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国文化全知道 >

第4部分

中国文化全知道-第4部分

小说: 中国文化全知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家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福”的含义
  “福”的概念是很广泛的。福可解释为褐运、褐气、运气、幸福等。自古以来,又有“五福寿为先”的说法。所谓“五福”就是指:“一曰寿,二曰宣,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福”是人们孜孜以求、极其向往的人生大目标。于是福神应运而生,人们虔诚礼拜,希冀福降家门,福运绵长。福神源于福星,福星也就是岁星,亦即木星。
  “除夕”的来历你知道吗?
  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叫“夕”。这家伙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尔后还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对它恨得要死,但又没有办法。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特别好,喂的狗也非常厉害,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它。他带着狗到处找“夕”,找来找去始终没有找到。原来“夕”白天不出来,太阳落山后它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也没人知道它住在哪儿。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说不定“夕”要来。他就找镇上的人们,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放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好把“夕”吓出来除掉。
  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它刚闯进一户人家就被发现了。这家人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这家一敲,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了。“夕”吓得四处乱跑,结果被七郎看见了。七郎放出猎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人们一听外头杀起来了,都拿起东西敲得震天响。这时“夕”有点斗不过,想逃跑了事,哪知道后腿被猎狗咬着不放。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做“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过年放鞭炮习俗的由来
  中国人过年放鞭炮习俗由来已久,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从“年”的来历上谈起了。
  民间的一种说法: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窜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篇 民间风俗(9)
放鞭炮是源于驱除鬼怪的行为的,但是今天人们过年放鞭炮是为了喜庆,因为鬼怪被赶跑了,晦气也被赶跑了。
  古人是如何进行拜年的呢?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直至今日仍然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中国古代的贺年卡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又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唯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及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你知道“走马灯”习俗吗?
  正月十五元宵节,民间风俗要挂花灯,走马灯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走马灯又叫跑马灯、串马灯,由毛竹编织成马头、马尾,系在身上糊上颜色鲜艳的纸,如今已由丝绸取代。其外形多为宫灯状,内以剪纸粘一轮,将绘好的图案粘贴其上即可。燃灯以后热气上熏,纸轮辐转,灯屏上即出现人马追逐、物换景移的影像。
  早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走马灯,当时称“马骑灯”。元代谢宗可咏走马灯诗云:“飙轮拥骑驾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秦军夜溃咸阳火,吴炬霄驰赤壁兵;更忆雕鞍年少日,章台踏碎月华明。”
  在过去,走马灯一般在春节等喜庆的日子里才表演,由二十来位11~14岁小孩组成,边跳边唱,根据节奏快慢形成不同阵势,有喜庆、丁财两旺、五谷丰登的寓意。
  元宵节抹黑脸是怎么回事儿?
  相传,有一年冬天很干燥。有一天,山神趁人们熟睡时偷偷把山林点着了。火越烧越大,烧得鸟飞兽窜。猎神赶紧打发林中最美丽的乌鸦去喊人救火。乌鸦挨门挨户地叫了大半天才叫来一半的人,乌鸦和人们拼命扑打了三天三夜才扑灭了大火,猎神看见乌鸦漂亮的羽毛被熏得漆黑,很心疼,气愤地说:“靠山吃山的人都不来救火,我一定要降灾给他们。”为了分开救火的人和没有救火的人,他让乌鸦去给救火的人戴上念珠,救火的人,脸都被烟熏黑了。村里有个俊媳妇特别爱干净,她看到丈夫、大伯和小叔救火回来时脸上熏得黑一块、紫一块的,就让他们把脸洗干净了。天黑了,救火的人们都睡下了,乌鸦叼着一串珠子落在木桩子上,俊媳妇上前问明了来意后忙说:“我家去救火的人,我已经叫他们把脸洗干净了。”乌鸦说:“这我可管不着了”,拍着翅膀就飞走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篇 民间风俗(10)
俊媳妇急忙进屋喊这些救火的亲人,可是怎么也喊不醒。于是她来到灶前,两手抹上锅底灰,走到丈夫和大伯还有小叔跟前,按照他们回来时的样子抹上了黑。第二天是正月十六,早晨醒来,男人们发现脸被抹黑了,脖子上还挂了一串珠子,很是奇怪。俊媳妇把这一切告诉了他们,大伯和小叔从心底感谢她,都说她也应该免灾去祸。这时正好有只乌鸦飞过来,他们便也给俊媳妇抹了个黑脸。这一年,俊媳妇家没有任何灾祸。乡亲们听说这事后都仿效他们,在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不分辈数,相互抹黑,祝愿一年平安如意,得到神灵的保护。
  “走百病”的习俗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河,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才回去。山东德州妇女登上南城门,走到大寺阁,俗谚:“爬爬城,不腰疼。”山
  东黄县(今龙口市)妇女走百病必须过西关的月牙桥。山东莒县农村男女老少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谓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驻,永不衰老。山东鄄城的人们一大早就到村外散步,甚至骑上牛、马、驴、骡在大路上奔跑,谓之“跑百令”,谚曰:“跑一跑,不见老”,类同走老貌。有的地方人们登高远眺,有的去林墓前灸翁仲,也有的人在家灸衣带,谓之“灸百病”。山东潍县(今潍城区)的走百病最有特色。民国修《潍县志稿》中有一首《潍县竹枝词》说:“新正节始过元宵,结队城头跑老猫,为乞一年百无病,艾香争把石人烧。”
  为何说正月不能剃头?
  “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就是说在夏历正月里,任凭男孩毛发疯长,却丝毫不能侵犯,否则对舅舅不利。直至夏历二月初二,男孩才有了剃头的自由。这是怎么回事呢?
  民国二十四年版的《掖县志》卷二《风俗》揭出了习俗的谜底:“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正月不剃头,原是“思旧”。正月一个月不剃头,以缅怀传统。原来是把“思旧”当成了“死舅”的缘故啊!
  后来人们发现,清朝实行剃发令是在顺治二年的六月份而非一月,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这则谚语和习俗的流传。
  二月二人们为什么爱爆玉米花?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因触怒天威,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第二篇 民间风俗(11)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凡俗,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当然也有很多炒豆的。
  在端午节挂“艾虎”,为什么?
  五月端午节的上午,要在房门特别是有新生儿的房门上挂“艾虎”。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艾虎”用两个空鸡蛋壳粘在一起,蛋壳上粘些毛发,画成虎形,用线系着,下边再系一串用彩纸剪成的“五毒”形象,象征五毒踩在虎的脚下;或用一个独头蒜系以彩色线,下挂一串“五毒”,叫“蒜艾虎”;或用刚收割的新麦秸编成古代武士用的六角金瓜形,下垂七缕彩穗,叫“麦秸艾虎”。这些艾虎挂在房门上,既是节日点缀,又能辟邪。
  “艾虎”也被作为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认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端午节习俗的由来
  据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皇帝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