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明亲王 >

第39部分

大明亲王-第39部分

小说: 大明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指挥使窦坤在旁边双眼微微眯缝了一下,看曾毅的眼神当中更是充斥着赞赏。

曾毅年纪不大,且是文官,可是这份果断,这份当机立断,却是胜过一些军中将领了。

抓住机会,立时先名正言顺的掌控住河南的政权,根本就不在乎言论如何,也不在乎是否会被弹劾。

能有这份果断的,不多,尤其是出现在如此年轻之人身上,更是可贵了。

其实,窦坤不知道的,是曾毅根本就不怕麻烦,有皇帝的便宜行事之权在,更有可过问河南一切事务的圣旨在,曾毅暂时掌管河南政务,根本就没什么的。

而且,钦差出巡,若是当地出现特殊情况,由钦差暂掌地方大权的,虽然不多,可也并不是没有出现过的。

第88章朝廷

河南的情况,可以说是全都在曾毅的掌控之中,。虽说出了白莲教的事情和萧然这个右布政使晕倒的事情,可是,对曾毅来说,这却是更加有利的,以至于,现如今,河南的的大权可以说全部握在了曾毅的手中。

河南的一切都在曾毅的盘算中运转,而京城,御书房内,气氛却是比宫殿外那仍旧飘扬的大雪天气还要寒冷。

“陛下,臣以为,河南右布政使萧然和按察使董宣的折子,怕只是就事论事,且,情有可原…………。”

有大臣胆颤心惊的看着暴怒的弘治皇帝,这可是少见的很,当今圣上脾气一向很好,向今日这般暴怒,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不过,这也只能是说董宣和萧然两人倒霉了。

他们只知道曾毅闹那么大的动静,是为了抓捕刺客。

不错,刺杀钦差,这罪过是大,可是,却也不值得曾毅如此大的动作,是以,萧然才会不惜说出一些隐秘来逼迫董宣和他联手弹劾曾毅。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任凭萧然如何机关算尽,也想不到曾毅真正的目的是抓捕白莲教的妖人。

而且,更可气的,是在抓捕到白莲教的妖人以后,曾毅还特意上了道折子,解释了一下,什么算计之类的。

这下可好。

原本,弘治对于河南两司上来弹劾曾毅的折子还有些发愁,毕竟,曾毅年纪不大,且,被自己赋予了如此重的权利,傲气也是极有可能的。

可是,河南的事情,也不能就这么算了,若不然,两京一十三省还不都有样学样了?

正考虑该如何处置这件事的时候,曾毅的折子来了。

结果,一看曾毅的折子,弘治心头的那丝为难立时没了,甚至,拍案大笑了起来,这才是国之栋梁。

这才是真正的有泰山崩塌而不乱的心境。

与此同时,在看右布政使萧然和按察使董宣两人的折子,就有些容不下人的意思了,甚至,弘治看着都觉得刺眼,这分明是在排挤曾毅,怕是曾毅触碰到了他们在河南的权威吧?

一想到这,弘治的怒气可想而知,真当朕是好糊弄的么?

“陛下,眼下,河南查出了白莲教的妖孽,还是要以稳字当先啊,若是贸然动了右布政使和按察使,怕是河南原本就不堪的境况只会变的更加艰难了。”

有官员跪在地上,倒不是他愿意在这个皇帝盛怒的情况下为萧然和董宣两人求情,而是,现如今,正如他所说的,河南境况堪忧,最起码,这个官员自己内心是这么想的。

而且,为了一道弹劾的奏折,就这么撤了大臣,实在是太过儿戏了吧?

最起码,要换大臣,这个理由是不行的,除非是不言论的非议。

其实,弘治也就是一时间生气罢了,就算是真要动河南的这些个官员,也肯定是不会用这么个可笑的理由去定罪的。

“几位先生怎么看?”

弘治看向了几位内阁大学士,现如今,河南的情况是越来越糟糕了,让他感到头疼。

“陛下,治国如烹小鲜,而河南如今境况,怕是如此了,玩玩不能大动尴尬,必须要一步步的来。”

李东阳拱了拱手,先做了回复:“河南先是大雪不断,遭了灾难,现如今,仍旧如此,灾情没有得到丝毫的缓解,又从中抓获了白莲教的妖孽,现如今,河南的境况,怕是容不得丝毫大的动作了。”

刘健点了点头,也十分赞同李东阳的话,接着道:“李公说的不错,陛下,现如今河南的情况,一旦有些许大的动作,怕是会被白莲教妖孽借此机会生出事端,若是以往,倒是无惧,可现如今,河南境内,民心定然不稳,是以,稳字当先。”

满朝衮衮诸公,尤其是这几位大学士,眼光何其毒辣,这个时候在开封城内抓获白莲教妖孽,而且,还是他们刺杀的钦差。

这恐怕不单单是刺杀钦差的吧?

若不然,根本没必要跑去钦差行辕刺杀,大可以等候钦差出行的时候。

是以,只能证明是曾毅这个钦差碍着他们事了,也可以说,他们在河南,肯定是有大事情要谋划的。

白莲教本就是乱党,他们所谋划的事情,自然就是造反了。

是以,现如今,河南的官员不能动,尤其是这两司的高官,一旦动了,指不定就会被白莲教的妖孽趁此机会生出什么事端来的。

“河南的境况,以诸位先生看来,该如何处置?”

弘治却是点了点头,也不提到底该如何处置萧然这个右布政使和按察使董宣,毕竟,刚才其实他也就是一时气愤罢了。

为君者,自然不能意气用事的。

是以,这会,气消了以后,弘治除了厌恶些萧然和董宣这两个朝廷大员的小心性外,倒是,真不至于因此而怎么处罚他们。

反倒是河南的境况,最为重要了。

曾毅之前表现出来的一切,都足以证明他的机智,才能,可是,现如今这事,怕是没有丝毫经验的曾毅不足以应对了啊。

“赈灾,安抚民心,查案。”

刘健一言点出了现如今最主要的事情,赈灾安抚民心,这个,之前就在进行,查案,同样如此,只不过,刘健所谓的查案,是查白莲教妖孽一案。

若是能借此机会,把他们给揪出来,倒是件好事。

“查白莲教一事,就交由锦衣卫负责吧。”

弘治开口,就把这事交给了锦衣卫,主要这事交给地方或者大理寺刑部,恐怕都是没有锦衣卫的消息灵通的。

几位大学士皱了皱眉,可最终也都没反对,虽然锦衣卫可恶,甚至,可以说是凌驾于国法之上了,可是,查处白莲教一事,还真是锦衣卫最合适了。

“陛下可下令各卫所练兵,同时,河南各卫所定要做好准备……。”

刘健这话虽然难听,可是,却也是最稳妥的建议了,万一白莲教真要生事,总不是朝廷之前没有丝毫的准备吧?若是那样,朝廷也就太被动了。

第89章召回京城

“陛下,臣以为,那河南右布政使萧然和按察使董宣所言并不完全是错。”

这当口,兵部尚书刘大厦不老实了,站了出来,也不反对几个内阁学士的话,只不过,却说董宣和萧然两人的折子没有错。

这就是刘大厦为官老成,会讲话的地方了,只是单说萧然和董宣的折子并不完全是错,既留下了一丝的余地,也没有去说几个内阁大学士的想法有什么不对,这,就表达了一个意思,无意对几个内阁大学士甚至是皇帝的行为表示不满,只是,绝的或许,那个小钦差,真的是有些过分了。

当然,这话,虽然委婉,可若是换个官员说出来,恐怕也是会遭人斥责的,内阁几位大学士和皇帝都等于是统一了意见了,这个时候你跳出来,是什么意思?

不过,刘大厦身份不同,是兵部尚书,且,在朝廷中极有威望,是以,虽然刘大厦不是内阁大学士,可是,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平日里对齐也和善的很。

“刘爱卿这话是什么意思?”

弘治眉头皱了一下,这个刘大厦真的是有些恃宠而骄了,刚才让大臣们开口的时候,他不吭声,现如今,已经给这件事下了结论了,他却跳出来持反对意见了。

刘健等大臣却是面面相觑,紧接着,却是恍然大悟,明白了这刘大厦怎么这个时候跳出来了。

刘大厦躬身,道:“陛下,河南现如今的境况需以稳字当先,而钦差曾毅虽然品性极佳,且立下大功,可终究是文臣,且,其年少,接下来,恐怕对河南的境况会有些不适合了,不若,另派一老成持重的官员为钦差,前去河南,暂召回曾毅……。”

刘大厦这一番话,虽然是要召回曾毅,可是,却也是把他给狠狠的捧了一下,毕竟,这是有功的,就冲抓获白莲教护法,这就是大功一件,这么多年,朝廷何曾抓获过白莲教的什么核心人物了?

而且,当今圣人对曾毅这小子也是看重的很,是以,必须要捧,不能让其受委屈了,若不然,指不定皇帝会怎么想的。

刘大厦这么一说,弘治也沉吟了,现如今,曾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虽然所行没有任何差错,且步步稳妥,可终究不是老成持重,若是没有白莲教搀和进来,让他继续处置河南的事情,到没什么不妥。

毕竟,河南需要这么一把利剑来打破局面。

可是,现如今,有了白莲教搀和进来,河南的情况,恐怕是不能再用利剑了。

“几位先生如何?”

弘治并不能拿定主意,沉吟了一会,就把目光看向了刘健等内阁大学士的身上。

虽然刘大厦并没有表露出什么恶意来,可,他玩这么一手,还是把刘健等人给恶心住了,可偏偏刘大厦说的也是有道理的,让你恶心的不行,可却也没法说不。

内阁大学士中,还是李东阳最为擅长谋略,且和首辅刘健及谢迁三人关系最好,是至交好友。

是以,此时,最为擅长言谈的谢迁和两位好友交换了个眼神,看了一旁老神在在的刘大厦,然后冲着弘治道:“回陛下,刘大人所言,确实有些道理。”

这话一出,刘大厦的脸色就变了,感情刚才他说的话,只是个稍有道理?

不过,好在虽然话不客气,可是,谢迁的话并没有否定了自己的提议,是以,刘大厦还是没有吭声的,毕竟,他也知道自己理亏,刚才等于是打了三大学士的一个耳光,若是三大学士今日没有丝毫的反击。

那,他刘大厦以后才是要好好防备着了。

毕竟,他刘大厦虽是兵部尚书不假,虽在朝中极有威望不假,可是,真和内阁这个庞然大物比起来,却是根本就占不到丝毫便宜的。

是以,现如今由谢迁出言落下自己的面子,这事,其实也就等于翻过去了,这到也算是不错的结局。

刘大厦也知道,内阁的几个大学士肯定是知道了自己的心思,明白不是刻意落他们面子的,是以,这次,才会这么简单就把此事揭过的。

顿了顿,谢迁道:“曾毅虽然在河南立了大功,可毕竟年少,血气正旺,怕是不适合接下来应对河南的情况,且,想来,曾毅在河南也磨砺的足够了,不弱召他归京,让其在朝中磨砺些时日,日后,定然会是辅佐太子殿下的肱骨之臣!”

弘治一朝,不比其他朝代,皇帝就这么一个儿子,是以,根本不怕臣子们是否和自己儿子走的进。

相反,弘治还特别希望大臣们能够尽心拥护太子,是以,谢迁这话,却是正中弘治的心坎。

且,谢迁的最后一句话,让曾毅回朝磨砺……,这翻话,其实,就是让曾毅回朝,多和太子殿下接触。

是以,弘治毫不犹豫的拍案定下了此事,接下来,只是派哪个大员去河南的事情了。

原本,自己提议得到允许,本该高兴的刘大厦却是半点也高兴不起来了,甚至,还楞了片刻。

曾毅是太子殿下举荐的人才,这事,虽然知道的人不少,可是,大多数都当是谣言了。

而当着是谣言的人群当中,却恰恰就有刘大厦本人。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今日的事情,日后,曾毅指不定就会知道的,那时候,怕是要对自己存些芥蒂了吧?

一个小小的七品御史,刘大厦自然不怕也无惧,可是,太子殿下的肱骨之臣……。

刘大厦可不认为谢迁只是随口说这么一句,看陛下的表情,就知道,这曾毅,怕是早就进入了皇帝、太子及内阁的眼中了。

而这河南之行,怕就是对他的考验了。

不由得,刘大厦嘴角划过一丝苦笑,他这是何苦来哉?

原本想着朝廷调兵,可坐诊河南的为主钦差无形中却肯定是曾毅这个少年无疑,这让刘大厦这个兵部尚书自然内心不认可了。

是以,想要争取换个人选,谁想到,竟然出了这杆子事情。

而且,这话,要是他之前说,还好,可是,在皇帝和内阁大学士下了决定以后,在推翻,然后再召曾毅回京,这可就等于是结梁子了。

单看谢迁的话,入朝磨砺,这次,内阁,怕是要拉拢这个曾毅了,毕竟,内阁也是需要圣眷的。

第90章回京

而且,从谢迁口里所谓的入朝历练,在此时此景说出来,绝对不会是在六部或者其他衙门给随意安排个职位的。

若是其他时候,以曾毅在河南的所作所为,虽然有功劳,甚至,也可以说上是大功了,可,毕竟他的年龄是个坎,太过年轻了。

年轻,本来是好的。

岁月催人老,岂能永长春。

这其实已经很明显的说明了人,都是不希望老的,都希望青春永驻,可是,年轻虽好,但却是年纪小了不成!

这话,听起来有些矛盾,可却又是这么一回事。

曾毅的年纪太小了,还不足弱冠之年,且还是个秀才,就已经是七品的御史且任钦差巡视一省,手握半副王命旗牌,这样的恩宠,就算是官家也是极少的。

是以,这次,若是正常情况下,曾毅就算是回朝,官职虽然是要升的,可恐怕,也只是稍微的上升半级,或者是兼任个其他差事。

可是,若是连跳几级,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毕竟,曾毅的年纪太小了,而且,是留给太子的人,这份恩典,肯定会是留给太子亲自来施恩的。

这是历朝历代的不变的定律了,老皇帝总是要为新皇刻意打压一些官员,等新皇登基以后,由新皇帝重新提拔这些官员。

甚至,是老皇帝在明知身体不行的时候,会故意装作年迈体衰,神志不清,来贬一些大臣官员,等新皇登基后,在为这些大臣平反。

这些所为的,其实,不过就是让大臣们感激新皇,甚至,若是他们不尽力辅佐新皇帝,肯定会被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