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相忘于江湖 >

第1部分

相忘于江湖-第1部分

小说: 相忘于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人的诗意江湖(自序)
时光会让一个有心的人分外孤单,慢慢地这种孤单就会成为守候。
  也许,会是一辈子。
  四季在身边悠悠流转,春观夜樱,夏望繁星,秋赏满月,冬会初雪。所见的飘零,高缈,苍凉和寂寥。每每此时刻意让自己忘记一些事情,于是,有了酒,有了这些文字。
  我没想到我会用一年的时间来写这些东西。用笔在自己的心头割开一个伤口,看那些文字带着自己的温度和情感,像血一样流出来。那时究竟是忘记了,是应该捂住伤口,还是应该看着它流淌。
  写作是一件艰辛的工作。
  它让我觉得更加的孤单,越来越喜欢沉默寡言。
  自己的心自己知道。读书,或这默想,甚至一个人呆呆地坐着。从来没有哪一个时候会如此怜惜自己,也没有哪个时候会如此懂得他人。
  我们能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的地方呢!好和坏,高贵和卑贱,并不足以区分我们作为一个人的差别。
  诗词之作,皆出于心,没人会例外,不然文字再华丽也不值得一读。阅读诗词就是阅读诗人,也同样是阅读自己,千年时光过去,让人心动的始终是文字后殷殷绵绵的情感。
  不眠之夜,读古人书,可解万斛之愁。
  一个人坐在窗下,一遍又一遍地品味他们的文字,寻觅他们的遭遇,体味他们的情感,有喜有悲,有声有色,有花有酒,有笑也有泪。一位又一位古人,化为文字,与我相对。我们都是寂寞的,寂寞着,寂寞着,天就亮了。
  恍然间我明白,人,得意或者失意,高贵或者卑贱,都将被时间剥去虚饰,最后大家都将作为一个单纯的人站在同一高度,由后人审视。
  不过,你用的心更多,未必就会得到更多。现在和过往,古典和现代,错开一个隙缝,你可以窥见只有时间才能检验出来的真伪。
  其实,得到这一点,几乎就足够了。
  一千年,或者更久一些的时间如水化开,所谓的古典之美竟然这样安静,这样贴近。
  除此以外,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读懂那些才华妖艳的才子文人呢?他们隐藏在自己的文字中间,述说着自己的幸福或者哀伤。
  人生因为柔软所以是个困境,所有的人唯一的希望就是跨越一个又一个的困境。可惜这个跨越需要的是耐性而不是简单的力量。因此高质量的生活需要智慧的同时也需要勇气。诗意也就诞生于此。
  古典诗词有蕴藉的传统,所谓的蕴藉就是催百炼钢化为绕指柔,锋利的刀刃转化成柔软的生活两面。虽然充满劳绩,我们仍然诗意地生活或者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凛冽的雄心最终因为懂得了爱而吹入了温暖的花香。
  我一直想说出一句特别真实的话,简单明了。大声地说出来,只想彻底打动你。为此,我愿意拼命地舞动自己的笔,就像一只孔雀拼命舞动自己的尾屏,炫耀自己的羽毛。
  其实,我知道,我还是做不到最真。因此我总有被尘世湮没的感觉,文字难以呼吸。
  就这样,品评词。说是品评,不过是自己的臆想。那些古人用文字雕镂的生活和情感都需注入我的情感,才能牵动我的心。一字一句,砰然落地,打碎了的,是时光,是等待,是理解,其实你从那些碎片中看到的也还是你自己。
  这大约就是阅读的仪式。
  除了真,别的一切都不重要。
  

目录
从书序
  一个人的诗意江湖·自序
  唯有一枝花解语005
  意难平011
  遥远的自己017
  樱桃破023
  不如醉029
  多少恨036
  思入水云寒044
  暗香浮动048
  刀丛里的诗052
  往事后期空记省060
  听,花落的声音065
  昨夜西风068
  浮生长恨073
  乱红飞过077
  生如夏花082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091
  长不大的孩子097
  雁过旧时103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11
  斜倚熏笼坐到明116
  长恨此身非我有122
  任平生129
  无法穿透你的悲伤135
  我在水中等你140
  最爱临风笛146
  月迷津渡152
  一个人的诗意江湖158
  赖有娥眉能暖客164
  忍听羌笛,吹彻梅花171
  风尘恶175
  儒冠自来多误185
  醉里挑灯看剑189
  振衣千仞岗193
  知我者,二三子200
  伤花怒放208
  花果咬破213
  落魄江湖载酒行217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223
  问后约,空指蔷薇225
  风满袖,月侵衣230
  化作此花幽独238
  细雨湿流年243
  只影向谁去?248
  心如莲子256
  江南可采莲260
  北方有佳人264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遥远的自己(1)
谒金门/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我被冯延巳的文字迷惑,曾经以为他秀口锦心,定然是个高洁美好的人。可惜我错了。
  冯延巳,字正中,是扬州人。学问渊博,多才多艺,尤其擅长填词,靠自己的文采风流,他在南唐一直被皇帝宠信。先主李昪很欣赏他的才华,20多岁的时候,就任命他为掌书记,让他陪伴太子李璟。从此冯延巳追随了李璟三十多年,备受青睐。
  李璟即位后的第四年,四十四岁的冯延巳被任命为宰相,仕途一帆风顺,官场春风得意。不过这家伙实在是没有当宰相的本事,干一件事情砸一件事情。最后不得不引咎辞职了。李璟这个人也没什么政治眼光,用文学家的眼神打量冯延巳,并看不出有什么不对,竟然第二次起用冯延巳为相。乃至于把朝政败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等到传位给下一个天才诗人李煜当皇帝的时候。国祚已经岌岌可危了。
  李璟的诗词写得很好,和冯延巳相处颇为和谐。他对冯延巳几十年恩宠不衰,虽然有志趣相同的原因,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冯延巳非常精明,最善于察言观色,取悦皇帝。固宠有术,这无疑是奸佞小人的特点,但是冯延巳确实完全精通这些魅惑别人的技巧。
  其实这样的魅惑之术也不过是:投机取巧、讨好卖乖;趋炎附势、结党营私;暗操权柄、蒙蔽皇上;花言巧语、献媚取宠等等,都是些老掉牙的招数。冯延巳老调常弹,屡试不爽,因而飞黄腾达。
  冯延巳非常跋扈,依仗自己的才学和皇帝的宠信,经常欺负同僚。大臣孙晟常受他的气。有一次,冯延巳挑衅孙晟说:“你凭什么弄到现在的官位的?”
  孙晟忍无可忍,涨红着脸对着冯延巳开了一炮:“我知道你一向看不起我,这个我心里很清楚。鸿笔藻丽,我十辈子都赶不上你;诙谐歌酒,我一百辈子都赶不上你;谄媚险诈,我是永远都赶不上你了。当初皇帝让你辅佐太子,你却只知道蛊惑太子,你这是祸害国家啊。今天你问我是凭什么弄了现在的官职,我没什么好说的,只是觉得你老冯到今天的代价就是败坏国家。”
  一席话说得冯延巳张口结舌,面红耳赤,半天没缓过劲来。
  其实。这冯延巳的口才非常了不起的。是个辩论高手,是个无理辩三分的家伙。当时人们经常领教他口若悬河的样子。据《钓矶立谈》记载,冯延巳“辩说纵横,如倾悬河暴雨,听之不觉膝席而屡前,使人忘寝与食。”
  所谓穷巷多怪,曲学多辩。冯延巳的角色几近丑类。只是他文章那么美好,还没有让人讨厌到除之而后快的境地。也当真算得上是个复杂的人物。
  当时,有一个叫陈觉的人,李璟认为他很有本事,在他即位后便对陈觉委以重任。冯延巳以及他的弟弟冯延鲁、魏岑三人都是李璟当太子时的旧僚属,也都依附陈觉,还有一个查文徽。五人搅在一起,被人们称作“五鬼”。
  李璟对冯延巳的横行跋扈也是比较讨厌的,但又喜欢他的词,即使把他赶走了,过几天还得把他弄回来。中主李璟这点爱好,终于成全了冯延巳。他的文字确实很美,中了他的瘾,难以摆脱。我最喜爱的就是冯延巳的《谒金门》。
  好像是一幅春倦美人,百无聊赖地坐在水榭的栏杆上,纤纤手指捻着一朵红色的杏花,逗弄着一对鸳鸯。她的心情很糟糕,有些坐立不安。紊乱的心情好像是那一池春水。
  我有些讶异,这些文字怎么如此敏感、轻捷、拂动、飘散,无形无迹——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整首词句子都好,只是末句他游戏了一笔,到底是个富贵浪子士大夫,那个寂寞的女子只是因为看见了喜鹊登枝,便笑了。就是这寂寞的笑容,让人感到了一抹苍凉。
  

遥远的自己(2)
自己安慰自己,竟然如此的简单。
  皇帝李璟窥破了冯延巳的诡计。开头这两句是传诵古今的名句,据说李璟与冯延巳相谐谑,李问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冯说:“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
  于是君臣皆欢!
  “小楼”一句,语出李璟的《摊破浣溪沙》。李璟的词流传下来的只有四首,其中《摊破浣溪沙》最好: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摊破浣溪沙》前的“摊破”两个字的意思是,把《浣溪沙》原来的调门上添入乐句或加繁节奏,这样在歌辞上就可以增多字句,每片末添三言一句,从而推出新调。《浣溪沙》就变成了《摊破浣溪沙》。
  冯延巳的《谒金门》和李璟的《摊破浣溪沙》意境有些相似,都是在一个池塘水榭边,满目碧水。时节却有不同,冯词是伤春,李词是悲秋,一个是寂寞,一个是幽怨。如果细看,颇有些门道,冯词是小家碧玉,李词是帝王风仪。
  两人一问一答,冯延巳谄媚之态,跃然而出。而中主李璟的虚荣也昭然若示,两人便心照不宣地笑了。
  给事中常梦锡曾经几次对李■说冯延巳是小人,会把太子带坏的,李■便想罢黜冯延巳,但未来得及说话,自己便病逝了。李璟继位后,冯延巳高兴得不得了,李璟还未听政时他便有事没事过来找李璟。一天之内来了好几次,李璟都有些腻烦了,说:“你有自己的职守,怎么这样事多啊!”冯延巳尴尬地讪笑着离开。有所收敛,不敢乱跑了。
  李璟从心里不讨厌他,让他担任了谏议大夫和翰林学士,后来又升任户部侍郎,中书侍郎。冯延巳贪婪之心逐渐膨胀,从不知满足,越来越跋扈,以至于想把持朝政。
  朝廷上下,对冯延巳有意见的人越来越多。国事被搞得乱糟糟,李璟无可奈何,只得罢黜冯延巳。
  可惜李璟这个人也不是个明白的政治家。文人治国的毛病就在这里,虚荣取代了理智,自己写完了词,没有冯延巳拍马屁的声音,李璟觉得寂寞了。
  冯延巳又因为自己能写一手漂亮的词和察言观色的本事,而重新获得了相位。
  为了吹捧李璟,冯延巳甚至连李■都敢调侃,说:“先主打仗的时候,我们只损失了几千人,他就吃不下饭,叹息十天半月,像个种地的老头,怎么能成就天下大事呢!现在陛下有几万军队在外作战,照样宴乐击球,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之主!”
  哎呀,这简直是胡说八道,李昪立马开国,在乱撕鹅毛的五代十国中打下了二十八州的江山,如今被冯延巳一句屁话拍成了“种地老头”,这个拙劣的马屁,竟然让李璟心花怒放,更加纵容冯延巳。他也乐得享受着荣华富贵。
  他悠然地喝着小酒,眼看着四季轮回。谁也猜不透这个人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一场又一场的歌酒筵宴,的确让他快乐了。黄昏到来,日已西沉。前来寻欢作乐的同僚们醉醺醺的散开。这里顿时显得异常的冷清。
  就像他的内心,为什么每一次兴奋过后,内心里都有一种深深的凄凉味道呢?
  天黑了,他长久地盘桓。这样的句子,这样的心情,这样的音韵旋律:
  尽日登高兴未残,红楼人散独盘桓。    一钩冷露悬珠箔,满面西风凭玉阑。    归去须沉醉,小院新池月乍寒。
  继续一个人喝酒,要喝醉。自斟自饮的感觉无比安静,好像是一种伪装好的寂寞。这是他们永远也无法知道的。
  快喝醉的时候,那弯弯的月牙儿出现在了冰蓝的池水中。或者也在天上——他抬头看看,那,天空无垠,是高不可攀的空虚。
  醉复醒,醒复醉,似水年华流去。在他的心里,悲伤的是一个谜!我最爱冯词中的《鹊踏枝》系列,也可以叫做《蝶恋花》。
  

遥远的自己(3)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好像是一个深深庭院里的女人,丈夫在外边鬼混,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时候回来。那种心情,让人难以捉摸。等待,希冀,幽怨,伤心。
  他的心如果是猥亵的,为什么能写出这种文字?
  春天这么好,只是是伤心的。泪眼倚楼频独语,他也有孤独的时候,也会寂寞。在他的梦里,文字里总有一双美丽的燕子,飞来,飞去……有时候分开,有时候相聚,有时候是互相寻觅。
  只有他自己知道,那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许,五代十国之乱,他已经能感觉到不安。而他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地表露着他隐晦的心迹。
  冯延已的词是好的,很多人难望其项背,他也被后来许许多多的人学习,其中晏殊、欧阳修,都深受其影响,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倒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对他的评价很有意思:“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