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大刑场1927 >

第7部分

大刑场1927-第7部分

小说: 大刑场192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来,是不是也陷于这茫茫迷雾之中……
  “你知道最近小俞都在干些什么吗?今天开会,我看他没精打采的,会散了,眨眼又不见踪影。”曲枫望向那江面的夜雾,沉思了好久好久才终于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
  “这个……”张雁林不知道俞志铭最近在干什么,也不知道曲枫怎么突然会问出这个问题。俞志铭自从回到上海,工作一直是曲枫亲自安排,张雁林和他是同学兼同志,平时却很少在一起。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8)
“大概他有什么事吧,要不,回头我见到他,问问他吧。”
  “他能有什么事。”一枝烟烧到了尽头,曲枫扔掉烟头,又抽出来一枝来点燃了,不过他没再放去嘴边,只任由它在指间燃烧。“这个小俞,还是这么散漫,你作为他的入党介绍人,又是同学,要多抽些空帮助他。我们是革命政党,有组织纪律,容不得这种散漫……”
  曲枫的话,刚说到这儿就突然停住了,脚步也同时止住了,眉头却皱了起来。张雁林有些讶异地顺着他的目光朝前面望去,突然看见俞志铭此刻就站在不远处的一个咖啡馆门前正与一个穿着灰色条纹西服的年青人谈笑风生。原来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走出了江堤来到了大街,大街上灯火通明,那咖啡馆门前因装了两只大白炽电灯,尤其明亮,清楚明白地照出了俞志铭和那年青人的形象。这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张雁林不认得那年青人,只觉得他外表俊雅不凡,但曲枫的眉头却皱深了,眯着眼睛道:“原来他们还有往来。”说着回过头对张雁林道:“你认得和小俞在一道的那个人吗,他叫卫楚恒,是大资本家卫震的次子,据说在上海也很有名——有名的花花公子。小俞与他往来,近墨者黑,改不掉散漫的少爷习气也就不足为奇了。嗯对了,刚才我答应了老方,派人去南京支援工作,你回头想想,提两个人选出来。”
  “我在南京呆过,对那儿的情况熟悉,我可以去。”张雁林听出了老师的弦外之音,也明白老师不说一个也不说三个而是准确地提出“两个”的意思,所以并不用“回头想想”便就可以给出答案来。“小俞留在上海,就算不和那卫……卫少爷来往,这十里洋场的濡染也是免不了。老师,就派我和俞志铭去南京吧,我们能把工作干好。”
  “我当然相信你能把工作干好。”见学生对自己心思如此神会,曲枫总算满意地吁了口气。他继续朝前走,不过在选择方向上却转了个弯,折向了旁边另一条街道,没再朝前面咖啡馆而去。
  “去南京?……”
  俞公馆的灯色也很明亮,映得俞志铭那张因为吃惊而张大的眼睛黑白分明。
  下午开会他打了瞌睡,并不是故意在老师面前不好好表现,而实在是因为头天晚上和卫少爷玩得晚了,第二天又应曲老师要求必须早起,那瞌睡虫儿挥之不去的缘故。其实除了卫楚恒,俞志铭在上海的熟人朋友还很多,有的还是父辈世交,实是不能不给面子。刚回来的几天,他顾着老师这头的事儿,已经推了好几回,但后来无可再推了。所以这些天俞少爷真的很忙,除卫少爷李少爷张少爷的约会,还要应付朱老爷陈老爷黄老爷的饭局,成天早出晚归,白天开无产阶级的例会,晚上赴资产阶级的宴会,折腾了个半死。
  张雁林在俞志铭家门口一直等到了后半夜,才等到俞志铭摇摇晃晃地回来。
  今天不是卫楚恒请客,而是九江的顾少爷驾临。九江顾少爷因生意关系时常驾临沪上,因俞志铭北上念书,两人已有多年没见,所以一等散会,俞志铭便用最快的速度开了溜。数年不见,顾敏之倒也没怎么变化,油头粉面的还是那副银行小开形象。茶余饭后的节目仍由卫楚恒安排,八仙楼百乐门免不了,爱德咖啡厅也在名单之列。咖啡是泊来品,落脚沪上已有些年头,相对于九江却还稀罕。顾少爷偏爱这东西,每回来上海都要找咖啡厅坐坐,打打纸牌。所以这才有了曲枫和张雁林在咖啡厅门前碰见俞志铭的事儿。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9)
天很晚了,佣工早去睡了,开水瓶里的水有些冷了,泡不开茶叶,俞志铭只好拿白开水招待张雁林。
  “是的,去南京。南京的形势紧张,需要人手,”张雁林倒不计较,接过杯子喝了一口,接着道,“后天启程。”
  “我——”俞志铭也端着一杯白开水,却没喝,只半张了嘴,怔在那里好久好久。这事来得突然,令人晕眩。俞志铭原本以为入党只是代表他相信共产主义,干革命的具体内容也不过就是开开会跑跑腿,至于那天他想把卫楚恒拉入伙,也不是得了什么任务,只是出于有好事与朋友共同分享的意图,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是真没料到原来入党的含义首要是服从纪律,干革命的具体做法是听从调遣,换言之,派他去哪儿,他就得去哪儿,让他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
  “怎么,你有意见?”张雁林微笑望着他。
  “我……这个……其实我也没……没什么意见。”
  说实话,俞志铭这会儿的心里其实是有点意见的,只是不大好意思把意见对着张雁林说。
  不说别的,就说前两天,曲枫把青浦工人夜校预备党员的名单交给他抄写,谁知他当晚去赴宴被人灌醉,直到第二天下午才醒过来,次日的事务全没办理不说,名单早不知去向,幸得张雁林那里还抄有一份,否则还真不知怎么收场。
  “没意见就好。明天你早些起来,收拾收拾,下午我来找你。”
  第二天俞志铭起床的时候已是太阳高照。怎么说他也是个少爷,收拾东西这种小事还轮不到他做。有些意外的是这么好的天气,卫楚恒居然没出去,而在卫公馆的后园浇花。
  卫公馆后花园种着不少名花,时值盛夏,正是群芳斗艳的时节。卫少爷置身于这片姹紫嫣红,心情和脸色自然格外良好,只不过,这是在听俞志铭说话之前。
  听俞志铭的说话之后,他的心情连同脸色就立时一齐阴郁了下去。
  但他一个字也没说,甚至连看都没看俞志铭一眼,只把水壶朝地上重重一顿,就举步往客厅而去。他在客厅也没停留,抓起一件外套便大步朝门口而去,登上了一辆黄包车。
  卫楚恒确实有些生气。不是俞志铭要去南京,而是这小子在撒谎。什么“朋友帮衬在南京谋到教职”,什么“想通了教书也是种不错的职业”,这么拙劣的谎言居然也敢拿出来骗卫少爷。卫楚恒十分清楚他嘴里的“朋友”到底是些什么朋友,他总是不能忘记那天在八仙楼那穷酸老师说出的那些话。
  看来这些日子他虽然费尽心机,还是没能把俞志铭从那个“革命队伍”里拉出来。
  所以今天卫少爷是窝着火来织春楼捧场的。秋玉蝶新排的评弹名叫《桃花劫》,看帖子介绍唱的是李香君和候方域,又是秦淮八艳那老掉牙的戏曲。卫楚恒一见“秦淮”二字便想起南京,一想起南京便想到俞志铭,心里又是一阵不快,瞪着台上秋老板的目光也就不如往常的友好。秋老板倒是明白人,在台上瞧着他一句话没说,只抱了琵琶冲他一笑,使卫楚恒的心思转移了一点儿,倒真是百媚丛生了。但卫少爷的心情还没转晴,只留了一丝儿心思去听戏,不过这戏听着听着,肚里的笑意便不知不觉占了上风,继而哈哈大笑起来。原来这是一出老戏新编,剧情完全荒唐乱套,秦淮八艳都一齐登了场,什么顾横波柳如是陈圆圆,与众才子一道被煮成一锅粥,一如张飞打岳飞,打个满天飞。旁边众人早笑了个翻江倒海,邻座的李少爷更是差点跌下地去。卫楚恒因为之前的坏心情,表现反比别人沉稳,扬手招过来一名执壶朝秋老板打赏去五块钱钞票,又另取两个角洋打赏给了执壶伙计,用眼角朝台上横扫一眼,然后哼着一句“多情去后香留枕,好梦回时冷透衾”的调儿走了出来。

第二章(10)
楼外是十字路口,他站在街心有些茫然,突地想起已有半个月没去找凤莺宛月这一干人等了,于是招来辆黄包车,径往锦燕阁而去。他到锦燕阁的时候宛月已被别人叫了局,只有凤莺正闲着看花,于是拿了凤莺的票去房里一面品龙井一面跟她手谈了两局,各有胜负。黄昏的时候宛月打发走客人也来到凤莺房里,并叫人温上一壶绍兴黄酒来,莺歌燕语一室皆春。卫楚恒品着美酒佳人不知为何又想起了俞志铭,却不是生气,而是平添了几分叹息。他叹息着想这小子跟了那书呆子老师也真够惨的,在北平喝了几年冷风,大概连八大胡同也没敢去过。
  在这地面上,卫少爷的朋友很多,缺了俞志铭,照样快乐。在锦燕阁他没呆太久,邻座的罗老板可能还记恨着上回的赌局非拉他去吉祥坊玩几把。可吉祥坊对于罗老板似乎并不吉祥,结局仍是丢盔卸甲。卫楚恒哈哈大笑揽着钞票大洋入怀的时候心里不知为何竟又奇怪地想到了俞志铭,他如果在场不知会怎么样,会不会在赌桌上宣传他的革命理论。这是个荒谬绝伦的想法,却并非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卫楚恒想到这里连赢钱的心思也没有了,提出去太白楼喝酒。罗老板输得眼睛发花,想翻本但没了本钱,只好闷闷不乐陪着卫少爷去太白楼。也不知是罗老板输了钱想喝个够本,还是卫少爷心里有愁需要酒来浇,反正这晚他们两人合力喝掉了太白楼一小半儿存货,最后还是老板怕出事,谎称酒没了,才总算将两位酒鬼请了出去。当然两个酒鬼本人并不这么认为,至少卫少爷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他没有喝醉,因为他还能准确地找到回家的路。深夜的卫公馆笼罩在一片浓密的黑暗之中,只有客厅茶几上的那盏小台灯亮着一点黄豆般的微光。
  台灯下,一个人在等着他。
  从面部特征来看,卫楚恒的大哥卫楚原更多承继了母亲的遗传,那是一种柔和淡雅的细致,一种矜持稳重的从容。哪怕是到了现在——凌晨两点半,他依然保持了这样的形象。他就坐在台灯旁的沙发里,身姿轩直,西服笔挺,皮鞋锃亮,哪怕鼻梁上的金丝眼镜也四平八稳,只有眼睛在镜片背后闪动着某种捉摸不定的光芒。在这方面,他又完全遗传了父亲的特质。
  他的手边,一张大红色的请柬,在静夜里分外刺眼。
  上海青帮由前清乾隆年间的漕帮和盐帮发展而来,实际上也就是当年的私盐贩子,属于朝庭打击的对象,但历史发展到了二十世纪,随着清政府倒台,这股势力就空前强大起来,尤其在上海,无论军政府派来的市长,还是洋人派出的巡长,要想官儿做得长久,家小平安无事,都得先上香堂拜码头认祖师爷。莫说卫震当年没能例外走过这道程序,就是后来的蒋委员长,也投过这张拜帖。青帮西关堂的势力不算大,效率却不低,居然仅凭了一只遗失在现场的发夹,就查出某天破坏堂里坐第三把交椅的吴三爷好事的罪魁祸首是卫家大小姐。
  卫楚恒那天倒是冤枉妹妹了,她缺席八仙楼接风宴,不是又去哪儿玩了,而是在路上遇到了意外事件。
  其实在迎接俞志铭荣归这件事上卫小姐的态度还是很端正的,不但特意换了新衣,还专程去了珠宝店取了姑妈卫如嶷送给她的首饰。之后她去赌场找卫楚恒,又考虑时间有些急了,于是先去八仙楼安排恭候,她也没想到会在路上遇到那么一趟子事。。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章(11)
说起来那事也算不得稀奇。西街口买豆花的寡妇借了西关堂五十块钱,一年半之后利滚利本息合计就达到一百二十块。寡妇无力偿还,西关堂吴三当家就提出用寡妇十五岁的女儿作抵。这种事儿在这地面上其实是家常便饭,任多少人围观指点也是无济于事,除非有人挺身而出拿出一百二十块钱来替这寡妇还债。但无疑这很难,一百二十块钱毕竟不是个小数目,平素一个劳力在厂里做工的月工资也就那么十来块,还得养活一家老小。再说这种事既是时常发生,那任你家有金山银山也是接济不过来。所以大家议论之余也觉无奈,若不是这时候有人突然站出来说话,只怕大家都要散去了。
  这是一个与卫小姐二哥年纪差不多的青年人,不过长相不如卫少爷那么玉树临风,服饰穿着也不甚光鲜,事实上他身上那件荫单蓝布衫子已经从某种程度上泄了底儿——他大概也是拿不出那一百二十块的。同时,他的身材也单薄,站在高大威猛的吴三爷跟前就好象一株小草面对一堵城墙。这一鲜明对比把本已打算离开的卫小姐吸引了转来,她饶有兴趣地挤到了最前面。她瞧着他理直气壮地指责吴三爷“强抢民女”,又瞧着他气势磅礴地向大伙儿宣讲“十五岁女孩也有*”,这别开生面的讲话使得许多人来了兴趣,本已散去,又重新聚了拢来,其间更有好事之徒开始起哄叫“不准强抢民女”。卫小姐也瞧得津津有味,却忽略了那头吴三爷已是气急败坏。他吴三爷何许人也,那是一个短短数年间就从小瘪三奋斗成为堂口里第三号的江湖人物。江湖人物最重面子,吴三爷还是头一回这么当众丢脸。
  当然吴三爷没兴趣跟这个书呆子吵嘴,多年来刀尖上舔血的日子告诉他,对付这种书呆子,拳头就是最好的办法。
  虽然十个人打一个人不太光彩。但在这世道,光彩又值几个钱?
  所以这实在怨不得卫小姐,她要再不出手,可就得出人命了。
  战斗的过程其实很简单。吴三爷一共带了九名喽罗,加上他一共十人。而围观的街坊最保守估计也得有个七八十人,挤在街角是黑压压的一片。再加上他这位指挥官的指挥水平也有限,盛怒中只下了一道命令“弟兄们上”,而实际上除了弟兄们,他自己也捋起袖子冲了上去,算是身先士卒。而那人被围殴的同时,观众怕被误伤,都纷纷退后。卫小姐也装做害怕,尖叫的同时反朝前挤去,挤的过程中偷袭了喽罗,又快速闪开使之误以为是乱挤的街坊打人。喽罗大怒之下回过头来打街坊,他拳头伸出去的同时带动了更多拳头伸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