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凡途 >

第23部分

凡途-第23部分

小说: 凡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雒明一身得体的神情饱满的走出了客栈,没有骑马而是步行向着城东官宦大员聚集的住宅区行去。
        吕家在京城还是很有名的,雒明稍微向客栈伙计一打听,就知道了吕老家宅在京城位置,现在那里住的正是他的儿子刑部侍郎吕文周吕侍郎。
        行了大半时辰问了一个路人后,雒明来到了一座高大的府邸前面,两丈高的大门上横着一块醒目的匾额,上书“吕府”两个大字。
        这两个字写的苍劲有力,看的出对方在书法上的不凡造诣。
        看到这两个字,雒明会心一笑,吕府是这里没有错了。他一眼看出这两个字正是吕老的手笔。两人文学交流,书法自然也在其中,雒明虽然还年幼,可是在书法上的功力可是一点不弱。
        虽然还及不上吕老多年在书法上练就的大家风度,可也深得老人家的赞赏。
        没有冒然的去敲那两丈高的大门,走到偏门的边上,雒明在门环上轻轻的敲击了几下,就站在一边耐心等候起来。
        一般象吕府这样位高权重的官宦人家,大门是不会轻易的打开的,除非地位显赫身份高贵的贵客来访,或是迎接皇上圣谕这样的大事才会开启。
        才敲过门,雒明就听到门内有脚步声响向这边行来。
        片刻后偏门被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样貌普通的中年人。
        这中年人面容平静,身着普通,看其一身的打扮,像是一个下人,可是雒明却觉得此人不似看到的这么简单,一时间到无法看出中年人在吕府中的身份。
        看到对方疑惑的眼神,雒明赶紧上前,神色端正的行了一礼。
        “小子青州雒明,受吕老之托带来一封书信。”
        说完将吕老的书信拿了出来。
        此刻中年人也在打量雒明,虽然在吕家把门也有些年头了,但像雒明这样的风采的少年还是不多见的。
        一时间有些出神,待到雒明提到吕老,才让中年人清醒。
        “原来是老爷介绍来的?!难怪如此气度!”中年人暗自揣测,看着气度不凡的雒明,面上显出温和的微笑。
        “公子不必多礼,既然是受老太爷所托,自是贵客,请进里面说话。”说着将雒明让进门内。
        “老爷刚刚下朝,现在应该在书房,公子请在此稍等片刻。”
        雒明被带到门厅的一间洁净的接待室,中年人上了一杯茶后,就拿着书信急忙向府内走去。
        这吕府不愧是两代在朝为官,府内朴素的事物和手下人的待人的态度,就能看出府上家风端正,没有如其他权贵般势利。
        没有等多时,中年人就回来了,看雒明的神情变的有些恭敬。
        “公子,老爷有请,请跟我来。”
        说着引领雒明朝府内走去。
        “那就有劳大叔了。”雒明道谢一声。
        “公子不需要客气,在下李仁,来吕府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当年受难,多亏老太爷搭救,公子既然和老太爷相识,随便点称呼我老李即可。”
        中年人恭敬道。
        “这人果然是有故事的人,看气度也不像一个普通的下人。”雒明想着,不过他可不会去随便探究别人的往事。
        一路跟着李仁,行走间雒明也随意打量下四周。
        整个吕府占地很广,可是下人却不是很多,周围景致也多是古朴简约,这到是和雒明对吕老的认识相符合。
        在青林镇时候,雒明在吕老处一些简单的事情都是老人自己动手,所以弄的雒明也没有想到老人有这么深的背景。
        就在他回忆和吕老相交时的情景时,两人来到一溜屋舍前。
        屋前摆放着一排**,左处院中栽着一片细竹。
        正房的门是打开的,上面一块不大的匾额上书静雅轩三字,字风透着儒雅,雒明一看就知道这不是吕老的字迹,也不知道是何人手笔。
        跟着李仁走近屋内,内间书案后面端坐着一个四十多岁中年人,此人保养的很好,白净的面庞看上去给人一种威严不凡的感觉。
        这人手中正拿着吕老的书信瞧看,听到有声音才将注意转向近来的雒明二人,看长相依稀有吕老的样子。
        雒明猜想这人应该就是吕老的儿子,那刑部侍郎吕文周。
        还没有等他开口,李仁便先开口道出了中年人的身份。
        “老爷,这位就是带来老太爷书信的雒公子。”
        “恩。”
        这位掌管大权的当朝大员可能是掌管刑部的关系,还是平时一惯的威严,不过此时看着雒明的目光确是新奇,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好,好!小友果然非常人。”
        “难怪家父信中称小友为望年交,那岂不是小友成了长辈,这也太让本人没有面子了,不若咱们个论各的如何,咱们也平辈而论如何?呵呵”
        对方的一句话让雒明一阵错愕。
        这和他印象中掌管一国刑典牢狱的最高长官相差很多,不过这句轻松的话到是无形中,拉近两人的距离,气氛也缓和了不少,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开始了。
        直到雒明出了吕府他还在感慨这位吕大人真是个性情中人。
        连来客都让他推掉了,这一聊就是数个时辰。如果不是雒明极力坚持恐怕会让这位大人拉住秉烛夜谈。
        走出吕府的时候,雒明心中的一块石头也算是落地了,轻松的呼了口气。
        经过交谈雒明觉得的这位吕大人为人还算耿直,就把李知州和雒家勾结为害百姓的事情说了出来,这位也是异常气愤。
        不过看的出这吕文周虽然对雒明很有好感,可是一谈到公事还是公事公办,一句话,没有证据是不行的。那是有诬告嫌疑的,没有确凿的证据状告朝廷命官一州大员,就是他这个刑部侍郎也会担很大的风险。
        朝廷也知道一些地方上官员的贪墨劣迹,只是苦无证据还有一些暗地中的人情原因才一直无法杜绝这类恶行。
        其实这位吕大人就是朝廷力争惩戒贪污的主要官员之一。
        当雒明将雒府和李知州来往贪污的书信帐目,还有万民帖拿出来的时候,一向稳重的吕大人看的眼睛都直了。
        现在想起对方当时丰富的表情,雒明还很想笑,当时吕大人激动的表情,雒明知道压在心头十多年的仇怨总算是了了。
        临走时雒明还留下了两万两的银票,看的出这位吕大人和他父亲一样都节俭的清廉好官。
        两人都帮过他的大忙,雒明当然不会吝啬。银钱对将要求仙的雒明来说,兴趣已经不大,够用就行。
        饶是吕大人觉得已经高看雒明很多,才他接二连三的举动下,也对这少年充满了兴趣,看到对方疑惑的目光。
        雒明只是将经过挑不重要的说了一些,自己会武功的事情也没有必要保密,挑一些能说的事情节略的讲了下,就是这样也让吕大人直感慨雒明少年有为,弄的他很不好意思。
        这边的事情一结束,后陈国已经没有什么好再让雒明留恋的了,他决定不日前往边境。

  (。)

    正文 第三十九章 初入车迟
     更新时间:2009…5…29 1:38:43 本章字数:3880


        第三十九章初入车迟
        在京城停留了数天后,雒明便打算起程前往车迟国。。***
        几天里雒明每天都被请到吕府,和吕大人和其家人也都相处融洽。
        告别了吕府,并且也对吕大人说了想到它国历练的想法后,对方对他的想法十分吃惊,诚恳的劝说他不要冒险,可是雒明有必须去的理由,又这么可能被劝动。
        其实吕大人是想把雒明留在身边,有意让他进入官场,可是以修真成仙为目标的雒明,这么会对官场权势动心?
        几天接触下来,对方也知道雒明志不在此,也就放下挽留的心思。
        去临国这件事,吕大人也是看雒明十分的坚持,知道再劝也不会有用,临走时还郑重的要送给他一幅两国边境的详细地图。
        这地图可是非同小可,要知道这可是一国的军事机密。
        有了这张地图雒明可以避过军营,只要小心些可以轻松通过防守薄弱的地方过境,这图的宝贵程度雒明当然知道。
        如果让有心的人知道这事很可能获罪吕家。
        吕家对他如此的照顾,让雒明心中一暖。这是吕大人想是害怕雒明的安危,竟然不顾担一定风险帮助他。
        吕家对他有恩,雒明又怎么会陷对方与危险中?好在他脑子好使。
        所以雒明并没有拿走这张地图,只是在很短的时间将图印在脑子里,将原图还给了吕家,这样就不会有遗失的危险因而连累到他们。
        从京城到边境可不是很短的距离,路上要穿过几个州府,即便有红马代步雒明也花了近半年时间才到达。
        起初他是抱着游戏人间的心态,沿途的景色也是各有千秋。
        只是一路走来越往边境百姓生活越是萧条,等到达边境所在的照州可以说是一片荒凉,几乎看不到城镇,只有些小村坐落在密林险地中。
        这时候雒明也收起轻松的心态。
        要不是雒明知道路线,恐怕还真的是很难到达。
        从村民那里得到的消息,这里不光时常发生战乱,而且土匪兵痞横行,大的城镇都已经毁在战乱里,能走的人早都离开了,这些人是不愿意离开故土,才勉强在这里生活。
        这一切雒明只能心中感慨一下,他一个人根本不能改变这些人的命运。
        再次出发的时候,雒明也变的格外的小心,白天休息,到了夜间再赶路。马也不能快速的骑乘,只能保持警觉慢速的前行。
        一路走走停停,有几次在白天休息得时候都听见阵阵马蹄声经过,好在雒明隐蔽的很好,没有被发现。
        就这样昼伏夜出的走了半个月,现在雒明一边吃干粮不时的凝神注意一下周围的动静。这些干粮还是十天前补充的,即便是一再节省如今也没有剩下多少。
        战争让靠近边境的百姓根本无法生活,几天来除了官兵雒明没有见过一个平民。
        幸好脑中有附近的地形,雒明遇到的都是一些小的侦察兵,并没有遇到大批部队或者军营,否则即使雒明有武功被发现也是很危险的。
        经过长途跋涉,雒明才好容易暂时休息下,如果没有弄错的话,从这附近地形上看,雒明现在所在的位置已经算车迟国境。
        两国常年交战,国境线经常的变更,到后来只要是两**队交战的区域,就可以算是边境。
        其实雒明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一段路,那段正是两**队对峙的地区,为了不被对方埋伏偷袭,双方对周边的树木都进行过数次的砍伐,百里内没有任何可以遮挡的事物。
        那段距离以人隐蔽步行的速度几乎无法穿越,何况还有雒明还带着一个目标明显的马匹。没有办法雒明只能放弃带马过境的不实际打算,将它放生,看着红马不舍的离开。
        对普通人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对武功高绝的人士还是有可能的,当初无影魔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都能过境就说明他轻功了得,以雒明现在的轻功虽说比老魔还差很远,可他知道军队的虚实布置,所以只要谨慎一些想要过境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经过一些有惊无险的暗哨后,雒明终于通过了最危险的边境线。
        初到车迟国雒明人生地不熟,开始的情形和在后陈国一样,周围没有人家,干粮也早就吃完了,没有办法下他只能打点野味充饥。
        行了几天才渐渐有了人家村落,面对不熟悉的环境,雒明没有冒失的出去,仔细观察下发现车迟国人说话习俗和和自己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衣服的样式有所不同。
        为了安全雒明趁着夜晚潜进一户人家,借了主人一套衣裤,和一些吃食,走时留下了些银两。
        等到了一处大点的小镇,雒明才停下来休息。
        这段时间的赶路,对他的精神和体力都是很大的考验,足足三天雒明才恢复过来。
        经过打听雒明知道他现在所在的地区叫峦州,王老的自传当中提到过这里,当年王老游历广泛,几乎将车迟国走遍。
        这里距离青叶门所在地域还有十分遥远的距离,好在王老自转中对各地的风貌人文介绍的十分的详尽,才让雒明不用自己盲目的到处去寻找。
        让雒明惊讶的是,在车迟国中人们普遍都知道有仙人的存在,从平时人们的交谈中了解这些人都是有大神通的,平时不常出现。
        不过着类的说法到是不少,听说也有很多幸运的人见过神仙斗法,更有甚者有的幸运儿被仙师看中收入门墙,从此长生不老的传言。
        雒明现在已经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乡下孩子,知道人们口中的神仙仙师其实就是一些修真者。
        之所以在后陈国雒明没有这样频繁的听到这类传说,可能也是和背后的修真门派有关,就雒明所知道的后陈国远没有车迟国大。
        后陈国背后只有一个修真门派主持,这个门派修的是魔道,门派也没有在后陈国内,而是在距离后陈国西海岸边极的火魔岛上,叫做火魔宗的魔门。
        而车迟国却是十分的广阔,不算一些小的修真世家和散修,光是大的门派就有三个,分别是青叶门、五行宗和火炫宗。
        三派实力虽然照火魔宗略有不足,可也相差不远。
        这三个门派都以正道自居,和修炼邪功的火魔宗自然水火不容,所以三派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火魔宗。
        火魔宗孤悬海外,易守难攻,在加上魔功修炼快威力大,几次大战后双方谁都没有讨得好处,结果形成了两方僵持的局面。
        最后演变成分别被正邪两派暗中支持的两个国家也互相敌视。
        这些历史都是雒明从王老的书上了解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