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市长笔记 >

第15部分

市长笔记-第15部分

小说: 市长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皇地挂上了油漆未干的轧钢厂的牌子。电视台记者赶到现场拍摄实景时,那刚写到木板上的几个大字正在往地上滴油漆哩。原本是耐火材料厂的场地、车间厂房,也一下子被摄像机扫描进去,使其脱胎换骨变成了轧钢厂……
  两千万元贷款到手之后呢?我更关心这个问题。也许,有些时候,贷款人会耍些花招,做点手脚,为的是把贷款弄成,把钱拿到手,好去发展自己的产业。即使这样,只要他把事弄成了,把产业弄好了,赚了钱,还了贷款,又造福一方百姓,他耍的那些花招,还是能够被人理解的。
  “两千万元到手以后,他潜仁就挪用到别的企业里做流动资金了。”是潜义这样说的,那时间,潜义与潜仁关系还好,潜仁做事是不背他潜义的。
  “轧钢厂呢,建了没有?”
  “压根就没打算建这轧钢厂,只是以建这厂的名义弄贷款,因为那时候镇里的几个企业形势都不好,要是弄不来流动资金,都得停产,就用这法哄着银行,弄来了两千万。”
  “以后呢,总得有个交代吧,以建厂名义贷的款,却没建厂,这事——”
  “现在啥事摆不平啊。不瞒你说,俞市长,那回贷出的两千万,他潜仁也出了血本了。可是,又一想,就明白了,人家银行的人不傻呀,你是不是建轧钢厂,在哪里建,占地多少,厂房怎么样,设备的出处,产品市场在哪里,只要稍一考察就露馅了,假的就是假的。银行的人只要玩真的,这款就贷不成,你潜仁再牛,领导再信你,可哪个领导也不支持你玩空的啊,没叫你去弄虚作假啊!这事他是与银行事先嘀咕好的,百分之二十五的回扣啊。不过,潜仁这边也没吃亏,剩那一千五百万元,至今一分没还,还款期早过几年啦。”
  “那——银行那里怎么交代?”
  “没说啦,这事是他们双方商量好的,两边的人等于把这两千万瓜分啦。轧钢厂建与不建,对他们都无关紧要,要紧的是他们早就商量好了,这钱弄出去,得弄个硬实的理由,叫它泡了汤,叫它成了死账,叫银行好向上级有个妥当的交代,中啦。这就是现在的人爱说的那话,叫啥子——对,叫双赢。这不,两边都没亏,还都赢啦……”
  “是啊!潜仁从银行往外磨钱,那是真有本事。”那位经济战略研究室的主任对我说,“我总结了,他有两张王牌,一张是用推磨的方式,拆东墙补西墙,如此一直把款贷下去,没钱了,随时去贷,随时去拆,随时去补。另一张王牌,就是只拆不补,贷了不还,只有加进这个办法,才能保障他运作资金过程中的平衡。这就等于借钱不还,人家还有不还的道理,不还的手续,还有大人物为这种不还款从中斡旋说话打招呼什么的。能弄黄的债,他潜仁都有办法弄黄;实在弄不黄的,他有句话,人不死,账不赖嘛。听说有那账都挂了七八年啦,他潜仁也没死,那账也没赖,依然挂着。有人去问,人家潜仁表示依然认账,还没死嘛,为啥不认,可就是不还,也没人为这债务的事去打官司。这一是因为欠的钱是国家的,没人心疼;二是因为潜仁早就把协调工作做到家了,他和银行都达成默契,都是要把那债务往黄处拖哩。”
  这个研究经济问题的主任与潜义说的这些事,使我的心头对潜仁蒙上了一层阴影。
  关于潜仁的传说还有很多,不过,那些陈年旧账对我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眼前,眼前他要上的氧化铝大项目。重要的是他已从银行拿走了三千万元的贷款,这是用来建厂的启动资金,他会不会故伎重演,挪作他用?倘若是这样,我这个市长就是渎职啊!如今的潜仁,已走进了Q市啊,当年的潜镇,已名正言顺地成了Q市的潜水区啊!我不能叫他们把福市的投资高风险区的帽子带到Q市,决不能让省会Q市亮起借贷投资的红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1)
这几天,Q市的领导层中,又一次对韩鑫同志发生了争议。争论的焦点是,韩鑫趁到日本考察之时,自作主张与日本一家公司签订了订货合同,订货资金达三千二百万美元。Q电毕竟是国有企业,不是韩鑫的私有家产,即使作为Q电董事长、总经理的韩鑫,也没有这种权力。遇上这事,他应该向上级汇报、请示。况且,Q电已为上新的生产流水线贷款上亿元人民币了,旧债未还,又添新债。这个韩鑫,无视资金运作的审批程序,真是吃了豹子胆啦!
  站在韩鑫一边的人认为,以往的实践已经证明了韩鑫的经营能力与决策本领。他能引领特大型的Q电企业跨过一个又一个的困境,闯过一道又一道的难关,使Q电成为Q市的经济支柱产业,成为Q省的明星企业,我们对韩鑫应该予以充分的信任,并赋予他充分的权力。韩鑫是这种行业的专家,无论是专业技术、日常管理,还是市场营销,都比我们这些政府官员懂得多,官员们的诸多想法、看法和建议,可以直率地告诉韩鑫。但是,至于采纳不采纳,应当尊重韩鑫的选择。
  一时间,韩鑫成了Q市上层领导们议论的热点,争论的焦点。
  韩鑫私下找我,诉了不少苦衷。他是一心为了事业,为了Q电的发展,才敢做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险事。他认为,在当今五彩缤纷又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宝贵的机遇一旦出现,就得以果敢的抉择,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紧紧将其抓住。机遇是转瞬即逝的。这种企业间的战争,决不能用机关衙门作风的心态去参与、去应战。
  当然,我能理解韩鑫,我也信任他的作为。我在与他接触之后,就生发出一种好感,理所当然地要支持他。但是,这仅是我个人的感觉和认识,我希望对Q电具有决策权力的人物都能理解韩鑫,即使有争议,希望那是方法上、学术上的争论,而不要掺入其他杂念。
  为了这事,我出面组织一个现场会。现场会地点就在Q电会议室,参会的人有韩鑫、Q电董事会成员、市委与市政府的几位主要领导,还有几家银行行长。
  我亲自主持会议,请韩鑫向诸位介绍这次赴日本考察的情况及签订购货合同的原因。凭我的经验,这是对韩鑫最好的支持,能把争议双方的头面人物集结在一起,展开短兵相接的交锋,真理就会愈辩愈明,歪理也会显现原形。怕就怕真理与谬误不能正面冲撞,谬误一遇真理就躲躲闪闪,并不在桌面上光明正大地碰撞个是非曲直,而是钻到桌子底下嘀嘀咕咕,藏在背后挑三拣四。有时还会运用游击战的战术,时不时地躲过真理的锋芒,又抓机会去袭扰真理,以达到混淆视听、颠倒是非的目的。
  韩鑫告诉大家,这次之所以亲自赴日本考察,是因为帮助筹建Q电最新一道流水线的日本专家并没有把他们的全部技术,特别是关键性的技术传授予我们。致使我们新生产的产品难尽如人意,特别是有一项标准,产品总是达不到检测的要求。日本专家在离开Q电之时,曾私下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人一走,你们就得作难,别以为离了我们,你们照样能做成,不出两个月,还得请我们……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2)
我们为什么再去请他们,他们留的那一手只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我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只要到那条流水线现场亲眼看一看,问题就会解决。
  Q电的总工程师附和着韩鑫说,日本专家留的那一手,可谓整个工序中一道绝活。他们在Q电工作时,故意引导我们不去注意这道工序中的操作。所以这次去日本,是有的放矢,目标很明确。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进入他们这道流水线生产运行的现场。
  韩鑫又告诉大家,这次能闯进绝密的生产现场,多亏总工程师大学同窗的帮助。这位同窗正好在日本一家电子技术检测部门供职,我们随他们例行检测工作时一道进入那家企业,一下子就找到了那个流水线的关键环节,总工程师在现场一看一琢磨,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然而,问题还不仅仅在此,更为关键的是应该引进他们的模具和抛光设备,以上马更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只有这样,Q电才会更有活力,更有竞争力,更有占据市场的资格。否则,充其量只是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方当机立断,再次举债,以三千二百万美元的巨额代价,与对方签署了订货协议书……按照惯例,这么高的款额,是应该集体决策定夺的。如果照常规办事,回国汇报、请示上级,再开会研究,肯定会被这种马拉松式的程序拖得失去机遇。以往有许多这种教训,都是因为咱们办事拖拉,或举棋不定,而白白丢失成功的机遇。这一次实在不愿意看到到手的机会再溜跑了,就干出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韩鑫补充道,如果因为怕负责任,而将伸手可得的机遇白白错过,那才是真正的渎职啊。现在,尽管许多人不理解自己,有人还在指责自己,说实话,自己这阵倒很坦然,很惬意。因为自己问心无愧,是为Q电做了件大好事,Q电从此将迈上又一个崭新的台阶。大家若是不信,可以拭目以待,时间会检验真理的。最后,韩鑫十分动情地说,他愿意为这项决策立下军令状,倘若引进的这套设备和技术没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效益,他就引咎辞职,并接受上级的严厉惩处。
  韩鑫的一番话,得到了一些人的理解,也引发了不小的挑战。
  有人说,如果大家都像韩鑫这样,目无上级,目无集体,天大的事,一个人也敢做主,以后Q市还有啥规矩,这样下去不乱套才怪哩。这么严重的错误,若不对当事人做出严肃处理,是要触犯众怒的啊!
  有人索性摊牌了,既然韩鑫同志有这么大的权力,干脆把Q电董事会取消了,把Q市领导班子解散了,叫韩鑫一个人掌握大权算了。这种人真是目中无人啊……
  这种声音,是十足的气话,谁能取消董事会?谁有权解散领导班子?言外之意是把韩鑫罢免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3)
争论一旦开了头,就没个完。好在是韩鑫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明白了,在座的双方也听清楚了,这样就不好去歪曲事实,只能说不同见解,这就好。还有,今天的聚会,在场的人物中,数我的职位最高,官最大,这就好办,我就可以领导会议走向,得出我想要的结论,为这件事情定个调子,以保证韩鑫的稳定地位和Q电的安定态势。
  我没等更多的人再发言,就说话了:
  “今天大家讨论韩鑫在日本签订协议书的事,我的态度是:正视现实,实事求是,积极工作,力求胜利。所谓正视现实,实事求是,就是说这件事,韩鑫同志已经先斩后奏了,我们就要承认这个现实,韩鑫的目的当然是积极的、主动的、敢负责任的。我说这话,并不是提倡大家做事都先斩后奏,不要集体决策了。我的意思是,事情既然发生了,就不要一味地往后看,再看也没有用了,也改变不了事实。国与国之间,各方进入洽谈事宜的人物都代表各自的国家。俗话说,军中无戏言,国际间更无戏言可谈。更何况双方已经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应的协议书。既然生米做成了熟饭,我们就积极工作,充分发挥主观的能动性,把下步工作做好,把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引进过来,下工夫生产出最好的产品。至于韩鑫同志,我们也不能说他做得完全不对,结果并未出来嘛,我们得给人家时间,叫人家实践,实践过后,才知道韩鑫的决策是对还是错。我们要学习*同志对待发展对待分歧的态度,那叫不争论。不争论,就是用事实说话,让时间作判决。”
  由于我用了那句“不争论”的语言,在场的人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因为我已经不叫大家再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了。这时候,与会的人,一个个不是在品着茶水,就是在吞云吐雾地吸烟。我知道,就是叫大家再说三道四地议上两三个钟点,还是那点内容。那些不同见解,永远也统一不了。在场的人物,眼下数我的官大,我就有资格这样告诫诸位同仁,这种所谓的不争论,我的意思是不叫别人再说话了,一切以我的说法为准,也就是,我说了算。不然,十八口子乱当家,那能行吗?
  我看着静下来的人们,还想说点什么,实际是想提倡一种做法,也是趁这机会表彰表彰韩鑫。
  “刚才韩鑫同志有一段话很使我感动,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场面较刚才更静了,“韩鑫说道,他愿意为他的决策立下军令状,倘若引进的设备和技术没有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效益,他当然地要引咎辞职,并接受上级惩罚。这是什么?这就是高度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法制意识,还有优胜劣汰意识。我们的负责干部、领导同志,都应该有这种意识。Q电是我们Q市的钱袋子,Q电日子好过了,Q市的时光就好;Q电日子难熬了,Q市的日子肯定也不好过。所以说Q电的事,就是诸位自己的事,Q电需要某位办的事、支持的事,你们一定要竭尽全力,就像办你们家的事情一样,无条件地支持。还有一点,是对几位银行行长说的,诸位行长,作为Q市市长,我并没有权力指令你们干什么,不干什么。但是,我相信,既然你们坐在了Q市,肯定想为Q市做些好事。特别是对Q市的发展,对Q市企业的扶持。现在,我以自己的判断来说,Q电前景光明灿烂,韩鑫同志正直可靠、遵纪守法、经营有方,企业垮不了台的。我们银行不支持这样的企业,还支持什么样的企业?不信任这样的老板,还信任谁?嘿嘿,我说多了,这方面,我不能用政府行为代替企业行为,大家还是照市场规律做事。但是有一条规律我得与大家交流,即‘若欲取之,必先予之’,可简化为先予后取。就是说我们要想获得对方的好处,就应该先为对方做出贡献。倘若双方都能这样做事,其结果当然是双赢。我们的银行家们不是一直说对有潜力的企业要放水养鱼、养鸡下蛋嘛,实际也是这个道理。”
  银行行长们一个比一个透,他们说,我们对Q电这样的企业,一直都是在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