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五福齐天 >

第7部分

五福齐天-第7部分

小说: 五福齐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父,快看这上面写的‘一元一石’是什么意思啊?”
  “这叫混元石,盘古开天辟地时,就是创造大自然世界万物时,这块石头就已经在这里了。”
  不多久,师徒二人走进十八盘,杨传箫说:“吉祥,在这里要转十八转,别嫌绕,给你自己将来转出个好运气。”吉祥望了一眼前方曲曲折折的石砌台阶,觉得很好玩,冲在师父前头往上跑,杨传箫紧跟其后。
  “师父,快讲药王的故事呀。”吉祥心里还在惦记着。
  “好,好,好。孙思邈是唐朝的医学家,人称药王,当时住在现今的陕西耀县。一天,他在山里寻药时觉得很渴,便到溪水边喝水。遇见一个牧童正在追打一条小青蛇,孙思邈看小青蛇可怜,让牧童放生,可牧童不答应,于是孙思邈说只要放了青蛇,他身上带的东西要哪样都行。牧童要衣服,孙思邈毫不犹豫脱下给他,接着,赶紧把小青蛇的伤疗好后,才放心离去。过了几日,孙思邈又到山里采药,看见一个少年牵匹白马朝他走来,后面紧跟着许多人,他们见到孙思邈都上前施礼,然后,把他让到马上来到一处华丽庄院,少年扶孙思邈下马,一位妇人上前叩谢道:“前日小儿郊游,被歹人伤害,幸遇恩人相救,感激不尽,今略备酒席,以酬救命之恩。”孙思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少年竟是前日搭救的那条小青蛇,这位妇人是青蛇之母。席间,青蛇之母为表谢意,取出一部皇宫收藏的传世秘典,对孙思邈说:“这部秘典里记录了很多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在我这里已封存了很久,一直无合适人选传承,今遇恩人,乃上天之意,可放心交予。”孙思邈像得到了宝贝一样,刻苦钻研,从此医术更为神通。”
  吉祥听得有些入迷,思想完全沉浸在故事里,“那条小青蛇也是神仙吗?”
  “民间有一种说法,刺猬、狐狸、蛇三种动物很有灵性,身上有神仙的仙气。”
  “是真的吗?”
  “就拿蛇来说,曾经有个人故意伤害了一条蛇,这条蛇家族的其它成员根据那个人留下的气味,途经很远的路程,还是找到了他,为死去的蛇报了仇。”
  “哇噻!真厉害呀!”吉祥听了大开眼界。
  “呵呵!有意思吧,故事还多着呢,等爬到那些地方,一个一个给你讲。”师徒二人绕出了十八盘,这一路,杨传箫的故事讲的有声有色,听得小吉祥几乎忘记了累,感觉没怎么走就绕了出来。
  迎面又是一个洞,杨传箫让他念上面的字,吉祥脱口而出:“‘毛女洞’,”
  杨传箫点点头进一步解释:“这里曾经住过一个全身长毛的仙女。秦朝时,一个叫玉姜的宫女为躲避陪葬之灾,在别人帮助下逃到华山,陪葬就是她的主人死后,她也要被处死和主人一起埋葬。在华山,她吃松子,喝山泉水,时间久了,身上长了很多毛。后来。变成神仙飞走了。”
  杨传箫把吉祥叫到登山路的西侧,让他把耳朵贴近一块中间凹进,两侧旁突的大石头上听里面的声音,吉祥仔细听有流水声,杨传箫看着石头上的三个大字,笑道:“‘响水石’,‘响水石’,自然是山谷中水流的回音,可谓水飞石鸣。”
  来到‘青柯坪’杨传箫告诉吉祥,此处四周生长的树为青柯树,由此而生的青柯坪。在‘西道院’和‘东道院’,师徒参观了道教送子神三霄娘娘以及上古神九天玄女。经过青柯坪,只见路旁一大石壁上篆刻“回心石”三个大字。杨传箫擦了擦汗,挑逗说:“吉祥,下面的路可险了,到这里才算真正开始上山。第一道坎儿‘千尺幢’,乃太华咽喉,有370多个台阶,特别陡,再往下‘百尺峡’,‘老君梨沟’,都不好过,看见石壁上‘回心石’几个字没有?意思说你要是害怕了,现在回心转意下山还来得及,等一会儿上到危险的地方,再想下来可就费劲了。”
  小吉祥早已汗流浃背,可面对师父的质问,很坚定地答道:“我不下山。”
  杨传箫听了高兴地说:“好,那就抓紧时间休息,待会儿可别腿软。”
  ‘千尺幢’凿石为梯,只能容纳一人单排上下,往上看,如一线天,往下看,如深井。过了千尺幢,紧接着是‘百尺峡’,峡长46米,石阶91级,这里石壁峭立,通道异常狭窄。吉祥有些抬不起脚,杨传箫在前面领路。出峡后,就是‘老君梨沟’,上到将近一半时,吉祥问师父老君梨沟这条路是不是道祖老子修的,杨传箫答道:“可不光是道祖一个人的功劳呦,是他驾上一头青牛梨出的这条路。”走完所有500多个石阶,先是登上了五峰之一,海拔1614多米的北峰。
  登上北峰已是黄昏,峰头由几组巨石拼接,浑然天成。杨传箫指着北边的一座山说:“你看,那便是‘公主峰’。据说,汉武帝的女儿南阳公主厌倦了宫廷生活,想和一个叫王咸的人到华山修道,王咸不从,公主便一人来到华山此处。不久,王咸在朝中受够了明争暗斗,来华山寻找公主,可是只找到了公主的一只绣花鞋,俯身去拾,鞋却化成了这座大山。”
  途经‘擦耳崖’,杨传箫告诉吉祥,古时,因为这条路特别窄,登山时只好脸贴石壁一点一点前行,所以,此处得名擦耳崖。
  走不远,一座巨石立在路旁,吉祥抢先几步跑到石头前念上面的标字:“‘卧牛石’,哪里有牛啊?”
  杨传箫赶到跟前:“牛就是这块石头,还记得在五里关的石穴和老君犁沟吗?”吉祥看着师父用力点点头。“太上老君的青牛卧在这里休息时,看到华山美景就不想再走了,天长日久,便化作了这座巨石。”
  吉祥听完胸有成竹地说:“青牛一定藏在石头里面。”
  前面又是一处险境,杨传箫在后面喊道:“前面是‘上天梯’,走慢点,一定要抓紧铁索。”说着,赶上了吉祥。此时此地,杨传箫猛然想起自己成年之日,师父也是像现在这样,带他游历华山,不厌其烦,细致入微地讲评历史典故。今天,同样的场景,轮到了自己,不过事先怎么也不会想到面对的是一个5岁孩童。
  过了擦耳崖,见一大一小两块石头并排矗立路旁,大的好似太阳,小的好似月亮,紧邻相伴左右,故名‘日月岩’。
  在王母宫参拜过王母娘娘,师徒来到了‘三元洞’,站在塑像前,杨传箫讲道:“三元洞也叫三官洞,就是面前的这三个官人,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负责监督人们日常功劳,罪责和善恶;地官监督人们的一切行为,如要免除罪行,需拜求他;水官可为人间消灾免祸保平安。”
  经过一段石栏护起的御道,二人上了‘苍龙岭’。山岭仓黑,蜿蜒盘绕,长约百余米,宽不足三尺。走在上面,只听耳旁风声呼啸,两旁山谷深不可测,令人目眩,吉祥往下看了一眼,不由打了个寒战。
  天已近黄昏,二人上到‘五云峰’。杨传箫示意休息片刻。爬了一天的路程,吉祥已习惯了衣服反复被汗水浸透后又自然风干,硬是挺到现在也没抱怨什么,不过累还是藏不住,刚开始的那股兴奋劲儿瞧不见了,无精打采的表情老半天挂在脸上,这种表情对小吉祥来说也真是难得一见。他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想说话,静静地望着天空。
  杨传箫坐到他身边,说道:“这里的云彩有时会是五种颜色——”没等话说完,吉祥抢先回道:“没有,都是白色的,没有其它颜色。”
  杨传箫看着上方慢慢移动的云朵说:“总会有一天出现的。”
  杨传箫远望四周景观,目光停留在东峰危崖附近。“吉祥,看见那边断umdtxt电子书下载到}wwω~ūmdtΧt~còm崖上的手掌印痕迹了吗?离得远,肯定不清楚,只能看见大概轮廓。”吉祥顺着师父指的方向望去。
  “很久以前,华山与中条山相连,黄河水流到这里被山拦住,河水经常泛滥,就是流的哪里都是水。有一位河神叫巨灵,他脚踏中条山,手推华山,大声一吼,劈开了两山,所以黄河水从那时起才向东流。于是,那座断崖上就留下了巨灵手推华山时的那枚掌印。从这里可以看出是五个大指印形,像不像一只手掌?”吉祥也想试试身手,起身用力在石壁上猛击一掌,疼得赶紧缩回拳头。杨传箫看见,笑着说:“咱们看到的五指印是‘华岳仙掌’,你现在还不是神仙呢!好了,该动身了,天黑前到中峰好好睡一宿。”
  不多时,见前方一处铁链上挂满各式各样的锁。
  “我们到‘金锁关’了,这些锁是人们许下心愿后锁在这里的,很多人随手把钥匙抛得老远,锁就永远打不开了,代表永不改变,天长地久。”
  “您带锁了吗?我也想锁上。”
  “没有,下次吧。”吉祥有些失望,干瞧着一把把令人眼花缭乱的挂锁羡慕不已。
  “没关系,等哪天你想好了心愿再带一把锁来。”吉祥默默点了点头。
  走着走着,路旁一个动物模样的石头吸引了吉祥:“这是一只鸡,师父。”
  “看出来了?这块石头叫锦鸡玉函,玉函就是玉制的匣子。古代,华山有个道士叫阴长生,把一样门派宝物藏在玉函里,派锦鸡把守,天长日久,锦鸡化成了石鸡,玉函化成了石函。注意看,函盖与函体没有合严,留着一个大口,奇怪的是,它们之间就像被粘住了似的,至今无人能完全挪开石函盖。”
  吉祥站在石函旁,手使劲拔了盖子,发现确实一点也动不了。低头从开口处往里看,里面什么都没有。杨传箫已走出老远,见吉祥没跟上来,喊道:“快过来,看看这个门还记不记得?”吉祥应了一声,赶紧动身,几步一回头,有些舍不得,直到视线被树木遮挡。
  “是什么呀,师父?”
  “在山下玉泉院通天亭,我让你往上看的通天门就是这个。”
  天已完全黑下来,二人脚步慢了许多。不多时,抵达第二峰中峰。四周遍地不知名的奇花异草,穿行其中,香气漂浮。在住所安顿好后,到了晚饭时间,吉祥点了一盘名叫“八仙过海”的菜,端上来一看还真不错,是用鱼肉、各中颜色蔬菜、水果经几道程序加工而成,光是瞧上一眼就有食欲。面对这道栩栩如生的菜肴,吉祥都不知道从哪儿下筷好了。犹豫片刻,看准海里的一条鱼就是一筷子,杨传箫笑着说:“吉祥,好久没吃鱼了,慢点儿吃,别扎着。”小吉祥吃鱼的功夫还是师父一手培养出来的,一般像他这么大的孩子很少自己剥鱼吃,为安全起见,大人会一块一块剔除鱼刺后才放心让孩子食用。吉祥吃的很自如,轻轻咬下两边,再顺着大刺一口一口咬下鱼肉。每次看吉祥吃鱼时,杨传箫都觉得好有意思。
  二人尚未在八仙身上动筷,杨传箫津津有味地讲道:“吉祥,这道菜中的八位神仙你还不知道是谁。”随手指着盘中的人物依次介绍:“张果老、韩湘子、吕洞宾、何仙姑、曹国舅、汉钟离、蓝采和、李铁拐。其中只有何仙姑是女子。八位都是我道家神仙,手中各有一件宝物,仔细看,张果老手中的道情筒可为人算命,预知未来;韩湘子的洞箫令万物生有灵气;吕洞宾的宝剑斩杀群魔,为民除害;何仙姑的荷花清洁纯净,任何污浊之物不曾沾染;曹国舅的玉板万声回荡;汉钟离的芭蕉扇能起死回生;蓝采和的花篮里有神奇花果,四季常在;李铁拐葫芦中的药丹可救人性命。这道菜正是他们乘各自宝物过海的一幕。那天,八位神仙参加完王母娘娘的寿宴,大醉而归,路过蓬莱仙岛时,吕洞宾指出驾云过海易如反掌,一瞬而过,无乐趣可言。于是,八仙各拿出自己的宝物,抛到海上,一个接一个驾乘宝物飘过了海。”吉祥听得别提多上瘾,故事讲完,盘中已所剩无几。
  晚饭后,杨传箫不知去了哪里。一阵箫声响起,吉祥顺着声音找见了石亭里的师父。吉祥的到来并未打断箫声,他依然眺望远方,专心致志吹奏。吉祥站了一会儿,有些厌烦,决定自己在附近逛逛。转着转着来到了‘玉女祠’,进去一看,里面摆有洗脸盆、化妆台、梳子……可就是没有一个人,吉祥一转身跑回去问师父。此时,杨传箫一曲结束,脸色很阴郁。
  杨传箫把吉祥叫到身边,讲起了故事:“春秋战国时,秦穆公有一个女儿叫弄玉,长得一脸清秀模样,而且聪明伶俐。她从小练会了吹笙的本领,一天晚上,她梦见华山上有一男子箫吹得很好听,于是,秦穆公派人在华山明星崖下找见了这个男子,名叫萧史。带回宫中,弄玉很喜欢,后来结为夫妻。有一天,萧史吹箫引来了龙和风,两人乘龙跨凤远走高飞。秦穆公为纪念女儿,便在这里建造了玉女祠。这个亭子就叫‘吹箫引凤亭’。”
  吉祥听完眼睛还在看着师父,好像还没讲完一样。杨传箫转过头看他想问什么,吉祥若有所思地说:“我好像以前听过这个故事。”杨传箫没再说什么,向远处望去。
  这一天下来累得才叫一个结实,别说小吉祥,就是杨传箫也感到浑身不得劲儿,师徒在客栈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天还没亮,杨传箫叫醒吉祥直奔东峰看日出。为节省时间,两人从通往东峰的捷径‘天梯’前行。路十分陡峭,出发前,杨传箫还是问他敢不敢上,吉祥早就等不及了,拿出一副毫不畏惧的姿态,只等师父一声令下。
  日出前,师徒爬上了海拔2090米的华山东峰,峰顶生满巨桧乔松,浓荫蔽日,两人从松林间穿行,登上朝阳台,台面积约十平方米,崖势向外悬空伸出,如同鹰嘴一般。吉祥左顾右盼,兴奋不已。杨传箫让他盯着东边注意看天空的变化。日出前天边的景象千变万化,起初,有些发红,颜色越来越深,直到太阳露出一个边缘,慢慢的,一点一点往上升,上升的一瞬间肉眼根本看不到,每隔一阵儿会发现太阳露出的部分又多了一些。
  不多时,大半个太阳把天边照得火亮火亮。您阅读的小说来至ωωω;;còm
  吉祥问道:“师父,还差一点儿没露出来呢。”
  “看着吧,马上就全部升起来了。”
  最后的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