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贵妃起居注 >

第50部分

贵妃起居注-第50部分

小说: 贵妃起居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循老实答,“回皇爷话,嫔妾在。”

“汉王妃席间说了对我不恭敬的话,说我老糊涂了,给太孙胡乱赐婚,是不是?”皇爷又问,看徐循犹豫了一下,顿时就咆哮起来了,“是不是!”

徐循真是吓得眼泪都要出来了,她根本都看不清太孙又或者是太子妃等人的脸色,也没法去看,慌乱间只能记着三宝太监的好心嘱咐,老实道,“似乎是有这么回事……”

她还没说完呢,皇爷的咆哮声一下就转了向,“好哇!韦氏你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一边说,一边居然就抓起身边的一个碗,冲着某个方向飞了过去……

徐循屏着呼吸,跟着这个碗转过头去——皇爷一生戎马,虽然年老,但功夫没落下,准头和力道都是在的,汉王妃一声没出就被砸晕了过去,额前顿时绽开了点点鲜红。

屋内顿时响起了被压抑着的惊呼,太子一下站起身来,以他庞大身躯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奔到徐循身边就跪下了,“爹!还请给二弟稍留些颜面!”

太子妃也离席跪了下来,给皇爷磕头,“还请爹消消气、消消气。”

他们俩都跪了,徐循等人能不跪吗?屋里悄没声息就下去了一大半的人,只有张贵妃和高辈分的藩王等人没跪。老爷子就这还不服气呢,哐当一声又砸了一个碟子,“老子怎么给孙子挑媳妇都有得说!你怎么不说老子选错了太子?哦——我知道了,你他娘心里想着这事儿呢!长舌妇!挑拨离间!蛇蝎心肠!好好的儿子,让你给挑拨坏了!”

一屋子人都压不住他的火气,老爷子又吼了一句,“此等毒妇,理应赐死!”

咕咚一声闷响,汉王妃可能才醒,一听这话顿时又晕了过去。太子和太子妃磕头如捣蒜,高声请皇爷留情,可越是如此,皇爷火气越盛,话说得更直接,“我还在就这样事了,我要不在了,还不得更嚣张!拖下去赏她毒酒!”

大年夜、藩王都在,刚迁都、新年大朝前……

现在连张贵妃都有点坐不住了,杀鸡抹脖子地给几个藩王妃使眼色,到末了,还是代王妃叹息一声,站起身来。

“姐夫!”她加重了语气,“韦氏再怎么样,也伺候过姐姐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本朝徐氏,是一门两国公,姐妹三王妃。太祖年间三姐妹都嫁给了藩王,大姐燕王妃,二姐代王妃,三妹安王妃。后来,大姐做了皇后,去得早,二姐在封地不常来,安王妃比较苦,安王早死无嗣,封国被撤了,她自己回京生活,在京城自己开府,皇爷屡屡加恩,那份眷顾就不必说了。每回进宫,张贵妃都要以上宾礼相待的。

小姨子说话,皇爷很给面子,他的语气缓和了,“二妹,我是清理家门,你可别来掺和也!”

安王妃久居京城,估计也比较了解皇爷的性子,亦是站起身道,“姐夫,您在这发火也没什么,可眼看着时辰快到了,姐姐的喜容还没请进坤宁宫呢……”

这倒是提醒了皇爷,他一拍大腿,顿时消了怒火,“险些被这忤逆的媳妇给气得忘了正事!走,咱们仨请像去!”

他扫了一屋子人一眼,孩子气地道,“就咱们仨,不带他们!”

安王妃笑了,“捧喜容那是儿子的事,您谁也不带,不能不带老大和老大媳妇啊。”

“带什么带,肥得像猪,看见他就心烦。”皇爷对太子真是没好话,他居然也真的不打算带太子了。“大囡过来,和爷爷去请你祖母——”

太孙就站起身安静地站到了祖父身后,安王妃、代王妃翼从两边,这么一行人就风一样地刮出了屋子……

也不知静了多久,张贵妃才站起身来,面色如常地笑道,“好啦,大喜的日子,都高兴点儿。汉王妃扶下去了吧——嗯,找人好生照看着,别令她委屈了。来来来,戏怎么都停了,我还没听过瘾呢——”

不消片刻,屋内顿时又满是欢声笑语,从表面上看,根本都看不出丝毫的争吵痕迹……

徐循觑见空当,也就慢慢地从地上起来,正要回偏殿去呢,太子妃看见她了,便冲她招招手,招呼她到身边来坐。

这……

唉,在心底叹了好几声气也没用,徐循拖着沉重的脚步,还是得去太子妃身边,继续她今晚的冒险和挑战。

☆、62体面

当然;和喜怒无常的皇爷不同,太子夫妇的性格还是比较正常的。对徐循的到来都表示了欢迎,还是太子先开的口;语调很和气。“刚才吓着了吧?”

外头杂剧是锣鼓喧天,演得热闹无比,屋里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也煞是高兴。没有多少人注意太子夫妇和徐循这边,徐循的胆子多少也大了点,没那么惊弓之鸟的,她点了点头,老实承认;“怕得不得了。”

太子夫妇要比她淡然得多了;太子刚才被骂过像猪;接仁孝皇后喜容都不让他去,现在也就和没事人似的,还是该吃吃、该喝喝。慰问了徐循一句,便不说话了,倒是太子妃把徐循揽在怀里,有点心疼地说,“别怕,皇爷的火也不是冲着你发的。”

抚慰了徐循几句,她又低声问,“刚才三宝太监去接你的时候,是不是和你说了什么?”

徐循现在整个还出于惊魂未定阶段,人家问什么她就老实答什么,“郑大人说,这事和我没关……要我老实答话就行了。”

太子妃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把徐循放开了,“张娘娘喊你呢,过去吧。”

徐循只好又挪移到张娘娘身边去——张娘娘也是有几分真心疼她的,也是把她揽进怀里,笑道,“刚才吓着了吧?没事,皇爷就是那样,一阵一阵的,也不是冲你发脾气,你犯不着害怕。”

又哄了徐循几句,见徐循渐渐地回过神来,便说,“你在我这坐着吧,别回去了,一晚上的只是看戏也是无聊,咱们聊天解闷儿。”

要说吓蒙着还好,现在回过神了,各种问题就开始层出不穷地往外冒了,徐循心里被无数个问题缠绕着:三宝太监去喊她,是什么意思呢?那番话是有意要说,还是看她可怜无心提点呢?太子和太子妃问这事做什么呢?皇爷是如何知道了汉王妃的那几句话的呢?

然而,她一张口,问出来的却是这么一句话,“皇爷……皇爷这么凶,您就不害怕吗?”

这话问得,实在是太稚气了,张娘娘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望向徐循正想数落她几句,见这孩子擎着一双大眼睛望着自己,眼里依稀仿佛还有泪光,不知如何,忽然触动情肠,这笑也就没了影,嘴唇微微一翘,语气倒是有点冷清了。

“这么多年来,早就习惯了。”张贵妃说,拿嘴唇一努太子方向,“你瞅太子夫妻两个,不也是都闹疲了?”

懵懵懂懂的小婕妤倒抽了一口凉气,顿时便露出了一脸惊讶,张贵妃这会儿,是真的觉得她有点像自己那个早夭的小妹妹了。刚才站在皇爷跟前,怕得双眼珠泪欲滴,却还是死死咬着牙关,不叫眼泪往下掉的样子,甭提多惹人怜爱了。这么纯纯的、憨憨的,像是一朵才开的小野花,都说不上什么品种,也谈不上什么贵气、傲气、心气……这一切都没有。怯怯弱弱的,叫人由不得就担心,一阵风过,它会不会就从枝头给落下去了。

哪怕是除夕夜的大宴会,她也忽然没了喜庆的心思,望着这一屋子虚假的欢笑,张贵妃略带疲倦地,倒是和徐循不合时宜地说起了皇爷的事儿。“打从十多年前,娘娘没了以后,皇爷头风病一犯,脾气就是不好,什么话都说的出口,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从前昭献贵妃在的时候,她生得和娘娘像,还能劝着皇爷一些,皇爷看到她,就想起娘娘……”

虽说执掌六宫已经这么多年了,但张贵妃口中的‘娘娘’,还是只有一人,一说起这两字,她语气中便自然而然地带上了孺慕与敬畏。“可这几年,昭献的病越来越沉,皇爷性子也就越来越坏。我和你说习惯了,可不是虚言骗你,真是都习惯了,都闹疲了。这样的事儿,三天两头、屡见不鲜……就你知道的,虞美人不就是这么没了的?一句话说错,皇爷当场色变,立刻就拖下去喂了酒……当然,咱们这些人不至于没命,可随时随地被吼一顿的感觉也不好受的。”

徐循禁不住打了个机灵,忽然间,她明白了为什么太子妃、太孙妃和孙玉女,都要一再强调‘皇爷脾气不好,男人们在外面不容易’——换做是她,长年累月在这么一个喜怒无常的皇爷跟前服侍,说不定都恨不得去死了还干净点,也胜过活在这种战战兢兢的恐惧中。

除了她这种不经常在御前服侍的人以外,基本上新年夜就是御前近臣的大联欢,大家估计都是真的习惯了皇爷变幻莫测的情绪,这件事居然就这样被放过去了。几个藩王有点惊魂未定,其余的妃嫔也好、中人宫女们也罢,很快又都欢声笑语了起来。徐循有心多问点这方面的事,又知道问多了也破坏气氛,便强行忍住只是看戏,过了一会儿,发觉张贵妃含笑看她,她有点不好意思了,“娘娘看我做什么?难道我把妆给吓花了?”

张娘娘扑哧一笑,“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逗乐?”

她怜爱地梳了梳徐循的额发,“我是看你一点都藏不住心事,心里有事,就这么写在脸上了……还想问什么,你就问吧。”

徐循更羞了,她忍不住把脸藏到张娘娘怀里,“娘娘笑话我了。”

两人你来我往的腻歪了一会儿,徐循也是忍不住就又问了,“皇爷脾气这样不好,怎么外头人好像都一点不知道呢。我身边那些嬷嬷,消息也算是灵通的了——”

张娘娘想了想,便道,“这种事又不光彩,肯定不会流传到宫外去的。至于宫内,《内起居注》可不记这些事,记的是什么你也清楚。皇爷身边侍候的人都是经过特别选拔的,压根不和别的中官搭话,你说这种事能不能传到你耳朵里了?就是宫人们知道了,没事也不敢拿这事和你说嘴。皇爷的闲话也是好传的?万一一旦露出去了,下场肯定比汉王妃还惨。”

汉王妃也的确是挺倒霉的,徐循想到她额前的伤痕,不免抖了一下。张娘娘见了,又叮嘱徐循道,“私下和自己人也罢了,在外人跟前千万不能失言。皇爷耳目的灵通,根本是你想不到的,汉王妃那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传到皇爷耳朵里的……”

似乎是察觉到了自己有点说过头了,张娘娘端起酒杯浅啜一口,就把话题给转变了。“一没留神都这会儿了,你困了没有……”

等到子时前,去请喜容的一群人也回来了,代王妃和安王妃两个小姨子围着皇爷,三人说得笑声不绝,口中“大姐”、“你们姐姐”之词不断,显然在谈论仁孝皇后。太孙面含笑意,也在一旁凑趣,屋内众人松一口气,气氛顿时更活跃了。等到过了子时,大家又开始依序拜年。

和去年一样,辈分最小的最先拜,徐循很倒霉又要打头阵,好在皇爷这一会心情不错,非但没有难为徐循,还笑言,“刚才惊着这丫头片子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呢。别和去年一样,大年初一就哭鼻子,意头可就不好了。”

说着,除了按份例早准备好的压岁钱以外,还从手上褪了一串佛珠撂给徐循,“给你压压岁、压压惊吧。”

徐循顿时就被羡慕的眼神给包围了——这可是皇爷恩赏,真龙天子手腕上戴过的佛珠!

这里面有什么含义那都不用多说了,光说一点吧,真龙天子戴过,那就有龙气,单单这串佛珠那都是格外灵验福气的好东西!

徐循简直都惊呆了,差一点忘记谢恩,皇爷居然也没怪罪她的笨拙,在她叩拜的时候还说,“给你的佛经,有没有仔细读啊?”

第一,皇爷居然知道自己去年大年初一就得了没趣,回去哭鼻子的事。

第二,皇爷知道太孙曾经给她几本佛经让她仔细研读。

这两件事足以让徐循目瞪口呆了,她又进入了那种有问必答的老实状态——也还好,小徐同志的工作态度一直都是很端正的,对太孙交代下来的功课,肯定会用心完成。“回陛下的话,《无量寿经》已能背诵了。”

“好。”皇爷又开始喜怒无常了,现在的表现主要是喜。他转身冲安王妃等人说,“你们在家也都多念诵《无量寿经》,你们姐姐在世时最为信奉此经,曾对我说,念诵此经譬如为她祈福。此言近年来在我心头一直萦绕不去,可见其果有夙愿。此女毫无所知,便能为仁孝皇后祈福,亦是大有福运。我这串佛珠没赏错人。”

呃……这也能被夸?

徐循都有点目瞪口呆了,好在之后也没什么下文——这么多人等着拿压岁钱呢,皇爷能分配她这么几句话,其中恩宠已经足够让人眼红了。她赶忙行了礼,就攥着佛珠退到了人群后头。

今晚这几出戏,真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徐循还没回过味来呢,只是站在殿角发呆。刚好现在屋外有中人放焰火,领了压岁钱的低等妃嫔也是三三俩俩地出来说笑,屋内屋外都比较热闹凌乱,也没人留心乾清宫角落里的她。徐循站了一会,回过神来,见远处柱子边似乎有一角红衣,她定睛一看,就把三宝太监给认出来了——他老人家正背着手,悠然地在廊下看烟花呢。

徐循犹豫了一会儿——今晚她实在不应该再生事了。

可被人提点了不道谢,她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犹豫了再犹豫,她还是拎起裙角,悄悄地走向了廊角。

☆、63提点

徐循的脚步声虽轻;周围虽然热闹,但三宝太监那也是有名的练家子了。——这位威名赫赫的天下第一太监,其传奇生涯就始于靖难中勇救皇爷,也是戎马出身,一身的功夫显然未曾放下。徐循还没走到近前呢;他一直腰,眼睛一瞪;顿时有一股赫赫威风洒了出来,太孙虽然也是高壮汉子;但和这个年过天命的太监比;在男人味上居然好像还落了下风……

徐循吓得倒退了一步;但三宝太监人很和气;一见是她;面上表情就软了下来,还和徐循打招呼呢,“姑娘这是出来看炮火?”

想来是多年不在内宫走动,他的称呼有点不合礼节,但徐循也不会和他计较这个。她犹豫了一下,便福身认认真真地给三宝太监行了礼,“多谢太监大人指点之恩。”

三宝太监笑了,“一句话而已,算什么恩情,姑娘别和咱家客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