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一位留学生的留学指南:家有留学生 >

第8部分

一位留学生的留学指南:家有留学生-第8部分

小说: 一位留学生的留学指南:家有留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个大人,实际上还是孩子,思想观念也处在摇摆中,愿意付出努力,常常又控制不住自己,更容易矛盾和困惑。对新的环境、理念,既没有小小留学生那样无力拒绝而容易接受,也不会如年龄更大的留学生那样比较容易做出判断和选择。
  关注孩子们的“性”和婚姻问题
  对这个问题,中国的父母往往难于启齿,这是我们习惯的短板,但是无法回避。特别是小小留学生和高中毕业后出国的孩子,他们的性意识是在迷惘中形成的,而他们,特别是男孩子,难有合适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抱怨身边没有办法结交更多合适的女孩子,心中往往极易不平衡。
  性和婚姻是联系在一起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到底要不要去留学——重新回答这个问题(5)
的确,在国外,留学生中男孩儿与女孩儿的性别比例是严重失调的。我儿子就抱怨:身边那么多优秀的男孩儿,或孤身一人,或女朋友很一般(他们的标准)。
  现在的孩子,普遍早恋,大学期间谈恋爱已是常态。儿子每次回国,看到国内的同学个个学习轻松,人人牵一女朋友招摇过市,难免心中有些不平,会觉得自己吃亏了。
  出国留学一定程度上是会对孩子们的婚姻有所影响的,除非是带着女朋友出国,而且能守得住。设想一下:高中毕业出国留学,一个基本的学习周期完成,学业六年左右的时间(本、硕连读),如果为了积累工作经验,再工作若干年,往往就接近30岁了,10多年的青春期怎么过?
  我亲戚有两个儿子,国外留学,功德圆满,工作也很体面。几年前,回国休假就是为了相亲。父母先在国内物色好若干女孩儿,等着儿子回来见面,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终于有了两个儿媳妇。至于过得好不好,是人家两口子的事。但是短短的回国时间,见了人,对了眼,网上了解,出国结婚——总是让人感到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所接触到的案例,出国留学的确对众多留学生们的性和婚姻是个长期的磨砺。
  和盘托出的个人体会
  说到个人修养和文化底蕴上,我并不觉得美国人天生会比中国人高或者好多少,但是他们的确表现出超出我们很多的自觉与自律,比如大到诚信、守法,小到自觉排队、不随地吐痰等。
  这个问题如果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来讨论,可能会更客观一点。
  从物质角度看。
  我曾经和我的朋友激烈地争论过:如果在中国,公共汽车上有20个空位子,而路边只有三五个候车人,中国人也会自觉排队,礼让三先的。同样反过来,在美国,如果20个人在等5个座位,人人都会奋勇向前的。
  所以物质是首要的,没有一定发达而充沛的物质基础,空谈精神文明,会是很抽象的。
  但是,事情绝不仅仅如此。就诚信、守法和文明而言,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随心所欲是最痛快的,但是一个组织、一个社会不能允许每个个体随心所欲的自由,因为人人都在衡量,如果不诚信、守法,太容易,代价过低的话得大于失,则人人都会把诚信、守法置之度外,修养和文明也会变得无所依附。
  缺乏了修养、文明的不断追求,物质丰富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我们很多孩子出国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聪明、适应性强、学习好的孩子出国留学自然是一种好的选择,人们习惯地认为这孩子只要有条件,出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恰恰现在有很多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好,甚至在国内连普通的大学都考不上,不少的父母认为在国内学习没有出路,又不甘心,所以就想把这类孩子送到国外留学去。
  实际上,这种孩子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的确没有学习天赋的,他们从小到大,视学习为负担和困难,实际这种孩子送到国外留学也不会有好的结果。不管哪个国家,除非像钱钟书《围城》中所描述的克莱敦式的野鸡大学,任何大学都会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和严格的考评机制,在国内的学校混不下去,想在国外的学校找到出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类孩子出国留学,顶多是学一点三流语言,经历一些见识,烧掉父母大把的钞票,与学习和知识无补。
  这类学生中的第二种类型,我也遇到不少。这类学生往往有一种超常的智慧,学习完全凭个人兴趣,偏科得非常厉害,有些学科拔尖,有些学科就垫底,学习中随心所欲。这类学生肯定不适应我们目前提倡的“全面发展”的全才式的教育体制,这样的孩子倒是非常适合出国留学。
  据我所知,美国的教育体制并不特别鼓励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实际上这也是不可能的,哪有全面的孩子。实际上,他们的教育行为导向更多的是鼓励拔尖和冒头的,真正地向因人施教而努力。
  美国社会是鼓励有超常个人特点的学生脱颖而出,所以这类孩子出国,一旦找到了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如果还能在一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约束自己,他们很快会出类拔萃的。
  因此,我个人认为,如果你的孩子特别优秀,能够全面发展,在国内能够考上几个一流顶尖大学的,出国未必是一个必需的选择。
  如果你的孩子的确没有学习的天赋,也不要强人所难,出国留学毕竟是一件艰苦和困难的事情,与其让其在国外受罪,倒不如让他留在身边享受父母的荫庇。
  至于那种有特殊个性和能力的孩子,让他们出国留学,可以视为一种投资或者是投机,有可能一举成名,也有可能一败涂地,关键要看他们的适应力。至于占大多数的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有机会有条件出国留学是一种好的选择。
  关于出国时间
  我在前面举了很多例子,时间的选择关键在于孩子的适应力和独立性,实际上这两点是最重要的,这两点是出国留学的关键和基础。
  如果你觉得你的孩子适应力和独立性特别强,高中甚至更早出去留学都可以。
  如果你的孩子心智成熟的慢一点,动手的能力差一些,与朋友相处的能力弱一些,让他在中国的大学里锻炼一下再出国留学,也为时不晚。
  实际上,孩子出国留学的得与失、进与退,关键在孩子本身。在父母及孩子做决策的时候,你觉得你对孩子了解多少,决定了你为了孩子做出决策的程度和范围,孩子吃点儿苦没有关系,关键是看他能否适应在一个陌生的文化氛围内,开辟出一个自我适应的空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