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虎将卫立煌 >

第43部分

虎将卫立煌-第43部分

小说: 虎将卫立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友三见风转舵地说:“钧座批评得极是,我是实话实说。”

  卫立煌进一步劝说着:“听说你想当省长?想当省长并不难。我把河南省主席让给你,只要你愿意,我向中央保荐,一定能成功。”

  石友三假惺惺地推让着:“汉章是个军人,不是当地方官的料。别的什么也不再说,汉章追随钧座抗日到底,决不二心。”

  石友三的甜言蜜语,还真的哄住了卫立煌,送走石友三之后,他立即要通了重庆的电话。

  卫立煌对着电话说:“委员长吗,我是卫立煌。”

  电话里传出蒋介石的声音:“俊如兄,有什么事情?”

  卫立煌说:“石友三的事,职下知之不多,俊如请示对石友三的处治办法。”

  “这个……这个……”蒋介石恨透了这个朝秦暮楚的小人。他思考了一会儿说:“石友三投敌有据,为什么没有立即办他?是想做做他部下的工作,不至于因为惩办了石友三,部队会引起大的*。”

  “啊,是这样。”

  “石友三的第39集团军,属你的第一战区管辖,这个事交你办好了。第69军的政治部主任臧元骏是中央派去的人,他掌握石友三大量的材料,我让他直接和你联系。待时机成熟,将石友三正法。”

(5)张网待鱼
“委座英明。”

  
  (4)张网待鱼

  石友三的第39集团军名义上辖有第69军和新编第8军两个军,而石友三实际能控制的只有第69军。高树勋将军的新编第8军名义上受其节制,但石、高二人矛盾日久,相互提防。每逢集团军总部开会,高树勋总让参谋长或师长代理出席,双方很长时间不肯见面。

  1938年10月,第39集团军(当时叫第10军团)召开团以上干部开会。吃饭的时候,石友三对新8军的团长们说:“我准备把部队带到冀南去,到那儿去找鹿钟麟主席,河北是个好地方。一片平原,物产丰富,鹿主席又是咱们的老上司,得到老上司的关照,我们的部队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诸位愿不愿去?”

  几个团长齐声答着:“愿意。”

  石友三又说:“‘若是你们的军长不肯去呢?”

  团长们都说:“石总司令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我们拥护总司令发展团体事业。”

  石友三听了,暗自高兴。他哪里知道高树勋听了这个消息,气得七窍生烟,从此之后,不让团一级干部再到总部开会。

  1940年第39集团军在濮阳一带驻防,石友三暗通消息,使日军偷袭新8军的驻地大陈楼村,使新8军遭受很大的损失。而石友三的驻地距大陈楼只有数里之遥,却能相安无事。

  1940年6月,石友三的第69军和高树勋的新8军各派出一个团到后方接运给养,回程时第69军的这个团在前,新8军的一个团在后,行至大阳河,新8军这个团遭到日军的截击,一名团长阵亡,而69军的这个团却平安返回。

  这些事情发生得越多,越暴露了石友三决心投敌的狼子野心。有良知的中国人,第69军政治部主任臧元骏,第39集团军总参议毕广垣暗中与新8军军长高树勋串通一起,张

  开了一张扑杀石友三的网。

  一天,臧元骏、毕广垣私下来到高树勋的驻地,二人一坐下便说:“建候(高树勋的字)兄,听说这一段你心里很苦,我们一道过来看看你。”

  高树勋一开口,便骂个没完:“石友三这个王八蛋,处处找我的叉子。要找叉他明着来,他又不出头,让他的干爹——日本人偷偷摸摸操家伙,啥玩艺!”

  毕广垣和臧元骏一唱一和玩弄着激将法。毕广垣说:“李福和想投敌当汉奸,就有个部下黄宇宙出头把他干掉了,咱们第39集团军也算人才济济,偏偏就找不出个黄宇宙这样的人物来?”

  高树勋红着脸,点着一支香烟,吸了半天没话。毕广垣,臧元骏把目光集中到高树勋身上。毕广垣又说:“建候兄若是没这个胆量,下面的话,我们就不再说啦。”

  高树勋老谋深算,他犹豫地说:“二位的来意我明白。不是建候不愿当这个黄宇宙,实在是环境不同,处决石友三重庆是个啥态度?战区的卫长官会不会同意?我们都是几十岁的人啦,办事情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臧元骏掏出两封电报,放在高树勋的面前说:“建候兄看看这些电报你就放心啦。”

  高树勋接了电报看着,脸上笑成一朵花。一封电报上写着:

  元骏兄:

  关于处理石友三投敌之事,请与第一战区卫长官俊如将军联系,此案由他全权处理,不必再向重庆请示。

  蒋中正

  另一封电报是由洛阳战区发来的,全文是:

  元骏兄:

  石友三投敌有据,必须处决,请相机行事,若有什么困难,可来电联络。

  卫立煌

  看完这两封电报,高树勋心里不知有多高兴,他拍着大腿说:“×他娘,老子豁上了,不杀了石友三,姓高的誓不为人!”

  洛阳,卫立煌的办公室。

  1940年10月12日,一张类似於暗号的电报,摆在卫立煌、郭寄峤的面前,只见电报上写着:

  卫长官俊如兄勋鉴: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臧元骏

  郭寄峤看了电文,高兴地说:“连环计该开始了。”

  卫立煌拿起电话说:“请接新8军高树勋军长。”

  电话接通之后,卫立煌对着电话说:“建候兄吗?我是卫立煌。”

  “卫长官请指示,我是高建候。”

  “上午接到元骏的电报,这么说你和元骏兄见过面了?”

  “是的,我们都谈妥了,只等长官命令。”

  “好,下面的戏准备在你那里唱,尊意如何?”

  高树勋爽快地说:“这等*大事,还有什么同意不同意的。这件事对公对私皆有利,对公是为国杀贼,对私可以报我的一箭之仇。何乐而不为!”

  卫立煌爽朗地笑着说:“此事干系重大,不可轻举妄动,随时听我的命令。”

  高树勋响亮地回答:“是。”

(6)借水行舟
(5)借水行舟

  放下电话,卫立煌笑着对郭寄峤说:“参谋长,你立即给孙良诚发个电报。让他来洛述职。”

  孙良诚,天津静海人,早年投奔冯玉祥,是西北军的高级将领之一,与鹿钟麟、宋哲元同为二级陆军上将。北伐时曾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山东省主席;中原大战失败后,寓居天津多年,其间曾参加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任骑兵挺进军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津失陷,孙良诚携家避往武汉,孙曾多次上书蒋介石,要求请缨杀敌,为国建功,蒋对他有成见,长期不为所用。

  1939年鹿钟麟任冀察战区总司令兼河北省主席后,委孙良诚为冀察战区游击总指挥。鹿钟麟辞职之后,孙便失去后台。按当时总指挥的职责,可指挥赵云祥、丁树本、张荫梧、侯如镛等地方武装。实际上他能指挥动的只有赵云祥的游击纵队,约一团人。孙良诚兵少力薄,处境艰难,常有郁郁不得志的感觉。

  1940年春,卫立煌委孙良诚为鲁西行署主任。有了这片地盘,可以派款征粮、招募军队,这时候,他的实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他对卫立煌很感激。卫立煌要施连环计,这个说客的角色,当然就选中了孙良诚。

  五天以后,孙良诚来到洛阳,卫立煌把洛阳最好的招待所——铁路招待所让孙良诚住,并派秘书温广汉、赵荣声负责孙良诚的生活。卫立煌还多次请孙良诚吃饭,并亲自到招待所看望他。孙良诚受此隆遇,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一天,孙良诚到战区司令长官部回拜,在卫立煌的办公室里,司令长官才涉及正题。

  孙良诚若有所思地说:“良诚来洛数日,述职已毕,本该回到鲁西,卫长官一再挽留,莫非有什么事情托付良诚?”

  卫立煌绕了一个弯子,装出一幅坦诚的样子说:“良诚兄为北伐骁将,西北军*,以精悍骁勇著称,俊如早有耳闻。让兄多留数日,为的是请教治军方略,你可不要见外哟。”

  这碗迷魂药一灌,果然效果不凡,孙良诚自觉有点飘飘然的感觉。本来他对卫立煌就很感激,这几句话一说,孙良诚对卫立煌更加佩服了。他想,卫长官对我如此热忱,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就是让我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乐意。他不失理智地说:“卫长官太客气了,说指教的事实在不敢当,谁不知卫长官是委员长帐下的一员虎将?在华北战场上,日寇多次扫荡中条山,连连败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卫长官早已名扬四海了。”

  “哪里,哪里……良诚兄尽说些恭维的话。”

  孙良诚寻思着说:“卫长官若有什么事,尽管吩咐,良诚愿效犬马之劳。”

  卫立煌好似突然想起什么事似的,眼睛亮了一下,拍一下沙发说:“对,还真有一件事要劳你的大驾……”

  “不知是什么事?”

  卫立煌故作生气的样子说:“大战在即,他们自己人斗来斗去,成何体统!”

  孙良诚陪着小心问:“你说的是……”

  卫立煌猛地站起来,红着脸说:“我说的就是石友三和高树勋,今天你告我一状,明天我告你一状,好像我这里不是战地指挥部,倒成了打官司的衙门了。良诚兄,你说这可怎么办?”

  见卫立煌很生气,孙良诚来到卫立煌身边,看着长官的颜色说:“卫长官若是信得过我,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不管怎么说在西北军时,我也是他们的老长官,这点面子他们还是会给的。”

  “要让他们精诚团结,一致抗战!”

  “是的。”

  卫立煌转脸盯着孙良诚说:“良诚兄,这件事恐怕不好办吧?我听说石友三、高树勋半年多就没有打过照面,隔阂很深呀!”

  孙良诚拍拍胸膛,大包大揽地说:“再难的事,我也得办,并保证办好。不然,如何对起卫长官!”

  卫立煌握着孙良诚的手,久久不放,他们俩又坐在沙发上。卫立煌嘱托着说:“只有良诚兄才会帮我这个忙,事情办成,俊如一定重谢。我担心的是,你准备怎样叫他们见面,在何处见面?”

  孙良诚分析着情况说:“他们之间的事,我了解得一清二楚,前一段时间石汉章有些过分,是他对不起人家高建候,这时候让高建候去见石汉章,那高建候一定不去,因为他有戒心!”

  卫立煌双手一合,拍了一下说:“对啊,你讲得太对了,良诚兄不愧是他们的老长官。说下去……”

  “我准备带着石汉章到新8军那里去,说什么请罪不请罪的,都是西北军的老弟兄,三杯酒一喝,烟销云散,过去的事一概不论,团结抗日,这才是正经事。”

  卫立煌欲擒故纵,有意点了一下问题的要害:“你们到新8军的防地去,高建候不会乱来吧?”

  孙良诚大眼瞪着:“他敢?有我在,他们谁也不敢胡来,西北军素来是有纪律的。”

  “那就好,这样我就放心了。”卫立煌握着孙良诚的手说了许多感激的话,一直把他送到大门口。

  卫立煌回到办公室,见郭寄峤从内室走出来。卫立煌问:“啊,原来你在偷听?”

  郭寄峤反问着:“不偷听咋知道钧座的高明,过去只知道你用兵如神,今天才知道你处事也是如此缜密。”

  二人相互看了一眼,暗自笑着。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7)除奸务尽
1940年12月1日,是一个阴沉沉的天气。早上6时高树勋便起了床,他立即召来警卫营长谈话。警卫营长30出头,人高马大,相貌堂堂,一双眼睛通明透亮,赤红脸,卧蚕眉,有一身使不尽的力气。他一阵风似地来到军长面前,行个军礼说:“军长找我有事?”

  高树勋注视着警卫营长说:“宽子,你跟我有十年了吧?”

  营长寻思着,问这些干什么?他随口答着:“军长记性真好,不多不少,整整十年。”

  高树勋又说:“这十年我待你如何?”

  营长不加思索地说:“军长待我恩重如山,没有军长,便没有宽子……”

  “有一件事,你肯帮我吗?”

  营长立正站在军长面前说:“军长的话,就是命令,你指到哪里,我就行到哪里,决无怨言。”

  高军长拍着营长的肩头说:“今天大汉奸石友三要到这里来,卫长官要我将他逮捕正法,你敢吗?”

  警卫营长挽挽袖子说:“只要军长发话,这有什么不敢的!别说是石友三,就是一只老虎我也敢逮。”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立即让警卫营集合,我要讲话!”

  “是。”营长行着礼,转身而去。

  新8军驻的这个村庄叫柳下屯,是一个有1000多户的大村镇,清早7时,村镇的四周布满了岗哨,来往行人只准进,不准出。

  上午8时正,从村里开出一支队伍,有三四百人的样子。这些士兵全副武装,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村口开去。他们喊着口号,举着红旗站在村口的路旁。一支有十几个女兵组成的军乐队,吹吹打打,也来到这里,她们用竹竿挑起的红底黑字的横幅标语上写着“欢迎孙总指挥、欢迎石总司令视察我部”、“反对投降卖国,坚决抗日到底”等字样。

  半个小时之后。远处的大路上腾起一股烟尘,一支足有200多匹战马的马队向村口飞驰而来,眨眼的工夫便接近村口。前面的几十匹战马上坐着些青年战士,他们衣帽整齐,精神抖擞,左右两支盒子枪斜插在武装带内,每人身后背一把明晃晃的大刀。大刀的红绸缨子在风中哗哗地飘着,十分威武壮观。马队的中间有两位将军,他们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黄呢军服。左侧的是国民党冀察战区游击总指挥孙良诚,右侧的是国民党第39集团军总司令石友三。

  二人来到村口,甩镫下马。警卫营长一声洪亮的“立正”,军乐队响起来,欢迎的部队分站路旁,他们把步枪提在胸前,向长官行着持枪礼。

  这时候从村头缓缓走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