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食品价格中的经济学:粮价谁决定 >

第1部分

食品价格中的经济学:粮价谁决定-第1部分

小说: 食品价格中的经济学:粮价谁决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概述
只要一提到生物燃料就会引发辩论双方强烈的争论。生物燃料的支持一方认为,这能降低对于进口石油的依赖性,并且能促进乡村发展。一些反对者声称,生物燃料生产是一项“违反人道的罪行”,因为它夺取了穷人的粮食。1
  生物燃料的反对者们把这场争论叫做“要粮食,还是要燃料”,并且认为全球的玉米、糖和植物油应该用来食用而不是拿去给机动车加油。生物燃料的支持者们认为,世界上的全体农民完全有能力同时生产出粮食和燃料。双方争论的话题还包括环境效益、生物燃料成本和生物燃料对于全球传统化石能源使用的直接影响。他们也针对生物燃料产量对粮食价格的影响进行辩论。
  在2007年以及2008年年初,当粮食价格迅速攀升时,许多生物燃料反对者指出生物燃料产量的快速增长就是罪魁祸首。生物燃料的支持者则认为高涨的粮食价格取决于一系列其他的因素,生物燃料产量的增长至多是个配角。在讨论粮食价格的上涨究竟有多少可归咎于生物燃料产量增长时,双方的争论演变成一种猜谜游戏。玩家无法在游戏规则上达成一致,估计的结果千差万别,结果只能使人更加困惑。
  支持和反对生物燃料的双方都夸大了他们的例证。2005~2009年间,生物燃料在粮食价格的涨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其他因素也发挥了作用。任何左右世界粮食生产量和消费量的事情都会对粮食价格产生些许影响。当干旱减少了澳大利亚小麦产量时,粮食价格上涨;当中国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引起了肉类消费量增多时,粮食价格上涨;当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玉米、糖和植物油被用来制造燃料而不是食品时,粮食价格上涨。因此,第一条经验法则是:不断增加的生物燃料产量提高了粮食价格。
  只要你能记住它们的限制条件,经验法则就会是有用的向导。在众多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中,生物燃料只是其中的一项。如果粮食产量增加的速度足够快,即使当生物燃料产量扩大时,粮食价格也可能会下降。如果收入提升导致粮食消费量增加,即使生物燃料产量缩小,粮食价格也会上涨。总之,在没有新增需求时,生物燃料产量的扩大将使得粮食价格高于原来的水平。
   txt小说上传分享

2005~2009年间的经验
2005~2008年中期,生物燃料产量的扩张令人瞠目结舌。例如,美国的乙醇产量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翻了一倍多(见图1…1)。美国玉米农作物中用来生产乙醇的比例迅速提升,这限制了全世界用来为人们提供食物和向牲畜提供饲料的谷物数量。与此同时,巴西迅速提高了糖转化乙醇的产量;欧盟不断增加油菜籽制造生物柴油的产量;用其他植物油生产的生物柴油数量也在美国和其他国家迅速增加。
  图1…1   美国燃料乙醇月度产量(单位:百万加仑)
  资料来源:作者的计算结果来自于美国能源情报署2009年9月的数据。
  粮食价格也在2005~2008年中期大幅飙升。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世界粮食价格指数显示,在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价格峰值期间,粮食价格上涨85%(见图1…2)。乙醇产量和粮食价格同时提升的现象让很多人相信,乙醇产量的扩张就是粮食上涨的原因。
  图1…2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世界粮食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2009年9月的数据。
  当墨西哥玉米饼价格上涨时,人们抱怨美国乙醇产量的扩张;当全球植物油价格上涨时,人们抱怨生物柴油产能的扩大。生物燃料批评者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当玉米、糖和植物油被用来制造生物燃料时,直接的效果就是减少了粮食的供给,其结果就是更高的粮食价格。虽然这种因果关系的方向是清晰的,但这种关系的程度并不明朗。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在2005~2008年中期所有推高粮食价格的因素中,生物燃料产量究竟有多重要。关于这个问题,争论各方背后都有重大的利益驱使,使得他们无法做出让步。不仅如此,事实本身十分复杂,也导致不同的解释都可以自圆其说。因此,这个问题依然充满争议。
  不妨从简单的问题开始,在2005~2008年间,乙醇产量的扩张对全球谷物市场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看看在2005/2006和2007/2008市场年度全球谷物消费量发生了哪些变化(见表1…1)。2 对于这个问题的描述完全取决于观察者的角度,乙醇的角色可以显得微不足道,也可以十分重要。
  表1…1   谷物消费量 (单位:百万吨)
  世界消费量 2005/2006 2007/2008 变化数量 变化幅度
  玉米 705 770 66
  小麦 617 612 …5
  去壳稻米 413 426 14
  其他谷物 286 285 …1
  全部谷物 2 020 2 094 74
  美国乙醇工厂玉米消耗量 41 77 37
  扣除美国乙醇工厂玉米消 1 979 2 016 37
  耗量的世界谷物消费量
  美国乙醇工厂玉米消耗量
  在世界谷物消费量中的比例
  资料来源:作者的计算结果来自美国农业部生产、供应和分销在线数据库和世界农产品供需评估2009年9月的数据。
   txt小说上传分享

生物燃料支持者讲述的故事
在2007/2008年度,全球消耗了大约21亿吨的谷物(其中包括玉米、小麦、水稻、大麦、高粱、燕麦、小米、黑麦以及混合谷物)。这些粮食的绝大多数依然在全球范围内用来为人食用、饲养牲畜和家禽。美国乙醇工厂消耗的玉米数量仅为7 700万吨,不足世界谷物消耗总量的4%。即使是这个数字也依然高估了从粮食和饲料市场上分离出来的谷物量,因为乙醇工厂在制造乙醇的同时也生产出一系列其他的产品,其中包括牲畜的饲料和植物油。扣除这些乙醇工厂生产出来的饲料和食品,2007/2008年度美国制造乙醇消耗的玉米数量占到全球谷物消耗总量的比例不足3%。
  如果乙醇工业使用的玉米数量在全球的谷物消耗量中占据的比例微不足道,那么将粮食价格上涨怪罪到乙醇的头上就说不通了。如果乙醇产量扩张是推高谷物价格的主要因素,我们就应该能够看到用来提供粮食和饲料的谷物供应量出现绝对值的下降。然而,如表1…1所示,情况并非如此,在2005/2006年度和2007/2008年度之间,粮食和饲料的谷物总体使用量增加了3 700万吨。世界已经证明了它有能力同时生产粮食和燃料,因而批评人士们需要从其他方面来解释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
  例如,我们注意到小麦消费量的下降,很容易通过主要出口国在2006年和2007年的产量不佳来解释。同样,玉米消费量的提高远远超过其作为乙醇加工原料的增长,这说明全球玉米需求增长的原因并不只是乙醇消耗量的增长。也许乙醇产量的扩展确实部分导致了粮食价格上涨,但是上述数字清晰地显示了其他因素也参与其中。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生物燃料批评者讲述的故事
表1…1中的数字证实了乙醇是导致谷物价格直接上涨的重要因素,并且总体上推高了粮食价格。在2005/2006年度和2007/2008年度,世界谷物消费量增长了7 400万吨。在这两年间,美国乙醇生产厂的玉米使用量增加了3 700万吨。换句话说,美国乙醇工厂的玉米使用增长数量占到了整个世界谷物用量全部增长数的一半。其他类别的增量(非乙醇相关的谷物用量)只占到了2%,少于世界人口的增量。进一步说,美国乙醇工厂完全消耗了2005/2006年度和2007/2008年度之间的世界人均谷物消费增量。
  乙醇仅消耗了全球谷物使用量中相当小的份额,这并不重要。这个份额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急速飙升,才是问题的关键。世界谷物消费量每年的变化通常相对较小。世界人口增长率可以预计,并且诸如收入水平变化等因素极少能够引起世界人均谷物消费量很大的年度变化。在过去,遇到上述因素的突然变化还可能通过降低全球谷物储备量来解决。然而,目前世界谷物库存量相对于消费量来说甚至比10年前还要低得多,因此进一步降低库存量是行不通的。
  总而言之,乙醇谷物消耗量的迅速提升打破了世界谷物市场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微弱平衡,结果直接导致谷物价格的剧烈上涨并推动粮食价格总体上扬。
  

到底谁正确
争论的双方都能够通过表1…1中“恰当”的一段数据来自圆其说。正反的视角都能找到论据,然而双方也都忽视了不利于自己的事实和论据。如上所述,在世界谷物产量中乙醇的消耗占了相对小的份额,但是就在谷物价格上涨的年份里,乙醇生产消耗了大部分世界谷物消费量的增加值。换言之,乙醇消耗的增长的确扰乱了世界谷物市场的供需平衡,但是这本书中讨论的其他因素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在2008年最后的几个月中,谷物、植物油和其他粮食产品的价格从高峰回落。生物燃料产量的变化再一次成为了这一事件的一部分,并且生物燃料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同样可以再次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这一事件。如图1…1所示,美国乙醇产量的增长在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美国生物柴油产量下降并且其他国家生物燃料产量增长也有所放缓,甚至下降。
  生物燃料支持者正确地指出美国乙醇产量并没有显著地下降,而是在2008年最后几个月里维持稳定,然而此时世界谷物价格却迅速下降。这支持了他们的观点,粮食价格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与生物燃料产量无关的因素。另一方面,生物燃料的反对者也能恰当地指出生物燃料产量增长放缓本身就是市场趋势的重大转折。谷物价格从峰值回落是由于生物燃料产量增长放缓,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回落后的谷物价格仍然高于之前几年的价格水平,也同样在意料之中。
  声称关于生物燃料在2005~2009年间对食品价格变化所起的作用能够达成任何形式的共识,是非常荒谬的。但总结所有的分歧,还是能够得到一些宽泛的结论。2005~2008年年中,生物燃料产量的迅速扩大增加了世界对于谷物、糖和植物油的整体需求。这种需求的增加改变了世界粮食市场的平衡,对粮食价格造成了很大的上涨压力。在2008年最后几个月里,生物燃料产业扩张步伐放缓同样是多种粮食价格下降背后的重要因素。然而,其他因素显然也在发挥作用,生物燃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 想看书来

为什么故事有点复杂
任何涉及生物燃料的事情都不简单,因此生物燃料与粮食价格故事的全貌比之前提到的更加复杂就不足为奇了。近几年,生物燃料产业扩张已经对粮食市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且它引发的一系列变化将在未来几年中继续影响市场。
  

从生物燃料产量到墨西哥玉米饼价格
当乙醇产量扩大引起美国玉米需求增长时,我们就不难理解它推高了美国市场上的玉米价格,而它为什么也必将导致其他国家的其他粮食产品价格上涨,却可能不那么容易让人理解。在一些情形下,其中的逻辑关系直接、清晰、强烈和迅速;在另一些情形下,这种逻辑关系却间接、含糊、微弱和滞后。
  如果你认为乙醇产量扩大导致了美国玉米价格上涨,那么很显然由美国玉米加工而成的食品价格也应该随之上涨。然而,加工一包玉米片或者一盒早餐谷物中所使用玉米的价格也就是几分钱。同样,在常见软饮料中高果糖玉米糖浆的成本只占零售价格很小的一部分。即使玉米价格翻番,这对众多消费食品价格也只有很小的直接影响。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个至今仍有争议的案例—美国乙醇产量扩张对墨西哥玉米饼价格的影响。这个逻辑关系也许看上去既简单又直接。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NAFTA)条款约定之下,墨西哥不再对从美国进口的玉米征收任何关税或者施加其他的限制。美国市场玉米价格提高意味着墨西哥将以更高的价格从美国进口玉米。这些玉米提价的成本应该被转移到玉米饼和其他玉米制作的食品中,引发涨价。
  事情并非如此简单。美国主要生产和出口黄玉米。在墨西哥,黄玉米几乎全部被用来饲养牲畜和家禽。墨西哥玉米饼主要由白玉米制成,而且几乎全部用来制作玉米饼的白玉米都产自墨西哥。在这种情况下,黄白玉米是两个有着不同用途的相互区别的食品,美国黄玉米价格上涨并不会直接和迅速地影响到用来制作玉米饼的墨西哥白玉米的价格。然而,在2005~2008年间,墨西哥城的白玉米批发价格上涨了66%。3
  一些人会反驳说,墨西哥白玉米价格的上涨不过是个巧合,除了美国乙醇工业扩张以外的其他许多因素才是原因。然而,建立美国乙醇产量和墨西哥白玉米价格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没有那么难。当从美国进口的黄玉米价格上涨时,墨西哥牲畜养殖户承受着饲料价格的大幅上涨。通常,白玉米比黄玉米卖的贵些,因此养殖户并没有动力用它来喂养牲畜。
  黄玉米价格的大幅上涨意味着,墨西哥某些地区的白玉米价格要比黄玉米便宜。至少某几个养殖户开始用白玉米喂养牲畜了,这意味着国内粮食市场上的白玉米供应量减少,因而推高了价格。黄玉米价格的大幅飙升可能至少导致了一些本来种白玉米的墨西哥农场主改种黄玉米。玉米消费和生产方面的改变不一定要很大,但足以对墨西哥白玉米价格产生重要的影响。玉米占据了制作墨西哥玉米饼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因此高昂的白玉米价格就直接转化为玉米饼价格的显著提高。
   。。

从生物燃料产量到小麦、稻米和大豆价格
2005~2009年间,在美国几乎全部的乙醇都是用玉米制造的。虽然欧洲和其他地区的一些工厂也用小麦和其他谷物来制造乙醇,但是乙醇制造只占据了除玉米之外世界谷物用量非常微小的一部分。然而,正如同墨西哥白玉米案例中的情况一样,尽管大部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