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董鄂妃 >

第118部分

重生董鄂妃-第118部分

小说: 重生董鄂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淑懿放下白玉糕;喝了一口热茶;凛凛道:“事不宜迟,云珠;你先带着人去奉先殿;去把那沾着桂花糖的香炉碎片拿到手;那地下也不许她们打扫,再将奉先殿打理行祭事务的一干小宫女集在一处;就叫素篆负责审问;只要长春宫的人去动过手脚,就一定能问出蛛丝马迹来;只要问出来;你立即将人带去尚方司,只要那些如狼似虎的嬷嬷太监一出手,就是死人的嘴,也不愁扳不开的。本宫不宜亲自出面,这件事先交给你们去做,你们也该砺练砺练了!”

云珠领命,含笑道:“娘娘如今摄六宫事,也是该拿出些凌厉手段来了,不然,那起子小人还只当娘娘好性儿呢!”

素篆亦笑道:“说不定平日威风赫赫的金童公公一进了尚方司,连皇后怀孕的猫腻都能招供出来,哼,那时皇后就等着倒霉吧!”

三人说笑了几句,云珠和素篆就各自办差去了。淑懿这里用了些茶点,叫小宫女收拾了,才要支起绣花绷子做些针线,只见一身龙袍的顺治背着手,郁郁而来。

顺治面皮红涨,步履都有些蹒跚,显是饮了不少酒,赐宴两广总督,想来也不必饮太多的酒,顺治喝成这样,想是在席间听说了长春宫的事,心情不快,才禁不住借酒浇愁的。

淑懿忙快步上前,温柔地搀起顺治,柔声道:“福临辛苦了!臣妾这里备下了醒酒汤,方才席间想必没吃好,再用些茶点如何?”

一面问候着,一面去看吴良辅,吴良辅无奈地摇摇头,意思是说皇上心情不好,淑懿也毫不奇怪,宫里出了这样的事,皇帝心情能好才怪。

淑懿一路将顺治扶向寝殿,让他躺在琉璃芍药暖榻上,亲手给他脱了鞋,换下龙袍,又将早叫小宫女熨好的明黄双龙戏珠的细绢寝衣给顺治穿上。

顺治只由着人摆布,双目微阖,口中念念有词道:“喝什么醒酒汤?朕倒情愿醉些,不必理会这些糟心事!”

淑懿伏在顺治胸口上,安慰道:“福临也不必太难过了,皇后这次说不定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到时候有更大的福气也未可知呢!”

顺治的眉毛就很有节奏地皱起来了,“要不是太后拦着,朕一定要把皇后的事查个清楚明白!”

淑懿心里“咯噔”一下,小心地问了一句,“福临去过慈宁宫了!”

顺治淡淡地点了点头,似乎很不愿提起这事,半日,才不屑地笑道:“皇后做的这一套把戏,谁还看不出来,只要一查,一定能查出结果,亏她还自作聪明地以为做的很巧妙!”

孝庄和顺治都是经历过盛京皇宫的腥风血雨,一路厮杀过来的,在他们面前,小博尔济吉特氏这点把戏,简直不值一提。可是孝庄明明瞧出里头有这许多的不妥,依然不叫顺治查下去,原因很明确,就是不希望博尔济吉特氏的后位旁落。

吴良辅已经把醒酒汤送来了,淑懿接过来,娇柔道:“福临就是再生气,也该把这醒酒汤喝了,总不能拿自己的身子呕气呀!”顺治看着眼前娇媚动人的皇贵妃,顿觉阴暗的天空一片晴朗,就乖乖地接过醒酒汤喝了,吴良辅又呈上拧干了的热手巾,淑懿亲手给皇帝擦了脸,顺治脸上一片清凉,这时心里才舒服了些。

皇帝酒醒了一半,靠在榻上握着淑懿的手,把玩着柔长细腻的手指,缓缓道:“虽然太后拦着,朕废不了她这个皇后,却也不能叫她再跳出来搅混水了,朕已请示了太后,皇后小产之后体虚,不宜劳累,已经着了慈宁宫几个有品级的嬷嬷,亲自守着皇后,不许她踏出长春宫。”

淑懿眸光流转,问道:“哦?太后同意了!”顺治只是默默地点头。淑懿有数了,孝庄是看清了皇后的把戏,并不介意皇帝小惩大诫,却又不想夺了她的后位。

顺治冷哼一声,道:“不过朕也不能叫皇后太得意了,以为她做了这些事,朕就拿她没办法,朕今儿已经将博尔济吉特家几个不成材的子弟的爵位给削了,或由世袭罔替改为降等世袭,哼,别以为仗着有个姐妹在宫里,就可以在京城横行霸道的!”

淑懿柳眉轻扬,问道:“福临削了谁的爵位?”

顺治的声音有些含糊了,说道:“有诚远侯思勤的爵位,有靖慎伯白音的爵位,另有镇国公世子孟根穿戴逾制,朕夺了他的世子之位,叫镇国公的侄子为世子,还将他的世袭罔替改为降等世袭。”

淑懿没有说话,朝政的事,她不好插嘴,但顺治这凌厉的手段,可比她厉害多了,一个时辰不到,就把多年来收集的那些纨绔子弟的行事不端的证据拿了出来,并夺了他们的爵位,真是迅雷不及掩耳,前朝的事不比后宫,这些世家子弟平素仗着自家的爵位,整日横行于京城,早就激起了民怨,这次顺治出手整治,也是民心所向,孝庄就是再有心护着娘家人,为了国家大计,也是不能反驳半分的。

顺治以前不整治他们,看来是静观其变,待到他们“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那一日,给予不可转圜的一击,看来孝庄一味护着后宫中博尔济吉特一族的势力,反而叫顺治下了狠心去挖他们在前朝的根子,一旦皇后淑惠妃的兄弟伯叔们失了势,她们也就被四面动土,失去了最可靠的依傍。

顺治也劳累了半日,躺在承乾宫的寝殿里又放松,很快便传出均匀的呼吸,淑懿担心扰了他,就轻轻地在他身上搭了一条遍地锦的夹纱软被,蹑手蹑脚的出去了。

快至午膳时,云珠和素篆都回来了,淑懿怕吵醒还在睡着的顺治,就将她们叫到后殿的花圃里去说话,因为承乾宫只住了淑懿一人,后殿就显得十分空旷,绝不怕有闲人偷听了去。

已经是春天了,后殿的花圃中应季的花草也开始生长,翠叶初发,新蕊含丹,清风拂面,飘过一丝淡淡的幽香。

淑懿走到一脉新长了细叶的常春藤边上,看见云珠平和的神气中透着几分喜色,素篆却气鼓鼓的,就问她们道:“怎么样了?”

云珠微笑道:“奴婢已经按着娘娘的吩咐做了,一切也都顺利,那沾了桂花糖的香炉,奴婢已经收回来了,珊瑚一听是皇贵妃吩咐的,就没敢吱声儿,奴婢又把所有打理过行祭之事的小宫女集在奉先殿后的庑房里,挨个儿审问,一开始珊瑚还想跟奴婢摆个大宫女的架子呢,后来见奴婢连咱们承乾宫的嬷嬷太监都带了去了,他们素日在宫中,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珊瑚也就不敢说什么了!”

淑懿含笑道:“其实珊瑚这个人,倒是不坏,只是性子有些阴乖张了,也是原先伤了心的缘故,你办差时她挡着你,你自是要拿出些气派来给她看的,可过后还是要与她和缓和缓才好,也省得‘多个仇人多堵墙’。”

云珠笑了一笑,道:“这还要娘娘说?奴婢为了谢她因为奉先殿的事劳累一天,特意拨了一百两银子,叫她与奉先殿的小宫女们分了,买脂粉头油呢!”

淑懿微笑不语,她知道奉先殿是清水衙门,珊瑚就是做事再勤谨,等闲也得不着赏赐的,云珠给她拨了赏银,银子还是小,珊瑚这一回就大大的有面子了。

淑懿笑了笑道:“办得不错,然后呢?”

云珠一双秀目流波,看了看站在她身边的素篆,道:“然后奴婢把人交给素篆,就由她去审问了!”

素篆这时好不容易等到把肺腑之言说个痛快的时候,一见淑懿对她投去鼓励的目光,就迫不及待地连珠炮一般,把审人的过程说了出来,“奉先殿的小宫女,比咱们承乾宫的小宫女是大大不如了,没见过大场面不说,整日叫那个珊瑚吓唬怕了,个个像避猫鼠一般,没说两句话,就鬼哭狼嚎地都吐了口——那个金童做事也忒大胆了,竟然没怎么避人,只以巡查为名,在娘娘行祭之前就去过奉先殿两次,有三四个小宫女都看见了。”

淑懿抚着几朵新打的花苞,粉黄淡彩的娇蕊已染上春色的美艳,笑道:“他这也是得意忘形,就忘了小心谨慎,皇后既然当着众人的面把祭祀的事交给了本宫,他做为长春宫的总管太监再去巡查,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素篆气乎乎地往下说:“奴婢就带了人去长春宫拿人,幸而云珠姐姐聪明,说若是公然把金童带走了,回头皇后再说咱们承乾宫的人气恼着了她,岂不又要给娘娘惹麻烦?最后云珠姐姐找了个托辞,把金童从长春宫赚出来,几位嬷嬷太监才把他捆了送到尚方司去!”

淑懿问道:“你们捆他去尚方司的时候,是怎么个说法?”

云珠挑一挑朱唇,笑道:“罪名自然是图谋不轨,阴谋陷害自家主子,金童去奉先殿乱转,事先并未知会过娘娘您,本就不合规矩,咱们就给他扣上一个谋害皇后的罪名,将打碎香炉的事算在他头上,倒也十分地公平合理,皇后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作者有话要说:求撒花,求支持~~~~~~~~~~~~~~

☆、第百八十四章成功反扑

淑懿颔首道:“很是!你们做得十分圆满;可为何素篆还是闷闷不乐地呢!”

素篆气得直咬牙;云珠就替她说道:“也不能怪素篆生气,我们俩忙活了这大半日;好不容易把金童送进去;原指望从他嘴里抠出皇后的罪证;谁知金童进了尚方司没半个时辰,精奇嬷嬷就说他畏罪自尽了!”

“哦?”淑懿在一瞬间的惊奇之后;又觉得在意料之中;皇后虽然被迫禁足,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她在尚方司;必然还留着一些死忠亲信,淑懿又想起方才顺治说的话来,心中毫无失落之意,笑道:“你们也不必失望,也许没从金童口中掏出东西来,是件好事,这件事是本宫出手办的,若真的逼金童吐了口,叫皇后因此被废,那么太后与本宫的梁子,也就结死了!”

说着,就把方才顺治说的话说了一遍,这才唏嘘道:“淑惠妃一进宫就闹腾出那样大的动静,如今只能缩在钟粹宫里,若是皇后的后位再保不住,博尔济吉特氏,也真的要没人了!”

孝庄没想到淑惠妃一入宫,就迅速蜕化成废柴一根,不光她自己废了,还拖累皇后也成了半根废柴,如今孝庄就是夜夜椎心泣血也没用了,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不叫柔月入宫呢,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素篆却不服气,气咻咻道:“那能怪谁,还是她们家的格格狗咬狗,做出这样失德的事来,难道还不该废!”

云珠忙拉着素篆的手,走过一片新绿初萌的茵茵绿草,劝道:“好妹妹,你年纪还小,有些事伶俐有余,沉稳不足,你想想太后就是对自家的格格再恨铁不成钢,只要她们没有弑父弑君,太后哪能下得了手除掉她们?”

素篆恨得眼里直窜火星子,不服道:“难道咱们娘娘就得一辈子受她的气么?”

“弑父弑……”淑懿忽然眼中一亮,那一条明晃晃的黝黑的光芒,在后殿的花红柳绿中渐次消逝,淑懿心中却渐渐明亮起来。

奉先殿的香炉事件最终有了官方结果,金童因为曾被皇后处罚过,心生怨恨,才故意在香炉上动手脚,此等行为,实在与诅咒主子无益,尽管是畏罪自尽,实在是死有余辜,尚方司的人当天就把他丢在了乱葬岗了事。

皇后知道了金童的“恶行”之后,又是伤心,又是失望,加之小产之后伤心过度,身子越来越弱,这件事之后,果然就在长春宫养起了身子,太后要给慈宁宫添几个人侍候,皇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说自己驭下无方,不敢再叫太后破费添人了,孝庄才勉强答应,留着长春宫原先那些奴才不动。后来孝庄不知哪天夜里又做了个噩梦,忽然想到哪里还有些不妥,又十分“关怀体贴”地加了一道旨意,念着银珠也是慈宁宫教养出来的大宫女,赐给了银珠从四品的凤仪女官的职位,这等殊荣,除了苏茉尔,在整个紫禁城中也是头一份了!

消息传来的时候,银珠正站在承乾宫,向淑懿回禀皇后娘娘的健康报告,身边最可靠的太总管太监没了,银珠自然成了长春宫中第一人。

淑懿拨动着盖碗里的茶叶,笑道:“你也算苦尽甘来,太后既嘱咐皇后娘娘安心养着,长春宫供应的嚼用银钱,本宫自当厚厚地再添一倍,没了金童这根眼中钉,你就只在长春宫里享清福吧!”

银珠嫩白的脸上,立时荡起梨涡般的浅笑,道:“奴婢在长春宫当差,吃穿用度自是丰足,却不敢十分地享清福,奴婢这个凤仪女官,是太后的恩典,娘娘的提携得来的,哪里敢轻慢了差事去,以后自当时常把长春宫的动向回禀给太后,叫皇后安安静静的在长春宫养病,免得皇贵妃娘娘悬心才是!”

一殿的人都是聪明人,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统驭六宫的事还是交给皇贵妃,恪妃与端顺妃协理六宫,不过每日将各宫院的杂务琐事一并总了,至晚膳时来回了淑懿就是,因此淑懿也并不怎么费心,淑懿深知在打理宫务时,必须遵循层层递进,逐级管理的原则,若是居上位者不懂自己的职责所在,事无巨细,越级去管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但会伤了左膀右臂的积极性,还会让自己累得半死而费力不讨好。

宫里的大部分杂事,都是些小事,也用不着淑懿亲自去关怀,不过在红杏春意闹的时候,还真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让紫禁城又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启祥宫的一位庶妃乌苏格格,被太医诊出有两月的身孕,乌苏格格出身一般旗人,就是生了皇子,也多半会交给高位嫔妃抚养,至多能晋个贵人的位份,运气差一点的话,恐怕连贵人也晋不上,只是待遇同贵人罢了。康妃能在生下三阿哥后,慢慢晋到妃位,还是得归功于她当初抱住了皇后的大腿。

如果生的是公主,也不过如庶妃陈氏一般,守着大格格在启祥宫冷清度日,只不过内务府看在公主的份上,不管公主生母受不受宠,都不敢苛扣陈氏的份例罢了。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孝庄那边再高兴也有限,因为庶妃生下的儿子再多,在巩固帝位方面,能做的贡献实在是有限,可若是妃位以上的嫔妃,多生一两个儿子,那意义就不一样了。不过到底是自己的亲孙子,况且宫里的子嗣并不多,孝庄还是给乌苏格格那里添了几个有经验的嬷嬷和稳当的宫女,叫她们好生照顾乌苏格格的胎。

顺治的高兴也是有限的,他的想法与孝庄差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