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鬼神传说 >

第40部分

鬼神传说-第40部分

小说: 鬼神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光光是在闲下来的时候会发呆,甚至在修练的时候,周诚也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些问题,就仿佛是两个不同的声音在脑中不停的争执着,一个说‘是’,一个说‘不是’。
这两种不同的想法都是周诚自身的念头,因此周诚根本分不清哪一个对,哪一个错,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而且这两种不同的念头会随时随地的存在,一直存在。
刚开始的几天,周诚还会试图分辨出两种念头的真伪。过了几日之后又发现自己完全是做无用之功,于是周诚又试图将这些念头从自己精神之中驱散,但是每当他想要做什么的时候又总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想法,直到这时,周诚才知道试图驱散这些念头是极其愚蠢的行为。
由开始的认真到几天之后的烦恼再到后来渐渐的麻木,周诚渐渐的已经开始习惯自己的这种行为,既然不能分辨出什么是自己的本性,什么是最为真实的想法,那索性不去想,让一切顺其自然。
两种不同的思想经(精彩全本小说百度搜索:)历了长时间的碰撞之后最终将会归于平静。周诚慢慢的发现自己的心灵开始变得宁静,虽然在做某件事之前依旧会出现不同的想法,但他能感觉么自身内心偶尔会有灵光出现。
这灵光就是他最为本源的内心、思想,也是最为真实的想法。就像是周诚精神世界之中慢慢的凝结出来一颗种子,这种子渐渐的开始发芽,要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
这灵性的种子若想长大那就需要精神的力量,需要周诚不断坚定自身的信念,用坚定的信念去滋养那种子,并且要让自己的内心、行为谨守这来自于内心深处的灵觉,每当他按照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去做出一件事,那灵性种子发出的小芽就会大上一分
因此这一段时间中周诚有些浑浑噩噩,但又显得质朴,没有矫情,没有做作,更没做出任何惊人之举,仿佛真的变成了一只章鱼,饿了就在水塘之中抓上几条小鱼,困了的时候就伏在水底大睡。根本就不去想自己何时能够脱劫而出,也不去想何时能够恢复神通。
一连过去多日,周诚在似悟非悟,似醒非似之间隐隐的感觉到了许多,什么是无为、什么是本性、什么是修行、什么是道、什么是我。
一切种种都自然的浮现在周诚的精神之中,但这些都半隐半现,似乎就在眼前,但细看之下又发现空无一物。
但周诚已经能够感觉到那老者虽非修士,但他确实是在修行,只是那老者的修行与修士不同。
修士修行是为了求证长生不老,是习神通法术以求得悟大道,修士修的是法。法,是指天地万物之中的法理,是万物之间那奇妙的联系,是一种具体而容易求证的东西。
法有多少?有一物则就有一法,所以法多到不可衡量。修士修行的各种法门,练就的各种神通无不都是无尽之数中的一种。
明悟了万物之间的法就可以产生术,法是蕴含在万物之中的法理,是各种真实存在的规律,术就是法的衍生物,是对于法术的具体化、具现,是一种特定的运用手段。就如同远古时期的人类进行钻木取火一样,这钻木的手段就是一种术,是具体运用的手段,而其中的法就是高温会让物体燃烧的规律。
其实修行最原始是为了探索这世间的大道理,简称为道,修行是为了得道,得到真正的大道理。法有千千万万,道却只有一。
道虽然只有一,但它又有千千万万不同的形式,它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寻。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万物莫不都是道的化身,法就是道的脉络,术就是道的具体的表现,是生灵可以直接接触、感知、运用的道。
正是因为道不可寻,所以某些特殊的生灵偶尔感应到了道的脉络之后就会开启灵智,从而追寻道的存在。那生灵感应到的脉络就是天地之间的一种法,这法也就是生灵修行的法门,修行了这法门之后就会自然而然的悟出各种术,从而拥有了神通。但这神通并是目的,修行是为了遵循道的脉络,最终看清道真实的面目,是以点带面,以篇看全的探索。
原本修行是为不断追寻道的存在,是为了感悟真正的大道,从而让自身得到大自在,超脱一切。超脱一切之中也包括生与死,这并不是指让自身长生不死,而是指首先不再害怕生死,然后忘却生死,最后不知何为生亦不知何为死,生死对于这生灵来说毫无差别,这才是真正的超脱。
但事实上所有的修士拼命修行却只是为了结成元神长生不死,其实他们依旧害怕生死之间的大恐惧,甚至比普通人更加害怕,所以才会拼命修行。也就是说,修士修行之时就已经偏离了修行的本意,已经落了下乘。
周诚隐约猜出当今修行界没落的原因:正是因为大道不寻、不可见、不可闻,世间的生灵绝无可能修道真正的大道,所以修士慢慢的忘记了修行的本意,转而将长生不死看作是修行的目的。也许刚刚开始的那些修士想要长生是为了生存的更久以探索大道的真实面目,但后却变成了修行就是为了长生。
而到了如今,科技突飞猛进之后,物质发达,思想解放,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异常简捷。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来说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对于修行界来说则是一场灾难,因为现今阶段的人类文明正处于由蒙昧转向智慧的初步阶段,是一个原始、掠夺、矛盾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人类文明对外物有伤,文明内部还有着无数不同的理念激烈的碰撞,因此这个时期的文明注定会思想混乱,人们也就没有明确的人生信念,甚至是因为新旧思想的碰撞导致人们道德沦丧,轻者也是思想苍白无力。整个文明之中物欲横流,无数因果,滚滚红尘将世人的心灵淹没。
因此这个时期对于那些祈求追寻大道的人来说就是极其不利。世人都被红尘蒙蔽了最为本源的灵性,无人向道,修士处在这样一个社会之中就如同在污泥之中打滚,不要说修得真正的大道,就连保持自身的清洁都十分困难。因此如今的修士修行只是为了神通,就连长生也都忘却了,更别说是求道。甚至是再过几十年、一个世纪之后,随着老的修士死去,世间再无人类修士,将会迎来末法时代。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六十八章 悟道成真(中)

但是当人类文明完成渡过这原始的积累之后,文明真正的发展起来之后,人们将会重新开始对大道的探索,而且还因为那时的人类个个都有极强的智慧,所以那时的人类文明将会是以整个种族为团体共同探索大道,迎来修行的黄金时代。
想到这里,周诚隐约的感觉到若想道证大道,那么不可能光光凭着某个生灵,而是整个种族,整个文明。只有文明发到极高程度,万物的奥秘都已经被文明破解之后,这个文明之中才有可能诞生出真正证得大道的修士。也就是说想要修得大道,那么必须有一个强盛的文明为依托,吸收这文明的精髓为已用,这修士推动那个文明,这文明又成为修士最坚实的后盾,最后将会是修士与整个文明为共同求证真正的大道。
周诚虽然隐约的感觉到上述的东西,但他却没有在意,因为在意也没有用,而且这些东西离他还太遥远。他真正觉得有些震撼的却是那个老者,因为这老者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而非修士。
什么是真正的修行者?什么是真正的修行?
真正的修行者就是只问大道,不求神通,只为超脱,不恋长生的人。
真正的修行就是无为之道。无为并不是不作为,也不是没有作为,而是指追寻大道有所得,虽不修法术、神通,但是因为深明至理,所以可以本能而不刻意强求做求福祸、明事理,心灵照彻天地万物,没有神异之处却可以自然而然的逍遥,可以真正的大自在。而修士苦练神通是为了什么?还不就是为了得到一些自在,可以身处世间的时候少些桎梏。但无为的大自在要比修士强求来的小小自由强大多少?
这其中的差距不可道尽。修士就像是那些在自己身上插上两根翅膀妄图飞上天空的普通人与可以遨游虚空的神龙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以比拟的地方。
那白姓的老者正是这样一个得了人间大自在的修行者,他只求大道而不求神通,心灵圆满,超脱一切,即不伤鬼神,亦不被鬼神所伤。这老者修得是圣人之道,求的是人间大自在。
此圣人非彼圣人,诸君莫要将之当成了洪荒小说中那些无所不能的圣人,而是指自身德行已经融入到天地之中的大德之人。这种人虽然不求长生,但他们的精神、思想却会亘古不灭,哪怕死也会被后人一代代流传下去。甚至可以说这种人就是整个文明的引领者,他们的思想将人永远影响着整个文明,也是整个文明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若当末法时代来当真来临,或许在末法时代的后期将再次出现百圣齐鸣的情形,从而结束整个文明的混乱,重新将人类带入修行的黄金时代,他们的精神将会指引人们再次追寻道的踪迹。
周诚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突然感悟到这些信息,但是这些感悟却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直到这时,他才终于明白了为何那老者将修士说为不足为道。他原本以为结成了元神就已经是修行的最高层次,原来凝结了元神只不过真是就是小术而已。
因为结了元神确实是可以在原本肉身腐朽之后转世重生,但是哪怕是元神也不可能永远存在,只是寿元长到普通人不可以想像,可以活上几千年、甚至上万年,但生灵的精神也会有腐朽的一天,精神腐朽之后元神也将不复存在。到那时修士的元神或者直接消散,或者化为天地之间的奇物,不再是修士的元神,那修士也就真正的死掉了,就连他的精神也从此在这世间上消失了。
而圣人虽然不求长生,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也不会磨灭,这精神会在整个文明当中一代代传递下去,甚至直到指引这整个文明证得大道。而这证得大道的文明却是继承、发扬了那些圣人的精神才得以证道,那么是换个角度来看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圣人们依旧活在这个世上,活在每一个后人的精神之中。
是不是可以说那些圣人们才是真正成就了不朽的存在?想到这里,周诚脑中突然出现一个疯狂的念头:圣人不能长生,却可轮回。只是他们都不惧生死,不求长生,所以并不在意前世的记忆,们轮回之后就会自动忘却了过去的种种,只保留了真如本性,智慧不失,德行不减。因而轮回之后的圣人即还是以前的那个人,但又不是那个人。
说是却是因为他们的精神不变,本性末改,只是失去了记忆。说不是却是因为他们忘却过去种种,虽然本性末改,但与前世再无丝毫的瓜葛
周诚被这个突然跳出的想法吓了一跳,因为转世重新可迹可寻,只是将元神从一个肉身内转换到另外一个肉身,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法理,就像是普通人换衣服一般,是将破衣服换成新的衣服,而这衣服原本就已经存在。而轮回则虚无缥缈,圣人即无元神,又不修法术神通,他们就是普通人,死也也就是真的死了,他们想要轮回那不像是换衣服一样简单,因为根本没有衣服可换。因此细想之下周诚又觉得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一旦想到那老者,这种想法却不禁又暗暗生出。那老者的情形实在是太怪,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之中竟然还隐藏着如此一位在世圣人,而且他还没有任何名气。要知道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却是因为他们要立言、立功、立德,只有如此这般之后才可真的将自身的德行完备到融入天地宇宙的高度,才可以被后人敬为圣人。因此世间不可能出现一位无人知晓的圣人。而这老者却恰恰正是如此。因此周诚不得不怀疑这老者的德行既然不是后天修养,那么就是生而知之,生而有之。
实际除了元神高手的转世之身以外,这世间哪里会有有什么生而知之的情况。因为人类刚刚生出来的时候连智慧都没有,意识都不健全,与野兽无异,根本不可能天生拥大德。因此周诚越是细想,越是觉得这老者很有可能就是圣人转世之身。只是周诚怎么也不敢相信这种可能,因为这就像是让一个普通人凭借自身能力飞出太空一样的不可能,是完全无法解释现象。
虽然不敢相信,但周诚在内心深处隐约的感到可能自己猜测的就是事实,随着这种猜测,他似乎感觉到一种全新的修行之路在自己面前出现。这全新的修行之路如今还极其不清晰,但周诚却几乎可以肯定元神将不会是修行的最终层次。与之相反,元神甚至可能只是修行的开始。而在元神之前的修行只不过是一个打开门的行为,这门就是凝结元神,门的后面会有什么却笼罩在一片迷雾当中,让周诚看不真切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六十九章 悟道成真(下)

按说周诚突然明悟了这么事情应该对他有极大的好处,而事实上却恰恰相反,因为当他感觉到自己现在的修行只不过是一些小术,完全偏离了追寻大道的本意,他不禁开始怀疑自己的修行,感觉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结了元神又能怎么样,虽然可以拥有长到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寿命,但终归会有腐朽的一天,就算神通再大又能如何,当自己死后却无法留下任何东西,要不了多久曾经能够证明自己存在过的一切也都将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
修行者万万不可怀疑自己的道,更不能否定自己的一切,一旦修士认定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失去了意识,那么他的修为将会瞬间崩溃瓦解。但修士又不得不怀疑自己的道,若是从来就没有怀疑过自身那又如何谈得上超脱,又如何能够认清自我。
其实修行的本身就是一种由无知到认知,再到怀疑,最后经过种种探索之后再次肯定的一个过程。只有先疑道,最后才能悟道,正所谓不破不立,只有打破原本固有的东西,才有可能接触到全新、更加广阔的世界。
周诚此时正是如此,当他受到那老者的影响之后自然而然的悟出了许多修行的真义之后就开始对自身产生了怀疑。这些怀疑有可能造成三种结果。
其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