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古陶瓷鉴定口诀 >

第11部分

古陶瓷鉴定口诀-第11部分

小说: 古陶瓷鉴定口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1。珐琅彩制胎及挂彩过程

  珐琅坯烧景德镇,图绘北京宫廷认。

  配料精确铅硅硼,好料色釉外国进。

  金红铜红铁红多,给氧温度严规训。

  注解

  珐琅彩是北京在素胎上绘制后,用800℃的温度烧制的,不是景德镇完成的,而是景德镇制坯运到京城后由宫内烧制的。

  彩料有些是进口的,对各种料的烧制温度和给氧情况都不一样,是严格控制的。

  砷是非金属元素,符号As旧名砒,灰白色,有金属光泽的结晶,质脆有毒,可作杀虫剂。硼是非金属,元素符号B,有结晶、非结晶两种,结晶的是透明立方体、有光泽、坚硬,是制造珐琅和玻璃的原料。

  
  192。雍正珐琅彩(1)

  雍正珐琅用四字,六字款识真不是。

  红色用金不用铜,低温宫烧是真事。

  注解

  书中认为雍正珐琅款是四字不是六字,但在近些年发现有六字的,而且也很精致,近年海峡两岸都承认了带双圈的珐琅彩器件。

  193。雍正珐琅彩(2)

  雍正珐琅宫廷烧,双圈六字胎先烧。

  运到北京上彩釉,珐琅此时严有着。

  注解

  2004年11月中旬投资报报道青花六字款为清雍正时景德镇预先烧成坯,运到北京再烧珐琅彩釉,所以说青料六字款双圈的珐琅彩是有的,不是假的。台湾故宫有一件。

  
  194。雍正珐琅彩(3)

  地白如雪生洁辉,薄如卵幕嘘云飞。

  蝶有茸毛花有露,细字楷篆棱角感。

  注解

  雍正珐琅彩洁白如玉,薄如纸,形容吹之可动,书中称嘘之云动,可见画工很精细,蝴蝶有茸毛,花有露珠,字的笔画细、楷篆都是写的有角有棱的。 

  195。五彩、粉彩、珐琅彩的区别

  五彩料中没有砷,珐琅粉彩都有砷。

  五彩粉彩不含硼,珐琅硼多亮又新。

  康熙珐琅直落地,雍正珐琅白地真。

  注解

  五彩中不含砷,珐琅彩和粉彩都含砷,而五彩粉彩不含硼,珐琅彩中含硼含的多,这就是颜料的根本不同,又加上各种色料和控制烧造温度不同,这是珐琅彩的制作特殊之处。康熙时期是落地珐琅彩,雍正以后是白地之上的珐琅彩,也就是玻璃白上的珐琅彩。

  196。五彩断代妙招

  明清彩瓷很盛行,五彩断代要分清。

  可用青花断代妙,釉上清代釉下明。

  注解

  明代、清代彩瓷制作很兴盛。彩瓷的出现丰富了生活,也满足了皇室的欲望。五彩的出现更是增加了瓷器的品种及美感。一般来说明代是釉下青花,在同一瓷器上两次烧上青花的一般来说时清代烧制的有时称釉上再烧青花。这是断五彩瓷的一个标准。

  197。雍、乾炉钧釉辨认

  炉钧炉中低温显,蓝釉流淌蓝红点。

  红点为佳红泛紫,乾隆点密多蓝点。

  雍正紫红高粱红,要看款胎别走眼。

  注解

  炉钧在清代时期用700℃烧成,蓝釉流淌出现红点、蓝点,以红点多为佳品。雍正时红点泛紫色,称“高粱红”,而乾隆时期蓝点多,这是分代的标志。在鉴别时还要参照其他条件,如:款、底、足、胎等。

  198。古瓷乌金釉辨认

  乌金釉色黑又亮,很少有泡砂纸样。

  泡儿像似豆油泡,那是清代以前相。

  注解

  康熙和清中早期和乌金釉的白釉料内都含紫金砂,釉色乌亮当看泡时,可见泡中有的泡色不是白亮而是有褐色的点,(因胎中含紫金土)再看其形、款(款的料色很重要),火石红、工艺、如接口、内外旋纹ˇ。一般釉子用三、四十倍显微镜看多似砂纸打过的样子,显白色点时,一般来说是不够代的。

  199。古瓷茶叶末釉辨认

  茶叶末釉黄青色,点点滴滴如茶沫。

  泡儿少疏黄黑点,看胎看釉款釉色。

  重要款底火烧红,器形轻重胎老过。

  注解

  茶叶末釉的色是点状的,鳝鱼黄色、泡儿少、稀疏,点中有黑有黄,有褐色,再看型、胎釉,火石红、底足重、就可以鉴别出真假,手摸釉面润滑。从釉足边上看沿着釉边有酱色、火石红。

  200。茶叶末呈色与辨别

  茶叶末釉铁呈色,紫金砂浆先蘸过。

  做釉用铁很少量,铁铅呈色严操作。

  用镜看泡泡难见,口沿有泡釉薄过。

  好似砂绞松香膏,内有黑褐黄点末。

  注解

  茶叶末是清代雍正时烧制成功的,茶叶末是利用宋以前唐代铁烧青釉的技术,在胎、釉和温控上加以严格要求烧成的,非常漂亮,烧前先在胎上罩一层紫金砂浆,再罩一层釉,再烧;一般泡很少见。但也不是没有,口沿上有泡,在釉层中见到像各种色粒,绞在松香油里一样,呈鳝鱼黄色。

  201。古月轩

  古月轩瓷美又细,古月轩款不写制。

  康雍乾朝御烧做,藏瓷何处难寻觅。

  古月轩款堆料款,查釉观色要细致。

  注解

  古月轩是清代有名的藏瓷地方的名称,但查不出在京城何地,但有一点古月轩的瓷不写制,古月轩是清代宫廷的高级瓷器的款识。但款不写制字的是对的,如果写其他款样,真的少、假得多。

  202。乾隆画工精

  乾隆艺高先画样,制瓷要靠瓷画匠。

  一笔一画临摹迹,篆写款识不走样。 纹饰细画多繁密,一眼看去乾隆相。

  注解

  乾隆常由艺高的人先画出样,再用瓷画匠画在瓷上,一笔一画地临摹,款识用篆字大写,不能走样,纹饰多繁密是特点。

  
  203。清代瓷器看泡

  清代胎面白清色,泡在胎面扁平坐。

  青花釉中有大泡,胎好釉好款看过。

  注解

  清代的胎釉的夹层面比较白,不像元代的胎面那么黄,也不像明代的那么青,那么灰,泡像馒头形状,但泡像压过似的,面是平的,青花中釉层中出现大泡。

  204。元明清泡对比

  元泡比明干涩硬,元泡胎面黄污重。

  元代大泡零星出,单个出现少聚众。

  永乐苏粒比元小,元如小米干又正。

  明胎釉层显灰白,清代层面白又净。

  元泡不如明代稀,分别永宣大泡用。

  注解

  元代的泡干涩属硬泡,不那么亮,胎面显黄污,大泡零星出现,很少有大泡聚成群的,明代永乐时的泡比苏籽粒小,干泡比元代的小,每朝帝与加工瓷的胎釉工艺技术的先进情况有关,元的泡像小米粒,永乐的像苏籽粒,这是大小的区别,元的胎显黄,明代胎显灰白,青代显白,元泡与明代比较,明代后期早期与元代相比,都比元代稀,这是指一般情况,也有特殊的,区别永宣看大泡的分布情况,宣大泡成群,永乐不是这样,永宣瓷大泡小泡几乎一样,主要区分是在看大泡上,永乐没有大泡。

  
  205。元明清画工鉴

  元代人物画胡人,历史要人故事纯。

  缠枝牡折梅枝花,扁菊粗细双线纹。

  莲瓣分开西域莲,葫芦叶成百花纹。

  器上讲究多层图,海涛线粗大浪沉。

  蕉叶中心多独梗,卷草点画出元门。

  明代人物重历史,人物山水说人文。

  头饰服饰多汉化,昭君明妃出塞人。

  莲瓣不分海涛细,云尖中心少图纹。

  满面风情中原史,龙凤级别分官存。

  松竹梅蓝莲石榴,如意吉祥顺利仁。

  藏纹梵文和八宝,冥器随葬埋入坟。

  清代人物多样化,历史人物画戏人。

  有眼无珠神态怪,蕉叶双边加回纹。

  山水村庄五层次,写实功笔画传神。

  粉彩青花釉里红,写意高超笔生魂。

  注解

  元代的人物画往往画当时西北的胡人服饰,以历史故事为多,缠枝花为多,扁菊粗细两线组成为一特点,莲瓣纹分开以画西域莲为特色,各种花常组在一起,统画葫芦型叶子,器面多层纹饰,海涛线粗像大浪压下,蕉叶独梗,莲瓣分开,卷草上常常加明、清解释,有几处点画出毛刺。

  到明代重视历史、山水、人文、衣服和头饰以汉族服饰为内容,如昭君出塞、花瓣、海涛都在器肩线条上用了细画云尖,中间很少加图纹,风情以中原为主,龙凤也有了级别,平民不能用。如:民间大量用如意、吉祥、顺利、仁义。同时出现了佛教的梵文、八宝,但元代死后入葬的冥器被延续,有目的的烧制瓷器入葬。(古代实行薄生厚葬)

  在清代除延续下来的部分内容外,写意写实画更加丰富多彩。画戏剧服饰人物渐渐多起来。任务哲理故事画面出现。但人物常常是一笔点画的眼睛,有眼无珠显得表情怪异,山村、小桥流水层次分明到达五层次,写实功笔画非常传神。特别是除青花外的釉里红、五彩、粉彩写意写实,技艺高超、笔意生辉。

  元明清各自都有它的时代特征。

  206。清末—民国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是名家,清末民国瓷画家。

  绝技特色各个有,能画能写八大家。

  绘画写字都珍贵,瓷板绘画开创家。

  若有八友瓷画雅,书花瓷器都称佳。

  珠山窑为御窑由唐英、年希尧任督造。珠山八友是清末瓷画最有名的大师,王琦善画人物,衣褶流畅,邓碧珊善画肖像。徐中南善画毛竹。田鹤仙画梅著称。王大凡画人物见长。王野亭擅画山水。程意葶擅画翎毛花卉。刘雨岑擅画花鸟。 邓碧珊、王大凡、王琦画人物有神。而邓碧珊创画瓷板画,得此八人所作瓷画难能可贵,实属瓷画双获。

  八友之外还有何许人?华伯涛、王步。

  王大凡、王步曾拜清代大画家改七芗、沙山春和费晓楼为师,而王步是画师王秀春之子。因此他们二位也是当时的大画家,被收藏家视为珍品。

  1、刘雨岑:号王成,雨成,澹湖渔人。国外展出作品——描金牡丹绣球纹瓷盘。

  2、王大凡:名_,号稀平居士。“万国巴拿马博览会”获奖。他创造了落地粉彩。

  3、王琦:号碧珍。别号陶述道人,俗称“西法头子”《暗闹一场》《钻钱眼》《节节高》名噪一时仿王羲之字体,突出人物,不绘布景。

  4、汪野亭:名平,号付芳居士。

  5、程意葶:名甫,号佩古斋主人。

  6、田鹤仙:号志荒老人,(梅),老梅。

  7、邓碧珊:号铁肩子。

  8、徐中南:名陵,号竹里老人。

古瓷鉴定应知应会(一)
中国古陶瓷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在瓷器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窑口多,品种多。历朝历代的效仿,窑口之间的效仿都是有的,因此作为如何可以鉴别出准确的窑口和产地是不容易的。所以要反复的训练和对比才行。如果能做到以其主要特点进行鉴别就更好。在鉴别古瓷中要掌握全面而又要知其特点,在甄别和对比中得到锻炼。

  207。透明釉六种的外观

  透明乳浊颜色釉,结晶无光裂纹釉。

  注解

  六种釉类型名称: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结晶釉、无光釉、裂纹釉。由于早期没有这么多的釉,又因窑所在地域不同,及当时条件限制,不能有六种釉料,只有用某一种釉或少量几种釉。但是,这又成了对陶瓷断代确定窑的依据。瓷器画好后要涂罩上一层透明釉,古时候研出了六种透明釉,对这六种透明釉的了解,有利于鉴别,如对窑口年代的肯定。

  208。器形价位

  一尊二瓶三罐壶,四洗五觚六杯炉。

  七盘八碟九杂件,十看年代器形如。

  注解

  瓷器的价格或贵重程度与器形有关,一般是这样排行的:一尊,二瓶,三罐壶,四洗,五觚,六杯炉,七盘八碟,九杂件,十看年代情况、器形特色等,十一碟子等。当然还要看瓷器件头的大小、纹饰、年代、器形方圆等。但是也有例外,如:豆、葫芦、供器、祭器,历史价值、记载、考古、学术等也是价值。

  209。纹饰价位

  有人有字第一位,画人故事为二类。

  意精诗文也为二,动物应为第三位。 花鸟山村为第四,其他皆为第五位。 更看含意和画工,年代器形窑口对。

  注解

  同样器形、同等彩料,有人物又有文字,如:诗、人物配诗的画面及画面又带有介绍文章类的为首类,只有人物故事的为二类,画动物,如:飞禽走兽为三,单有名诗和画为四类,其他应归五类,当然也要看画工、出自什么年代、何窑、何人之手,如早期元明的一把莲也为上品,有名有地的山水名画画在瓷器上的也不少。这些知识要靠平时多学习,才能识别,提高眼力。

  210。瓷器立卧方圆之形的价值评估

  琢圆立卧立值钱,一方能顶三件圆。

  六件卧件顶一立,器形朝代都是钱。

  注解

  瓷器有立、卧、方、圆之形,其收藏价值是不同的,一般规律是:琢器、落落大方(即立件)价贵重,一件立件顶六件圆器(即卧件卧件),一件方形立件顶三件圆形立件。这是当时制瓷工艺制作方形器、立件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带方、带角、带耳、出戟的都很贵重。

  211。双勾线

  纹饰层次用线分,单线双线看认真。

  单线多为元代器,明代纹饰与线分。

  元代纹饰多压线,线填色料元明分。

  注解

  双勾线是元末明初洪武时期出现的。在纹饰分层时用双勾线。从画法上看,一般明代双勾线纹饰不压线圈,线上、线之间也不填色;而元瓷线中间及线痕常常被大笔涂绘的纹饰压住,使得“分层线圈”不那么清晰明朗;在勾画图案时,也常常表现出元代的涂绘压住边沿线和轮廓线。明代使用小笔涂绘,一般不会压住边沿线和轮廓线,线痕比较清晰,线之间也不填色。

  212。瓷画写意评价

  人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