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宫妃策:无敌皇后(大结局) >

第47部分

宫妃策:无敌皇后(大结局)-第47部分

小说: 宫妃策:无敌皇后(大结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董小宛本想到慕容家的一些产业那里支钱,可是因为这瘟疫和黄河缺堤,慕容家已经投进去不少银钱,若是长此以往,慕容家用不了多久就会垮,我想慕容羿和慕容岚也是知道的。现在这边我已用了这么多银钱,虽说这些都是我从皇宫里带出来的,可是自己带出来的也不多,再说自己日后还有很多地方要用钱的,自己也很难开口从慕容家拿钱。虽然慕容家两兄弟认了自己为姑姑,可是毕竟自己还是个外人,这样去问慕容家的人拿钱,那也不好!还是自己想想办法吧!若是当了身上的饰物倒也能换不少钱,可是现在身上带的大多都是从宫里弄出来的,若是到了当铺给人发现了,那我辛辛苦苦设下的金蝉脱壳计便完了。




大难不死 (19)

第七章共度难关


    第二日,董小宛还是像往常一样去照料病人。


    董小宛简单地问了一个瞎了眼的老婆婆一些问题,她不知道这老婆婆叫什么只知道她夫家姓孙,故此只叫她孙婆婆。董小宛将孙婆婆的病历记录下来,正想走,可是却被孙婆婆拉住了:“大夫,城里的情况我也听说了。听说那些药材、米粮都涨了十几倍,大伙儿都快没饭吃了。我这里还有一些棺材本,大夫你拿了去给乡亲们买药,这粥可以喝稀一些,可是药却不能断的。我听说好些人都断了药呢!大夫,你就拿去吧!”孙婆婆冲枕头底下取出一包用白布包着的东西打开,里面是用一条乌黑的手帕包着两三块碎银和一些铜板,她用颤巍巍的双手将银两捧到了董小宛的面前。


    董小宛见此情景,双眼含泪地握住孙婆婆的手说:“孙婆婆,这钱你还是留着吧!你也别担心这些事,安心养病就行了,我和刘捕头会想到办法的!”


    “大夫,你就收下吧!听说若是这个病不能控制住,那我们桃阳县可是要被屠城的。我这个老婆子也活了这把年纪了,死了也不打紧。可是这邻里乡亲平日里对我这个老婆子多有照顾,否则老婆子无儿无女又瞎了眼睛,如何能活到现在。反正我若病死之后也和其他乡亲一样要被火化的,这棺材也用不着,你就拿着,能多救一个人就多救一个,钱是死的,人是活的,先救活了人再说。”孙婆婆那污浊的眼睛里流出了晶莹的泪水。


    董小宛接过钱,泪已湿了衣襟,“婆婆放心。我和刘捕头一定会想出办法的!”


    “那就劳烦大夫费心了。”孙婆婆说完又躺下了身子。


    董小宛深深望了一眼孙婆婆然后才离去。


    董小宛在经过煮粥的大铁锅的时候,见那大铁锅里的粥清得和米汤差不了多少。她走过去拿起勺子搅了一下,可是那根本就没有多少米。这让她又皱起了眉头。


    这时,烧火的老爷爷已经站起来对董小宛行了一礼。


    董小宛连忙扶起他道:“老爷爷,使不得!使不得!您这样可是要让我这个做晚辈的折寿啊!”


    “慕容公子是我们桃阳县人的救星、恩公,即使是向慕容公子下跪,那也不能报答慕容公子的大恩。又何来使不得的说法?”那老人答道。


    “老爷爷言重了!只不过我有一事想问你们的管事,还请老爷爷帮我把他叫来,我好问话!”董小宛谦逊地说道。


    那老人听了,连忙去将管这几口大铁锅的管事给找了来。


    “为何这粥如此之稀?城中的存粮已经没有了么?”董小宛皱着眉问。




大难不死 (20)

“自刘捕头号召城里各户将余粮拿出之后,存粮是有不少,可是大伙都说这粮食也支撑不了几天,再说这米粮、药材如此之贵,大伙想省下些粮食让刘捕头去换了药来,这样才能让病者不断药。”那管事恭谨地回话道。


    董小宛听了,忍住泪说:“乡亲们也不必如此!这饭总是要吃的,若是饿着了,身体的抵抗能力便会变差,那便很容易染上瘟疫,这才是得不偿失,你也莫要为了省那一点点米粮而让大伙饿肚子。我和刘捕头正在想办法,你让乡亲们莫要太担心了。困难总会过去的,只要大家能同心协力,一定可以度过这个难关的!你去再加些米进锅里吧!莫要说病人需要补充营养,那些干活的人也要补充体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对付瘟神。”


    “是!我这就去!对了!这里是大伙儿凑出来的钱,虽然不多,但也是大伙儿的一份心,还请慕容公子收下,给那些生病的乡亲买药!”那管事说着便将一包用白布包着的铜板交给了董小宛。


    董小宛含泪接过,说:“你告诉乡亲们,我一定会尽我的能力医治病人,绝对不会让桃阳县遭受屠城的厄运。”


    “那我就代表桃阳县的乡亲谢谢慕容公子了。”那管事说着便跪了下来。


    董小宛连忙将他扶起,说:“你也莫要如此。这是我们身为医者的责任。”


    董小宛回到刘捕头家中,想着城中的百姓,心中烦躁不安,可是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她思来想去,百姓的病情让她五内俱焚。


    她一见到刘捕头回来,便迎了上去,问道:“刘捕头,可曾想到什么办法没有?”


    刘捕头满脸怒容地说:“我让那狗县令设法帮我们弄些药材来。那狗县令不但不帮还说什么反正都要被屠城的,何须费那么大劲。”


    “刘捕头也莫要生这等闲气,还是先解决城中的燃眉之急吧!这城中的药材一天比一天少,虽然有些人停了药,但停药之后有人又发作了。还有虽将城中粮食都集中起来了,可是长此以往,那也熬不了多少天了。还须想些办法才是!”董小宛眉头紧皱。


    “公子说的是!虽然城中百姓自发募集银两,可是这城中的病人太多,那一点点银两根本就无济于事。”刘捕头也愁容满面。


    董小宛思索了良久,然后从怀里拿出那只红玉手镯和一些从宫里带出来的小玉器都放到桌子上,推到刘捕头的面前说:“刘捕头,你将这些东西拿去当了,然后换成药材和粮食送进城去。毕竟这城里不可一日无药,不可一日无粮。”


    “这些东西如此贵重,我又怎么能收,况且慕容公子已经出了这么多银两来救济桃阳县百姓,现在还……公子还是收回去吧!”刘捕头将那些东西又推回了董小宛的面前。




大难不死 (21)

“我这些东西也不是给你的,这是城中百姓的救命钱。这些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东西以后有钱了还能买回来,可是人死了就不能再救活了。”董小宛开口说道。


    “那我就替城中的百姓谢谢慕容公子了!”刘捕头说着便朝董小宛跪了下去。


    董小宛连忙扶起他道:“刘捕头请起。刘捕头为国为民,比那些个坐在官位上而不做事的昏官好多了。桃阳县有刘捕头那才是桃阳县百姓的福气。刘捕头还是快快去办吧。若迟些,那些药材、粮食又要涨价了。”


    刘捕头听了,对董小宛一拱手便出了门去。


    有了充足的银两,便能买足够的药材和粮食,因此城中的疫情也就被完全控制住了,病人也在慢慢地恢复当中。桃阳县的人都将董小宛当成了活神仙下凡。可是危险也在这个时候降临了。


    第八章阴谋


    话说那河间的知府吴之信是位怕事之人,当初也曾和萧远舟有些关系才会升上知府一职。虽然当初盛统皇帝欧阳哲炫除了萧远舟之后,并没有将所有牵连之人都给治罪。而是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因为欧阳哲炫知道,若是将所有受牵连的人都治罪,那朝廷必定大乱,所以欧阳哲炫才放了这些人一马,而且还能博得一个以仁政治天下的美名。


    吴之信有位师爷叫廖布钟是个人见人恶之人,常常向吴之信出些鬼主意来残害百姓,中饱私囊。这药材、米粮价格涨得如此之高,那也是因为廖布钟的关系。那所得的暴利有泰半进了吴之信和他的腰包。


    那吴之信听到桃阳县城里的瘟疫已经被控制,而且得了病的人也逐渐好转,心中高兴,于是对廖布钟说道:“这下我就能向皇上邀功了!”


    “大人不要高兴得太早了!若大人处理不好,恐怕大人不仅连乌纱都保不住,可能连项上人头也都要丢了。”廖布钟眨着他的贼眉鼠眼地对吴之信说。


    “那是为何?”吴之信不解地说。


    “大人想啊!大人上报朝廷之时也说无法控制疫情,可是现在不仅将疫情控制住了,而且连瘟疫都给治好了!而且当初大人为了阻止疫情扩散,私自下了屠城令,这个罪过可不小。若是大人想邀功,那皇上必会治大人一个欺君之罪,更何况大人曾经是萧远舟一党的,那皇上更不会手下留情。”廖布钟转着他的鼠眼说。


    吴之信听了廖布钟的话,也觉得很有道理,他捋着山羊胡须问道:“那按你说该怎么办?”


    “大人何不将这罪过推到那治病之人身上?”廖布钟贼眼发光地说。


    “怎么说?”吴之信没有听明白廖布钟的话。




大难不死 (22)

“大人可以说是那个叫慕容岚的告诉你说这种瘟疫不能治,还让大人下了屠城令,幸好大人爱民如子广求名医,终于求得名方解救了百姓。”廖布钟笑嘻嘻地说道。


    “不错!不错!就是那个慕容岚让本大人下了屠城令,而且夸大瘟疫,分明就是想陷本官于不义,陷皇上于不仁!此等恶徒当立即收押入狱,当街腰斩示众,这样才能平民愤!”吴之信捋着胡须,笑嘻嘻地说,“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捉拿朝廷命犯归案!”


    “是!小人这就去办!”廖布钟说着便要出门去办事。


    “回来!”吴之信将他叫回,“收押他之后先不要解禁桃阳县,免得走漏了风声。还有那些守城的一律收监,他们都是那慕容岚的同党!”


    “知道了!大人!”廖布钟说着便去办差去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那日董小宛也正和温若寒在照料着病患,可是那刘捕头却急急忙忙地跑来对她说:“慕容公子,快……快随我出城。我听到风声那知府要捉你问罪!”


    “捉我问罪?!我又没有犯法,为何要捉我?”董小宛不解地说。


    “已经没有时间解释了,反正那恶贼就是想将私下屠城令的罪过推到你的头上,你快跟我走吧!若是迟了,怕就要被捉住了。”刘捕头满脸是汗地说。


    董小宛听了,心一惊。她现在可不能惹上官府里的人,否则自己的身份可就要暴露了,那她那么辛苦逃出宫来也就白费了。再有若是皇上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到时候就算那知府不将罪过推到她头上,她也是死罪一条,恐怕连姑姑、碧筠还有慕容家都要牵扯进去。所以她一定不能被捉住。


    董小宛想到这里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便要跟着刘捕头出宫。


    这时,一个人气喘吁吁地跑来对他们说道:“刘捕头,他们已经将城门控制住了,守卫城门的衙役还有士兵都被抓住了,说他们是慕容公子的同党!”


    “现在怎么办?”怜心都快哭出来了。


    “先看看情况再说吧!”温若寒开口道。


    众人听了,也只能这么办了。


    再说那廖布钟将城门外守门的衙役和士兵捉住之后,却并不敢进城来,虽然说疫情被控制了,而且大部分病人都痊愈了,可是他还是会害怕传染上瘟疫。只是让士兵将桃阳县的几个城门都给控制住了。只要里面的粮食吃完了,他就不信他们可以一辈子不出来。就算里面粮食再多恐怕也只能顶个五六天,他就不信那个姓慕容的能飞天不成。




大难不死 (23)

到了第三天,城门终于打开了,里面走出来一个风姿卓越的妙龄少女,只见她一袭白衣,头上并未戴任何首饰,但眉宇之间自有一股威严贵气,她的全身散发着一股英气,乃俏生生一佳人也,正如诗中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此女一出便让众人都看直了眼。那廖布钟心道:若将此女献予知府大人,那我的官运便前途无量了。看来这城中之人想用此女来换那慕容岚的平安。哼!哼!做梦!我廖布钟不仅要捉慕容岚,连这女子我也不放过。


    那女子走出城门,对着廖布钟便道:“我便是慕容家的人,闺名宛儿。只因女子出门不方便,所以便冒了侄子之名讳。大人要捉小女子。那小女子便跟大人走一趟便是了,何须大人如此劳师动众。”


    “慕容宛儿?!我并未听说慕容家有这号人物,想你这女子是为了慕容岚开脱。见你如此护他,也真真是情深意重,你还是唤了他来,他堂堂慕容家二公子竟然藏头露尾,也不怕被江湖上的人耻笑。”廖布钟嗤笑道。


    “怎么?!我听你的口气像是和我慕容家有些恩怨。”那女子有些惊讶地问。


    “有没有恩怨这不关你的事。还不快快让慕容岚出来!”廖布钟被料中心事,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不错!那慕容岚和这廖布钟确实有一笔恩怨。那还是廖布钟没当上吴之信的师爷之时,当时廖布钟醉酒闹事,调戏了一个卖唱女,可是却正好让慕容岚遇上。慕容岚便出手教训了他一顿。自此廖布钟怀恨在心。想不到多年之后却重新听到慕容岚的名字,所以才设下毒计要害慕容岚性命。


    “说了慕容岚不在这里便不在这里!那慕容岚此刻正在黄河边上赈灾,你若是要找他,便到黄河边去找。我慕容宛儿乃慕容岚的小姑姑,何须冒他的名讳。若不是女子出门行走不方便,我还不屑于用他的名字。”那女子有些恼怒地说。


    听她这么说,那她真的是慕容宛儿了。而且也听过慕容岚在黄河边赈灾的事,看来是不会错了。不过此女既然是慕容岚的小姑姑,那对她报复也便像对慕容岚报复一样了。“来人!还不快将她给捉起来!”廖布钟大声喝道。


    “放手!”那女子厉声一喝,吓得那两个上前来押她的士兵松了手,“我堂堂慕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