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京城大案 >

第119部分

京城大案-第119部分

小说: 京城大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午时早过了,父亲还没回家。而且还派理真这样一个武林高手前来取东西,这里面一定有文章。陶海见理真一脸紧张不知所措时,便接口道:“夫人您多心了,我们只是奉命前来办事,如有得罪之处,还望海涵。”李小红一听陶海的言下之意,就知他在暗示自己不要为难他们,这只是皇上的意思。此时佣人正把热茶端了上来,于是李小红笑道:“竟然来了,就喝杯茶先吧!等会我让玲儿带你们去取就是。”理真接过茶后不敢多看一边的阳斯玲,也不敢多看李小红。接过热茶后的理真,凭着自己的内功三口就把热茶喝了下去。陶海见后也匆匆地喝了二小口茶后说道:“皇上还在等我们,就请阳姑娘带我们去阳大人的书房吧!”阳斯玲看着母亲没出声,她在等母亲的指示。李小红看着女儿笑道:“你带他们去吧!记得别把你父亲的书房翻乱了啊!”李小红知道自己老爷的房里除文房四宝和他自己写的一些字外,真的是什么都没有,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什么。不过聪明的李小红却已感觉到此事并不简单,这回老爷肯定是有事发生了,要不然皇上也不会叫人带着他的上方宝剑前来取物。

阳斯玲带着理真与陶海来到她父亲的书房,打开门后,三人一起走进了书房。有些担心的阳斯玲一把拉着理真的手把他叫到一边,小声问道:“理真哥哥,你能告诉我父亲出了什么事吗?皇一派你来找什么啊!”理真被阳斯玲拉到一边后,还是不敢去正面看她,在他的心里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她似的。理真低着头小声道:“没!没什么!就是拿点书和纸的东西过去。”阳斯玲知道理真来这也是为了自己的职责,所以明知理真是在说谎,在心里也没怪他。为了能顺利地找到证据,理真低头轻声对阳斯玲道:“你还是去外面等吧!我!我们有事要办,你在这里不!不方便。”阳斯玲见理真说话如此紧张,就知他对自己是有好感的,要不然他就没必要这样低着头,连看都不敢看自己一眼。阳斯玲能理解理真的心情,所以也没为难他,然后一脸伤心地走了出来。陶海见阳斯玲走出书房后,便起身把门关上,回头看了一眼理真后,什么也没说就自己动手查找起来。陶海知道此时的理真,心里肯定不是滋味,所以也不想去打扰他,就让他在那里静一会可能好点。理真心里觉得自己确实对不起阳斯玲,虽然自己上次差点把命送在她父亲手上,可是自己的命也是她阳斯玲救出来的。要不然那晚自己无论如何,是走不出阳府后花园的。理真知道这次事关重大,如果这次还不能把阳文信定罪的话,那今天之后,不知有多少人会无辜丧命。以阳文信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就此摆手的。理真一想到这里,就自然的放下了心中的情结,然后全身投入到寻找相关证据的事情上。理真见陶海在阳文信的书桌上寻找时,自己就到墙边的那些书案和柜子处仔细寻找。就这样,理真与陶海在房中搜寻了一柱香的时间,几乎翻遍了书房中的每一个角落,可是一无所获。理真摸了摸自己的头后,转身看着陶海,在陶海的脸上挂着理真一样的表情,两人相视无言,一脸无奈。理真有点不甘心这样回去,他又走到刚才陶海找过的那书桌前仔细地寻找起为。桌上除了陶海拿出来准备带走的几页纸和墨砚外,还有几支笔。在这些纸笔上,理真看不出任何希望,然后无奈地低下头来。理真在低头时,见桌子底下还有一点空间,于是便扒到地上往里张望,里面黑黑的什么也看不到。理真有些失望,但不甘心的理真又起身找了一根鸡毛扫帚过来,伸到刚才黑黑的书桌底下往外扫。理真在桌子底下扫了几下,发现从下面扫出一张小纸条来。理真随手捡起打开看,只见上面写道:“主公弟已押在刑部,请作好应对之策。”当理真看到这一行字后,高兴地大声道:“陶海,我们别找了,回去吧!”理真在叫陶海的时候,便把那纸条先收了起来。陶海见理真一脸笑容,不知他为什么突然会这么开心。于是走过来把刚才自己准备带回去的那些纸笔砚拿起来后,看着理真不解地问道:“理真少侠,你是不是想到什么别的证据了啊!”理真笑了笑道:“没什么,这里反正什么也找不到,我们呆在这里也是浪费时间。”陶海听理真这样说时,虽然有点不相信,认为理真这么开心,一定是想到了应对之策。但不管怎么样,刚才理真说的是有道理。既然在这里什么也找不到,就不如早点回去复命,大殿内还有那么多人在等着自己呢!此时的阳斯玲却一直躲在书房外偷听理真与陶海他们的对话。她被理真请出书房后,虽然她没怪理真。但她还是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到底出了什么事,不管怎么说,父亲就是父亲,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而且从小到大,阳文信一直把她看成是掌上明珠,阳斯玲自然是很敬重自己父亲的。虽然近来在与理真的交往中,好象感觉到自己的父亲做了些坏事,可阳斯玲毕竟没有见到父亲去做过任何坏事。因此,她认为那只是外面人对父亲的一种猜测。阳斯玲想自己的父亲既是大官,家中又有权有钱,别人妒忌是很正常的事,所以,她根本不相信自己的父亲真做了什么坏事。在阳斯玲的心里,是想不出自己父亲去做坏事的理由。因为家里什么都有,在物质上来讲没有父亲要不到的东西,而在官场上讲,除了皇上外,谁的官都没他大,那父亲还要去做什么呢!阳斯玲一边想着,一边偷听着书房中理真与陶海他们之间的对话。当她听到理真说什么也没找到,现在只能回去复命时,心里很是高兴,她马上站直身子就等在书房门外。当理真打开书房门时,只见阳斯玲站在门外没走,于是有些不解地问道:“斯!斯玲姑娘你没走啊!”阳斯玲见理真这样问时,微笑着反问道:“你是不是很怕见我啊!我就真的那么令你讨厌吗?”理真被阳斯玲问得不知如何作答,红着脸我我我的,什么也没说出来。站在一旁的陶海见后,自然看得出来他们俩一定是有那种感觉。于是打趣地说道:“斯玲姑娘你别见怪,理真是个老实人,他喜欢你,他觉得自己今天来你父亲房里找东西很不好意思,希望你能够理解。”理真的心里话被陶海说到了出来,脸儿更红了。他转身看了陶海一瞪眼后,不好意地转头对阳斯玲道:“别!别听他瞎说!我!我们还是去告诉你母亲一声吧!我们要走了。”阳斯玲一见理真这样时,心里乐开了花。她走在前面带路,理真和陶海就这样跟在后面。阳斯玲见理真这次来一直都没敢抬头看自己,总是低着头。阳斯玲走在前面回头来看时,见跟在自己身后的理真还是低着头的,于是抿嘴一笑后一下站住不动。跟在阳斯玲后面的理真头也没抬走着,可他没想到走得好好的阳斯玲竟然一下站住不动了。理真收势不住一下就撞到了阳斯玲的背上,一种自然的条件反射作用,理真一下张开双手,竟一把就把阳斯玲抱在怀里。阳斯趁机一把抓住理真的手故作害羞的说道:“理真哥!你干嘛啊!”理真没想到自己竟然一下就把阳期玲抱在了怀里,心里乱乱的。理真在听到阳斯玲的问话声时,马上缩回双手红着低声道:“对!对不起,我!我不是故意的,刚才我没看到你停住了。”阳斯玲回头一本正经地看着理真说道:“不用对起!我看你今天进来后一直都没抬过头,所以希望你不要这样子。刚才我是故意站着不动的,就想看看你到底怎么走。”阳斯玲说完后就继续在前面带路,一旁的陶海在心里暗自偷笑。陶海没想到理真这么高的功夫,却在一个女孩子面前如此胆怯。理真他们跟在阳斯玲后面没一会,便到了正堂的客厅,李小红正坐在那里看书。阳斯玲进屋后,象小孩子一样连蹦带跳地跑到她母亲身边,开心地喊道:“娘,我们回来啦!”理真与陶海进来向李小红行礼后,大声道:“刚才我们在阳大人房里拿一些笔墨纸砚过来,夫人您过下目吧!”理真说完便将刚才带出来的那些东西放到李小红面前,让她检查。李小红知道老爷的书房里除了文房四宝这些东西外,是没有其他东西的。于是看也没看,就把那些东西放回理真手里笑道:“不用看啦!我知道老爷房里除了这些学习用品外,是什么都没有的,你们也辛苦了就坐会先吧!”理真一拱手道:“我们就不打扰了!皇上还在大殿内等着我们回去复命呢!”理真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后,又接着说道:“对了伯母,还有一事想请您允许,在来时皇上交代要带外面那两个看门的门童去一趟,下午就送他们回来的,希望您允许。”为了不出麻烦,理真在拱手向夫人李小红行礼的时候,特意将皇上的上方宝剑拿在手上。聪明的李小红一听理真要带两个看门的门童去见皇上时,心里便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可当她一看理真手上的上方宝剑时,心想就算自己说不也是不行的。此时的李小红脸色有些微变,但还是脸带微笑地说道:“没事!只要是皇上要的,就是叫我去也没问题。”李小红说完后就转身对阳斯玲道:“玲儿,你去把看门叫来吧!让他们跟理真少侠他们一起去皇官长点见识吧!”理真见李小红痛快答应后,马上接口道谢道:“谢谢伯母支持,那我们就不打扰了,我们与斯玲姑娘直接出去带看门的一起走就是。”理真说完还没等李小红答应,就转身往外走。阳斯玲只好也快步跟了出了,陶海走在最后。他们三人来到阳府大门口后,阳斯玲便按母亲的吩咐叫那两个看门的跟理真他们去一趟皇宫。理真带着那两个看门的走出大门后转身向阳斯玲道谢道:“谢谢你!斯玲。”阳斯玲见理真这次来家这么久了,这可是理真第一回抬头看自己,心里自然非常开心。她向理真挥了挥手,一脸微笑,却什么也没说。理真与陶海为了赶时间,他们各自拉着一个看门的大声道:“小兄弟辛苦你们了,你们把眼睛闭上吧!我们很快就可以带你们到皇宫的。”理真与陶海说完后,纵身一腾,位各自带着一名门童飞身上房快速离去。那两个门童不知道理真叫他们闭上眼做什么,自然没有听理真他们。当他们突然间觉得自己人在半空之中时,由开始的高兴剌激到后来就不得不紧闭着双眼了。当二个门童再次睁开眼睛时,人便落在了皇宫的大殿门口。理真刚一落地后,后面的陶海就看着理真不解地问道:“理真兄!刚才皇上也没有要你带他们来啊!你是不是想起什么新的线索了啊!”理真边走边转头笑着答道:“等会你就明白了。”陶海见理真没有直接作答时,自然没有再问,结果等会就知。理真与陶海把两个门童带到大殿门口后,看着那两个门童轻声道:“你们在外面先等着,等会我叫你们进去时,你们就进来。”理真交代完后,便与陶海匆匆进去复命。

理真走到大殿前跪下大声道:“回秉皇上,我们的证人证物已带回,但为了证人能如实作证,所以我想请皇上下旨先让刘公公带阳大人到后房回避。”皇上见理真回来后,在理真那带着微笑的脸上,就知应该有了结果。现在听理真这样说时,马上答应道:“好!朕就准你所秉。”皇上说完后转头看着刘公公大声道:“刘公公,你就先带阳大人在后房等候吧!等会自然会来叫你们的出来的。”刘公公见皇上下旨后,心里有些不安,虽然他自认自己不会有事。但自己离开了,对理真等会的证据便无法得知,心里自然有些担心阳大人的安全。刘公公抬头看了一眼皇上,本想说让下面的小太监带阳大人到后院去的,这样自己就可以得知整个理真所说的证据之事。可当刘公公抬头看皇上时,却突然发现皇上一脸严肃,好象皇上早就看出了自己的心思似的。刘公公赶紧低头应声道:“是,小人尊旨。”刘公公领旨后就慢慢从皇上身边走了下来,然后来到阳文信面前轻声道:“阳大人请随我来。”阳文信不知道理真这回带来了什么证据,但看理真的表情时,心里也有些紧张。他也想象不到理真到底带来了什么证据,可自己又无法找到任何借口留在殿内,于是只好跟着刘公公往后房走去。朱万民见理真如此自信的样,心想理真应该是有确凿证据了。为了此事万无一失,朱万民转身对皇上大声道:“秉皇上,现在是非常时期,为了阳大人的安全,我想派四名锦衣去保护阳大人,请皇上恩准。”皇上一听朱万民此言时,聪明的皇上一眼就看出朱大人的心思。皇上知道朱万民口里说是为了阳大人的安全,实则是想派四人去监管阳大人,以防他偷听或逃跑。其实朱万民的这种说法,在场的好些人都知道他的用意。可阳文信明知朱万的用意,却又不敢明说。皇上看着朱万明笑了笑道:“好,朱大人想得真周到,你就派四名锦衣卫去给阳大人保驾。”朱万民得到皇上的准许后,马上命陶海带四名锦衣卫跟在阳大人后面,向后院走去。理真见阳文信他们走后,便转身出到大殿外,然后把阳文信家的两个看门的带进了大殿。那两个看门的虽然身在阳府大院,可说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可是他们一走进大殿,见到门前两边威严无比的锦衣卫,而后又是两边分站的几十名大臣,还有这高大威严的大雄宝殿,心里开始有些紧张起来,连走路都有点哆嗦了。理真带着他们来到皇上跟前,示意他们跪下向皇上行礼。他们抬头见高高在上的皇上,正坐在上面看着自己时。吓得马上跪下大声喊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一见这两人如此模样时,开心地笑起来道:“起来吧!等会张大人他们有话问你,你可得如实说来。”“是,小民尊旨。”两看门的应声起来后,往右边移了移,等候着张大人的问话。张严明不知朱万民与理真他们要自己问什么,可在众多大臣面前又不好意思多问。于是转头看着朱万民微笑道:“朱大人还是你来吧!”朱万民听后回头看了看皇上,皇上知道朱万民是在征求他的意见,于是轻轻地点了点头。朱万民见皇上允许后,便与张严明交换了一个位。然后一拍惊堂木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