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帝祸 >

第122部分

帝祸-第122部分

小说: 帝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手往后一摸,一把抓过放在一边的红盖头,然后再手忙脚乱得戴到了头上。

她的动作迅捷无比,仿佛做了很多遍的熟练,看得楚君凡更是呆住了。

等到重新做好,红盖头再次顶在头上。赵璎珞才再次张口说话。

“不许说我!母后说我嫁了人之后,就要听你的话的。我也知道我是该老实待着等你来,只是白天一直在忙,吃得太少了,实在是饿坏了!何况你这么晚没来。。。。。我以为你先去西院了哪!”

隔着红盖头楚君凡看不到赵璎珞的表情,但从声音也能听出她此时的局促与羞愧。

想着从进来之后,看到的安宁公主的样子,听着她此时说得话。

楚君凡实在忍不住得笑了起来。他忽然间觉得安宁公主这丫头还不错。

“你不用这样的,你嫁给我,又不是给我做丫鬟,饿了想吃就吃,你不用这样拘束得!盖头都被你弄脏了,自己拿下来吧,油兮兮得戴在头上,不觉得不舒服嘛!”楚君凡说道。

“真的嘛!这玩意我早就不想戴了。”赵璎珞一把干脆利落得扯下自己的盖头,松了一口气说道。

完了之后,又愣了下:“这个不是应该你帮我摘下来的么,我这么自己取下来,会不会不好啊?”

灯光之下,赵璎珞雪白的脸上此时还带着油腻,偏生一副疑惑的表情,更是让楚君凡差点再次笑出声来。

“要不要你再戴上去,然后我重新取下来?!”楚君凡逗着说道。

“好。”安宁公主便真得再次双手拿着红盖头,戴到了自己的头上。

楚君凡微微一愣,这次按照常规的办法,拿起一旁的金挑,掀开了盖头。

只是这次掀盖头显然没有之前在卫蒹葭的房间那时候惊艳,相反他觉得很是轻松和滑稽,尤其是看到她小脸上的油腻的时候。

看着穿着喜袍的赵璎珞,虽然年纪上她跟卫蒹葭差不多,可是给楚君凡的感觉,就像前世那个时空的初中生一样啊。

“你过来这么晚,是不是先去卫蒹葭那边才过来啊?”赵璎珞似乎想起了什么似的问道。

楚君凡也不想隐秘,便点了点肯定道:“是啊!”

他本来以为赵璎珞会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情愿,谁知道她思忖了一会,说道。

“你。。。。。。你不会那方面有问题吧?!这洞房速度也太快了吧?!”赵璎珞的双眼睁得大大得!

“你要是有病的话,我赶紧让父皇排宫中的御医前来为你诊治。”

。。。。。。

楚君凡差点傻了,没想到赵璎珞却是想到了这个。

这个问题对于那个男人来说,都是必须立马解释的话题。“你才有病哪!我一直很正常的,我只是先去西苑帮她揭了个盖头而已!”

“是吗?!原来如此,你是一个正常男人啊。总算放心了,我还担心你跟宫中那些太监一样哪。。。。。。”赵璎珞似乎松了一口气。

听着她的这句话,楚君凡更是觉得心里尴尬。

“我说公主,你究竟知不知道什么才叫正常男人 ?'…'!”楚君凡说这话的时候有点咬牙切齿!

“知道啊。正常的男人不就是可以正常洞房的男人么?”

“那你清楚什么叫洞房么?”

“洞房就是。。。。。。就是。。。。。。唔。。。。。。唔!”安宁公主赵璎珞已经再也说不下去了。

因为楚君凡已经堵住了她的嘴。

眼前的这个穿着红衣的女子实在是对他的挑衅,他觉得他很有必要早点用事实向她证明,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更重要的是眼前这个女人在有意无意中表现出的娇憨和单纯似乎同样打动了他的内心。

“别。。。。。。别,我们还没喝交杯酒哪!”

“你不要把我的衣服撕烂了。。。。。。”

。。。。。。

“痛!”

。。。。。。

烛光摇曳,遮不住无数的春光。

洞房花烛,春宵一刻,又何止千金能换!

尤其是对于今夜的楚君凡来说。

虽然很辛劳,在安宁公主沉沉睡去之后,他还要瞧瞧起身,去赶另一个场,但对于男人来说,这其中的一切辛劳都是很值得的。

不是么?

。。。。。。

这一夜,楚君凡无疑是幸福的。

而隔着千里,同样的银月,同样的茫茫星空之下,在四方城的某个城楼上,此时正矗立着一名少女。

少女一身劲装,难得的此时没有背着她从不离身的四把剑。

此时远隔千里,她于高楼处向西南看去,仿佛间看到了那位命中注定与她纠缠不已的男人如今正在跟别的女人亲亲我我。

高处有风,即使已经入夏,但在这夜里也显得格外得冷。

似乎吹得人的双眼苦涩,都快要睁不开来。

少女独站高楼,也许是不习惯此夜的风,总觉得双眼略微不适,冰凉一片。

她被人成为不哭少女,然而于此夜,于此时,她终于流下了此生第一滴眼泪。

情是杀人刀,杀得不仅仅是人,还有心!

第一百五十章 御驾离京和太子监国(求收藏!)

第一百五十章御驾离京和太子监国

楚君凡洞房花烛夜的辛苦不去多说,总之勉强算是皆大欢喜。

柳飘飘这一晚上睡得很安稳。

安宁公主赵璎珞很是满意,因为当她入睡的时候,他躺在她的身边,当她醒过来,她第一眼看到的同样是他。

卫蒹葭也觉得十分刺激,虽然忐忑得等了很晚,楚君凡才悄悄摸上她的床,但对方的的确确陪了她大半夜,等她睡下才瞧瞧离去,已经尽心尽力了。而且这种感觉上很是偷偷摸摸的偷情感觉,很是让她觉得刺激和终身难忘。

至于楚君凡这晚上的劳累,那是可以被所有人忽视和鄙视的话题,是没有资格诉诸于读者面前的。

总之,楚君凡的大婚就此过去。

好歹除了新婚夜他需要这么到处乱跑之外,第二日他的两妻一妾坐在一起商量了半天,似乎给他排了一个细致的排班表。

他本来以为一直以来互相看不顺眼的赵璎珞和卫蒹葭恐怕在后院也不安稳,但事实上俩人的确似乎和睦了起来,偶尔也拌两句嘴,但都是些小事罢了。

时间一长,众人便都对俩人有了新的认识。

卫蒹葭毕竟是年纪稍微大点,而且身世可怜,更懂事一些,也更通情达理一些。

安宁公主则相对来说单纯了些,倒也并没有多少坏心思。

大哥那边夫妻俩人百般恩爱自是不去多提,总之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楚君凡都过得很好,楚家也过得很好。

这便是幸福!

。。。。。。

齐楚的大战终于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楚皇也终于要离京了。

七月二十四,这是钦天监选择的黄道吉日。

一大早,楚皇便带着太子以及文武大臣,齐聚宗庙,先祭天地,再告祖宗,以求此次出征能够顺顺利利。

三十万大军的出行事宜,以及诸般后勤都已经有军部以及臣子准备得妥妥当当。

此次出征乃是国战,对于楚国,乃是整个天下来说,都是大事。

谁也不敢在此等大事上不尽心,即使是平时的官绩再差,官声再劣,也知道此番出征牵扯到国运。

楚国上上下下,乃至楚国百姓,对于此战都是极为看好的,都有相当的信心。

一方面,虽然近十年来,天下相对和平,楚国对外的战争较少,即使有也大多是南方的蛮人或者西疆更西的野人的一些小骚乱而已。大一点的超过万人的战斗却着实不多,更不用说战役了。但是在十年之前,自从楚国太祖立国之时,楚国的对外战争便向来胜多负少,可以说是天下三国中兵威最是强盛的。若不是如此,又何来今日强大的楚国?!

另一方面,齐国的军队的战斗力除了狼骑之外,着实没有什么太强大的军队。而且齐国最精锐的狼骑兵,昔年最盛之时也只有三十万,如今有没有二十万还不好说,而且据得自北方的消息,宣德五年,天一法师自从齐国太祖死后,篡位自立,构建神国之后,便一直都不太重视狼骑兵,而是自己又打造了一只特殊的嫡系部队,

白衣众!只是谁也不知道白衣众的战力究竟如何!

再加上,楚国向来名将辈出,不说如今老迈的卫太尉,和远在北疆的楚天伦,但是如今的楚皇,便是天下少有的名将,如今楚国一半的疆域,甚至都可以说是他昔日带兵打下来的,由此可见一斑。

总得来说,楚国上下对这场国战的命运极其看好的,很多人都暗自在猜测楚皇这次亲领三十万大军北上,究竟会取得多么辉煌的战果。

是为楚国再添几位郡的疆域,还是能够直接挥兵势如破竹,直接打下齐国的都城,上京城!

。。。。。。

“太子,朕离京之后,朝廷的诸般政事便都有你处理。你要仔细些,无论什么事情都处理得让臣子,让臣民信服,勿让朕失望!”楚皇骑在马上,对着站在一旁为他牵马送行的太子说道,殷切话语似也有浓厚的父子亲情。

“孩儿明白的。父皇此次御驾亲征,也要多多当心,儿子在京都恭候父皇凯旋的消息。”太子说道。

“若有军务上的事情,不能自决,你可以多问问叶重。若他不能做决定事情,便等朕的圣旨。总之,朕在北边打仗,楚国的其他地方,尤其是京都,是千万乱不得的。”

“是!”

“朕只有两个儿子,你也只有一个弟弟。朕不在京,你要照顾好他。”

“是!”

楚皇想了想,似乎没有什么好说的。摆摆手,准备让太子松开手里的牵马绳。

“恭送父皇!”

楚皇的马小跑着走了两步,又再次停了下来。

“你的母后最近身子不是太好,你要多多孝敬!”

“是!”

楚皇再次纵马向前,带着他麾下的三十万大军,带着他信任的重臣以及必要的臣子,向着北方而去。

浩浩荡荡的人流,终于在快到中午的时候才慢慢消失。

远远看着北征将士的背景,太子在心里终于放下了一口气。

他做太子的年份也不短了,如今宣德的年号已经排到了十七年,他做太子也已经十七年了。

翻翻史书,他做太子的年份实在是太长了点,说是史上最长的太子也许差了点,但说是史上最辛苦最艰难的太子,也许肯定对的。

无他,因为他有个太厉害的父皇。

在楚国人眼里,楚皇赵诚毫无疑问是个好皇帝,甚至有人将他夸得比太祖和太宗都厉害。

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赵诚登基十几年来,楚国都有一个大的发展。

更何况,楚皇在是位皇帝的同时,还是天下四位宗师之一!

但在太子看来,做他的儿子却着实太辛苦了些。

因为他无论再努力,再辛苦,他能够做的事情,能够拿出的成绩,在楚皇的面前,似乎都是那么不哂一提。

所以做太子这么多年,虽然他早已有了参政议政的权利,但是他其实并没有太多独当一面或者自主做决定的事情。

但现在不一样了,如今楚皇已经御驾亲征,他已是名副其实的监国。

那么在很长一段时间,他将是京都,甚至整个楚国大半个疆域名副其实的皇帝!

为了等此刻,他不知道已经等了多久了。

看着北征的军队渐渐远离,太子的心里壮怀激烈,誓要在楚皇不在京都的这段时间内,好好做上一番事业。

他和东宫的幕僚早已商量好“新官”上任的三把火。

虽然说楚皇是个极其卓越的帝王,但是治理国家毕竟不能单靠一人,而且上升到国家这个层面,即便是再厉害的皇帝在位,手下都是精明老练的能臣,也不敢说国政上便没有问题。

太子为这一天准备了很久,他准备在楚皇亲征这一段时间,做几件大事,然后等楚皇回京的时候,向他宣示他这个儿子还是很能干的,只要有机会,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淘汰吏治。

无论在那个朝代,官员总是会比所需要的多上很多,一个固然是因为朝廷中的某些陨贵和外戚之类占了相当一部分,也跟朝廷的委派机制和考核机制有着极大的关系。

太子此时想做的便是推行对官员能力和政绩的年度考核,想借此除掉一些冗余的官吏,也给在任的官职一点实在的压力。

此时正是国战时期,而且像这样的大事,是急不得的,不可能一步到位。

太子深明此理,所以他准备从京都开始,先小范围实行。

当然,这里面那肯定要加点私货,不着痕迹得打压下有些在继承人站位中不支持他而支持二皇子的人!

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皇子的对策(求收藏!)

第一百五十一章二皇子的对策

北疆大营。

楚皇这次北行,乃是御驾亲征,亲自指挥齐楚两国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大军的国战,当然不会像宣德五年那样,行宫设在临城楚总督的府邸。

楚皇率领三十万大军,自京都出发,一路向北。最终先选择了北疆大营作为临时驻地,待巡视了北疆大营的军队以及诸般军务之后,接下来楚皇以及随行的文武大臣,汇合北疆的高级将领以及西疆派过来的代表,参谋这一场究竟该如何得打法。

军务会议开了三天两夜,最终在少数人的范围内,终于确定了这次北伐的总体攻略。

“陛下,这样会不会太危险了点,您只带领二十万大军奔赴西疆会不会太少了点?”虽然军事策略已经定了下来,但楚天伦还是担心得对楚皇说道。

“这里只有我们俩人,你就不要再拘泥于礼节了,就向往年那样叫我小诚子吧。我也想昔年那样叫你楚大哥。”却是楚皇卸去戎装,一身常装打扮,跟楚天伦说道。

“这次给你留下十万大军,想必肯定会有人猜测朕是北疆生乱,一半是支援,一半原因则是监视北疆,监视楚家。朕和你相识多年,你当知道朕绝对不是这个意思。”楚皇一边说着,一边嘴边带笑,仿佛是在说什么笑话。

“陛下想多了,臣自然跟陛下心心相通,知道陛下从不疑臣。陛下只是担心臣的二十万大军不能在北疆维持均衡之势罢了。陛下爱惜臣的一点心思,臣又怎么会不知道哪!”楚天伦连忙说道。

“这次与齐国大战的总体策略已经定下,由北疆这边你的二十万大军,迎战齐国的二十万狼骑,朕自西疆率领军队,以草原为踏板,借着地利,从高向下冲击,直接杀入齐国腹地,说起来还是北疆的任务重些。二十万步兵对相同数量的骑兵本来就不占优势,朕给你多留点大军,这样你也宽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