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民国之飘 >

第16部分

民国之飘-第16部分

小说: 民国之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当这隐隐约约的训练声传到袁心鑫的院阁时,床上的人便毫无睡意、辗转反侧。



  因为她在担心,不知道历史会不会根据自己所知道的轨迹而发展?如果是的话,那就表示在这个月里将会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性政变,但,如果不是呢?



  。。。



  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在广州爆发。



  袁世凯看着从各地发来的密报,高兴地把密报往桌上一拍,“哈哈哈。。。”他捂了捂胡子,仰天大笑起来。



  密报上的内容写着:自武昌起义之后,湖南、广西、江西、山西、陕西。。。全国各地纷纷响应,都打着“推翻满清,复兴中华”的口号,坚决要求独立。



  郑军站在袁世凯旁边,低头清晰的看到了电报上的内容,他瞳孔一缩,猛一抬头,看着眼前这个大笑到已经近乎癫狂的大帅,他的心一沉。他眼角又瞄到“养寿院”角落旁飘起的一抹裙角,是袁心鑫刚刚离去的身影。



  武昌起义进入了轰轰烈烈的时代。



  袁心鑫的担心成了现实。她没猜错,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被历史称为“辛亥革命”。
第二十三章
  起义的消息连袁宅内不太懂政治的下人们都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探望完二姨太后,袁心鑫在袁克文和袁叔祯的挽留下,难得在二姨太的房中一起用完了晚饭才回去。



  在回自己”静心阁”的路上袁心鑫忽然被一个黑影拦住了。她抬头一看,原来是郑军。



  “郑副官。”翠儿对郑军礼貌的一福,她马上退到离两人几米远的距离,帮着两人张望把风。



  此刻的郑军正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死死地盯着袁心鑫,他一字一句的说:“这次在武昌的起义一定会失败,就算朝廷抗击不了那些造~反革命派,元帅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到时候只要元帅出兵,我们新军一定会打赢这场仗的!!”他斩钉截铁的说,似乎在为袁心鑫之前在小屋里对杜子康说的那番大逆不道的话,在强硬的辩白着。



  袁心鑫不想跟郑军争论,直接绕过他走了。



  在走出离郑军大约两三米距离的时候,袁心鑫停下了脚步。她没回头,而是仰头看着黑压压的夜空,仿佛在对着空气说话:“就要变天了,连天都会变,何况是人!”说完她便头也不回的带着翠儿走了。



  郑军看着袁心鑫的背影,一直没有动。



  一阵夜风吹过,显得他一个人在黑夜里更加的孤寂和落寞。



  没有人知道,其实郑军的心里一直都在怀疑,他在怀疑他的元帅、他曾誓死效忠的元帅,现在。。。好像真的变了。郑军不得不承认这一点,现在的元帅,变得自己已经有点开始不认识他了,他不再是以前那个在战场上只顾奋勇杀敌、拼死护卫、一心效忠朝廷的元帅了。



  第二天,有个鬼头鬼脑的客人从北京悄悄地来到内院。从军师王士诊和袁世凯对他的称呼中袁心鑫听出了他的身份和来历。原来他就是北洋“三杰”之豹的冯国璋,据说他特地从北京赶来告诉袁世凯关于朝廷的情况。



  朝廷被这次起义震惊了,他们都没想到这次起义居然会给各地带来那么大的反应。那些强烈要求独立、要求推翻满清政府、“推翻满清”的口号已经在全国各地满天飞了。



  在京城坐镇的陇裕太后每次上朝的时候,只会低声哭泣。小皇帝什么都不懂,朝廷官员们全都束手无策,就连趾高气扬的摄政王此时都觉得十分棘手,慌忙仓促之中,摄政王做了一个决定,他派了一个名叫廕昌的人,带领禁卫军前去武汉镇压革命党。



  袁心鑫咋一听到的时候,觉得那领兵的人名字好熟悉。



  后来仔细一想才想起来了,这个廕昌原来正是自己去年被关禁闭时,五哥的岳父、七姐的公公、袁世凯的儿女亲家。难怪袁世凯愿意和他结成姻亲。



  看来袁世凯人虽然在安阳隐退着,但京城里还有诸多耳目和触角,真是不简单!看来他的崛起还真不是偶然的,袁心鑫心想。



  到了第三天,奉命领兵出征武汉的廕昌路过安阳时,“顺道”亲自来到内院拜访袁世凯。



  袁世凯对他大笑一声,朝他豪迈的说了一句:“这场仗你还是要慢慢走,等等看!”。



  袁心鑫正好扶着二姨太出“念晚阁”散步的时候,看到这一幕,她知道袁世凯这话的真实用意,其实是让廕昌别尽全力镇压武汉。



  廕昌和袁世凯商量着,想要从袁世凯现在的北洋新军里借调走三分之一的兵力。



  这段时间里,袁世凯所作的大动作丝毫都不避忌内院的人。可能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即将复起,对于家人来说再没什么好避讳的,所以在选拔新军人选去武汉的事就定在了内院进行。



  袁宅的“养寿院”里一下子多了很多军人。得知消息的袁家小姐和少爷们都兴奋极了,被憋了一整个夏天、闷坏了的他们像得到自由的小鸟一样,私底下三五个成群,结伴偷偷跑到“养寿院”来看自己的老爹挑选新军的场景。



  袁心鑫也被袁克文和袁叔祯拖着一起看。她有点好笑的看着一边是养的油嘴肥肠朝廷的禁卫军,一边是个个都精神奕奕的北洋新军。



  这两支队伍的军人站在一起,一比较,孰好孰坏,一眼便知。



  新军中被选拔出来的军人们,个个都昂首挺胸。他们都带着藐视的表情看着站在自己对面,由廕昌带的朝廷八旗兵(禁卫军),个个对他们嗤之以鼻。



  他们心里的想法都是一致的,这些八旗兵不就是靠着出身好点,他们自以为自己是满人,受朝廷重视,就高人一等了?要是真到了战场上,到靠拼实力的时候,其实个个都是怂包、酒囊饭袋!!



  而廕昌的手下八旗兵们也个个不服气,他们认为对面站着的这些群乌合之众、由汉人组建的野鸡兵根本不配同自己并肩作战。



  还没出发,被选拔出来的新军就和八旗军互相看不惯;还未开战,这支由新军和八旗军组建的新队伍中,气氛就已经开始剑拔弩张起来,结果可想而知。



  几天后,从武汉战场上传来消息。



  清廷派出的军队至武汉镇压革命党,三战三败。
第二十四章
  又过了几天,袁府等来了京城朝廷的懿旨。



  看来紫禁城里的摄政王这次真的是焦头烂额了,他派出去的队伍连吃败仗,不仅如此还要疲于应付其他各个地方纷纷响应号召的起义。



  无奈的摄政王只能听从朝臣们的建议,向自己昔日的死对头袁世凯低头。没办法谁让人家现在有着强劲的兵力呢。



  在京城的摄政王思定了几天后,终于破天荒地的派人传懿旨到安阳,封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前往武昌平定乱党。



  一时间跪在袁宅里听候懿旨的袁家家眷们既开心又有点人心慌慌。



  这时,跪在最前面听旨的袁世凯突然站了出来,他对前来颁布懿旨的太监和内院的人大声说道:“慌什么,老爷我还没答应呢!”



  “你,回去告诉摄政王,当年他说老子有腿疾,让老子归隐,现在老子腿疾没好,不适合打仗!”



  袁世凯在内院大声的说着话。隐忍了三年,他终于等到这一血前耻的时刻了。



  传旨的太监诚惶诚恐的回去复命了。



  袁世凯也不避嫌,大笑着当众就带着郑军、王士珍等几位幕僚们进“养寿厅”商量起对策来。



  平静了几天之后,最后朝廷答应袁世凯如果这次打赢胜杖平定武昌动乱,就答应他提出的条件——实行君主立宪制(注1)。



  得到朝廷的答复之后,袁世凯同意出兵。



  袁宅内,袁世凯破天荒的把老夫人,大太太,大姨娘。。。和一众子女们全部聚齐,他宣布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自己将领兵去武汉孝感督师,代替朝廷镇压乱党,而全家则在这段时期内举家迁移去北京。



  袁世凯宣布消息后,震惊了所有人。



  老太太和几位姨太太们都含着泪、恋恋不舍自家儿子老爷去战场搏命。但袁世凯说自己主意已定,要想让他安心,全家就必须全部迁往京城。



  大家都知道袁世凯在袁府内的说一不二,虽然心里都不舍得,但在袁家只要老爷一发话,其他人必须无条件服从,包括老太太。



  袁宅附近驻守的北洋新军也将兵分两路。一路前去战场,一路留下来保护袁府家眷们前往京城,留下来保护家眷们的人中包括郑军和特地从江苏赶过来的段祺瑞。



  看到匆匆赶来的“北洋三杰”之虎的段祺瑞时,袁心鑫心下了然了。她知道袁世凯这次去武昌,一定会打赢这场仗!而且因为这场仗后,紫禁城内也将风云突变。



  袁世凯提出的君主立宪制其实是他要走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架空皇帝、也为了推翻满清做准备。



  北洋三杰如今也都齐聚于首,他们的到来更是为袁世凯吹起了东风,他真的是时候东山再起了。



  PS:注1,清末的中国(中国古代历来就是)实行的都是君主专~制~制度,这种制度简单的说就是皇帝可以控制一切,包括思想、文化各方面的领域,属于专~制统治。



  而文章提及的君主立宪制,简单的说就是这个国家可以有皇帝(室),但他们的言行受到一定的宪法控制,他们不能控制一切,而国家中的人民也可以有自己的主权。



  君主立宪制又称“虚君共和”,因为有的国家君主没有实质的权利,仅是国家的代表所以又称“虚君共和”。



  世界上最早实行国家君主立宪的是英国。
第二十五章
  就在袁府众人变得人仰马翻,忙着收拾行李衣物的时候。一向服从命令的郑副官和他最敬爱的袁大帅之间第一次爆发了激烈的争执。



  这事在袁宅内穿的沸沸扬扬的,袁心鑫也是从翠儿口中才知道,原来郑军也会和自己最敬爱的袁大帅闹别扭。



  听翠儿说,好像郑副官认为自己应该和大帅在一起,共同奔赴武昌浴血奋战在战场上,而不是去保护袁家的太太小姐们,所以他不愿意去京城。



  听到这话时,袁心鑫感到有点意外,她没想到以袁世凯为天的郑军这次会这么坚持己见。



  在即将要临走的时候,二姨太想要感谢袁心鑫这段日子以来对自己的陪伴和照顾,特意让袁心鑫来自己的“念晚阁”,想要送点东西给袁心鑫。



  袁心鑫带着翠儿路经过“养寿院”的时候,却无意中看见一脸铁青的郑军,握着拳头冲出“养寿院”。他愤怒的表情像一头发狂的野兽一般,即使是看到了袁心鑫也没停下脚步,而是不顾一切的冲出内院。



  袁心鑫看着郑军愤怒离去的身影,无奈的摇了摇头。她心里知道,刚才在院内郑军肯定是在对袁世凯做最后的请求。但看他的样子不用猜就知道,京城他是去定了。



  袁心鑫觉得这时的郑军有点可怜,她没想到以袁世凯为天的郑副官居然也会顶撞“天”,但谁叫你是军人呢,军人的第一条军规就是服从命令,不管这命令是对是错。



  不顾郑军对自己有多么大的情绪,袁世凯第二天一大早,便带着先头部队出发了。



  留下内院的家眷仆人们,磨磨蹭蹭的准备了三天,才大包小包的全部把行李打包好。



  几辆气派的老爷车,加上几十辆马车和身边将近百人的护卫军,组成了令人咂舌的庞大队伍。



  浩浩荡荡的,准备开启京城之旅。



  “小姐该走了”。



  临行前,翠儿扶着袁心鑫准备上马车。



  不知不觉,在袁家快生活了两年,袁心鑫的头发由原来的刚过肩已经长到了腰部。她只把长发简单的编了一个辫子,穿着件素雅简单的褂裙,戴着副小巧精致的银饰耳钉。



  此时的袁心鑫无论是从穿着打扮,还是从言行举止来看,她越来越像这个时代的人了。



  袁心鑫上马车前再次转过头,看了一眼自己身后这座华丽的宅子。她深深地,再最后看了一眼袁宅。



  这应该是最后一眼了吧,袁心鑫心想。



  在这里生活的时候,自己曾经非常渴望能够逃离袁世凯、逃离安阳、逃离袁宅。



  但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自己心里又有些不舍。因为这里有过自己很多的第一次,那些都是美好的回忆。



  第一次过生日、第一次醉酒、第一次骑马。。。现在真要走了,真有点舍不得。



  袁心鑫心里知道,纵然再舍不得,也是时候该说再见了。



  再也不见了,袁家花园!



  袁心鑫心中默念着,转身上了马车。



  马车的轱辘开始运转起来,它带着车上的袁心鑫和翠儿离开了袁宅、告别了安阳、踏上了京城之旅。
第二十六章 京城篇
  对于自己怎么能够名正言顺地离开袁家并脱离袁十六的名头,袁心鑫知道自已要等,等一个契机,她觉得可能这时候离开安阳去京城就是这样一个机会。



  由于安阳在河南,所以离北京不是太远,坐马车两三天就可以到了,路程也不算太长。



  一路相随、跟着护送家眷们的郑军和段祺瑞俩人好像都没怎么交流。郑军从始至终都是绿着脸,段祺瑞倒是处处前前后后地跟着袁老太太和大太太打转,他人长得不怎么样,但嘴上的马屁功夫一流非凡。



  在路上,坐在马车和老爷车里的几位姨太太和小姐们都开心的想象着京城的繁华景象。袁三小姐袁叔祯由于一路都能看见心仪的郑军而变得格外的娇羞。而在整队出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