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帝祸 >

第67部分

帝祸-第67部分

小说: 帝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君凡才不管这些,只是睡着自己的回笼觉。

众位大臣的上书告一段落,楚皇开口说道:“京兆府尹何在?”

京兆府尹梁世成自是出班叩首。

“朕曾经令你限期调查牛栏架刺杀一事,你可有调查明白。”楚皇说道。

“启禀陛下,如今下臣已经基本查清情况,正要禀报陛下得知。”梁世成颇有调理的说道。

“该件刺杀案起于四月初七一石居前,郭子京等人与楚君凡等楚家人的琐事摩擦,这件事当日二皇子也在场,可以作证。两伙人因为口角之争,而大打出手,后来郭子京等几位吃了点小亏,便怀恨在心。郭子京出面请求卫太尉的孙女卫蒹葭帮忙,卫蒹葭便请了熟识的方大卫帮忙,方大卫身为北大营骁骑营副统领,便领着几位副将和手下,偕同郭子京指派的几位七品高手,在牛栏街妄图刺杀北疆总督的三公子楚君凡。”

梁世成也算有不俗的才能,三言两语便把此件事说得清清楚楚。

小辣椒卫蒹葭开口欲言,却知道在这场合根本没她说话的余地。

当日郭子京的确是找她,由她出面找方大卫帮忙,只是说想教训一下楚君凡,谁知道后来却创出这样大的事来。

爷爷说的话,她不怎么懂,好像说她被利用了什么的,但如今从梁世成的口中听到这事情的真相,她还是感觉自责不已。

若不是她去寻找方叔叔,也许他便不会死了吧。

楚皇听完梁世成的话,略一沉吟,开口说道:“楚君凡何在?”

片刻之后,却无人应声。

楚皇又重复了一遍,依旧全场没人出现。

一众朝臣面面相觑。有见过楚君凡的,少不得在心里猜想,他刚刚上朝的时候还在哪,怎么一下子不见了哪?

第五十七章 朝堂上的潜流

第五十七章朝堂上的潜流

楚君凡虽是迷迷糊糊的睡着,但毕竟在这朝堂之上,怎么可能像在府中睡的那么安稳,与其说睡,不如说是小咪一会。

不想一愣神,忽然觉得朝堂上的气氛不对劲。

他从柱子后面,探了探头,像楚皇所在的位置看去。

此时朝堂中的无数朝臣,正在左顾右盼得左看右看,想要找楚君凡在哪里。

不妨他这一伸头,仿若一只偷油的老鼠路过厨房时查看是否有猫,十分的鬼祟。

楚皇看到了他的这一伸头,站在朝臣前面的太子、二皇子、林相,以及其他几位朝臣也看到了他。

站在卫太尉的卫蒹葭正好也在用眼神找他,一眼看到他的滑稽模样,少女心性活泼,觉得十分好笑,便没忍住,在朝堂上扑哧的一笑,笑了其他。

少女的声音清脆动听,如银铃般的笑声在大殿中,一群男人中间显得格外动听。

楚君凡依旧不明所以,正在探头探脑的想知道究竟发生何事。

无数视线沿着卫蒹葭的目光看了过来,楚君凡一下子成了众人的焦点。

看着他那不明所以的呆样,有的年轻的官员也忍不住以袖遮嘴笑了起来,有的克制力强的则是憋得满面通红。

朝堂中的气氛一时有点滑稽。

楚皇无奈的看着楚君凡,挥手止住正要出声喝止群臣的太监,再次说道:“楚君凡,刚才范大人说的可是基本属实?”

楚君凡终于知道是在说自己,连忙出列说道:“微臣听及北疆战事,一时之间为父亲大人的安危所担忧,因此错过了范大人说的话。”

之前看着楚君凡睡觉的那位大人听到楚君凡的无耻言论,更是眼中冒火,仿佛恨不得冲上前去与这个无耻之极,睁着双眼说谎话的小人同归于尽。

楚皇也懒得多说什么,指了指京兆府尹梁世成,示意他再说一遍。

梁世成无奈之极,但楚皇在前,却只能依言将刚才的一番话重新讲了一遍,心里却是十分不情愿。

“回禀陛下,梁大人说的基本上都是实情。”楚君凡说道。

事到如今,事情如何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楚君凡绝不相信这事情会像梁世成说的那么简单。

即使那个调皮姑娘真的去找方大卫请求帮忙,能够做到骁骑营副统领的人会分不清轻重厉害,被人一鼓动,就带着那么多人来成必杀之势?!

更何况这事本来只是卫蒹葭帮郭子京的忙而已,楚家跟卫家虽然据说是不对付,但自己又没欺负卫蒹葭,甚至今日之前见都没见过。双方又怎么会大的仇怨哪?

再说,即使是郭子京那个蠢货,恐怕也只是报复的心思多些,真让他知道那天的必杀之局,他恐怕没那么大的胆量。

这些事情,楚君凡只是懒得去想罢了,并不代表他什么都不知道。

事到如今,就看楚皇怎么给他,给楚府一个交代了啊。

楚皇看着梁世成说道:“此事既已查明,那相关人等就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当日的刺客,还有一个活着,便杀了吧。至于主使人郭子京,郭爱卿,你说怎么处理。”

楚皇聊聊数语,便将此事做了决断。

当日后来被楚君凡所擒的军中的八品高手,如此干脆利落的便被一个杀字处置了。

对于事涉此事的卫蒹葭,楚皇甚至连提都没提,仿佛刚才梁世成从来没说过这样一个人。

至于作为最主要的主使人,楚皇则把皮球直接踢给了礼部尚书郭宗纬。

这本就是帝王心术的一种,这样的问法从一个角度看是皇帝喜爱该臣子,但另一个角度看,却是给该臣子一定的警告。

因为让你亲自处置自己的亲人,本身就是件很残忍的事情。如果处理得轻了,会被人说是有私心。如果处理得重了,则会自己心痛。

果然,礼部尚书郭宗纬面色犹豫片刻后,跪下说道:“陛下,吾的儿子犯下如此滔天大罪,还请陛下不要因为顾念老臣的情面而手下留情。陛下如果问微臣的意思,便是秋后问斩四字!同时,臣的儿子犯错,臣有教子不严的过错,请求陛下处罚!”

楚皇高坐龙椅,右手在扶手上翘了几下,说道:“楚君凡,你觉得这样处理怎么样哪?”

楚君凡没想到楚皇会在此时征询他的意见。

刹那间他的脑海转过无数念头,虽然牛栏街的刺杀让他十分恼怒,他当然希望有机会能够将郭子京一刀砍死。

只是此时此刻,在这样的场合,他却直觉不能如此,若是郭子京的儿子真的因为他等下的一句话而死,那么郭宗纬岂不是要恨死楚家了?

“微臣以为,当然前来刺杀的人既然已经都死的差不多了,而且微臣又没有受什么伤,这件事要么就这么算了吧。”楚君凡慢慢说道,一边说着,一边整理着自己的思路。

“你的意思是,朕便不能为你主持公道么?”楚皇的语气严厉起来。

“微臣不敢。”楚君凡连忙说道。“微臣的意思是郭尚书为楚国操劳一生,如今晚年要经历丧子之痛,微臣于心不忍,相信父亲大人也于心不忍。微臣虽然对牛栏街之事颇为恼怒,但微臣丝毫未伤不说,倒是那些刺客此时已经死伤殆尽。此事就此揭过罢了。”

楚君凡此番话说的也算有理,不少听着的人都忍不住微微颔首。

不妨,楚君凡接着又说了一句话。“若是郭尚书觉得于心有愧,不如给微臣赔点钱算了。”

啊?!此话一出,朝中有几位老大人,把手里的胡子都揪断了。

因为谁也没想到楚君凡此时在这样的场合,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皆有其序。

钱,阿堵之物,尤其对于读书之人来说,是无比厌恶之物。虽然说,世有四方城,以商为尊,但四方城当年未能立国,大概也有这样的原因,因为四方城的规则得不到天下读书人的拥护。

楚君凡此时在朝堂之上,能够宽宏大量的绕过郭子京,让郭宗纬免去丧子之痛,这件事还是做的不错的。也算仁心在胸,但是此刻却主动索要钱物,来了却私仇,这样的行为却着实让人失望。

那种感觉就像一个人,你本来以为他是正人君子,但转眼间却发现他品德有亏,贪财好色,那种毁了内心形象的感觉实在是很难受。

此刻殿中群臣的感觉便是如此,卫蒹葭更是在心里给楚君凡打上了一个贪财鬼的标签。

郭宗纬愣了片刻之后,说道:“若是小楚大人真有心和解,我自会奉上黄金千两以赎小儿之罪。”

黄金千两也算一笔不小的财富,楚君凡开口正要称是,双方达成协议。却不妨楚皇一手拍案,厉声喝道:“郭宗纬,你很有钱么?”

楚皇一声大喝,大殿里立时安静下来。

“你等都为朝臣,怎可以财富了私仇。那岂不是说,朕富有四海,岂不是可以想杀谁就杀谁,只要杀完给银子就行了!”

楚皇怒气冲冲的说道。

“既然汝等如此不顾朝廷的体面,那这件事便由朕亲自裁决。”

“郭宗纬,你的儿子郭子京犯下雇凶杀人的大罪,朕念在你对楚国有功的情况下,可以饶他一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流放岭南吧,若是三年后他还活着,朕便赦他的罪。”

群臣听到楚皇的判定,心里不住得同情郭宗纬。岭南之地,更在蛮荒之地以南,哪里据说四季布满瘴气,更有比南方蛮人更野蛮和未开化的野人。郭子京那个公子哥,若是在哪呆满三年。恐怕是回不来了吧?!

“可是陛下,岭南。。。。。。”郭宗纬开口想要求情,但看着楚皇的表情,却只能乖乖闭嘴。

楚皇不在看郭宗纬,而是对着楚君凡说道:“楚君凡,朕的判决,你可心服!”

心服个屁!郭子京还活着,本来要到手的一千两黄金也没有了,我怎么会心服!

虽是这么想着,楚君凡面上却不敢显,只能道心服不止。

楚皇似是看出楚君凡的心思,低叹一声,继续说道:“想来你刚进京,京都楚府开销紧张。朕便赏赐楚府万两白银罢了!”

楚君凡听到这话,忍不住心花怒放。

他的笑更是被卫蒹葭看得真真切切,再次加深了他是贪财鬼的印象。

楚君凡没想到这笔财富转眼间又回来了,当然要谢恩了。

因为是赐给楚府的,楚君文也出列谢恩不提。

楚皇说罢,便不再言语。

旁边的太监,正要像往常一样,下令宣布下朝。

忽然一直坐在朝堂上的卫太尉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适才群臣一直关注牛栏街事件的处理结果,却忘了今日朝堂之中却还有一位大神。

他适才一直坐在那里,未曾言语。

此刻,诸事修止,卫太尉才起来说话,想必是有了不得的大事吧?

朝堂里的群臣在心里猜着。

楚皇的眼神闪过一道光芒,盯着站起的卫太尉,等着他说话。

第五十八章 辞官与弹劾

第五十八章辞官与弹劾

卫太尉今日当然不是平白无故进宫的。

刚才在梁世成所叙述的案情中,卫蒹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人物。

但在之后案情的后续处理中。无论是楚皇,还是文武群臣,甚至是牛栏街刺杀案的事主楚君凡,却都装作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

因为卫蒹葭是卫太尉唯一的孙女,也是卫家唯一还活着的直系血脉。

等到诸事已毕,百官正要下朝之时,卫太尉终于开口说话了。

许多反应快的人,已经在猜想卫太尉肯定说的是关于卫蒹葭的事。

无论卫家地位多么显赫,无论楚皇多么恩重,满朝文武如何的敬重卫家,从常人的角度来讲,卫蒹葭涉及到如此的案件中,怎么可能一句话都不说哪?

即使事情的真相是大家尊重卫太尉劳苦功高,愿意原谅小姑娘不经意间犯的错误,但任何人也不能把这种宽容当作理所应当。

楚君凡也这么想。

他认为卫太尉,接下来肯定会向楚皇以及文武百官,说卫蒹葭年幼无知,犯下打错,应当怎么怎么处置。

或者说些话来感激楚皇、满朝文武以及楚家无人追究卫蒹葭的行为。

诸如此类的话。

但卫太尉开口说得话,却似乎跟这件事一点关系都没有。

“老臣请求陛下恩准辞去太尉之职!”卫太尉拱手为礼向楚皇说道。

嗯?!

群臣一片哗然。

更有不少臣子惊讶之下,连道“不可!”

卫太尉竟然在此时向楚皇辞官?!

楚皇似乎也很是惊讶,“老太尉,你为何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来?朕在宣德十年不是下过旨,太尉乃是您一生的官职。你何处此言啊?”

卫太尉说道:“老军头自十年前便倍觉身体日况愈下,已经无力担任太尉之职。曾经在宣德元年,宣德五年,宣德十年多次向陛下辞官,实在老夫年岁已老,精力不济,只是多次被陛下拒绝,并多番恩宠,不仅允许老臣平日可以不上朝,也允许老夫不去枢密院,但老夫担着太尉的官职,又不能为朝廷做什么事情,实在是心中有愧啊。”

“太尉此言差异。太尉虽是这些年淡出朝堂,但有太尉坐镇,我楚国的军队便仿若有了一根定海神针。太尉如今饮食康健,身体还硬朗着,如今天下烽烟将起,我楚国还需要太尉帮着整肃军务哪。”

却是一旁的太子,突然站了出来,开口说道。

“太子此言有理。”楚皇微微赞许道,似是对楚国的这番话很是满意。

朝中的许多文武也微微颔首。

事实上自从宣德五年之后,卫太尉已经很少出现在朝堂上了,也几乎不怎么去枢密院。

他就仿若一尊泥菩萨,躲在楚国的朝堂一侧,虽是没有什么举动,但有太尉在,军方便似有了靠山,有了底气一般。

说实话,很多臣子猜测楚皇的安排也是此意,就这么把卫太尉供着,直到他老死,然后朝廷中便再也不会有太尉这个官职了。

二皇子待太子说罢,也站了出来,开口说道:“太尉大人,可是为了蒹葭妹妹的小错而自责么?此次的牛栏街之事,说到底不过是一场误会而已,蒹葭妹妹不过是在中间无意中说了一句话而已,实在算不得什么罪行。父皇和诸位文武不提,是因为这事情说起来的确跟蒹葭妹妹没什么关系,并不全然是因为顾忌太尉的原因。”

看到太子一番话得了父皇和许多文武的赞许,二皇子自是不落人后。

他这番话同样说完,楚皇没有什么表情,但群臣同样有人赞许不已。

适才太子说话还遮遮掩掩,二皇子则直接的多了,三言两语中直接将卫蒹葭从牛栏街刺杀事件中摘了个干干净净,顺便还暗赞了下卫太尉的高风亮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