下白天的训练,就布置他们背交通规则。自己夹着信纸、信封,躲到班里那间又低又小的工具间,点着蜡烛写回信。两人眼下共同的企盼,就是等老苏把这期训练搞完,###月份就可以探家,两颗火热的心就能毫无距离地交流碰撞了。

11
(11)

  回家的火车总嫌太慢太慢。老苏第一次体验到一个人踏上返乡路程时那急不可待的迫切心情。

  学兵终于毕业了,连队进入一年中最清闲的休训期。老苏打了探家报告,当天就被批准。批准快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连队干部特别关心没谈对象的大龄青年,千方百计给他们创造条件。二是老苏当兵六年,一次假都没有休过。当兵第四年时,按条令规定,有一次探亲假,十五天,可老苏主动放弃了;第五年时,又有一次探亲假,老苏还是不想回家。连长、指导员轮番找他谈话,反复重申休探亲假是条令赋予他的权利,动员他回去看望一下父母,处理一下个人问题。老苏考虑到自己的前程还没有定型,回去意义不大;再说来回跑一趟,得花不少钱,最起码要带几包好烟,买几斤糖果给村里的男人和孩子们撒一撒。有这个钱,还不如给爹多买几盒药。最后,老苏不敢违背连长、指导员的好意,假装答应休假,背着包到城里火车站转了一圈,又返回连队,报告说没买到票,不回去了。连长、指导员猜出他有几分隐情,也就不再逼他了。

  这次回去,预定的任务很多。转志愿兵九个月了,除了零用和伙食费,他共存了两千五百四十七元整,上火车站前将钱取出来。这笔钱,他计划有三个用途。第一是用两千元,把家里的房子修缮一下,去掉茅草顶,换上瓦。小山村二十多户人家,家家都住上了大瓦房,惟独只有自己家至今还是茅草屋;第二是给爹、娘和三个妹妹每人做一身新衣服,让他们的穿着打扮与自己目前的身份相匹配;第三是到钱冰清家里去一次,花上两百元,给未来的老丈人送两瓶酒、两条烟;如果进展顺利,这次能把婚事确定下来就太好了。回一次家不容易,是一次花钱的比拼,当然要仔细算计,力争最大经济效益。他特意向康爱贵借了一大一小两只旅行包,大包里放着给自家买的衣物,还有修房子的钱;小包里放着给钱家的礼物。

  这次探亲,具体行程没有告诉钱冰清。他得先回家,父母和妹妹都知道他最近回去。在家里住上十五天,把房子翻盖齐了,再回到县城,忙自己的事。他想给钱冰清一个意外的惊喜。

  想着想着,转乘的汽车驶进了县城那个坑坑洼洼的汽车站。汽车站变化不大,还是那排低短简陋的候车室,锈迹斑斑的护栏,断断续续、高矮不一的围墙。不同的是原先孤零零的两根废旧电线杆上,挂上了大大的广告牌。

  这个普通的小站,是自己人生转折的重要驿站,一晃六年过去了,自己又回来了,可身份已不是那个满手老茧的农村青年了。自己有资格、有实力与城里人谈恋爱、结婚、安家了。老苏正在发愣,一声大叫让他大吃一惊。定睛细看,只见钱冰清手捧一束花,站在车门外笑吟吟地看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