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警惕美国的第2次阴谋 >

第7部分

警惕美国的第2次阴谋-第7部分

小说: 警惕美国的第2次阴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也没看出市场正在形成一种对价平、质优、省油的小型轿车的新偏好,仍然继续生产曾令他们出尽风头的大型舒适轿车,不肯作任何改变。
美国汽车巨头们的这种盲目自大给日本汽车公司有机可乘。
日本汽车市场主要以小型省油轿车为主。由于日本是个资源十分缺乏的国家,所以做什么事都习惯于从节省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且,日本人对精致的小型化产品有着本能的特殊偏好。早在12世纪,日本男人就流行佩带木制的小佩件。到近代,这种小佩件加上小坠子制成精美的艺术品,是男人必备的随身物品。由于日本人对轻便、随身可携带的小佩件的喜爱,日本人发明出了便携式录音机、随身听、微型电视手表等等。这种对小型的偏好运用到汽车工业上,就是把各种汽车小型化。
丰田汽车公司敏锐地看到了第二次石油危机对耗油量大的美国大型轿车的冲击,决定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进军美国市场的好机会。
丰田公司紧急召集所有销售人员,包括在美国的经销商共聚东京。社长丰田英二简洁地发布总动员:“论实力,日本汽车制造商还赶不上美国厂商,石油危机对他们来说是时运不济,对我们而言却是时来运转。一定要不惜一切出击,让日本车大行其道!”
丰田此次战役的目标是全力抢夺市场占有率,采取的策略是广告与优惠价。因此,丰田一方面投入巨资在美国展开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另一方面以极优惠的价格吸引美国消费者。
当年,丰田汽车在美国刮起了销售旋风,上百万辆各种型号的丰田汽车被疯狂的美国消费者抢购一空。
日产、本田、五十铃急忙跟进,群起仿效丰田攻略。其中尤以本田攻势凶猛,1970年本田在美国的销售量仅1300辆,托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福,本田汽车在美销售量跃升到近10万辆。本次本田拿来冲锋的车型是4000美元一辆的大马力省油型ACCORD轿车,在美国造成排队抢购热潮,车子一运到美国马上就被销售一空,这情形让本田汽车社长本田宗一郎喜得合不拢嘴。
1979年,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7%,1980年快速上升到24%。丰田名车“花之冠”在1980年生产达到鼎盛,在高冈工厂中,三条组装流水线以65秒一辆的速度推出新车,年产万辆。从这一年开始,丰田轿车每年生产总量均超过300万辆。
与此相反,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经营业绩直线下降。克莱斯勒接连三年亏损,1978年亏损2亿美元,1979年亏损扩大到11亿美元,1980年亏损更是高达17亿美元。福特公司由盈转亏,1979年亏损10亿美元,1980年亏损增加到15亿美元,均创下历史最高亏损记录。通用由于在欧洲市场销售状况良好,才免遭巨亏的厄运。
1980年是日本汽车打败美国汽车的一年,也是美国媒体对日本汽车企业发动猛烈攻击的一年。
1980年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制作了一个“丰田入侵”的新闻特别节目,把底特律的停滞和丰田的繁荣兴旺做了详细的对比报道,节目以大量篇幅描绘了美国工厂的悲惨景象,并感叹道:“底特律的辉煌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同年夏天,当25万美国工人被裁减时,CBS又连续推出美日对比节目,报道日本经济的繁荣,讲述美国经济一片萧条的悲惨故事,这些节目在美国民众中引发了强烈的危机感。
面对以丰田汽车公司为首的大举进攻,已连续两年严重亏损的克莱斯勒总裁艾尔卡克和福特董事长卡德维尔商量出一计:借美国媒体和美国工会造起的舆论声势,克莱斯勒和福特两家公司联合向国际贸易委员会正式对日本提出反倾销诉讼,指控“丰田向美国市场倾销汽车”。
面对克莱斯勒和福特提供反倾销指控,日本通产省急忙组织了一大帮律师去应诉。日本律师以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表明:美国汽车产业的停滞,并非因为大量进口日本汽车所致,而是由于美国汽车公司对于汽车市场上偏好小型车的快速变化未能及时反应过来所致。再说,“石油危机”是偶然发生的事,以前市场旺销大中型轿车时,日本汽车制造商也没到处去告状。一通说辞合情合理,国际贸易委员会同意日本通产省的说法,驳回了克莱斯勒和福特对日本的反倾销指控。
但是事情并未结束,以保护美国的汽车产业和避免失业为由,美国国内要求限制日本汽车进口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参议院以90对4票通过议案,要求卡特政府重新估计和调整进口政策。
美国国会也准备提出新法案:将日本汽车的进口量限制在150万辆水平。
日本朝野为之震动,一旦美国国会通过这个法案,日本汽车产业将遭受严重打击。更麻烦的是,欧洲各国也可能起而效仿,如果这样,日本汽车将在美、欧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问题还不仅如此,通产省还担心日美汽车贸易摩擦可能把其它产业也牵连进去,这将对整个以对外贸易为主导的日本工业带来致命打击。
日本首相铃木亲自出面调解。他一方面措辞谨慎地向卡特政府表示:此事的发生日本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另一方面,铃木要求日本的汽车厂商发扬“团队精神”,无论如何作出些让步,以避免贸易战的发生。时任丰田公司社长丰田英二对此十分不平地说:“我们成了美国企业不景气的替罪羊!”。
于是日美双方达成协议:1981年日本对美国出口汽车数量为168万辆,1982年限制为193万辆。
该协议使日本所有汽车制造厂商都受到了损失,极大地限制了各公司的生产能力。美国汽车公司却从中受益不浅。以通用为例,1983年赢利37亿美元,1984年赢利47亿美元。
2、丰田(TOYOTA)与通用(GM):争夺全球第一位置
1990年,是丰田值得骄傲的一年。在这一年,丰田以其著名的高效生产管理系统(JIT)压倒了拥有70多万员工的通用,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公司,年产汽车360万辆。全球约160个国家都有TOYOTA汽车的经销商和代理商,丰田在世界汽车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8%,真正实现了其“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誓言。
1990年度,丰田总资产61176亿日元,净资产40422亿日元;已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生产、销售和维修网络;员工10万余,海外子公司和合作企业的生产单位合计有29家,国内生产工厂14个;销售、维修服务点:国外7000家,国内4755家;所生产汽车36%用于出口。
1990年,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从1986年的26%上升到30%,而美国汽车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仅1%。
从1987年开始,通用公司陷入了恶性循环中,为了控制高额的费用开支,时任董事长的罗杰决定采用减薪、裁员和把工厂移植到墨西哥等低工资国家去的紧缩政策。
罗杰的计划引起了通用工人的强烈抗议,因为关闭工厂将导致大量的裁员,联合汽车工会也表示严重不安。但罗杰心意已决,面对工会的压力,他说:“公司已经没钱了,你们或者接受公司普遍减薪的策略,或者逼得公司最终关闭在美国的所有工厂,把工厂移植到第三世界国家去。”
罗杰的第一个改革大动作就是裁员,当年减少3万名工人和白领员工。整个密西根州顿时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中。而根据罗杰的计划,在1990年前,通用将陆续关闭在底特率的11家工厂。
在职的通用员工人人自危,不知失业何时轮到自己。一位失业工人悲愤地说:“真是冷酷无情啊!我们已接受减薪,倾全力配合公司降低成本,他们仍然把错误决策转嫁到工人身上。”
每天,密西根州各报头版、电视广播充斥着有关工厂关闭、通用裁员的灰色新闻,以很大的篇幅让愤怒、惊慌的工人发表感想。在关闭底特律一家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老厂时,一位工人在接受采访时失去控制,驾驶着汽车直朝电视台摄像镜头冲去。另一位发疯的失业工人手舞步枪,声称自己是外星球的“超人”,特来拯救底特律。
昔日繁华的汽车城,陷入了一片萧条、混乱和疯狂之中。
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强大无比的通用突然陷入困境之中,一位通用员工对通用高层管理的无能行为骂道:“仅仅在几年前,我们的公司还是那么强大,还在担心竞争者告我们垄断。然而,我们今天却不得不为我们的生存而日夜担心。”
为了转移视线,罗杰想起了媒体,他花钱请来一大批记者和讲演家,让他们把关闭工厂的责任全部推到日本人身上。
一时间,媒体上到处是指责日本的文章:“为什么美国工人会失业?为什么美国的汽车卖不出去?那是日本人到美国来大量倾销他们的产品!那是因为我们还有不少国人贪小便宜不买我们的国货买日本货!我们必须发扬爱国心,抵制日本货!”
这样的舆论宣传在普通民众中是很有煽动性的。那段时间,底特律的市民对日本货同仇敌忾,如果不幸有一辆日本汽车开进底特律,那部车子必然遭到砸烂火烧的命运。
3、日美汽车贸易摩擦
1992年元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大选前夕,领了30多位美国企业界领袖,火药味十足地出访日本。这帮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底特律三大汽车公司的总裁。第一位是克莱斯勒董事长艾尔卡克,他被日本封为一号“贸易煞星”。第二位是福特新董事长波林,被日本封为第二号“贸易煞星”,第三位是近两年来连续亏损的通用董事长斯坦普尔。
美国人的愤怒是有理由的,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日本卖了230多万辆汽车到美国,而美国销往日本的汽车数量只有万辆,大部分还是日本在美国的工厂所生产。1991年度,美日贸易逆差达到4120亿美元,其中70%为汽车和汽车零部件。
密西根州参议员里格尔到处指控这是“经济珍珠港事件”。
汽车产业对日美两国经济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支柱产业,这是一个需要自己基础结构的巨型产业,没有汽车,其它许多产业根本无法生存。汽车业的兴衰足以影响一国的经济命脉。所以,天天把贸易自由挂在嘴边的美国人实在做不住了。
日本首相宫泽喜一领头,满脸笑容、殷勤有礼地迎接怨气满腹的美国客人。他心底下非常理解美国人的怨气:通用汽车对于美国的重要性有如他们的国旗,我可以理解他们被日本人击垮时的感觉。
双方代表在美国大使馆对街的小仓饭店中,美国汽车公司的代表们,与代表日本汽车产业界的丰田、日产、本田、马自达和三菱等公司的代表,进行了一场艰难的谈判。
美方以福特董事长波林为首,坚决要求以贸易限制逼日本人就范,因为日本在美国市场倾销自己汽车的同时,却紧闭自己的国内市场不容外人进入。波林指出,在1982年—1991年为止的10年间,日本的贸易顺差总和为5420亿美元,其中对美贸易顺差达4120亿美元。而每10亿美元的对日贸易顺差就使美国丧失约3万个就业机会,这对美国经济及其工业基础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波林提醒日本,美日两国均是“WTO”成员国,这意味着两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必须遵守自由竞争的平等原则,根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条规定:“由于进口急剧增加而出现重大损失,对国内产业调整造成损害,可以采取紧急限制进口的措施。”所以美方可以对日本车进入美国市场实行限制,或者,日本允许其他贸易伙伴如同它进入美国、欧洲和世界其它市场那样进入日本市场。
波林以很有说服力的数据表明日本对外封闭了本国市场。他说:“日本汽车制造商无疑非常出色,但是还不至于出色到占领美国汽车市场超过30%和欧洲市场11%的同时,使外国进口汽车所占日本市场的份额控制在不到3%的水平上。”
这些数据非常有说服力,欧洲共同体国家素以保护自身市场而全球闻名,但由本国汽车制造商占有的市场比率不过如下:英国43%,德国73%,法国67%,意大利63%,其余汽车业不发达的国家则主要依赖进口车。
而日本汽车在本国市场的占有率却高达97%。
面对这些数据,任日本汽车制造商舌锭莲花,也无法否定封闭本国市场的事实。
要知道,日本汽车市场是世界主要汽车市场之一,日本汽车普及程度达到平均每人拥有一部车的水平,在美国是平均每人拥有一部汽车,欧洲平均每人拥有一辆汽车。可是,外国车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却是极低,美国汽车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仅1%,而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上的占有率超过30%,美国人对此火气十足。
谈判拉锯般地艰难进行着,从日本方面来讲,并不想引发一场美日贸易战,毕竟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同时也是全球最自由的市场。
最后日本方作出如下承诺:同意到1994年把进口美国汽车零部件的金额从1992年度的90亿美元增加190亿美元,并将美国汽车的进口量每年增加万辆,同时,把销往美国的日本车从过去的每年230万辆减少到165万辆。这就是《东京宣言》。
在美国的政治压力下,日本汽车厂商无奈地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从1992年以来,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日本汽车制造厂商开始告别80年代的辉煌,进入寒冬。
4、日本家电业打败美国同行
日本家电产品在60年代打入美国市场。1961年,索尼公司以8英寸微型黑白电视机率先进入美国市场。第二年,进入美国市场的日本电视机生产企业达到3家,第三年,增加到7家。这些进入美国市场的日本生产的电视机基本在12英寸以下,除索尼打自己的品牌外,其余企业大都贴美国公司商标牌,故基本未遭到美国公司的抵制。
在美国站稳脚跟后,日本企业开始向美国大量出口大屏幕电视机和彩色电视机,并且大都使用自己的商标,如东芝、日立、松下等,与美国同行正面交锋。凭着质优价廉,日本企业很快就把美国同行打败了。尽管美国企业频繁使用反倾销保护措施,但最终还是关门大吉。
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收音机上。1955年,美国市场上的收音机95%是美国产品,1965年降到了30%,到1975年,美国生产收音机的企业已经全军覆灭。
之后是录像机。录像技术的发明者是美国的安佩可斯(Ampex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