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曾记否----三个女大学生秩事 >

第9部分

曾记否----三个女大学生秩事-第9部分

小说: 曾记否----三个女大学生秩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报我以平坦吗?

  我是一条欢乐奔腾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

  我是一座大山庄严地思索!

  报我以幸福吗?

  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报我以不幸吗?

  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

  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简短的几行小诗就表达了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让她们这些人生经验还非常少,一遇问题就手足无措的年青人,在毫不费力的闲暇时间里就能得到明快的点拨,觉得既简单又实用。

  李秋敏发现不仅自己喜欢汪国真的诗,还有不少人都喜欢他的诗,这次展览中就有几首是自己还没见到过的,像《跨越自己》《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怀想》等等,大都是在同学们在《青年文摘》《青年博览》上摘抄下来的,李秋敏都非常喜欢,可惜的是至今还没有见到一本汪国真的诗集。

  陈畅的页面上选的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席慕荣的《精灵花园》,她把页面分成了左右两大部分,左边这版是《再别康桥》。李秋敏记得当初和陈畅一起送稿时,陈畅说她喜欢徐志摩的诗歌,觉得读他的诗不像是在读抒情诗,而像是在读爱情诗,她还喜欢他那俊秀柔和的笔调和轻快的节奏,让你彷佛亲临其境,体会到诗中那意境的优美。看了陈畅的板面设计后,不知是受陈畅的感染,还是陈畅构思的巧妙,也让李秋敏对徐志摩的诗歌有了同样地感受。陈畅在《再别康桥》的小诗旁精心设计了淡淡的素描,原来李秋敏听说陈畅从小学过绘画,还不知她的功力有多深,现在一看她的作品,李秋敏为她的艺术细胞折服了,那具有相当功力的素描,像是一幅很有立体感的板画,在你吟诵着诗句时,那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阴下的小潭,以及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的情景会不自觉地映入你的眼帘,让你也感受到像诗人所说的“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右边这版主要是摘抄席慕荣的《精灵花园》,在这首诗的处理上陈畅没有用素描,而是用了水彩画,那半个板面她用淡绿色打底,隐约中可见无数个离开了正在怒放的蒲公英白色的花絮,在绿色中飘向了远方。她把诗句艺术地分成两部分,用蓝黑墨水工整地写在了这个画面中的左下角和右上角,

  左下角写到:

  真诚是缘分,相识是缘分,相知相爱是缘分,伤害、欺骗也是一种缘分,在这思维枯竭、心被掏空的时刻,还总浮现出一张张不同的面孔,一段段铭心的往事,一句句感人的语言。

  右上角是:

  相聚是我们此生的缘,也许冥冥中注定,我们不能厮守一生,但,你我之爱将随着这风飘向远方。

  陈畅的报页是挂在活动室靠里面东南角的墙上的,惜日这里曾是最受同学关注的地方,今天已物是人非。当李秋敏和伊然不约而同的走到报页下面,准备撤下这张报页时,又看到这《精灵花园》的诗句,睹物思人,她们一下子都变得沉默了,特别是李秋敏,她就不明白,同样是席慕荣的诗,像那首《一棵开花的树》,让对爱情还朦胧的自己顿开茅塞,坚定了追求幸福的决心。而青春浪漫的陈畅选择的这首诗,却让人看到了无数个离她而去的蒲公英,义无反顾地飞向了远方,特别是今天读起来,更觉得冥冥之中像是暗示着什么,是缘分?是分离?她俩无言相对,轻声叹息,为这个多才多艺的好伙伴而惋惜。

十四、 父母心
暑假李秋敏放假回家。

  那天傍晚,李秋敏的妈妈吴书勤有事出去了,爸爸的一个老同学来家里,李秋敏帮他们倒好茶水,打过招呼后就回自己的屋里看书去了。

  李秋敏爸爸的那个同学叫于得洲,在市财政厅工作,是当年他们大学毕业后一起下放的队友,才从B县调来K市不久。那天谈完事情后两人就闲聊了起来,于得洲知道了李建翔的大女儿李冬梅和爱人去了深圳,小女儿李秋敏正在读医科大学,就说:“你看,一转眼咱们的孩子都长这么大了。”

  “可不是吗,咱们能不老吗?”说完莞尔一笑。“哎!你家的公子呢?现在干什么呢?”李建翔接着又问。

  “他在y大读研究生。”

  “对了我听说了,你儿子是咱们这些人孩子中最优秀的,上高二就被保送去上大学了。” 

  “不、不、是大家太抬举他了!”于得洲赶紧谦恭地说。

  “快毕业了吧?” 

  “哦,快了,还有两年多吧,他是硕博连读,细胞生物学专业,他们学校有一位美国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已经给他联系好了,让他后两年的实验去美国做。这回咱们联系上了,过几天我让他来拜访李伯伯。”

  “ 是吗!那太好了,我记得最后那次见面还是他刚上初一的时候呢!不知现在见面我还能认得出来他吗?”李建翔记的那还是于得洲在B县工作时,自己出差顺路去探望这个老朋友时见到的。

  “认得出来,模样没有变,就是个子长高了,长成一个大小伙子啦!”于得洲无不得意地说。

  之后李建翔又问起了于伯逊母亲工作调动的事。由于很长时间没见面了,两个老朋友聊了很久,于得洲才离开。

  吴书勤回来后,躺在床上看书的李建翔和她说起了晚上于得洲来过,还说过几天他儿子要来家里的事。李建翔说:“老于的儿子我见过,非常优秀,如果能让他做咱们的女婿可是不错,就不知咱秋敏有没有这个福。”他觉得自己有这个想法很自然,他很钦佩于得洲的为人,相信他的儿子也一定错不了。

  吴书勤听李建翔的那些同学来家里聊天时说过,十年浩劫结束后,他们这些*前最后一批大学生很快都从下放的农村回到了市里,分配了工作。于得洲因为妻子是农村户口,迟迟没能回来,留在了县上工作,而他对自己的妻子始终不离不弃,直到他妻子因为发表了很多文学作品,被B县文联录用后,于得洲才有机会回到k市工作。好长一段时间,他的这些队友们,只要有机会都会顺路去看望他们,大家对于得洲的人品都很敬佩。今天听爱人说起这事,又听说于伯逊要去美国,就忙说:“你这个想法好!我赞成!你看,咱两家基本门当户对,又知根知底,论条件呢,说不上谁攀谁,虽说他是博士生,可像咱秋敏那么漂亮的姑娘也不多见,再说咱秋敏也可以考研啊!”

  见他没搭茬就又说:“要我说,一个女孩子,只要有自己的专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经济上不用依附别人就可以了,干嘛没完没了的上学啊!这女孩子学问越高,对象就越难找。”见李建翔若有所思的样子,她又紧盯着说:“你一定得搓和这事啊老李!你要是不当回事,我可跟你没完啊!你没看现在人们想出国都快想疯了吗,我们医院齐大夫的女儿为了能出国,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快二十岁的外教了,看上去像父女俩,还有我们科的小齐为了考托福出国,忙着复习春节都没回家,每天头不梳脸不洗,胡子也不刮,脏兮兮的就像一个乞丐。要是咱姑娘能跟于伯逊去美国陪读,那可太好了,让她也去镀镀金,等”

  “ 我这说风你那就雨,也许人家早就有对象了呢!再说了我可不是冲着他能出国才提起这事的啊!出国有啥好的,且不说他们得在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打拼会很辛苦,咱们也不可能总不老吧,将来有个病有个灾的,让她们回来一趟多不容易啊!冬梅离咱们就够远的了,一年也见不着两回,要是再让秋敏去美国,我可受不了!人活什么呢?啊,每天就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行!坚决不行!等我退休之后,我可要过儿孙绕膝,家人团聚的幸福生活,咱们不能放着天伦之乐不享受,自找孤独去度过余生!”李建翔一边自言自语地说着,一边合上书准备要睡觉。

  “ 我这一句话钩起你那么多闲话来,别说那些没用的,咱就让她去镀镀金,过一段时间让他们回来还不行吗?眼下是你先把他俩张罗成了,我这心里就踏实了,不然我还真怕哪天她在学校搞一个农村的领回来,到时咱咋办?”吴书勤先找能打动他的说。

  “ 我就不愿意听你说农村农村的,你怎么这么势力呢?倒退三辈谁家不是农村的,农村的孩子更有出息,更勤奋,更懂得过日子,再说了你别忘了,老于的爱人也是当地的回乡知青。”

  吴书勤刚想说你说的也不全对,那农村人要是得志了,更不把人放在眼里,可又一想老于的爱人也是农村的,到嘴的话就咽下去了,自己是越描越黑,越说越掰扯不清,算了,等老于的儿子来了看看再说吧。

  于得洲来李秋敏家没几天的一个周末,李秋敏见到了于伯逊,白晰的皮肤,直挺的鼻梁上架了一副金丝边的眼镜,看面部完全是一介书生,可当见李秋敏进来站起来之后,发现他有着高高的个头,宽肩乍背,身板长得非常结实。

  他是来拜访李秋敏父母的,说来k市上学已经三年多了,早就应该过来拜访,今天才来,非常抱谦。

  李秋敏和他说话不多,只是尽了一下地主之宜,礼貌地问了问他所学的专业和y大的情况。其实她觉得他学什么专业于我何防,y大与我有什么关系,可什么是话啊,完全是出于礼节。

  妈妈对于伯逊可是出奇的客气,问这问那,还特意以阿姨的身份关心了一下,问人家有没有女朋友,见于伯逊不好意思地说还没有时,脸上就像乐开了花,还特意搬了个椅子坐到他的沙发旁边,给他削了一个赵县大鸭梨,说不要只顾得做学问,婚姻大事也要让父母少操心。还不住嘴儿地夸,说一看于伯逊,就知道是他妈妈调教的好,不温不火,知轻知重,知书达理。 

  送走于伯逊后,妈妈异常地兴奋,说没想到农村的妈妈也能生出这么有书生气的孩子来,要个儿有个儿,要模样有模样,要气质有气质,又是硕博连读,还要到美国去两年,把于伯逊夸个不停。

  夸完了就对李秋敏说:“秋敏,你看和他做朋友怎么样?”

  “什么吗?”李秋敏娇嗔地说。

  “怎么,还害羞哪,你也不小了,这是多好的机会呀,简直是天赐良缘那!”转过脸又对着李建翔说:“老李,明儿你就和老于说说,咱两家结个亲家吧。”

  一直没说什么的老李,看了看亚乔,笑眯眯地说:“我看这个孩子也不错,可现如今可不兴媒妁之言包办代替了,这事得让她自己拿主意。”他是想看看女儿的态度。

  “大人只是牵个线,成不成要看他们自己,这不叫媒妁之言包办代替啊。”吴书勤坚持着说。

  李秋敏想和他们说现在自己满脑子想的只有艾强,根本装不下别人,可话到嘴边了就是说不出口,因为长这么大还从没在父母面前谈论过这么让自己害羞的话题,现在一下子就对他们说自己已经有了心上人,她实在是张不开口。可眼下怎么也得有个交待,想了想扔下了一句:“学校不让上学期间搞对象,你们可不要让我犯错误啊!”就回到了自己的屋里。听女儿这样说,吴书勤对李建翔说:“甭听她的,上大学不让搞对象,毕了业都多大了,哪还有合适的等着让她挑啊?”她再三地叮嘱李建翔这事一定得抓紧,千万不能错过这个良机。 。。

十五、缘分
于伯逊去李家拜访后的第二天,于得洲在电话里听李建翔不住地夸儿子,弄得他在电话这边一个劲儿地“你过奖了,你过奖了”插不上嘴。最后李建翔说:“老伙计,我问咱儿子了,他还没有谈朋友, 我小女儿也没谈呢,怎么样,咱俩给他们牵牵红线怎样?”

  于得洲上次去李建翔家脑子里还真闪了一下这件事。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在老家上学时就开始住校,虽然养成了很强的自立能力,也很有主见,学习和生活上没让大人为他操过什么心,可对于婚恋这样的事,他做父亲的心里可没有底。上次回B县,爱人还提起这事,说伯逊念书念傻了,到现在也没带回一个姑娘来,等去美国那两年身边怎么也得有个人照顾他吧!让于得洲找时间和他谈谈,早点交往。

  于得洲自从见过李秋敏之后,也觉得这孩子不错,又是老朋友的孩子,知根知底,所以那天于伯逊去拜访之前,他就和儿子说起了李建翔的家庭情况,特别说了李伯伯家的小女儿和你同年,小你几个月,在医大上学,是一个不错的姑娘。虽然当时伯逊只是问了问她及家人的情况,没有多说什么,但从他的态度看,应该还可以。就说:“老李,我没意见啊,我回去和他说说,再打电话给你好吗?”

  到了周末,于得洲和儿子说了这事,没想到于伯逊出奇的痛快,说:“李伯伯的女儿很好,我同意交往。”

  其实于伯逊见到李秋敏第一眼之后,就对她产生了强烈地好感,高挑匀衬的身材,一头乌黑的秀发,白皙的皮肤,无需修饰的典雅端庄,让他一下就有了深刻地印象。

  于伯逊在大学四年里没有谈过朋友,原因是他在班上的年龄最小,人又发育的晚,似乎谁都把他当小孩子看。当他听宿舍里的人痛说失恋感触时,只会傻呵呵地笑,从来不会劝个人,也不知道该咋劝,更没人拿他当诉说对象。直到快毕业了,大家实习回来又都聚到一起时,才突然发现,于伯逊已长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下巴上也有了被剃须刀扫荡过的硬茬,但已到了分手在际的时候了,着实让一些女生后悔了一阵子。

  到y大读研的两年多时间,有不少女孩子开始向他示意,可他一直就是没有什么感觉,他也曾尝试着接触过两个,但见了面之后总是听人家夸夸其谈,自己挖空心思也找不到话题,总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