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市长笔记 >

第6部分

市长笔记-第6部分

小说: 市长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恰F渲杏形艺飧龅比坏氖形笔榧侵猓褂谐N窀笔榧俏佟⒏涸鹫ǖ母笔榧钦藕搿⒏涸鸺图斓母笔榧抢罱⒏涸鹱橹母笔榧侵旌推胶驼ㄎ榧鞘氛<肝桓笔榧侵校榧堑纳矸荼冉咸厥狻K淙问形敝埃侗鹗钦胛沂且谎摹R蛭痪们埃ㄔ谖业魅蜵市市长前夕),Q市的政协主席因年龄到杠而退休,这个正职的位置就由维副书记出任了,级别当然也就升上去了。维书记早先在市委一直负责组织工作,而且他做市委副书记时间最早,因此在Q市领导排交椅名次时,他是名正言顺的第三把交椅,名次紧挨着我。
  从理论上说虽然我是市委第一副书记,但是我的精力全扑在政府上了。市委这边,当然是维书记更专业了。特别是多年来他一直分工抓组织,组织就是管干部的,市委侧重就是管人的。他又是Q市资历最老(在Q市工作时间最长)的干部,历经三次换届,他由市政府的副市长晋任为市委的副书记,直到副书记前边又加上“常务”二字,之后又任市政协主席。根据他的年龄和他的姿态,绝非那种准备离开市委,彻底过渡到政协去过清闲舒心日子的官员。
  一个城市的书记会,可谓一个城市最高决策层的碰撞和磨合,它是领导层中仅有的几个核心人物通过讨论、探索、争执,而最后达到认识统一或求同存异的决策过程。通常是在书记会上敲定的事情,再拿到市委常委会上研究。实际上,那种研究已经成为一种过场,书记会上敲定的事情,常委会上一般都能通过,只有在常委们突然提出鲜为人知又是重大问题的情况下,这种书记会敲定的事,方会在常委会上落到再调查落实一下,或缓一缓再议之类的结果。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原则上是没有的,因为任何一个常委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们都知道要讨论的事多是书记们通过的事,倘若在这场合逞强逞能,逆风而动,这样常委的帽子可能就戴不长。或者应该是,此类不识时务的人物,压根就进不了常委班子,因为他不懂得啥叫与领导与核心保持一致。但是,在书记会上则不然。我以往在雁鸣市任市长,就亲自经历过书记们的短兵相接,刺刀见红,甚至于不拼个你死我活决不休战的激烈场面。
  今天的书记会要研究六件事,有三件事可谓没什么争议,因为那是对任何一方都有益而无弊的好事,所以就顺利地形成了共识,可谓皆大欢喜了。
  接下来的两件事,都是人事的事,这事就由常务副书记维纲提出,其一是拟增补潜仁为Q市政协副主席,理由是提高潜仁同志工作中的分量和政治地位,有利于他社交的效益,及向外部的开拓。当然,更是因为潜仁的政绩突出,人缘极佳。维纲书记还特别强调,请潜仁同志进Q市政协班子,也是省里领导的意思。。 最好的txt下载网

都是因为缺德(2)
今天在书记会上提出这事,若通过了,还要报省里批复,然后到市政协会上进行投票。
  其二是将Q市自行车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的总经理合达贲调进政府,任Q市事务管理局局长,现主持事务管理局工作的局长因为身体原因,已经很难正常工作,而这个局的事情特别繁忙杂乱,需找一个年富力强的干部充实进班子。鉴于自行车公司准备破产,目前无业务可做,合达贲这样的人才放在那里已没有什么意义,把他调进政府,也好发挥他的作用。
  其三是落实Q电兼并自行车公司的事。这件事维纲是这样说的:
  “Q电兼并自行车公司,自酝酿这项决策起,时间不能算短了。前不久的常委扩大会上讨论这事,还是没个结果,今天在书记会上研究这事,应当形成个导向性的意见。为什么叫Q电兼并自行车公司,为什么自行车公司必须被Q电兼并,其中的道理说过多次了。这不仅是因为Q电有兼并自行车公司的实力,更重要的是自行车公司必须得有个新的归宿,五千多号人啊,眼下发不下工资,没了饭吃。这样下去,厂里乱起来,别说是五千人,就是五百人乱起来、闹起来,Q市会是个啥样子?”
  “何止五千人,更不是五百人。”刘识途书记插话说,“自行车公司在岗职工是五千多人,退休职工近千人,尚有他们的父母儿孙,亲戚家属,就他们的几个家属院,就住着三万多人啊。这么多人都居住在Q市市区,一旦稳定不住他们,是个什么概念?”
  “刘书记说的非常重要,眼下啥最要害?稳定最要害,一切为稳定服务。Q市稳定的隐患之一,就在自行车公司。”维书记对刘书记的话作起诠释。
  “不错,自行车公司眼下就像个快要迸发岩浆的火山,”是政法委书记史正,他接着维纲的话说,“这段时间我派人专门到自行车公司,到他们的家属大杂院作了一番调查。工人们情绪偏激、言语尖刻,特别是对企业将要破产的舆论大为发火,骂爹骂娘的大有人在,一个个都是牢骚满腹,大杂院里可谓怨声载道。那些中年以上的工人,总觉得他们对得起国家,国家却对不起他们。他们认为自己为国家奉献了青春年华,现在企业却想倒闭破产,叫他们失去岗位,无家可归,他们实在无法接受。这些先前一直受以厂为家教育和计划经济导向的工人阶级,一个个就像点着了导火索的炸药包,说炸立马就爆炸。无论对他们讲啥道理,他们统统不听、不信,不能接受。”
  “所以嘛,咱们就决定在自行车公司倒闭之时,把这些职工过渡到Q电嘛,使他们不至于无家可归。可以说,现在落实不落实这项兼并工作,就是有没有Q市大局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的原则问题。”维纲接着史正的话,把这项工作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都是因为缺德(3)
“维纲同志说得是。自行车公司的问题已是燃眉之急。近两天那里正在酝酿策划大规模的上访行动。省政法委杨书记都听到了风声。咱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大家务必要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刘书记很是严肃地说,一边看着几位在座的书记,“大家说吧。”之后,他从放在桌上的Q牌精品烟盒中抽出一支烟来,点上吸着。对这种重大的举动,做一把手的总是想听听与会每一个人的意见。
  “我有个想法,对这事已没时间再务虚了,眼下重要的是抓落实。咱们应该立即组建一个Q电兼并自行车公司的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出任组长,下设办公室,最好由政府秘书长或是发改委主任兼任兼并办主任。把有关负责干部吸收进来,分清每个人的责任,定目标、定时间、定任务,以倒计时的方法排出兼并办的工作进程表,把兼并一事作为政府头等大事来抓。不怕做不成这事。”
  维纲这人果然厉害,难怪他多年来一直做组织工作。逢事他就想去组织人事班子,刚才他的话外意思,就是把这个棘手的麻烦事一股脑地推给政府,就差没有点名为我安排这个兼并领导小组的组长职务了。倘若照他的这种思路和布局,我岂不成了这种“水与火”打拼中首当其冲的炮眼了?而他,就理所当然地坐山观虎斗了。兼并成功了,他会讲,这是决策的英明;兼并失败了,则会是政府的过,是俞市长操作中的失误。更为关键的问题还不是这些。这种决策压根就潜伏着致命的谬误,说起来似乎能一时救火救急,操作起来则是把聋子治成哑巴,接下来要导致更大的不稳定。就像韩鑫说的,死马救不活,又拖死一匹好马。到那时,两家企业的上万名产业工人一块乱起来,不把我这个市长当作千刀万剐的罪人才怪哩。可是,谁相信韩鑫的真知灼见呢?
  这时候,我已被逼上梁山,不想说话也得说话了,而且必须把事情澄清,把我的观点挑明:“我到咱Q市比诸位同仁晚,没有大家更熟悉Q市的情况,许多情况至今还没吃透。但是对Q电和自行车公司这两家企业,我可以说还是了解的。他们是名牌企业嘛。我在雁鸣市工作时,就常听抓工业的同志夸赞他们。我的第一点意见是,眼下自行车公司的人员原则上不要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当然包括一把手合达贲同志。想一想,眼下的自行车公司正不安定,怎么能在这时候去动他们的领军人物。三军不可一日无帅,群龙不能一朝无首。这时候,正当公司欲将出事之时,去动他们的领袖,是犯兵法大忌的啊!再说,合达贲要去的岗位——事务管理局,那是个财政全供的单位,目前我们不能把闯市场的前线人才往后方调遣啊,这也是违背人事原则的。因为事务管理局并没有火急火燎的难题,若现任的局长确实身体不好,市里这么多机关干部,选一个局长并不难吧。即使暂时没有局长,由副局长主持工作,我看也不会出什么乱子。这是第一点意见,这一点意见我想不应该有争议,说清楚了,大家都会明白的。关键是第二点意见,恐怕会有不同看法,会有争论。有争论并不是坏事。是这样,自行车企业与Q电企业,应该属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行业。让Q电兼并了自行车,自行车的厂房、设备、技术都难被Q电利用。重要的问题还不在这里。重要的是我们这种思路和作为不合乎市场经济的规律,是违背科学的。兼并不兼并自行车公司,应该由Q电说了算,我们政府官员怎能去搞拉郎配呢?尽管Q电是国有企业。可是,这些年,不是有不少国有企业就是叫当官的乱指挥而弄垮的吗?尽管咱们是好心,可是,我担心这样做会使咱们扶持自行车的好心实现不成,反而又把个好端端的Q电拖入泥潭。希望同仁们能认认真真思考思考这个问题,能扎扎实实调研调研电子行业与自行车行业,能辩证地分析分析社会的经济运营态势,看看有没有另一种办法,或者说更好的更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都是因为缺德(4)
场面突然静默了,我的话音落下之后,没人再发言,有的可能是不想发言,有的可能是在权衡我与维纲的分量,有的可能是在思索怎么驳斥我的“谬论”。
  还是维纲打破了冷场,他说:“这时候,应该称非常时间,自行车公司的形势非常严峻。刚才刘书记已经讲了,那里随时会发生群体上访,甚至预料不到的突发事件,现在必须拿出有效的可行性办法、措施,去化解潜在的问题。在这种时候,我们应该有大局意识,有奉献意识。自行车公司是我们Q市的企业,过去为市里做过很大的贡献。现在有困难了,我们能袖手旁观吗?!Q电也是我们Q市的企业啊,现在形势正好,难道不应该为Q市做点奉献吗,不应该拉兄弟企业一把吗?叫Q电兼并自行车,这哪里是拉郎配,这正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别于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市场经济。市场无情人有情嘛,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我们做领导的,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他把企业比喻为孩子)死掉吗?”
  这时候信访局的侯局长突然进来,告诉大家,市委大门刚刚叫堵了,是自行车公司的职工,大概有二百来人。打的横幅是“我们不破产!”“我们要活干!”“我们要吃饭!”侯局长还说,上访的人不知怎么知道咱们正开书记会,说非要同书记市长两个一把手面对面谈谈才中,别人出面人家根本不谈。
  这时候,刘书记冲着侯局长说:“我和俞市长怎么能见他们?”他指的是围堵市委大门的那二百来人,“咱们正在研究他们的事,关键的问题尚没有最后定夺,怎么答复啊?史书记(政法委书记),你与政府那边的欧阳市长(常务副市长)一块接待一下上访的人,劝他们先回去,耐心地等待等待。好了,我们的书记会照常开下去,大家放开思想,畅所欲言,不怕把问题揭出来,怕的是把问题包裹起来,这样看表面上风平浪静,天下太平,实际上呢,平静的下边惊涛翻滚,太平的背后事端丛生。”
  “刘书记说得对,咱们的书记会就应该把矛盾揭出来,把问题亮明白,把争议摆到桌面。针对矛盾和争论研究问题,才可能保证决策不会失误。看来自行车公司的事的确是燃眉之急。但是,愈是这时候,愈不得匆忙草率,愈要求真务实,愈要拓宽思路,设想多种解决问题的渠道。”
  我说这话的意思很明白,想导向大家广开思路,别只是在Q电兼并自行车公司这一棵树上吊死,也是企望能运筹新的办法。
  “俞市长说得也是。应该多想些办法解决自行车公司的问题,事情都到这关头了,大火已烧到大门口啦!不知俞市长有什么好办法?”维纲针对我的话发表看法,他大概是想将我的军,或是以为我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都是因为缺德(5)
“我是想请大家都谈谈,都出出主意,想想办法。我现在觉得,眼前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改变自己处事的态度。我发现,咱们的干部已养成一种惰性,有的时候,一种本来就是谬误的思路,一旦被嚷嚷的遍数多了,时间长了,许多人就会跟着嚷嚷,似乎只剩下这一条思路了,似乎压根也只有这样一条出路。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我们干部常犯的毛病,久治不愈的老病,常犯常有理的顽症,叫人云亦云,不求甚解。特别是在大多数干部只唯上、不唯真(指真理)的厚厚的土壤里,只要是有些权力的人道出的什么看法、意见、构想、判断之类的东西,一下去就变成了所谓的指示。下边的人一味地唯上,拿着这类指示当令箭,就闷着头去抓贯彻,抓落实了;上边更高级的官员又官僚,也是不求甚解,通常会批示个什么‘我看可以’或‘这办法可行’之类的套话。实际上,做这样批语的领导,往往是随意点批,随波逐流,只要看到第一个领导圈阅的什么,就顺着那意思往下滑落,而跟着大流往下下。”
  我的话说过之后,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当然还是一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永远没完的各持己见的争论。争论的焦点仍然是自行车公司该不该被Q电兼并。倘若不兼并还有没有其他的出路。实质上,这是维纲与我的争论。维纲的主张是马上由Q电兼并自行车公司,否则就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