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随身空间 >

第445部分

随身空间-第445部分

小说: 随身空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最让张太平奇怪的是这样的一具干尸身上竟然没有任何的臭味传出来,仔细看了看也没有看出什么异状来。随即盖上白布出了地基道。

王老枪问道:“大帅,你怎么看着事情?”

张太平说道:“从棺材腐朽的痕迹来看这应该是很早以前埋葬在这里的,这样就排除了近时间内杀人埋尸的可能,不用担心会引出来什么案子。只要不是和杀人有关的事情,挖出来一具干尸也没有什么,挖地基挖出来白骨骷髅是常见的事情,放把火烧了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顿了顿又笑着说道“看你刚才给我打电话火急火燎的我还以为出了人命呢,吓了一跳。”

王老枪说道:“我也感觉这事没啥大不了的,少了就可以了,最多请法师来这里做个法事就行了。”

“王贵,你怎么看?”张太平又转向王贵问道。

王贵说道:“从干尸身上的着装来看这应该最少都是清朝的人,甚至会更早。我的想法一样,烧了就可以了。”王贵在鉴定古董这一方面绝对是行家,他说的话大概就没有错了。

张太平看着老村长蹲在那里没有说话,只是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淡蓝色烟雾笼罩的脸上并不轻松。问道:“老叔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老村长将旱烟嘴从口里取出来沉声说道:“你们还不明白呀,这是旱魃呀!”说这话的时候整个身子都轻微颤抖着,不知道是因为情绪激动还是因为恐惧。

“旱魃”一次在张太平看来只是出现在神话故事中的名词而已。

我国幅员辽阔,自古以来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古时人们将许多自然现象归之于鬼神的支配,如干旱,就认为是“旱魃”作怪。

旱魃的传说起源很早,如《诗经》里就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的诗句。古代神话《山海经·大荒北经》中上说:当年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请来风伯雨师,使狂风暴雨大作。黄帝则请来女魃,使风消雨止,打败蚩尤,并将蚩尤杀死。后来女魃没法再回到天上,就在地上住下来。她所居之处,常年无雨。这女魃就是旱魃。

明清时期,以僵尸为旱魃的观念十分流行,由此派生出“打旱骨桩”、“焚旱魃”等求雨习俗。《明史》中记载的民俗说,每遇干旱,人们便发掘新葬墓冢,将尸体拖出,残其肢体,称作“打旱骨桩”。虽然明王朝下令禁止此风,但直至清代,此风在民间仍很盛行,且由“打旱骨桩”进而发展为焚烧尸骨。

这种习俗也见于外国,如俄罗斯有些地区的农民,一旦遇到旱灾,常去挖出醉酒致死者的尸体,将其沉入最近的沼泽或湖泊之中,甚至也有残其肢体的行为,以此来求得雨水。

这种说法现在也有流传,不过大多数流传在信息不发达思想比较守旧的山村里面。平日里看村长挺开明的,没想到老村长还保留这样的思想。

其实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年轻人已经完全相信了科学,但是老一辈人心中还存在着对于鬼神的敬畏,有时候还是会将一些不能解释的事情归于鬼神一流。

张太平笑着说道:“旱魃也没什么,只要将其焚烧了就没事了。”

老村长摇了摇头说道:“旱魃只要出现了就必然有干旱,即便是现在焚烧了干旱也已经不可避免了。”

王贵说道:“不管怎么说,还是先将其焚烧了吧,这样放在这里也不是个事情,弄不好还会有什么病菌传出来。”

老村长点了点头面色凝重地说道:“那就烧了吧,找些煤油过来。”

王老枪说道:“煤油倒是没有,不过我家里又一桶车用的汽油。”

“汽油也可以。”

“我过去取过来。”王老枪转身回去取来汽油。

也没挪地方,直接将汽油倒在白布上面浸透下去,一个烟头扔过去就燃起了熊熊大火。

干尸早已经没有了水分,烧起来和干柴没有什么区别,很快就烧干净了。烧完之后王贵拿了根棍子在一堆灰烬之中拨了拨,很快找到了一颗珠子。道了一声:“果然这样。”用一个空烟盒将被烧得漆黑的珠子装了上来。

王老枪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一颗能保持尸体不腐烂的珠子。”王贵说着将烟盒递了过去。

王老枪拿过去看了看,已经被烧得漆黑一片,现在也看不出什么不同了:“就是这个东西让这具干尸不腐烂?”

“应该是了。”王贵说道“总有一些东西有这样的效果,不过这颗已经被烧坏了,没用了。”

老村长现在还想着旱魃的事情,说道:“今天的事情尽量不要传出去。”

“可能有点难度。”张太平说道“先前围观的人可不少。”

“尽量吧。”老村长叹了口气“若是风调雨顺还好,但要是真的出现了干旱,那就成了恐慌了。”

张太平也明白这个道理,这里出现了一具干尸再出现干旱,那么人们自然而然地就将这件事情联系起来了,旱魃一说也就会成了主流的言论,恐慌也就随即而生了。

正文 第729章 大旱

回到家里蔡雅芝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我看刚才从那边过来的人脸色都不好看。”

这种事情说出来有些吓人,张太平摇了摇头说道:“没啥大事情,挖地基的时候遇到了点困难而已,现在已经没事了。”

见到张太平这样说道,蔡雅芝也就没往心里面去,换了个话题问道:“你给丫丫带回来的那几只乌龟是什么品种的,怎么看起来被别的乌龟不一样?”北方的人尤其是农村人,见过龟类的并不多,将所有龟类同成为乌龟。

“这是象龟。”张太平说道“是上次去福建的时候从一个小伙子手里买回来的,这可是国外的品种,在国内几乎没有。长大之后能有大象那么大,所必被成为象龟,乌龟的寿命本来就长,而象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比人的寿命还长。”

“这么小能长到大象那么大?”蔡雅芝看着一只爬到脚跟前来的小象龟惊讶地说道。

张太平点了点头:“这种乌龟生长的速度非常慢,一般人是看不到它从出生长到大象那么大的。”

“胆子倒是挺大的,人来人往的它们也不害怕,在屋子里面爬来爬去的。”蔡雅芝说道。

“自打出生见到最多的就是人,自然不怕人了。”张太平说道。

一个月的时间在蔡雅芝的肚子渐渐变大之中飞快而过。

五一之后天气越来越热了,可是自从那天挖出了干尸——也就是老一辈口中的旱魃之后天就再没有下过雨。

北方缺水,尤其是山里面基本上作物完全是靠天生长的,近两个月的时间不下雨,地里面的作物全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几天正是收小麦的日子,放在每年的时候总会在这几天的时候下几场暴雨让人们手忙脚乱的,但是今年却是天天万里无云,别说暴雨了,就算是一个阴天都没有出现过,天天艳阳高照。若是搁在往年,人们会高兴地感谢上天有个好天气让自己把小麦顺利地收割了,但是几年却没有人能高兴得起来,因为看着架势再不下雨的话玉米就种不到地里面了,而且已经种到地里面的作物也会减产甚至没有收获。

张太平家的麦子不多,主要是在空间里面中了不少,不过空间里面收割起来不费多少力气。收完麦子之后顺带着将成熟的桃子也全都卖了。今年桃花山上的桃树也结了桃子,所以产量很大,依然是由庄雨来处理,赚了一百多万,在村里人看来一年赚一百多万那简直就是顶天的了。

果园里面现在除了葡萄就剩下各种各样少量的留作自家吃的秋天成熟的果树上面还挂着果子了。

尽管真个天地之间大旱,所有的树木即便是到了晚上的时候都显得不是很有精神,但是张太平的这个园子里面却依旧生机盎然,菜地里面各种瓜果蔬菜长势很旺。

张太平这会儿就躺在大桂树下面的手里面拿着一颗红彤彤的西红柿,拳头大小的西红柿咬一口鲜红的汁液顺着喉咙留下,酸中带甜,很是开胃。

不过他这会儿的心思却是没有放在西红柿上面,而是寻思着这天气以及这段时间村子里面发生的事情。

新闻上已有报道,今年北方大面积干旱,很多地方都已经出现了缺水的现象,伴随着土地的龟裂。

并不只村子附近这块西方干旱,小半个国家都处于干旱当中说明并不是之前见到的那个所谓的“旱魃”引起的,这是一种自然灾难,人力无法抗拒。但是村民们不这样认为,“旱魃出世,赤地千里”的留言已经在村里面流传了开来,人们不知道这种干旱还会持续多长时间,难免有些惶恐,出门走路无不面带愁容。甚至有些人已经在家里面敬鬼神开始秋雨了。

径流村子里面的小河水位已经下降了很多,大半个河床都露了出来,相信天若是还不下雨,要不了多长时间这条小河就会干涸了。

但是很惊奇的是他园子里面的池塘一只保持着水源的充足,里面的荷花已经陆续开放了,为这干燥让人烦闷的天气增添了一丝凉爽。最为主要的是他没有在这个池塘里面做什么手脚,这里的水全都是靠着池塘底下挖出来的那个泉眼涌出来的。

这个泉眼颇为神奇,当时岩石就是从里面出来的,具体也不知道这个泉眼从地下暗河通向了那里。

得益于这个泉眼充足的水量,村子里面虽然也受到了大范围干旱的影响,但是情况不是很严重。

他正在想事情的时候,忽然听到了有人在叫他的名字。转头望过去,老村长、钱老头以及王老枪等村子里面比较有身份的人正站在院门口,但是被狮子和灰熊挡在了跟前。虽然对他家里的这几只大狗很熟稔了,但也不敢朝着里面硬闯,谁也不知道这两只大狗会不会突然下口,一旦下口了那就不是小伤。

坐起身招呼了一声,狮子和灰熊退开,众人走了过来。

“老叔,这是?”张太平看着这么一大群人有些不解地问道。

老村长拉个板凳坐下来,其他人也或坐或靠在树上。老村长叹了口气说道:“赤地千里呀,赤地千里。”

张太平点了点头:“今年的干旱情况确实有十几年未曾见过了,村子里面今年的收成怎么样?”他只是偶尔为村子里面出一些策略或者好的想法,并不参与村子里面诸事的具体*作,所以关于温泉、关于各家的收入并不是很清楚。

说着让叶灵摘了一篮子的西红柿过来,每人手里拿一个。红得发亮的西红柿拿在手里面就很有食欲,一时之间扑哧扑哧吃咬的声音连成一片,赞叹声也络绎不绝。

“今年的大旱是有喜有忧呀。”老村长也咬了一口西红柿说道。

“那还是先听喜事吧。”张太平笑着说道。

老村长清了清嗓子说道:“因为今年的大干旱,各种水果蔬菜都大范围的减产,瓜果蔬菜的价格上涨的很快,咱们村子因为你这个池塘的原因缺水不是很严重,还能给管过蔬菜什么的浇灌一些,虽说是产量比之去年稍有不足但是价格几乎翻了两倍,所以总的来说收入比去年还要高。”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就是你这里没有受到干旱的影响,这在附近绝对是绝无仅有的,慕名而来的人很多,城里人现在都说咱们这里是世外桃源,来的人更多了,所以无论是温泉还是村民们搞的住宿农家乐什么的都跟着赚了更多的钱。”

这些事情从人流量上面就可以看得出来,张太平点了点头问道:“那忧的事情是什么?”

钱老头说道:“村里的小河已经快干涸了,我前几天到山里面去看了看,咱们村子里面的这条小河你也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山中那个水库里面的水基本上是靠雨水和山涧的泉水积攒起来的,现在天气干旱,没有雨水不说连山泉也大部分枯竭了,所以水源不足,我估计要不了多久整条河就都会没有水了。”

老村长继续说道:“这条河枯了暂时影响的问题还不大,因为你这里的鱼池里面还有水可以为下流提供水源,最大的问题是持续的干旱导致所有的水井水位都下降了,在这样下去迟早要见底,那个时候连吃的水都没有了。”

山村里面吃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吃山间流出来的泉水,现在大面积干旱很多泉水都枯竭了;另一种方法就是自家打一口井吃地下水,若是地下水也干枯了那可真的就没有干净的水源了。

现在吃水的问题是急需立即解决的问题,关于村民们的正常生活问题,所以老村长今天才叫上了这么多人过来商量。

正文 第730章 意见统一大会

说来也奇怪,自家院子里面的水井水位为并没有下降的迹象。

张太平说道:“我家里的水井倒还是和原来一个样子,若是谁家的水井不能吃水了,可以到我家来打水。”

其实水位下降这也不是人为可以阻止的,就和干旱一样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不因人的一只而改变。这说起来好像是一个大问题,但是仔细说来也不是什么要命的问题。有干净的水时人们首选的自然是山泉或者井水,但若是真到了井水都全部干涸的地步,池塘里面的水稍微处理一下也能喝。

“你家的水井水位没下降?”王老枪惊奇。

张太平点了点头:“是的,也没有任何浑浊的迹象,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出现干涸的现象,至于原因我就不明白了。也许和池塘下面的水眼一样通着地下河吧。”

“这个我倒是大概知道一点原因。”钱老头说道“你家里这口水井的年纪比村子里面大多数人都要大,在我很小刚记事的时候老爷子就找人打了这口井,当时大概十米深的时候就出了水,然是老爷子一直让打深到了三十米,现在想来还是老爷子高瞻远瞩呀。”

“三十多米深?”王老枪眼睛一亮“那咱们现在也可以在大帅家池塘边上打一口深井,这样说不定便能打到那条暗河里面,就不愁吃吃水了。”

老村长点了点头:“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随即又说道“暂时大帅家里面的水井还可以吃水,若是谁家的井枯了可以先到大帅家里面打水,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再寻思打井的事情,当务之急还是商量一下山头薰衣草的事情。”

张太平闻弦而知意,问道:“老叔是想浇灌一下山上的薰衣草?”

老村长点了点头:“我是有这个意思,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下雨,但是眼看着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