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月之暗面 >

第5部分

月之暗面-第5部分

小说: 月之暗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穿着,并加有保暖和防止微陨石的保护层。
  离发射还有3小时,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从宿舍出发。他们高举着右手向送别的人们致意,然后走进停在门口来接他们的一辆白色小汽车里。
  从宿舍到发射台约有20千米,此时有数百万人来到肯尼迪角观看这次发射。所有的空旷地都站满了激动的人群。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今夜无人入睡(1)
“土星5号”运载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高高耸立在发射台上。发射前2小时,汽车到达发射台下。3位宇航员走下汽车,乘着升降机上升来到飞船旁边,先进行了宇宙服的最后一次检查,然后来到指令舱的门口。三位宇航迅速进入指令舱,并马上试验飞船上的各个系统,仔细检查各种仪器并检查了和休斯敦指挥中心进行通讯联系的通话设备。在离发射台5公里的控制室里,1300多台计算机和其它设备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在飞行中休斯敦指挥中心将指挥飞船从起飞到溅落的每一项活动,乘员组要按着他们的指令操作。在指挥中心约有4000人值班,其中有科学家、工程师、参加火箭飞船设计制造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做过空间飞行的宇航员。这些人将仔细观察月球飞船的飞行过程,帮助解决任何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困难。指挥中心通过无线电向乘员组下达指令,在电视屏幕上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除了飞船飞经月球背面的时候外,指挥人员和乘员组将一直保持通讯联系。
  指挥人员和乘员组共同检查了他们的通讯系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宇航员认真检查了出现故障时改变飞行计划的装置,试验了救生装置。他们的工作直到全部工作交给计算机,由计算机通过全自动发射程序开关系统控制发射为止。与此同时塔面的工作人员开始拆卸从装配塔到宇宙飞船的横桥,然后切断登月舱、指令舱和服务舱的通电线路,把宇宙飞船的一部分电源改换成内装电池,直到火箭、宇宙飞船最后检查完毕。另外指挥中心启动了火箭落地点的海域安全监视,戒严危险海域,不能让任何船只和飞机进入危险区。
  20秒倒计时开始,现在已倒数第15秒,火箭自导控制开始。
  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横卧在他们的躺椅上,等待起飞。指挥中心的人员静坐在荧光屏前,注视着计时钟。外面的观众突然都静默下来,仰望着巨大的月球飞船。在全世界,有几亿人焦急地注视着电视屏幕。
  随着“点火”一声令下,一片浓烈的烟雾在火箭的尾部从平台下喷涌而出,接着从发动机内喷射出闪耀刺目的火舌。3817吨重的庞大飞行器努力克服地心引力腾空而起,穿云拨雾作弧形直冲九霄外。火箭的巨响超出了正常的听觉范围。沉重的轰隆声、怒吼声和强烈的冲击波使人们感到恐怖和窒息。好一幅惊天动地的奇观!卫星和无线电波把电视和广播协会的公开电信节目传送到全世界。在这里所发生的事件,甚至连最老练的记者都没有经历过,以至于美联社和国际合众社的电视传真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哑然无声。这种情景在以往的新闻报导中是从未出现过的。相反,3名航天员却表现了异乎寻常的镇静。他们的心率比等待发射的时刻,以及在参加以往的“双子星座”号飞船发射时还要低。此时,尼克松总统在华盛顿也坐在电视机旁观看这一壮丽又令人惊异的场景。随后他宣布,4天之后为月球探险全国庆祝日并放假一天。
  发射后3分17秒,抛掉逃逸救生塔。发射后9分11秒,速度增加到千米/秒,距发射点1550千米,飞行高度为182千米,第2级火箭关机并分离。第3级运载火箭可以多次启动。它第1次启动于发射后9分5秒,第1次关机于起飞后11分40秒。这时飞船已加速到千米/秒,进入了近地点180千米、远地点185千米的绕地球运行的停泊轨道。
  休:“阿波罗11号”,你现在已经进入地球轨道。(休:休斯敦)
  阿:窗外非常明亮,就像坐在家里茶桌旁一样。(阿:阿姆斯特朗)
  休:我是休斯顿。谢谢!很顺利。
  阿:已关闭第三级发动机,进入轨道。近地点180千米、远地点185千米。
  休:已确认进入地球轨道,请按预定计划准备下一项工作。
  阿:明白。
  飞船进入待机轨道以后,必须在绕地球一周半的2小时30分内做出能不能向月球进发的决定。
  为了脱离待机轨道向月球进发,要再启动一次第三级火箭发动机。这次喷射要在确保飞船在飞往月球的航道后进行,它必须向月球三天后到达的方位飞行,因为飞船从地球轨道到达月球轨道需要三天的时间,而月球是围绕地球运转的。于是,发射后2小时44分,第3级火箭再次点火加速,5分钟后,第3级火箭再次关机。此时,飞船离地球高度为328千米,速度达到千米/秒的速度,飞船按计划进入登月过渡轨道。
  接下来的工作是重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飞船在起飞前的对接顺序是登月舱…服务舱…指令舱,指令舱在顶端,因为对宇航员来说,这是最安全的位置。如果发生事故,脱险装置就会把指令舱推出去,从而可使宇航员得救。登月舱则装在底部。这样,宇航员就不可能从指令舱直接进入登月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宇航员就得把它们的位置掉换一下。他们先使登月舱和飞船分离,再点燃服务舱内的小型火箭发动机,以增加动力,然后把指令舱和服务舱旋转180度,掉转头往回飞,与登月舱重新对接。这时指令舱一定要和登月舱对直才行。在柯林斯的操纵下,指令舱锥顶连接器终于准确地插进登月舱的连接孔,指令舱和登月舱结结实实地对接在一起了。对接后又把登月舱从第三级火箭里拉出来。经过调头对接后,飞船舱段的排列顺序变为服务舱…指令舱…登月舱。
  

今夜无人入睡(2)
第3级火箭完成任务后,为了使它不影响“阿波罗11号”的飞行,他们点燃第三级火箭的剩余燃料,让它奔向绕太阳飞行的轨道。
  

奔向远方的星球(1)
在飞船里,三位宇航员忙完对接任务之后,脱下宇宙服,换上舒适的飞行工作服开始休息。由于地面接收站发生故障,因此原计划中的第一次电视广播推迟了,直至地面接收站修好。在控制中心的大型屏幕上,人们看到了宇航员传来的美丽的地球镜头。围绕在地球周围的是一层让人感觉很是神秘的淡蓝色大气层,隐隐约约的大陆与海洋的轮廓也让人们不禁浮想联翩。
  奔月旅行整整需要三天,宇航员们除了忍受来自于空旷的宇宙所带来的寂寞外,还要认真进行各项工作。在漆黑的宇宙真空里,“阿波罗11号”从第三级火箭拖出登月舱以后,重新转变方向,把登月舱顶在指挥舱头上直奔月球。“阿波罗11号”在漆黑的空间飞奔,速度越来越慢。飞船是在地球和月球之间飞行,它受到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前者使飞船减速,要将飞船拉回地球,后者则使飞船加速奔向月球,开始时飞船离地球近,地球引力起主要作用,飞船速度越来越慢,而月球的引力微不足道。随着飞行,地球引力减小,月球引力增大,在某一位置上两者平衡,只要在这一位置上飞船的速度不降到零,以后月球引力将吸引飞船向自己靠近,飞船速度会逐渐增大,发射时飞船所获得的速度,不会使它中途停下来。
  在奔月轨道上,“阿波罗11号”开始自转飞行,使宇宙飞船以每小时3次的周期均匀地在空间自转,就像在火堆上烤羊肉串那样。如果不转,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会高达200摄氏度,而背着太阳的一面会出现-150摄氏度的低温。这样会使飞船的金属外壳因温差过大而变形。因此飞船飞行过程中绕纵轴慢慢旋转,可以使它均匀地承受太阳的热量。
  电视转播结束之后,三位宇航员开始享用他们升空以来的第一顿饭也是第一次晚餐。在太空中食物必须尽可能重量轻、体积小,尽量方便而有营养,而且还不能有粉屑,因为宇航员们处于失重状态而且空间有限。宇航员们的食物封装在塑料薄膜中的食品包内,发射前指挥中心为每人配备了总共5个旅行日的食物和少量的点心。
  晚餐之后,宇宙飞船与地面指挥中心的联系也暂时中断,柯林斯、奥尔德林和阿姆斯特朗相继入睡。睡眠时间计划9小时。尽管如此,地面指挥中心对飞船上的一切都实行监控,以防飞船出现意外情况。
  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着。
  7月17日。随着宇宙飞船接近月球,月球的引力越来越大,这时会对飞船的飞行轨道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用速度修正一下即可。可是,如果轨道偏差过大,就要靠喷射火箭来改变宇宙飞船的方向进行调正。如果不纠正这种偏差,飞船就很难到达月球。根据轨道测量结果显示,“阿波罗11号”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轨道偏差,于是在中午时分,“阿波罗11号”进行了一次小小的轨道修正。宇航员启动火箭燃烧了3秒,纠正了飞船的轨道。
  通过平衡点后,月球引力逐渐占优势,“阿波罗11号”将重新逐渐地加快速度。
  下午5点半,飞行了34个小时的“阿波罗11号”开始向地球传送彩色电视,这是全美电视网所预定的晚上节目时间,当蓝色宝石般的地球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悦目的彩色清楚地描绘出云群和云片,影像分明而清晰。接着阿姆斯特朗把电视摄影机转向飞船内部摄影,开始转播船舱里面的场面。这正是地面上的人们急切期待的。电视转播了指令舱内的情况及三位宇航员的工作情况:宇航员在舱内慢慢地走动,仔细地让观众观看失重状态,认真地向大家介绍罕见的宇航食品和它的吃法,还让食品飘起来。最后转播宇航员戴在左胸前的“阿波罗11号”的飞船徽章。这是个近镜头:鹰带着橄榄枝在月球上降落了。每次发射新飞船都要设计一个新的飞船徽章,这种选择是乘员组的一种特殊的优先权。宇航员清晰的录像和详细的介绍使全世界的电视观众都为之兴奋。指挥中心也为之叫好。
  半个小时之后,阿姆斯特朗结束了他的电视节目转播。
  晚上10点半,宇航员的下一个休息和睡觉的时间开始了。此时“阿波罗11号”离地球25万千米。此时,地球和月球看上去是一样大的,大小像苹果一样。
  7月18日,宇航员第一次进入登月舱,检查登月装置。彩色摄像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了下来。他们打开连接指令舱和登月舱的舱口,通过连接甬道,随即拍摄了舱内的许多装置等等。两位登月宇航员在狭小的登月舱内度过了95分钟。电视转播结束后,奥尔德林首先回到指令舱,7分钟后阿姆斯特朗也回到了指令舱,封闭了通向登月舱的舱盖。
  7月19日。
  早晨7时半,在休斯敦指挥中心的呼叫声中,醒来的宇航员们迎来了登月飞行的第四天。
  按计划是今天进入绕月轨道。在“阿波罗11号”进入月球轨道开始绕月飞行的时候,它会有一半的时间处于月球的背面,在这段时间内“阿波罗11号”与地面指挥中心之间的通讯联系会由于月球的阻隔而被迫中断。月球绕地球旋转时,总是以它的一面(我们称之为正面)正对着地球,地球上人们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看不到它的背面。在地球的视线之外是不可能和飞船进行通讯联系的。
  8点半,宇航员开始检查整个飞船系统。电视摄像机将他们工作的情况一一传回地面指挥中心,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奔向远方的星球(2)
13时13分,在“阿波罗11号”飞行了75小时41分之后,它疾速消失在月球背面,地面指挥中心甚至全世界关注它的听众和观众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进入月球背面后,“阿波罗11号”与地面指挥中心的联系完全中断,必须依靠自己来飞行。此时“阿波罗11号”正以极高的速度航行,而要进入月球轨道就必须使飞船的速度降下来。为此,宇航员要把飞船掉个头,然后点燃推进装置的发动机,产生一个反向推动力,直至降到合适的速度为止。如果发动机不能点燃,飞船就不能进入月球轨道,而会返回地球。如果发动机燃烧时间过长,速度降得太低,飞船就会坠毁在月球上。
  于是在进入月球背面后不久,宇航员点燃了发动机。
  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正在紧张地等待着。25分钟后,无线电传来了奥尔德林镇定的声音:“好了!一切正常。”这意味着“阿波罗11号”安全地进入了环绕月球的等待轨道(近月点114千米,远月点315千米),指挥中心这才放下心来。
  三位宇航员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审视月面,因而感到非常高兴。从飞船窗口外眺,巨大的月球让飞船里的宇航员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灰色的月面不断地在他们眼前掠过。在飞船飞越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即将着陆地的上空时,他们静静地凝视着那里,仿佛在那个不远的地方有着令人难以揣测的秘密在等待着他们去揭晓。于是在环绕月球飞行的过程中,宇航员打开电视摄像机,向地面播送了月球表面的风光——一个由山脉和坑穴组成的灰色世界。
  当绕月飞行进行到第三周的时候,同样时在月球背面,宇航员再次启动服务舱内的推进装置,降飞船绕月飞行的轨道下降到近月点100千米、远月点122千米的似圆形的轨道。这样飞船距离月球更加接近了。飞船继续绕月飞行。
  随后两位登月宇航员再次进入登月舱,详细检查舱内的各项仪器和装置,一切正常。
  三天的奔月旅程终于接近终点,然而更重要的任务还在后面,第二天的登月任务使他们必须调整好自己。吃完饭之后便开始睡觉,然而对于两位登月宇航员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生命里的最后一次睡觉,明天的未知世界探险究竟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命运呢?
  

惊险的鹰(1)
1969年7月20日,最关键与最惊险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早晨七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