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做最好的自己 >

第4部分

做最好的自己-第4部分

小说: 做最好的自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会偷偷地伸手触摸父亲写下的文字。就在那个房间里,他第一次看到爸爸最珍爱的那个条幅,并且认识了上面的字。字是钱穆写的,苍劲而又从容: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当年父亲的朋友看了,都说这就是父亲;后来儿子的同事看了,又说这就是儿子。李开复自己说,第一句像他,但第二句的境界,他与父亲比起来还差得远。也许他真的是一半像父亲,一半像自己。可是你无论怎样看待这幅对联的含义,都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影响力。从大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年轻人的禀性和思想虽然叫你觉得新奇,其实都是几代人延续和发展的结果。在他们的身上,有着他们父辈的深深的烙印。
  当年父亲为官一场,却又厌恶官场风尚。国民党兵败如山倒,政权顷刻瓦解,他离开大陆来到台湾,对政治也已彻底失望。他辞官回家,拼命写作。他是那种少有的出身官场又没有沾染上官场恶习的人,拥有独立的精神,而且坚持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率真坦然,既不附势,也不媚俗。他热衷于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
  那时候台湾海峡两岸势不两立,没有政治往来,没有经济往来,连民间往来也没有。台湾没有大陆的访问团。大陆这一边也是一样,没有台湾游客,没有台湾企业,也没有台湾人的投资者。警察公开监视那些在台湾有亲友的人,说他们有“特务之嫌”。大陆的报纸上总是说“解放台湾”。台湾的报纸上总是说“###”,吹嘘“蒋总统”多么英明,或者诅咒大陆是“###”。两岸都在自己的孩子中间培养着敌意,但开复的父亲是个例外,他从来不说这样的话,也从来不在儿子面前贬损大陆。事实上,父亲对共产党高层领导人有着很深的了解,晚年陆续写出书籍,几乎全部牵涉共产党的领袖,却从来不肯按照台湾当局的要求把“中共”改成“###”。他本性孤傲,从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总是说,做人应该秉公周正,每个国家每个政党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他就是以这样的观点来评价海峡两岸的是是非非。所以他的大部分著作在台湾和大陆都不能容纳,只有香港肯出版。但这些事情都是开复长大之后才能悟出的。至于当时,开复只是在奇怪,父亲为什么只是不停地写作却从来不肯拿去出版?
  开复11岁那年,家里多了一个话题,那就是该不该让这孩子到美国读书。当时这个又矮又瘦的男孩儿完全不能理解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父亲出面阻止,他一定会很乐意地留在父亲身边,但是父亲什么也没有说。父亲从来不肯说出对这个儿子有什么期望,现在只是平静地看着儿子从他身边离开。
  儿子就这样离开了父亲,越过浩瀚的太平洋到达异国。大多数孩子都有一种心理倾向,离父母越是遥远也就越是在内心深处激发起对父母的依恋,开复也是一样。闲下来的时候,他忍不住向着东方遥望,他能感觉到他的家,感觉到母亲在他耳边絮叨,但却怎么也听不到父亲的声音。
  不过,父亲的形象仍旧在他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他后来说,“在美国上中学的时候,只是想跟着父亲的路子走,因为我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人。”
   。 想看书来

凌志军《成长》中的李开复和他的父母(3)
像这样发自内心的交流,在这一对父子之间很少发生。就像很多父子一样,他们也有太多的情感和太多的话放在心里,想要告诉对方却又始终不肯开口,也不敢猜测对方外表之下的真实想法,结果是,彼此都觉得越来越远,直到很久很久以后的某一天,才忽然发现原来父子之间竟是如此心心相印。
  到了1990年,在离开大陆40年之后,父亲终于有机会回到家乡四川。这是“很震撼的一次旅行。回来后情绪久久不能平复。”回到台湾的那个晚上,81岁的老人把自己在大陆拍的照片取出,令家人观看,指出哪个是祖母之坟,哪个是家乡的文殊院。又交代家人,在他去世后一定要将他的骨灰送回家去,葬于祖母身边。最后取出一方石印,那是四川一位金石篆刻家送他的纪念。老人默默诵吟石印上的诗文,及至念到“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时候,不禁失声。
  这一切都是妈妈在电话中告诉开复的,那时候开复正在卡耐基梅隆大学,为了突破他的语音识别技术,昼夜苦读,根本没有机会回到台湾去看望父亲。儿子和父亲一直依靠电话保持着联系,直到1994年的那天清晨,电话铃声响起,这一次不是父亲,他听到了姐姐的声音,在心底感到一阵颤抖。姐姐用她最伤感、最沉静、最温和的声音告诉他,说他再也不能和父亲通电话了。
  父亲终于病逝的时候,面容安详,嘴角带着微笑,但所有家人都明白,在他的内心深处必定留下极大遗憾。他在弥留之际曾经告诉儿女,他做了一个梦。他在梦中来到海边,在一块石头上捡到一方白纸,上面写着:“中华之恋。”还说,他有一个计划竟然不能实现,那就是再写一本书,书名叫做《中国人未来的希望》。当然他也把他最珍爱的东西遗传开复,表明他在多少年以前就对儿子有着巨大的期待。父亲的遗产就是那十个字:“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拿着这条幅的时候,开复感觉到父亲的力量。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孤单的人,同时也是最富有的人。此后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把它带在身边。回到中国的时候挂在他家的墙上,回到美国的时候仍然挂在他家的墙上。回想过去种种,还有以后的路,他渐渐明白,父亲是在用他自己为儿子作榜样,用一种无声的权威指引儿子的未来。父亲的品格丰富了儿子的生命,而儿子的品格则是父亲生命的延续。这与智慧无关,与财富无关,与权势无关。
   txt小说上传分享

王咏刚书评:成功是一个谜(1)
王咏刚,2005年9月
  读了本关于成功的书,有了些关于成功的想法,就随手写几行关于成功的文字罢。 书名叫《做最好的你自己》,乍一看像是朋友之间用于勉励的极平常的一句话,听来就像“加油”或者“好小子,有你的”那么自然,亲切,但细品起来,这书名倒仿佛是蕴涵了蛮深刻的道理:谁都渴望成功,但似乎谁都摸不准成功的脉络;与其裹挟在追逐成功的大军里茫然前行,还不如冷静下来,自己跟自己比上一比——最近耐克找刘翔做的那个自己跟自己抬杠、自己非要超越自己的广告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说来也是,许多人天天嚷着要成功,但并没有多少人仔细想过究竟什么才是成功。也许有人一心想在《财富》杂志的富豪排行榜与成功花名册之间划上等号。但他们也许忘了,“成功”里的“功”字自古就当“事业”、“功绩”讲,好像还没有哪朝哪代为它强加过“金钱”的义项。更何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成功的标准自然也该异彩纷呈才对。水泊梁山里英雄好汉们的成功是先过上几年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快活日子,然后再体面地被朝廷招安,挣得个封妻荫子、有功名、有资历、退休了还有养老金可领的后半辈子;大观圆里袭人姐姐的成功是真有哪天佛祖保佑,自己一番“情切切”的软语温言可以让宝玉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尊重老师、孝敬父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孩子;在一个亲近自然的摄影师看来,成功也许不过是在一个寒冷的清晨幸运地捕捉到了麦草尖端一滴孤独而美丽的露珠;但在一个正宗“玉米”的眼中,恐怕再没有什么事情能比冲上超女舞台和李宇春来个超级拥吻更有成功意味了……
  有人可能会说,像这样弱化成功标准、强调多元化成功的做法属于不折不扣的折中派,即便算不上混淆视听,也大抵有浑水摸鱼的意思在里面。也难怪,一元化的成功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把握,无论是规则的制定者、标准的卫护者还是缺少发言权的可怜的受教育者,大家都习惯于在惟一一个貌似权威、精密的成功标尺面前唯唯诺诺、按部就班。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千年前那些拼得悬梁刺股也要谋个金榜题名的秀才举子们在对一元化成功的笃信程度上并不比今天那些开口“创业”、“上市”,闭口“融资”、“套现”的年轻人落后多少。尽管这种崇尚人云亦云和随波逐流的成功法则可以轻易将人们头脑里仅存的一点儿“异想天开”消弭殆尽,但我却对它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深表忧虑:如果年轻人真的被类似的思潮同化成大批在“思想”乃至“理想”上一般无二的“克隆人”,我们这个世界也许就要进入一个思想的“核冬天”而停滞不前了。
  好吧,还是不说这些严肃的事情了,因为我们没必要把成功看成是一种负担。据说,success这个词在英语中的原意不过是“结果、后果”的意思,就像我们说“完事儿”或“成了”那么简单、轻灵。看来,老外们的思路总是要自然和坦率一些:成功差不多就是做完了一件该做或想做的事情,它不意味着你可以由此无忧无虑地安享晚年,反之,不成功也不过是缺了些成事的契机或时运,它绝不等于你从此就再也没有了成功的机会;另一方面,一个人的成功在很多情况下也仅只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是不是要把事情做完、做好,或许要取决于他一时一地的心情和兴趣,其他人没有必要越俎代庖似地对他指手画脚。与这种思路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却总习惯于把成功和没完没了的国事、家事相连,《尚书·禹贡》中“禹锡玄圭,告厥成功”的“成功”就是一种“声教讫于四海”,家齐、国治、天下平的成功,五代后晋时的“成功舞”也纯粹是一种体现国家威严的礼仪典制,是万万不能与星空舞状元里专用于展示个性和自我的热舞相提并论的。
  所以我们说,如果想鼓励年轻人追求成功,那就千万不要板着一副面孔告诉大家:“你们必须成功!世界就在你们的脚下!”与其用这种延续了两千多年的说教来影响今天那些早已不知道“循规蹈矩”为何物的年轻人,还不如举办一场由十六家电视台现场直播,从海选到酷评、从PK到票选一应俱全的“超级成功”大赛,然后在火爆异常的赛场上看一看那些脑子里塞满了“个性”和“冲动”,一不留神就会从耳朵眼儿里喷涌而出的俊男靓女们到底会用什么样的行为艺术来阐释他们心中最为真实的成功。
  不过,说归说,真要做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拿我自己来说,每天早晨起床以后,我都会用幻想外加独白的方式进行一小时零二十分钟的“虚拟形体训练”,然后不止一次地告诉自己,成功有多种途径,减肥也是一样,只要全身心投入,像我这种专门为懒惰者设计的虚拟减肥完全可以实现每月10KG±的预订目标;但事与愿违,每个月底我都会在残酷而严苛的家庭健康秤面前将自己下个月的减肥目标再提高3KG。这件事足以说明,尽管我们可以在纯粹的理论研究或是静思玄想中把成功的定义琢磨得滴水不漏,把成功的法则推敲得完美无瑕,但这并不妨碍那个四处游荡的“成功幽灵”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设下重重的迷雾。就好比那些在CS里总是扮演“爆头公爵”的家伙们真到了战场上未必都是狙击高手一样,我们这些习惯于纸上谈兵的书呆子们真要碰上了“该出国留学还是该入职锻炼”、“该下海创业还是该安守本分”、“该争名逐利还是该宁静致远”、“该照单全收还是该适可而止”等关乎成功的大问题时,还不是一样会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辗转反侧、左右为难?也许,成功本来就是一个难解的谜题,也许,每个人都注定要在这种斯芬克斯式的谜题面前经受考验……
  

王咏刚书评:成功是一个谜(2)
幸好,我们现在有了《做最好的你自己》这本并不算太厚的成功指南;幸好,这本书的作者就是那位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来都算得上是成功人士典范的,在IT圈子内外同时享有相当高的地位和知名度的李开复博士;幸好,李开复博士本人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和理论家,也是一位难得的教育家和实践家;幸好……算了算了,大家还是自己去体味李开复博士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真挚情感和珍贵经验吧。我想说的只是,我喜欢这本书中每一个亲切、生动的真实案例,我喜欢这本书中随处可见的发自肺腑的内心感言。我不知道这本书是否真能帮助我们破解有关成功的人生谜题,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开复博士本人是一位兼具了智慧和坦诚这两种人格特质的好老师,李开复博士的这本成功指南理所当然是一部足以引导我们发现心底里潜藏已久的那个“真的自我”的最佳导航设备。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上小学时,老师曾以布置作业的名义强迫我们阅读市教委指定的“优秀读物”,然后以“读后感”为题写出500字的作文交差。我有一次因为贪玩误了读书做作业的钟点,只好在老师面前强词夺理地说:“书是您指定我们看的,又不是我们真正想看的;如果像我这样的确没有任何感想可言,那么,我是该如实写一篇《经认真揣摩老师心理后得到的老师最希望看到的读后感》呢,还是该违心地写一篇《我自己的读后感》呢?”——将这个观点推而广之,我们大抵可以知道,如果自己并没有破解成功谜题的真实愿望,那么,再大的外界刺激、再好的励志读物都不会对我们的成功有任何帮助。由此说来,李开复博士所说的“做最好的你自己”的确应该成为每一个渴望成功者相伴终生的座右铭了。
  

书评:当“真诚”遇到“均衡”(1)
——李开复博士的成功法则
  王咏刚,2005年9月
  出生在台湾,成长于美国,却又时刻心系祖国大陆的李开复博士是少数几位在大洋两岸都取得过杰出成就的华人科学家之一。与普通科学家或企业管理者不同的是,开复博士总能在繁忙的科研和管理工作之余,将饱满的热情倾注在对中国青年学子的关怀和教育方面。在此前几年的时间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