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拉锯地带 >

第13部分

拉锯地带-第13部分

小说: 拉锯地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出来参加八路军。当地人参加八路军很少有人去上官开基的部队,人们都想要求参加从河北过来的老八路——老一团和三十九团。我二舅爷就是在这时候参加了老一团。我家的长工曹改友参加了三十九团。奶奶把给我爷做的鞋还有一个棉背心包起来,送给了曹改友。父亲说,二娘把二伯的新鞋也送给了曹改友,奶奶说:“送了就送了,他走了就好。”
   。 想看书来

《拉锯地带》16(4)
过了些日子,南下支队又南下了。我爷说:“八路军大部队不是说不走吗?咋又走了。这不是捣人吗?干了八路的人家都有点后悔哩。”我奶奶说:“后悔啥?你看八路军多好,娃们当了八路能学好,后悔啥?”我爷说:“哼,你大哥是八路的司令,你自然向着八路,可他一个月才挣两块钱,比安邦挣得少多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拉锯地带》17(1)
曹改友当了八路后,我家赎回来的地就没有人种了,我爷不想种地也不会种地。二伯不顶个人用,我奶奶、我大娘、我二娘三个女人家实在弄不了八亩地,就把其中的五亩半租给了西莲池的席五松。
  八路军动员各村拆围寨。八路军没有炮,围寨对八路军作战不利。有的村听话,拆了,还有不少村没拆。我们石泉的人坚决反对拆围寨。三爷拍着胸脯对鲁政委和葛司令说:“你们八路军不就是怕日本人占了石泉你们打不进来嘛,只要我余化龙这地方还会动,日本人想进我们石泉,想死他娘的脚趾头!我们跟你们八路军不一样,你们的老爹老娘、媳妇娃不在这儿,你们打一枪就跑球了。我们的爹娘,我们的媳妇娃都在这儿。你们放心,我们石泉的男女老少宁可战死,也不会叫日本人踩进寨里一个脚指头。”
  首长们到另一间屋研究怎么答复三爷。鲁政委说:“余化龙桀骜不驯,以后能否为我所用,尚不好说。若为敌伪所用,后患无穷。今天他只带俩护兵,不如趁机把他们解决掉。”葛司令说:“余化龙这个人有民族气节,不会当汉奸,早晚会和日本人干起来。就是他不跟日本人干,只要他和我们来往,日本人也不会放过他。我们不妨先同意他不拆寨墙,给他一个面子,保持合作关系。现在收拾人家,师出无名。”鲁政委说:“这个村不少人在国民党的部队里干过,现在还有人在国民党的部队当官。他们就是不被日本人拉走,也会被国民党方面拉走。不如早点把他们解决了。”葛司令说:“他们看不起国民党的部队。现在刘茂恩让留在敌后的地方团队曲线救国,明令他们可以暂时依附日本人,配合日本人进攻我军。一些村寨武装已和日本人达成协议,互不侵犯,共同防共。石泉拒绝和日本人签这样的协议。我们怎么能打人家呢?”
  鲁政委和葛司令的不同意见在当时是绝对的高层秘密,三爷自然不会知道。那天领导们商量后,由葛司令宣布同意三爷不拆寨墙,还招待三爷吃了一顿晚饭:清水煮红薯。三爷回到家,就让九爷给首长们送去一驮子小米。由于三爷的面子,不仅我们村的寨墙没有拆,附近几个村的寨墙也没有拆。这些村的人们都感激三爷。三爷呢,觉得首长给了他面子,在乡亲们面前很风光,感情上和八路军就更近了。三爷自豪地跟我二伯我父亲说:“我给你抢了个好娘,又给你带了一个八路的司令舅舅。”
  我二舅爷参加八路后,奶奶的老娘常住我家。大舅爷偶尔也来看老娘,给老娘送过几听日本罐头,我爷用切面刀开罐头瓶,把手都弄烂了。
  八路的两个伤员住在了九爷家里。由九爷家和我家一家三天轮着管饭。
  两个伤员,一大一小,大的三十来岁,是政治部主任,人们都叫他白主任,小的十四五,叫小牛。小牛伤在左胳膊,白主任伤在右腿。小牛搀着白主任,白主任胳膊下架一个拐杖,一天到晚笑眯眯的,把我父亲和我九爷家的治邦伯叫作“小鬼”;见奶奶的娘叫大娘,对奶奶有时候叫大姐,有时候叫大嫂。
  两个伤员住在九爷家喂骡子的窑洞里。骡子住后边,人住前边。因为大舅爷的关系,白主任对我家人特别亲热。
  入冬以后,三爷带着爷们又出去跑了趟“生意”。这一次我爷爷也跟着去了,回来后,我家和九爷家两家分了一只杀过的羊,还分了两只煮熟又晒干的鸡。我爷还抱回家一大包线穗,说是他捎带弄的。我奶奶说:“你这线穗是从哪里抢人家的?是从丫环屋里抢的吧。以后她拿啥给当家的织布?”我爷说:“大掌柜小掌柜都叫打死了,丫环们都拿了东西跑了。”又说:“线穗不值钱,不充公分配。值钱东西都充公,就是抢了也拿不到咱家。” 九爷笑话我爷说:“八哥,你咋啥###都要,李万忠的人抢花捻,你连线穗都往回拿,真丢我们石泉的人。”九爷嫌我爷拿人家线穗丢人。可大九奶奶不嫌,我奶奶将我爷捎带弄的线穗分给大九奶奶一半,她们后来将线穗拐拐浆浆,在九奶奶家的织布机上砰啪砰啪织成布,做成衣服,九爷他也照样穿。
  

《拉锯地带》17(2)
爷爷跟奶奶说,这次他们跑到洛阳南边的龙门,把一个大户人家给老太爷过生日的东西全抢回来了。这户人家给日本人干事,大门口挂着日本的膏药旗。他们打进这户人家的院里,正往骡子上驮东西,日本兵赶来了,三爷指挥一部分爷们跟日本人对打,一部分爷们拼命把这户人家的东西往驴马背上搭。驮不走的东西,都分给了当地的老百姓。三爷立在碾盘上喊道:“恶(我)们是八路军,是专门过黄河打日本人和汉奸的。谁敢给日本人办死(事),这就是下场。”三爷喊的是山西话。刚过黄河的八路军大部分都是山西人,把我说成“恶”,把事说成“死”。
  那趟生意,因为日本人的干预,我们石泉的爷们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五爷家的老大娃,我们的小三伯,叫一枪打中眉心,当时就没气了。骑着马走的小伙子回来成了绑在马背上的硬邦邦的尸体。六爷下边的命根子挨了一枪,回来后尿不出来,黑天白日嗷嗷叫,活活憋、疼死了。按照老规矩,六奶奶家分了两份份子。而且以后村里人出去做“生意”,回来都得跟六奶奶家分一份。六奶奶说:“老六走了,安朝当青年军去了后方,我家的地叫我一个妇道人家咋种?”七爷说:“还有我哩。我耳朵掉了一个,手脚都好好的。你家的地我以后帮你种。等安朝挣了大洋回来,你一年给我一份长工钱就中了。”三爷说:“老六家的地就由你帮着种,再出去做生意,也不让你去了。回来也跟你分一份,你说中不中?”七爷说:“老中。老六家的事以后就交给我,你不用再操一点儿心。”在这趟生意中,七爷的耳朵叫打掉了一个。按规矩,死者伤者的家里都得了补偿,可七奶奶哭闹着找到三爷,又多要两丈花布一个猪头。七奶奶到石门镇给七爷买了一顶狗皮帽子。从此以后,七爷不想过夏天,光想过冬天。天刚一冷,就戴上狗皮帽子。不让人看到他只有一只耳朵。
  因为这趟生意,三爷更恨日本人了。
  大九奶奶老早就起来烧火滚羊肉汤,大九奶奶滚好羊肉汤,给九爷和小九奶奶端去,又到八路伤员的窑洞里取来白主任的搪瓷茶缸,给两个八路端去满满一茶缸羊肉汤。一闻到羊肉汤的香味,二伯和父亲就睡不着了,奶奶叫爷爷也起来烧锅滚羊肉汤。爷爷总说,我不喝羊肉汤。可是等奶奶起来滚好了羊肉汤,爷爷比谁喝得都多。奶奶把羊肉汤滚好后,也是先叫我父亲到八路住的窑洞里,拿来搪瓷茶缸,装满羊肉汤,给俩八路端去。
  奶奶不喝羊肉汤,奶奶跟爷爷说:“你们喝吧,你们今天抢人家,明天人家来抢你们。来到你们这强盗窝里,说不定哪一天就没命了。”爷爷说:“你算说对了。所以呀,你也甭打恁长的盘子,过一天算一天。今天有羊肉汤只管喝,管它明天死活哩。日本人、八路军、国民党,这仗猴年马月能打完?一粒子弹飞来,就啥也挨不上了。”
  喝了十来天羊肉汤,小牛的伤胳膊、白主任的伤腿都能动弹了。白主任拄着拐帮九爷喂马。九爷家的治邦、二邦、三邦一放学,白主任就让他们和父亲站成一排,让小牛一只手打着拍子指挥娃们唱歌。唱了歌还不让孩子们走,问这问那。比如,村里谁最厉害,为什么大家都听三爷的?稍稍能动,他就一拐一拐走到外边,见人就笑眯眯地缠着人家说话。大九奶奶私下跟我奶奶说,这个八路的嘴真中。比娃们小妈的嘴还甜。小九奶奶只管生不管养,让大九奶奶伺候得很舒服。小九奶奶干活不中,但说话好听,对大九奶奶很尊重,而且会生娃,教育她生的娃们待大九奶奶像亲妈一样。娃们都是叫大九奶奶大妈,叫小九奶奶小妈。大九奶奶心甘情愿伺候小九奶奶。两个九奶奶很和谐。
  七奶奶心眼孬,专好说闲话挑拨离间。大九奶奶的娘家人被日本人灭了以后,她跟大九奶奶说:“你以后娘家没有势力了,好好伺候娃们他小妈吧。”转脸又对小九奶奶说:“你的娃们都叫跟着老大婆,你生的娃以后见她亲,你说你不是白生娃,白肚子疼一场?”两个九奶奶不听她捣鼓,还是团结得很好。我奶奶和两个九奶奶的关系都很好。在中间也做了不少有利于她们团结和谐的工作,我家和九爷家的关系也一直很好。
  

《拉锯地带》17(3)
这天早上,我们两家正喝羊肉汤,七奶奶端着碗过来说:“我家三妮闻见香味,闹着也想喝。”大九奶奶说:“你叫三妮过来,我给娃舀。”我奶奶说:“你把碗给我,我跟你舀。”七奶奶端着我奶奶给她舀的满满一碗羊肉汤走了。大九奶奶气愤地说:“她家分的羊肉,一大半都送她娘家了。她又来跟咱要羊肉汤!”
  两个八路来的时候,三爷让九爷跟两家人交代:管他们吃好就中。村里的啥事都别告诉八路。可是后来,村里的啥事白主任都知道了。白主任太能,啥话都能掏出来。我小时候,常听石泉的爷们说,八路能得天下,一靠腿,二靠嘴。得出这结论,一半都是因为白主任。
  白主任和九爷、我爷、二伯、父亲都成了好朋友。他把子弹退下来让二伯和父亲玩他的小手枪,也让九爷和我爷们把他们的枪拿来,他拉开枪向大家讲枪的构造和保护。可是讲着讲着忽然就问父亲:“小兄弟,你家那天来的亲戚是干啥的?”父亲说:“那是我小表哥,在石门镇给日本人做饭。”
   。。

《拉锯地带》18
父亲的小表哥丰年就是东莲池我小姑奶奶的老儿子,我们叫他小表伯。日本人来之前,小姑奶奶家叫十三军的溃兵抢了一回,小姑爷用䦆头砸死一个大兵后自己也被打死了。小表伯原来也在石泉小学校念过书,和我们家关系很密切。日本人在石门发军粮的时候,小姑奶奶和小表伯也去领了。后来日本人在石门修炮楼,田掌柜到各村招劳工,说小米饭白蒸馍管吃,一天发一斤白面。小表伯就跟上田掌柜去了。小表伯没有直接修炮楼,而是给修炮楼的民工们做饭。炮楼修好后,丰年小表伯为了挣小米又留下来当皇协军,小表伯的工作还是做饭,每隔几天就回来给小姑奶奶送一次小米。
  这天,小表伯特地给我家送来一小包东洋糖,说是田木吃了他做的酱面条奖给他的。小表伯说田木每天都要吃小表伯做的酱面条。田木还想吃洛阳水席,说过一阵就送小表伯到洛阳学习做水席。我爷说:“丰年,你可不要去学做水席,田木吃美了咱这儿的饭菜,就赖着不走了。”我奶奶也说:“不去学怕是不中,你故意学不会就是了,你可不敢学会,你学会了,田木他吃美了,田木回日本时候带你走咋弄?”
  大娘说:“你们小声点,那边院里住着俩八路哩。”小表伯说:“你们不想活了,敢叫八路住这儿。日本人最恨八路。田木在河北时候挨了八路一枪。”奶奶说:“田木在日本老家,谁打他?丰年,八路住咱家这事你可不敢露出来。露出来,你舅舅一家都完了不说,连累咱全村都遭殃。”小表伯说:“妗,你想我会露出来?可是你们也要小心,周围好几个村子都和田木签了防共协定。各村还有情报员,每月从日本人那里挣金票、白面。他们专门打听八路的事儿。”奶奶说:“丰年,你可不敢做那种事。听我一句话,你给他们做饭挣粮,为的是吃饱肚子养老娘,我也不责怪你。可你机灵点儿,若是听到日本人想打咱村的主意,你可要来报个信。”小表伯说:“你放心,日本人每次出动前,都要吃好的。”
  进入腊月,大人们嫌日子过得快,小娃子们嫌日子过得慢。羊肉汤喝完了,二伯和父亲惦记着那只挂在窑后的干肉鸡。一天二伯纵着父亲缠着爷想把鸡弄下来煮煮吃,爷爷说,你们喝了恁多羊肉汤,还不过瘾。跟你们说,大年初一才吃这只鸡。初一吃了鸡,一年都吉利。不到过年都给我忍着。奶奶骂爷爷,你余家人从小就让娃子们吃贼食,长大咋会不当刀客?爷爷说:“吃贼食才能长贼胆。有贼胆才能成大事。这世上人人都是贼。皇帝老儿就是最大的贼、最大的刀客。哪一朝哪一代不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夺来的?日他奶奶,日本人也是贼,也是刀客。”
  东莲池高文杰曾一度顶着也不和田木签亲善协议。西莲池和日本人签了协议之后,他们害怕西莲池利用日本人收拾他们,才主动找到田掌柜,和田木谈判签协议。高文杰当年在河北和共产党打过交道,对共产党颇有好感,同时也知道共产党不好惹。经过努力,东莲池和日本人签的协议中没有共同防共的内容。双方约定,东莲池不参加任何抗日活动,定时给日本人送一些粮食和猪、羊、鸡等,田木保证“皇军”爱护东莲池的“良民”,如果东莲池的“良民”受到危害,“皇军”还将给以支援。
  高文杰有个孙女在洛阳上中学,腊月放寒假回来,经过石门,让山上炮楼里的两个日本兵拉到了山上。放羊的小娃见到了,跑回镇上告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