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春风拂栏(致村官,麦田里的守望者) >

第21部分

春风拂栏(致村官,麦田里的守望者)-第21部分

小说: 春风拂栏(致村官,麦田里的守望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说,农业是靠天吃饭的行业,风险太大。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气的不算。还有,农业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靠一个现代农业就能支撑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我说,你这样说,证明你根本不了解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比,现代农业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及关联的二、三产业。随着科技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以高产、优质、高效的种植业、健康高效的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农业观光旅游采摘体验业等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具有无限发展空间,可以使农民利益最大化,并最大限度地容纳农村劳动力。因此,我们说,发达的农业、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及第三产业完全可以支撑起农村地区的未来。

  徐平说,我想知道,农村怎么跨越第二产业发展阶段直接发展第三产业?穷乡僻壤怎么发展第三产业?我说,在农村发展第三产业不仅现实,而且可行。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发达,广大农村地区可以跨越第二产业,直接进入第三产业发展阶段。这方面有先例可循,印度没有多少高速公路和高楼大厦,但不影响印度建立发达的软件产业。

  徐平说,就算可以,谁来发展?我说,城里人及有知识的乡下人。徐平说,谁来消费?我说,城里人和富裕的乡下人。徐平说,农村有什么吸引力让城里人下乡?我说,农业文明、农耕文化、农村的优美环境和新鲜空气、农家饭都对城里人有很大吸引力。徐平说,我还是觉得,你的说法有点乌托邦,不现实。 。。

52、春汛之潮流所向
我说,农业承载着生产、生态、生活、社会保障功能。土地是农民的生命线。农业是农民的保命饭碗。不要小看了这个饭碗,有与没有大不一样。有饭碗可以保农民的命。打破这个饭碗,将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另外,实现农业现代化,还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农民不富,农村不稳,整个社会的和谐就无法实现。此外,为了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

  徐平说,发展现代农业,有几个很难解决的问题。1,人才问题。你看农村地区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残,年轻及有头脑的人,都外出打工了。2,资金问题。据我所知,对于高风险的农业,许多人是没有兴趣投资的。我说,这两个所谓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以前,我们对‘三农’重视不够,造成农村人才流失和资金高地的形成。

  今后,只要我们树立‘农本思想’,搭好舞台,还怕没人来,还怕人来了留不住吗?别忘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教育和武装最广大的农民,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了全国胜利。至于农村建设资金问题,一方面靠中央政府的投入,另一方面,可以自筹。此外,我们可以发动和引导农民投工投劳,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善农村的水、电、路条件,筑巢引凤。

  徐平说,看来,你是铁了心反对‘城镇化、工业化’了?我说,我再强调一遍,我不反对在农村发展现代工业、不反对农民上楼,但反对工业化、城镇化的提法。徐平说,还不是一个意思?我说,二者意思不同。

  徐平说,不管二者的意思是否相同,你的说法都有点杞人忧天。俗话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你不生产粮食,自然有人生产粮食,这叫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你没看到吗?发达地区发展工业、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是普遍现象。我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任何一个地区的老百姓,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都不应成为现代化的弃儿。凭什么要求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生产粮食、保证发达地区的粮食供应?

  徐平说,你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动不动就提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你、我这个层次的人考虑的问题吗?我说,“缸米不移赤子心,未卑未敢忘忧国”。徐平说,乌托邦的想法,绝对乌托邦的想法。如今,强劲的‘工业化、城镇化’号角奏响了田园挽歌。你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唱田园牧歌,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不自量力。真按你的想法实施,农村只有被抛弃、被损害的份。

  我说,你的看法才不现实,也不符合农民期待。徐平说,怎么不现实,怎么不符合农民期待?我说,‘保民、安民、富民’必须成为农村现代化的出发点。按你的说法,无法解决‘保民、富民、安民’目标,农民自然不会拥护。按“大村、大农、大田”的思路走,中国农村的现代化一定能够实现。

53、春汛之相互攻击
徐平说,三农问题不是靠保护可以解决的。我说,保护农民就是保护城市人自己。消灭耕地、森林、山林、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原生态环境,将人类囚禁于水泥森林中,不符合人类期待。这不是农村现代化,而是城市的无限扩张。

  城市能脱离农村而独立存在吗?显然不能。所以,我支持农村发展生态型、环保型工业,支持农民上楼,但反对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提法。农村现代化“异化”不符合农民利益,也不符合国家利益。

  徐平说,“生态立村”如何走通?须知,中央财政投入农业建设的资金有限。私人资本,谁愿意投向低产出、风险大、靠天吃饭的农业呀。我说,农村的财富多多、机会多多。

  只是,我们缺乏对“三农”的足够宣传,缺乏对世界范围内农业发展的足够关注。另外,一些开发商介入农村现代化时太贪婪了,把肉整碗端去,只给农民一些汤汤水水,自然得不到农民支持。徐平说,说一千,道一万,我也不同意你的观点。

  会后,院长把我和徐平叫到一起说,你俩是我院的骄傲,学院为有你们这样的青年教师而自豪。我仔细谛听了你们的观点。我认为,你们的观点都很有见地。如果取长补短、互相融合,将是不错的选择。农村不能没有工业,城镇不能没有农业。你们俩的主张可谓殊途同归,不可妄自菲薄。

  我对院长说,您说得不对。我和徐平根本就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徐平的错误在于,为了‘工业化’而工业化,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他以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灵丹妙药,简直太天真了。

  他忘记了,‘工业化’的主体是企业,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家的最高追求。企业家不是慈善家,他才不会考虑农民利益哪。徐平说,不给企业一滴水,你就休想得到一桶水。我说,你岂止想给企业一滴水,你想连桶带水都想送给企业。徐平说,你说应该怎么办?我说,农村现代化的主体,必须是农民,不能是企业家。

  徐平说,农民既缺乏资金,又缺乏经验,靠他们如何实现现代化?我说,农村现代化为了农民,必须依靠农民。为此,政府必须主导农村现代化进程,走市场化道路。徐平说,大话谁都会说,关键是怎么操作。我说,当务之急,是发展现代农业及关联产业,实现产品的极大丰富。

  徐平说,资金从何而来?我说,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徐平说,同志,按你的说法,一万年也实现不了农村现代化。要只争朝夕呀。我说,事情没有你说的那么邪乎。好的农业政策、先进的农业技术、市场化经营及资金投入,可以迅速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徐平说,这四个条件,农村一样也不具备。

  院长打断我们俩的话说,既然你们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别再争论了。这种争论永远没有结果。我劝你们下乡调研,查阅资料,继续寻找论点、论据,下次再战。用农村改革成功的实践说服对方比高谈阔论更有意义。我和徐平郑重地点了点头。

54、春荒之放眼世界
此后,我开始潜心研究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韩国、日本、以色列、荷兰四国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韩国开展的‘新村运动’和日本推行的‘一村一品’,极大改变了两国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助推了两国的经济起飞。

  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和荷兰的‘设施农业’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不良影响,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自动化、工厂化生产。

  荷兰是一个建在低地上的国家,国土面积狭小。‘设施农业’及成功的产业政策,做大做强了该国的花卉产业,使该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花卉生产和交易中心;以色列一半国土面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依靠先进的节水滴灌技术,一举使沙漠变绿洲,农业生产的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对农产品的大部分需求,每年还出口大量的农产品和农业设备、农业科技。

  看完上述四国的资料,我感到格外振奋。我马上将四国经验向徐平做了介绍。徐平听后,不以为然地说,国外的市场经济发达,不适用中国。农业不解决市场化问题将没有前途。

  为了说服徐平,我开始研究农业的市场化问题。这时,1984年7月在美国洛杉矶成功举办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的市场开发模式引起了我的关注。洛杉矶奥运会由于实行商业化、市场化运作,改变了奥运会连年亏损的局面,实现了巨大盈利,使奥运会成为香饽饽,引来各国争办。

  这使我联想到,农业如果实行商业化、市场化运作,也可以成为香饽饽、金馍馍,引起众多企业争相投入。我将自己的想法又向徐平说了。徐平说,奥运经验对农业不适用。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甚至不足百分之一,农业唱不了主角,上不了台面。另外,中国的计划体制决定了农业不可能实行市场化运作。

  我不气馁,开始关注中央的宏观农业经济政策。1984年10月20日出台的‘*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让我对现代农业信心百倍。中央文件肯定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目标。我看了,深受鼓舞。

  我兴奋地对徐平说,看到没有,中央已经吹响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号角。农业大有希望。徐平说,你得意什么?中央文件中出现的‘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说明,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从农村转入城市,农村更没有希望了。我说,恰恰相反。包括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内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村大有前途,农业大有希望。

  综合中央政策、韩日以色列荷兰四国的经验及洛杉矶奥运会市场化运作成功的启示录,我对农村现代化充满了信心。我认为,在种、养业发达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无缝链接与循环的目标。农民通过种‘铁杆庄稼’、‘栽摇钱树’、‘养金鱼、金鸡、金羊、金猪’,从事含金量高的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业,完全可以实现增产增收、治穷致富的目标。农民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 想看书来

55、春荒之不灭山河
在农学院院长的倡导下,我和徐平决定回乡,以两镇现代化为题,联合调研、资料共享,分头撰写各自的调研报告和论文。也就是说,用同一份材料,作两份不同的大餐。

  不久,我和徐平踏上了回乡的路程。我们从北京坐火车到省城,又从省城换乘汽车一路向南,沿着中通道驶往两镇。汽车刚进入枫丹市界,我就隐约地看见,蓝天白云下,一座连绵起伏、高耸入云的大山,那就是蜀山。从北面看,它的轮廓象极了一位英俊少年。山脚下,是许多高高低低的山丘。山丘之间,是绿地和村庄。

  随着汽车越来越接近北镇,蜀山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那么巍峨高大、那么威武雄壮。山体植被茂密,绿莹莹地透着灵气。这一切应该感谢驻地官兵。由于他们的存在,蜀山的山体和环境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当汽车进入北镇后,我的心开始发凉。一根根伸向天空的冒着黑烟的大烟囱、随意架设的电线杆和空中飞线,遮挡了蜀山的天际线,破坏了人们的视觉观感。

  中通道两侧的小山、小丘绿植无存、岩石裸露、满目疮痍,成因是无处不在的吃山企业的存在,如采石场、石灰窑。平原地带也有不少地方满目疮痍,成因是吃土企业的存在如砖瓦厂、砂石料场、灰膏厂、混凝土构件厂等。北镇还有大片耕地因被圈占而抛荒。龙河河道里,流淌着黑乎乎的河水。山脚下,一大片坟茔的存在大煞风景。我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

  到了北镇老家,徐平没下车。他要与我同行。汽车从龙河大桥驶入南镇后,我看到了与北镇几乎无二致的景象。冒着黑烟的大烟囱、林立的电线杆及空中飞线、满目疮痍的大地、无处不在的坟茔、黑乎乎的河水、废弃的沙坑和挖沙人。同样可见大片因被圈占抛荒的土地。我的心情更加沉重。资源和环境是两镇的生存线、发展线、致富线。如果任其被破坏、浪费下去,两镇有何前途可言?

  下车后,我回头遥望蜀山的轮廓,它又变成了一个俏丽的少女模样。我的心中油然而生敬意。看天色尚早,我和徐平找老乡聊天。老乡们告诉我俩,吃山、吃土企业的兴起,是这两年的事。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对沙石料的需求量增大,导致吃山、吃土企业大量涌现。

  由于青壮劳力大多进城务工,许多村庄成为空壳村,村里留守的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即俗称的“38、61、70”部队。河水污染,是因为两镇兴办的企业多是规模比较小的“小水泥、小炼焦、小化工、小造纸、小印染”等五小企业,排污超标所致。

  罪魁祸首当属台湾人雒丹在北镇开办的服装厂及台湾人田野在南镇开办的化工厂。这两个企业是当地的纳税大户,没人敢管他们。

56、春荒之各显身手
看天色已晚,我拉徐平回我家。推开家门,我大吃一惊。没想到,许多两镇老同学都在我家。慧兰,南镇党委委员兼南镇派出所所长。王蓉,南镇主管工业的副镇长。嘉鱼,南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青锋,白露市大江律师事务所律师。肖微,白露大学讲师。白洁,白露市电视台著名节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