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芍药 >

第25部分

红芍药-第25部分

小说: 红芍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伴,一点也不老,还很漂亮哩!咋不调到队上来工作?”
  “没技术,调来又能干啥?我还准备调她们单位哩,可惜她那里是保育院,我要去也没个位置。”
  “是呀,你们老革命,吃了不少苦,身体又有病,组织上应该照顾。哪像我们年轻人,不出来锻炼几年连分局机关也难进。”
  响鼓不用重捶,刘明听出了余秋萍话中之意,主动关心地问:“听哈科长反映,你想去参加年终汇报会,可是我们早就讨论过,打算派江涛去……”
  “他不去!”
  

第十六章 暗藏鬼胎(5)
“谁说的?”
  “海尔汗。”
  “派他去,好汇报团结矿的详查设想。”
  “那不是暂不进行吗?要是派我去,可以汇报康布铁堡的群字7号矿脉,那可是大有希望的。”
  “这事我一个人说了不算,还得开会,还得争取。”
  余秋萍理解刘队长的心意,露出一张媚人的笑脸,紧紧地望着他:“那就看您照顾不照顾了,您是一队之长,生产、技术方面的事还不是您说了算。”
  “话不能这么讲,过去一个队长,我说了就算,现在是书记当家,大事小事得听人家高书记的意见,必要时还得上队务会集体研究。”刘明的话中显然露出了一丝不满。
  余秋萍前脚从刘队长那里出来,后脚便钻进了哈尔甫的帐篷,因为他是队务会议的成员之一,真要开会,这一票也是很重要的。
  当天晚上果然召开了队务会,会上确定了两件事:一是同意由江涛、海尔汗和地质工赛力克组成一个精干的踏勘小组,次日去白石头沟寻找“宝库”,但限令必须在下午两点以前渡河返回,以防不测。哈尔甫当即表态说要挑三匹最好的马,以保证他们顺利往返;二是鉴于江涛检查老硐、寻找“宝库”的任务太急,一时难以分身,同意改由余秋萍立即准备去参加分局年终汇报会。
  这次分局召开的年终汇报会,为啥有人争着去,有人又不想去哩?原来这个会是带有汇报成绩、交流经验、集思广益、相互学习、推进工作的性质。余秋萍想去的原因:一是707队在技术上原本由江涛和她共同负责,潜在的领导欲好似烈火攻心,促使她一心要胜过既背历史包袱又犯过“立场错误”的江涛;二是她只要见到江涛这个“老情人”和妻子、女儿在一起,心里总不是滋味,说是醋劲十足也好,妒火中烧也好,反正她是想找机会活动活动,力争换个环境;三是她那个原在文工团当副团长的对象突然被调到一所中学当副校长,从一个挺风光的岗位“贬”了下来,难道是犯了错误吗?他们的相识是在她甩掉江涛,感情上十分空虚的时候,一见钟情,火热发展,以致在失身后才听说这位副团长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她怀疑此次遭贬会不会又是男女关系问题?余秋萍很想抽身回去及时查清。江涛为什么又不想去哩?一是本来心情就很压抑的他又遭批判后思想上的包袱更重,出野外生活在空旷的山野里似乎是一种解脱,繁忙的工作能让他忘记烦恼,找矿中的发现能给他一份喜悦,他愿意埋头工作,而不想抛头露面,更不想在大会上去表现;二是他确实为传说中的“宝库”所吸引,这正好为他推辞不去有了工作上的借口;三是徐晓虹十分婉转但又是十分恳切地劝阻,他虽不明白妻子的用心,但由于其意见与自己的想法一致,便不再深究。
  徐晓虹为何要劝阻江涛哩?原来她心中也有隐忧,当初她带玲玲来野外,由于事出突然,不但引起了一些猜测和非议,而且连高扬也自责要人时考虑不周。徐晓虹对外解释说是玲玲的奶奶生病了;对江涛说是老人家水土不服,回甘肃老家调养去了;其实是江涛老家多次收到匿名检举信,指责他们不该放纵管制分子出来享福,当地便派人来把老人家揪回去了。她害怕本已心情郁闷而又性格倔强的江涛一时不能承受,影响野外工作,只得编造谎言暂加掩饰,想等老人家来信后再说。所以进山以来,她也以极大的耐心和容忍,既不计较周围的风言风语,又不反驳江涛的责怪,苦苦期盼着家乡的来信,而她竭力劝阻,也正是她不想让江涛过早地了解真相而付出的一片苦心。
  余秋萍听过哈尔甫透露队务会的决定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当天晚上就开始准备汇报材料。但由于她对打算要汇报的群字7号矿脉,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看,除了岩脉较厚、矿化较好有进一步工作价值外,根本说不出什么成绩,总结不出什么经验,完全不能与江涛主持的、投入了大量工作,基本控制了矿床规模,初步估算了远景储量的团结矿相提并论。她本来可以向江涛要资料,到会上去作一些客观的介绍,但心性很高的她既拉不下面子去求江涛,更不肯去给对手脸上贴金。所以地质组帐篷里的灯光整整亮了一晚上,而余秋萍一夜里却是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如坐针毡。她有时抬头望着江涛的桌子出神,甚至过去拉了拉那上了锁的抽屉,整整折腾了一夜,她除了撕去一大堆稿纸之外,东抄西凑才拼出了一堆文字材料。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六章 暗藏鬼胎(6)
天还没亮,哈尔甫早早地备好了三匹马,赛力克还准备了三条结实的马绊绳。当江涛跨上马背后,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事,勒住马问海尔汗:“你晓虹姐起来了吗?”
  海尔汗说:“半夜有牧民急病来请,高书记派人陪她出诊去了,她叫我们注意安全,早些回来。”
  余秋萍从地质组帐篷出来,刚好听见他们的对话,顺口便问:“江涛,有啥事?”
  江涛稍稍犹豫了片刻,但仍旧从衣袋里掏出钥匙来十分信任地托付她:“请交给晓虹,我请她抽空替我抄一份东西,她知道底稿在我桌子抽屉里。”
  余秋萍接过钥匙,紧紧握在手里,站在那里出神,直到江涛他们快马远去,消失在晨雾里,她这才回过神来,心想真是天赐良机,一转身跑回地质组帐篷,趁着早上无人,急忙打开江涛办公桌的抽屉,翻出整理过的团结矿资料和草拟的年终汇报稿浏览了一遍,接着便动手抄摘起来。这些材料真是太及时、太有用了,她如获至宝地不仅抄资料,抄数据,抄论点,而且摘录了一些重点段落的原文,可以说原稿中的主要精华,都落入了她的手心。做贼心虚的她生怕被人发现,慌慌张张地把文稿放回抽屉时,一册厚厚的日记本又出现在眼前,好奇心极重的她随手拿起来翻看,看着看着,冷不防身后响起了咳嗽声。吓得她手忙脚乱地将日记本放回抽屉,也不敢回头看一下来人是谁,活像个不高明、不老练的小偷,被人撞见后惊得像掉了魂似的,没想到身后传来的是哈尔甫的声音:“别急嘛,小余,是我在替你把门!”原来哈尔甫早就盯上了余秋萍的举动,只不过不但没有惊动她,而且还一直在门边替她放哨。
  余秋萍闻声后,又壮起胆来,回过身请哈尔甫再替她站一会儿岗。但哈尔甫推说要去放马,急匆匆离开了。
  余秋萍不敢再开抽屉,也急忙出了地质组帐篷。等徐晓虹出诊回来,她把钥匙交出去后,没再费多少功夫,她的汇报稿很快就弄妥帖了。刘队长看后认为写得不错,但哈尔甫后来曾对她形容说:“你这只漂亮的花酒瓶,装的是别人酿的美酒啊!”而她却心安理得地回答:“酒不醉人人自醉,只要是迷人的美酒,谁去过问酿造的事。”不过她也担心夜长梦多,很快地也就收拾行装出山开会去了。
   。 想看书来

第十七章 风雨后的彩虹(1)
江涛等人的三匹快马在山路上一阵小跑,天蒙蒙亮时便赶到了去白石头沟的卡兰河边。他们隔河望着对面的大山沟,无不流露出期待的心情,但愿此行能如愿以偿。特别是海尔汗和江涛,一个认定附近确实有个“宝库”,一个推测“这条沟应该是最后的希望”。“一定要尽快找到‘宝库’!”这是他们共同的、坚定不移的决心。
  卡兰河在上游汇集了几条溪涧,流到这里水面虽不很宽阔,但由于进入夏季后水量增大,波浪翻滚,河心的水深处,水波可及马肚,清澈的水下布满了大小斑驳的各色乱石,不但令过往行人望而生畏,而且连过河的马匹也往往踟蹰不前。
  江涛他们为了尽快过河,连马背都没有下,眺望了一下对岸的地形,察看了一下河里的水势,便由江涛带头,海尔汗居中,赛力克压后,骑马蹚水顺利地过了河,立即又马不停蹄地进入了白石头沟。这时,火红的太阳已经升起来了。
  海尔汗朦朦胧胧地记得在金得利尚未进山时,她曾经随爷爷来过这里,但那是童年的往事了。日久天长,时过境迁,如今树长草深,人畜无踪,她儿时留下的印象已经十分模糊了。不过她总是在大青山长大的,最熟悉山野的地形、地貌,骑在马上四下张望,不一会儿就发现了一个废矿硐,她呼叫了一声“矿硐”,大家闻声后都不约而同地跳下马背,顺着她手指的方向跑了过去。
  赛力克第一个抢先钻进矿硐,“啪啪啪!”忽闪一声响,惊起了一大群野鸽,他一阵吆喝驱散野鸽,伸手把江涛、海尔汗接进硐里,经仔细查看,见矿硐不大也不深,野鸽筑了很多窝,窝里不仅有鸽蛋,而且还有些羽毛未丰、张开小嘴唧唧喳喳惊叫的雏鸽,很是可爱。但寻找“宝库”心切的他们,哪有赏玩的心思,一看这是个采尽了的小矿点,便先后退出硐来。
  太阳越升越高,发射出灼人的光。蓝天上没有一朵云彩,迎面也没有一丝凉风,马儿汗水淋漓,连空气也多少有了热意。
  大青山的盛夏有几天最热的天气,只有在这时,姑娘们才算真正过夏天,可以穿上几天透凉的连衣裙。严格地说,大青山的夏季是极其短暂的,除了白雪覆盖的漫长冬天以外,其余时间一半是水蓝蓝、草青青,叶绿花红、风光旖旎的春光,一半是天高云淡、林木苍翠、羊肥马壮的秋景。
  三匹马急促地在沟里行进,走着走着,赛力克忽地用马鞭指着右前方的山坡高喊:“看,是不是在那儿!”
  江涛举起望远镜,但见高坡上有一处裸露的岩壁,壁上有个残破的矿硐,硐下堆有大量的白色渣石。他把望远镜递给海尔汗,并评论说:“规模不小,上去看看!”
  三个人翻身下马,就近找了一处牧草旺盛的地方,用绊绳分别把三匹马腿绊好,留它们在原地吃草休息。海尔汗出于谨慎,还特意检查了每一匹绊好的马,感到牢靠了才放心地离开。
  他们爬上山坡,踩过长满杂草的乱石堆,登上一块小小的平台,接近了岩壁。看清那矿硐在大约十余米高的岩壁上,硐下有一堆腐朽的木料,显然是采矿时上下行人和出渣的栈道塌毁后的遗迹。他们根据现场情况判断,这里曾经是一个规模不小的矿硐,值得进硐察看。可是岩壁太陡,硐口太高,江涛向上爬了六七米,连左手腕都擦破了,还够不上硐口,只好退下来。经过商量,打算集中力量先帮助一个人上去,但谁先上哩?赛力克说他体力好爬山最有劲;海尔汗说她身子轻最适合攀绝壁;江涛自己也不好再争了,只好问两人上去的办法。赛力克说他准备由旁边先爬到山坡上,找地方拴好绳子,再顺着绳子下硐。海尔汗指着硐侧的一道岩缝说,她打算沿着岩缝向硐口攀登。看来两个方案,一个比较艰苦,一个比较险峻,各有所长,都有可行之处。
  江涛望望矿硐,看看手表,感到时间紧迫,回头看见海尔汗正紧系登山鞋,赛力克正在背包里找绳子。他一招手,两人都跑到跟前,他综合了两个方案的优点,从背包里取出了一根长绳,交给赛力克,要他爬到硐顶山坡上,找根大树拴牢绳子放下绳头,保护海尔汗攀着岩壁进硐。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七章 风雨后的彩虹(2)
经过一番努力,赛力克从山坡上把绳头放了下来,江涛帮助海尔汗系上后,海尔汗这才沿着那又窄又陡的岩缝,吃力地向上登攀。她时而用后背紧靠着岩壁,时而双手交替支撑着身子,缓缓地向上挪动,那危险的处境真是令人提心吊胆。江涛密切注视着海尔汗的一举一动,不时招呼赛力克收紧绳子,以确保她的安全。
  费尽周折,海尔汗才接近硐口,但事前未能察觉的是石缝与硐口间有一块突出的岩石,严严实实地挡在身前,怎么办?让顽石挡路就是前功尽弃,要越过障碍,只能伸手抓紧岩石悬空上攀。海尔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脱下手套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不小心手套掉了,她没有在意地伸出双臂两手紧紧攀住突岩的边沿,用力向上引体,双脚离开依托,整个身子悬挂在陡壁之上向上移动。江涛仰望着那险象环生的场面,紧攥着的手心也溢出了冷汗。
  忽然海尔汗左手一动,身子一闪。原来她的双臂刚把上身引过了岩面,正贴身石壁腾出右手去攀一道岩缝,冷不防嗖的一声,一条一尺多长的花蛇,正从石缝里往外窜。她急忙抽手去抓旁边的岩石,没料到那岩石早已风化松动,手刚一抓就像粉渣似的脱落了。由于右手落空,上身失闪,失去平衡,身子的重心随即外移下滑,情况万分危险。所幸赛力克迅速收紧了安全绳,再加上海尔汗右手死死抓住一道岩缝,左手紧紧钩住绳索,在下滑了半步后,身子又才恢复平衡。
  海尔汗紧贴在岩壁上喘息了片刻后,又一次奋不顾身地向上攀,终于到达硐口。她进硐察看,发现硐底虽然很浅,但硐壁上有一条很厚的矿脉,便扔下安全绳把江涛接了上来,一道进行研究,判定这是一条开挖后因品位不高而放弃了的矿脉,不可能是“宝库”。
  站在硐口,江涛举起望远镜,居高临下地由左到右、由近到远、由下到上对山谷仔细搜索,终于发现前方远处还有一大片白色的矿渣出露,其数量之大,又引起了他的关注,因为根据各方面的传闻来推测,“宝库”应是一条含矿特别富集的大矿脉,是遭遇过掠夺性开采后资源仍未枯竭的大矿,由于规模特大,故而弃置的矿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