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相忘于江湖 >

第7部分

相忘于江湖-第7部分

小说: 相忘于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仕途,书生们几乎完全没有出路了,不潦倒才是怪事。
  柳七这个多情的花花公子,无疑是耍个性出了头,只能在脂粉堆里博一个有情人的虚名。他倚仗的是自己的才华,你又无法苛责他,让人们说什么好呢!
  在汴京厮混下去显然是没有出路的,于是在一个秋天的黄昏,他黯然离开了。送他的是聊相慰藉的一个女艺人。
  我现在没有心力去安静地欣赏一个无望的人的悲哀的沉吟,我同他一样的疲惫,一样漂泊无依,一样残存于心的只有一个缥缈的希望。
  他一袭单薄的长衣,站在河岸上,更远处的江水缓缓地流向一个陌生的地方。
  她只能忍着泪水,不要让它流出来。生活已够艰难,该宽慰他的,该劝他一句,让他学会照顾自己。该说些什么的。这一去,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再见的日子……
  去吧。
  就是不说你也应该知道的。紧紧抓住你的手,你的手轻轻地抖着,这么凉。
  天快黑了,天空还是蓝的,刚落下的秋雨,那么瘦,那么清凉。无非是说我们的命运,不怕的。水面上起水雾了,再次握住你的手,我凝眼有看穿天水的想法。
  我和你,我们也拥有过快乐的,不是么!所以还是应该高兴一些的。
  只是在晚上,一个人漂在江水上,怕黑的话,就看看天上的月亮吧!
  船翁唱号子了,你去吧,什么都不用说,我知道的!
  那更远处,许是梦醒的出口。
  她忍住了全部的泪水,微微地笑着,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在他的心田里,一颗红色的种子埋下。这一切,是不会被拿去的。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在那个秋天,一场雨后,天又凉了许多。
  那位孤独的女子在寂寞中等待柳永回来。他或许会回来的?女子想。
  他走了这么久,也应该回来的,是不是?她问笼子里的鹦鹉。
  且不说柳永。就说这鹦鹉真让人伤心。
  我问你,如果你一直和那只鹦鹉说话,说一辈子,你对它讲一切事,你说这只鹦鹉会懂你的意思么?如果你是传说中的黄色的小公主,美丽,寂寞,纯洁,这只鹦鹉会不会爱上你呢?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我常常胡思乱想,编一个故事给自己,或者是和鸟儿说话。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生如夏花(3)
寂寞会让一个人疯掉。
  不知为什么,看完这阕词,脑子里就剩下了离奇紊乱的想法。那个心烦意乱的女子我认识,她的心事我也知道。伤心的女子到处都有,人们早已经熟视无睹。
  对于她的悲伤,没有人真的关心。这样的情况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没有身份的她,毫无理由地被抛弃了,多数已经完全被忘记了,被记住的并不是最伤心的。
  我曾问她:“乖乖,为什么养一只鹦鹉呢?”
  她回答我的声音含糊不清,那是宋朝吴越的方言,或者时间太久远,她的声音已经失真。我一直在想,寂寞会让她疯掉的。
  在一个闭着门的大院子里,秋天在你的园子里,浑身湿漉漉的,长满了苔藓。寂寞难耐的你,每天都好像生活在一场冰凉冰凉的梦里。转悠,幻想,黄昏来了,你开始变得烦躁不安。
  我还是想问她,为什么养一只鹦鹉呢?用这只金笼子来养它,而且只养一只!为什么只养一只鸟呢?
  她说:“鸟儿就不怕孤独。”她说着还笑了笑。
  而我却为这句话做了一晚上的噩梦。
  秋天死亡的过程是最怕寂寞的,而且黄昏时分,她最害怕的就是下雨。荷塘里的荷叶已经先她一步进入枯老,她说他知道自己的结果是什么!她不过是在等待。
  是的,是寂寞,它是凉的,它悄悄地围裹着她。
  我最后一次问她:“你确定你养的这只鸟真的能听懂人语吗?给你讲个故事吧!”
  从前有一个黄色的小公主,一生下来母亲就死了。没有人告诉她原因,也没人和她说话。敢和她说的几个人,无意间说起了她的母亲,只那么提了一句,可是仍然被国王杀死了。从此再也没人敢和小公主说话。
  小公主在无言的世界里成长,她渐渐觉得寂寞得厉害。
  这时,有个好心的人送给了小公主一只美丽的鹦鹉,悄悄对小公主说,这只鸟儿会说话,你有什么话就可以问它。
  小公主从此就天天跟这只美丽的鹦鹉说话。鹦鹉很聪明,说话学的也很快。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小公主天天和鹦鹉在一起,慢慢长大了。
  鹦鹉每天和小公主说话,安慰她,给她讲故事,给她唱歌(当然很难听啦)。小公主总是在它的故事中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然后就是她的梦。
  那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园子。有时候她会到一片长满了美丽的树,开满了很多的花的海岛上,远处能看见海面上的船。天很高很蓝,而她能看见的海面也很远很远。一天,她在这里看到了一个英俊的男子,朝她走来,和她说话。她惊奇地打量这一个有着奇特魅力的男子。他身上有一种神奇的东西吸引着她,他们说话,游戏,一起看日落,看远处的水面上跃起的鱼。
  然后,她困倦的时候,男子就给她讲故事,她总是在他的故事中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然后就是她的梦。
  那是另外一个地方。这个男子带着她游玩,给她讲了很多东西,渐渐地小公主知道了很多,而且知道了爱情。是的,就是爱情。
  她爱上了这个男子,她知道这个男子也爱他。
  她心里知道这样下去的结果会是什么?她开始拒绝在男子面前睡着,就是很困很困也不舍得闭眼,而她还是会在自己支持不住的时候醒来。
  睁开眼,她就看见自己的鹦鹉还在自己的身边,不停地讲着故事。它瞪着一双圆圆的小眼睛,盯着小公主的眼睛,它好像知道一个小秘密,小公主的脸一下子红了。
  鹦鹉问她:乖乖,你是不是做了一个梦?
  她不回答它,因为害羞而跑掉了,鹦鹉在金笼子里嘎嘎地笑起来。它是知道的,而且它还知道更多的秘密。
  她从此总是爱睡觉,而且让鹦鹉不停地给她讲故事。鹦鹉望着睡着的小公主,看不清它脸上的表情。(如果鸟儿真有脸的话,可能会看清。)它知道小公主现在很快乐。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生如夏花(4)
(故事到这里,我突然不想说了……)
  她总是想睡觉,想尽办法让自己睡着,让自己做梦。
  在梦里,她和他在一起。
  一次鹦鹉问小公主:“乖乖,为什么养一只鹦鹉呢?”
  小公主开始只是笑,后来是一阵茫然,最后说不知道。
  小公主说:“鸟儿,你是一只好鸟!”
  鹦鹉对小公主的回答并不满意,结果那一天小公主睡着后就没有碰到那个男子。小公主在梦里等待。秋天,黄昏,下起了雨,醒来后,小公主开始变得烦躁不安。
  鹦鹉扒着金鸟笼问公主:“为什么养一只鹦鹉呢?用这只金笼子养它,而且只养一只?为什么只养一只呢?”
  小公主说:“鸟儿不怕孤独。”说着她笑了笑。
  鹦鹉啪地一声,在笼子里晕倒了。
  “啊,我不能再讲下去了,就到这里吧。那将要发生的,难免是一个伤心。”
  该说柳永了。每一次说起柳耆卿,我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关汉卿的这曲《梁州第七》: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    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
  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
  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这个人,定是那词中的粉郎。柳永的文字确实出色。在现实生活中伤痕累累的柳永,到底是词成全了他,还是伤害了他。估计他自己也很难说清楚。他被几乎所有的人都接受了,“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但是,他却过于恣意,以至于被士大夫文人讨厌。
  柳永也尝试过和士大夫的代表们沟通,一次他去谒见宰相晏殊。
  柳永比晏殊至少大四岁。这次会晤大约在晏殊53岁左右。此时柳永中进士差不多10年了,但还是沉于下僚,于是他想和宰相谈谈心,希望这位宰相词人能理解自己。这真是当局者迷。晏殊可是旁观者清。他知道皇帝不喜欢的是什么。两个人一开始就心照不宣地谈到了词。晏殊开口就点题:“贤俊作曲子么?”柳永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晏殊当然不能让步,马上说:“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受到这样一番讥讽奚落,柳永失望而归。
  这个风华绝代的穷书生躲在了文字的背后。能接受他的只是那些被生活束缚住的底层女人们,艳情和真情好像是两杯烈酒,只是为了让自己麻醉。安然和闲适,当然不适合他们。
  看看那个美丽孤单的女子,一点一点地憔悴下去,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梦变成现实呢?让鸟儿变成那个人!
  荷塘月下,轩窗之内,一个不眠的女子调弄鹦鹉,教它说那个人的话。这能不能安慰自己呢?
  没有人真的关心那个孤单的女人,没有人心疼她,她应该是知道的。
  这伤心的日子,你要相信童话,或者相信胡思乱想。
  那只鹦鹉真的什么都知道的。它说:睡觉吧,睡觉吧,睡到明年的9月9日重阳日,我来抱你起床,一起看菊花。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1)
眼儿媚/王 雱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张丹枫叹了口气,骑上白马,缓缓走出山谷,马蹄踏着零落的花瓣,放声歌道:“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这是宋人王雱怀念改嫁了的妻子的一首小词,而今由张丹枫唱出,却别有伤心之处。
  云蕾听得如醉如痴,心道:“我虽然恨你,但我这一世绝不另嫁他人。哎呀,老天爷对我何其残酷!”
  这是梁羽生《萍踪侠影录》中的一段。那时候不知道有多迷恋这本书,因为他们缠绵悱恻的爱情,在那个完全诗意的江湖上,动人心弦,多年以后再次看到这里,心里依然一阵酸楚的幸福涌上心头。
  张丹枫是人中龙凤,云蕾是巾帼翘楚,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好鸳鸯。可是他们却是仇人家的儿女。那又怎么样!云蕾爱张丹枫,她不恨他。
  就这样我知道了这阕小词。也第一次知道了王雱,再后来,知道了王雱是王安石的公子。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查阅词书,大都说这个《眼儿媚》的初始已经不可考。这倒是一个挺浪漫的出现方式,似乎是平空而来,绝尘而去。再说“眼儿媚”这三个字很是动人。我想大约那个姑娘还是青涩的年纪,眼波流转,心事初成,有的是美妙的幻想,其实不过是一个单纯的愿望。
  也有人用白居易的《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来解释“眼儿媚”,我不喜欢,回眸一笑确实动人,但是非要放到帝王宫苑,真是焚琴煮鹤,大煞风景。惟“眼儿”为俗称,在文词有“秋波”之喻,苏轼诗:“佳人未肯回秋波”,故又名“秋波媚”,不过我还是觉得,这里用“秋波”这个文绉绉的词,还是有点大尾巴狼的嫌疑。“眼儿媚”清新可人,正恰到好处。
  这阕《眼儿媚》是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写的。说实话,这首词通篇看来,并不是十分出色。倒是“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这一句很美。
  每提起丁香,我都莫名其妙地有一股惆怅的心绪。似乎是没来由的。丁香是常绿乔木,春开紫或白花,可作香料。盛开时花序布满树冠,有独特的芳香,香味温和细腻。唐代诗人李商隐《代赠》诗:“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丁香结大约是说丁香花蕾,丛生如结。此处用以象征固结不解之愁绪。
  豆蔻,是指女子的年龄,差不多十三四岁吧。
  这个故事很悲伤。
  王雱很爱妻子,但他性格有疾病,敏感偏执,容易自卑,常常无故发作伤害妻子。二人因为王雱身体原因分居多年,后来在他去世前妻子改嫁给同样很爱她而且人又很好的昌王赵颢。王雱和王安石都同意解除婚约。
  王雱写这首词的时候是他短暂的一生中最灰暗的时候,那时候他已经快死了。妻子再婚之时,王雱已病危,弥留中写下这首词,不久去世。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云:“宋王荆公之次子名雱,为太常寺太祝,素有心疾,娶同郡庞氏女为妻。逾年生一子,雱以貌不类己,百计欲杀之,竟以悸死,又与妻日相斗哄,荆公知其子失心,念其妇无罪,欲离异之,则恐其误被恶声;遂与择婿而嫁之。”
  据说,王雱娶妻庞氏,次年即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相貌可能更像母亲而不像父亲,人常说“生儿像娘,生女似父”。其实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但王雱由此产生了偏执妄想,执意认为儿子不是自己生的,竟然千方百计地想杀了孩子,平时自然也不会少跟妻子争吵,婴儿哪里禁得住如此折腾,不久便因为接二连三的惊悸,夭折了。可怜庞氏一面承受失子之痛,一面还要忍受丈夫无止无休的寻衅吵闹。王安石同情媳妇的遭遇,知道王雱的精神疾病无法治疗,不能耽误无辜女子的终身,于是做主让他们离异。又怕媳妇由此遭受“被休弃”的丑名声而嫁不出去,干脆亲自替她选择了夫婿,让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