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投资智慧全集 >

第7部分

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投资智慧全集-第7部分

小说: 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投资智慧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有什么投资风险,而且获利空间还很大。
  事实上,1952年该股票价格就达94美元,相当于1948年收盘价的6倍。虽然这一股价的突然窜起直接原因是该公司新发现了一处重要油田,但如果撇开这一意外收获,1952年股价涨到50美元是不成问题的。
  【格雷厄姆智慧结晶】
  拨开乌云见太阳。要看清上市公司的真实业绩和股价,必须把各种账外因素考虑在内,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当然,这其中既包括有利因素也包括不利因素。
  

寻找即将被兼并的上市公司(1)
提供思考的关键是,这种经营决策在资产实际价值方面要实现股东利益,这些资产价值比长期占优势的市场价格要高。这种情况是由所报告的收益、股利率和不引人注目的增长记录建立起来的。
  ——本杰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投资理念】
  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应当注意几种典型的“特别情况”的处理,因为这种“特别情况”的出现,会有助于投资者获得额外投资收益。
  他说,例如当一家上市公司有可能被另一家公司兼并时,这时候就属于一种“特别情况”。兼并公司要想兼并被兼并公司,就必须开出比实际价格更高的要价,而这就使得它的股票持有者一夜间获得一大块差额。
  因为谁都知道,对于准备扩大规模的上市公司来说,与其新建一家公司,不如直接从股市上去收购一家现成的公司爽快。而这时候兼并公司为了实现自己的企图,就必须获得被兼并公司大多数股东的同意,从而它必须开出明显高于现在股价的收购价。
  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如果拥有被兼并公司的股票,就能在这种股价被抬高的过程中趁此获利。
  格雷厄姆举例说,1962年10月美国斯陶弗化学公司准备兼并纤维胶公司时,纤维胶公司已经同意出售它持有的资产给对方公司了,可是却遭到美国司法部的反对,因而兼并计划被搁置下来。司法部反对的主要依据是《反托拉斯法》。
  这时候,另一家想兼并纤维胶公司的美国福特公司提出一则新方案,并且于1963年提高收购价格,把纤维胶公司的股价提高到60美元。
  这表明,如果兼并方案最终能取得成功,这时候的股东将会得到一笔上涨了80%的以现金计算的股票,另外再加上由纤维胶公司持有的蒙桑托化学公司的股票。也就是说,一共可以获得30%的投资收益。不过,这笔收益也有可能会遭到滞付。
  1963年5月,该兼并方案被股东大会认可,然而同样遭到美国司法部反对。随之而来的是,该股票的价格又重新回到它过去的水平。
  1963年7月,美国地方法院支持这次兼并,随后美国高等法院也在8月放弃了反对兼并行动,从而使得这项兼并计划最终得以实施。
  就这样,1963年11月美国纤维胶公司用现金购买的股价加上蒙桑托化学公司的股价合计高达82美元,到当年年末股价就上涨到美元。
  换句话说,投资者如果在1963年1月买入该股票,并且在当年年末卖出,将能获得40%的投资获利。
  格雷厄姆特别指出,同一家上市公司被兼并,前者失败了,后者成功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后者的出价更高。
  从表面上看,前者的兼并方案遭到司法部反对,所以没有成功,而实际上,后者的兼并方案也是遭到司法部反对的,最终又怎么成功了呢?更关键的因素是后者的出价高。由于被兼并公司能找到出价更高的兼并者,所以前者注定要让位给后者的。
  格雷厄姆一直持这样一种观点:对于股票销售或清算来说,只要以低于现在股价75%的价格买入股票,就几乎没有真正的投资风险。反过来说,投资者如果以现在的价格买入这只股票,如果购买价低于将来该公司被兼并时股价的75%,几乎同样不存在真正的投资风险。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不过是往前看还是往后看罢了。
  具体到这个案例来说,即使福特公司的这个兼并方案仍然最终被反托拉斯行动所阻止,出现第三个兼并者也是完全可能的。
  因为在这种兼并关系中,兼并方和被兼并方完全是非竞争关系,最终总有办###避开司法攻击而得以实施。即使这种兼并方案麻烦多多,投资者也能从中获得额外收益。
  正如华尔街上的一句传统格言所说:“决不买进一场诉讼。”意思是说,如果兼并方案遭到司法部反对而引起法律纠纷,这时候投资者尤其是那些投机者会纷纷抛出股票,从而使得股价大大低于实际价值的。
  可是格雷厄姆认为,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这恰恰说明这种股票的价格将来一旦回升,投资者将能从中获得巨额利润。
  不过他也认为,类似于这种“特别情况”的处理属于一种专门投资技巧,只适合于一小部分进攻型投资者掌握,并不是每个投资者都能掌握的,关于这一点需要特别指出。
  【格雷厄姆智慧结晶】
  格雷厄姆认为,当一家上市公司传出被另一家公司兼并的消息时,它的股价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上升。好好把握这种投资机会,会比平时获得更多的额外收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面临清算时的股价诱惑力大(1)
讨论重组程序时,我们给出了处于财务清算中的两个不同例子:菲斯克橡胶公司和斯塔贝克公司。前者将证券以低得可怜的价格出售,这与其代表的流动资产价值极不相称;后者的票据(利率为6%)价格与股票价格也极不相符。一般说来,当财务清算最终实现了大量价值时,人们将发现,高级证券卖得实在太便宜了。这个特点有双重意义。它先是我们极力反对人们以投资性价格购买一家可能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发行的任何证券;现在又使我们认为,在财务危机出现以后,它们可能创造出诱人的机会来。
  ——本杰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投资理念】
  格雷厄姆认为,当一家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尤其是面临清算时,它的股票价格和内在价值背离的情况司空见惯。
  这种现象说明两点:一方面,投资者这时候就不能再以投资眼光购买该股票了,因为在它身上充满了投机性;反过来,也正因这种股票这时候充满了投机,当它出现财务危机后,会对投资者产生更大的诱惑。
  他举例说:美国股市上有一家上市公司名叫菲斯克橡胶公司。1932年4月,它发行在外的第一抵押债券有760万美元,每100美元票面债券交易价格为16美元,年利率8%;发行在外的信用债券一共有820万美元,每100美元票面债券交易价格为11美元,年利率。两者合计,表明该公司的证券市场总价值为760×16%+820×11%=万美元。
  与此同时,该公司1932年6月30日资产负债表项目表明,这时候它的各项财务数据是:①拥有现金万美元;②应收账款减去备抵项目后余额为万美元;③存货按成本价和市场价格中较低者计算为万美元;④应收账款万美元;⑤固定资产减去折旧后的净值为2335万美元。
  这表明,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和内在价值相比产生了严重背离:股票总价值只有万美元,还不到现金储备的1/3,刚刚超过1/4;与净速动资产总额①+②+③-④=++-=万美元相比,还不到它的1/7;如果包括固定资产净值,更是只相当于它的1/20!
  至此,无论哪一位投资者都能看出来,购买这样的证券不但不会有任何风险,而且还会有巨额获利回报。
  看一看该公司后来的发展轨迹吧:1931年1月该公司宣布接管,1932年第一抵押债券的价格就下跌到100美元票面为16美元,1933年实施重组计划后,投资者从中得到40%的现金及后续公司的证券。1933年年末,现金和后续证券总价值马上回归到与其自身等额的水平,即在短短的两年间,该债券价格就从16美元上涨到100美元!
  与此同期,相应地,1932年该公司的信用债券价格下跌到100美元票面为美元,1933年实施重组计划后,投资者从中得到37%的现金以及后续公司证券。1933年年末,现金和后续证券的总价值回归到它自身价值的70%左右,即在短短的两年间,该债券的价格就从11美元上涨到70美元!
  还有一个典型案例是安大略电力服务公司的股票。该公司发行在外的第一抵押债券1950年到期,年利率为,1932年7月1日停止支付利息,随即宣布公司重组方案。
  消息传出后,100美元面值的债券其交易价格跌到只有21美元。后来,安大略水电委员会出面购买该公司资产,然后在安大略省政府的足额担保下,水电委员会用900美元的新债券换取1000美元的安大略电力服务公司股票。1933年12月,这种100美元面值的新债券价格为90美元,实际上这表明,100美元面值的旧债券价格这时候已经上升到了(900/1000)×(90/100)=81美元,即在短短的半年间,价格从21美元上涨到81美元!而那些没有换取新债券的旧债券呢,也得到了相当于债券面值70%左右的现金。
  格雷厄姆提醒投资者说,一般情况下,如果遇到这样的清算过程,其中似乎总存在着某种价格模式——这时候的证券交易价格,无论与债券价格相比还是和自身内在价值相比,一般都会表现出偏高的趋势。尤其是当清算过程比较长的时候,这一趋势尤其明显。
  究其原因在于,在该公司被清算时,有太多的投资者会对这种证券的低价格表现出极大兴趣。不过,随着财产清算过程的进行,投资者对其优先股的投资兴趣会逐步减弱,从而导致价格明显下降。
  所以,你经常能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当重组方案即将宣布时,这时候公司的高级证券价格会跌到最低点。毫无疑问,这时候就是投资该股票的最好时机。
  【格雷厄姆智慧结晶】
  格雷厄姆认为,当公司面临清算时,往往会出现价格和价值严重背离。毫无疑问,这时就是投资该股票的最好时机。算一算菲斯克橡胶公司的账,就能证明这一点。
   txt小说上传分享

附权证券比普通股投资价值大(1)
很显然,当一种可转换证券以相对于普通股的转换平价出售时,它比后者更具价值,除非它的价格远远高于投资性价格区间,这会使它仅仅成为普通股契约的另一种形式。一般来说,以一定的成本换取高级证券的强安全性是值得的。当可转换证券的投资回报率高于普通股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使前者低于后者,在某种程度上这仍是一种值当的调换。
  ——本杰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投资理念】
  格雷厄姆认为,附权证券比普通股更具有投资价值。只要它的价格不是高得离谱,否则,它就会比普通股更值得投资。即使它的价格略微低于后者,也不必过分担忧,这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格雷厄姆说,附权证券往往会出现安全性和获利机会两者美妙的结合。尤其是附权证券与同一上市公司的普通股相比,投资价值更大。当然,这一结论是相对而言的,不能孤立地来看。
  例如,基思…阿尔比…奥菲厄姆公司发行的一种累积性优先股,它的股利率是7美元,可以转换成3股普通股。1928年,它的优先股分得了全额股利,可是普通股却什么也没得到,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这一年里,有许多机会允许普通股投资者以转换平价或者接近于转换平价的价格,用普通股来调换成优先股。可是许多投资者不懂得其中的利害关系,总是犹豫不决,结果丧失良机。
  他说,1928年中一共有4次最好的调换股票机会,具体是:8月8日,27股普通股调换成股优先股;9月13日,33股普通股调换成股优先股;10月9日,股普通股调换成95股优先股;11月3日,34股普通股调换成102股优先股。
  他认为,投资者无论抓住其中哪次机会成功实施调换,都是有利可图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投资者既可以从中创造获利机会,又不会丧失任何既得利益。
  调换后,优先股的收益率至少可以达到7%,相比之下普通股的收益率为0。如果普通股价格上扬,优先股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如果普通股价格下跌,优先股的下跌幅度则会比普通股小得多。
  更不用说,1928年10月该公司还成立了几家控股公司,其中有一家公司发行了A类普通股,该控股公司的投资者完全可以用1﹕1的比例,将A类普通股换成基思…阿尔比…奥菲厄姆公司普通股;或者,可以按照3﹕1的比例,将A类普通股换成基思…阿尔比…奥菲厄姆公司的普通股。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曾经有多次机会让投资者以非常接近于转换平价的价格,实施这种调换,遗憾的是,许多投资者对此根本不懂。
  他说,这种操作不会给原来的股票投资者带来任何损失,却可以创造更多获利机会。格雷厄姆由此得出结论:当存在着一种可转换成普通股的高级证券时,集中于普通股的投机兴趣,经常会使普通股的价格水平接近或者高于与之相对应的高级证券价格。
  事实上,当后来这家控股公司的A类股票一无所获时,基思…阿尔比…奥菲厄姆公司的优先股却悠然享受着7%的股利收入。
  从这一点来看,即使当初优先股的价格高于相对于普通股价格的转换平价,投资者也不吃亏。例如,当初这种差价即使相差5个百分点又怎么样呢?从最终效果看,仍然是划算的。
  他说,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个更典型的例子。1919年11月,美国股市上新推出了统一纺织品公司的可转换债券及其相关股票。债券的利息率为7%,股票价格为美元,1920年4月股价最高时曾经达到美元。这时候,公司又推出了1923年到期的短期可转换债券,总额为300万美元,100美元面额的债券售价为美元,利息率7%。
  1920~1921年,该公司收益锐减,导致普通股价格急转直下,投资者可以在1920年11月轻而易举地以每股21美元的价格认购新发行的股票。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转换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