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用生命爱中国-伯格理的故事 >

第7部分

用生命爱中国-伯格理的故事-第7部分

小说: 用生命爱中国-伯格理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啊,您的意思是这样吗?” 象往常一样,柏格理开始不住地向上帝祈祷。主对他说:孩子,如果权力可以使人信仰上帝,我还用的着上十字架吗?当犹太人欢呼着,要我做他们的王时,我是怎样回答他们的,我回答说:我的国度不在地上,在天上。我宁愿被钉在十字架上,也不做犹太人的王。

  这是一条走向灭亡的路。真实的经历让柏格理更明白了主耶稣的心意。如果他真的答应做4个家族的王,那么他就会被自己的部下逼迫着往战争、罪恶、败坏的路上走。

  “撒旦,请退去吧!”柏格理对诱惑他的魔鬼说。心里下定决心之后,柏格理告诉哲土司,他很感激他的好心。但他是一个基督徒,耶稣告诉他不能答应这个要求。

  再一次逃出虎口

  事情已经办完,柏格理回家的时候到了。这时,哲土司突然得到一个准确的消息:田保长并不甘心失败,他决心和柏格理斗到底,不能他让活着回去。他千方百计买通两个强大的彝族土司——这两个土司是哲土司和龙先生的仇敌。他们将在柏格理返回的渡口埋伏下重兵,只等他们到了那里,就把龙先生和讨厌外国佬绑架起来,然后逼迫他们的家属支付巨额的赎金,达不到目的就撕票杀了他们。

  柏格理一行在中午时分抵达金沙江渡口,等待船夫从江对岸摇船来接他们过江。任凭同行的人怎样叫骂,田保长命令船夫绝对不许过江。与此同时,两个土司的大队人马已埋伏在一个距离柏格理一行不远的、可以密切监视他们的一个大山洞里。准备一旦摸清这个外国人的底细,就立即实施进攻。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柏格理他们在岸边等了几个小时,每个人都心急如焚。

  百无聊赖之中,几个年轻人看到江边的一片鹅卵石河滩,他们想起几天前和柏格理玩过投石游戏,就邀请他再玩一次。柏格理欣然同意。他从小就是板球高手,他在彝族人喜欢玩的投石游戏里加进了板球的击球技术。9个青年汉子同时把石块抛向柏格里,柏格理好整以暇地随手接住,并反抛回来,打的几个年轻人手忙脚乱。旁边的人看的眼花缭乱,齐声叫好。

  埋伏在山洞里的敌人看到这一幕,惊呆了。这个外国人简直神秘莫测,看来真如人们传说的,即使100个人也难以逼近。他们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打败他。于是,他们给对岸发信号:情况有变,原定计划取消。

  渡船在暮色中不慌不忙地摇过来。当柏格理走上船头的候,向晚的夕阳照在他的身上。他回头再看凉山,山色朦胧,埋伏在山洞里的一大队人马拖着疲惫的步伐经过他干刚玩过投石游戏的地方,慢慢地向山中退去。

  柏格理后来回忆说,在凉山度过的10多天是他一生中最为轻松、最为愉快的日子。他好像回到了自己可爱的家乡,生活在自己的亲人中间。他做梦都盼望重回凉山。他开始认真地筹备移居到凉山去传道。因为他明白,笼罩在他身上的神秘的光环维持不了多长时间。除非全体彝族人民接受耶稣做他们的救主,让耶稣取掉他们心中的剑,废掉他们的代代冤仇,和平就不会永远降临临到这片美丽的土地。

  凉山那边,也不断有人从金沙江对岸过来,邀请罗洪呷呷带上妻儿老小到凉山去,定居在美丽的安宁河畔。。 最好的txt下载网

柏格理传第五章 闪亮的1904
第五章 闪亮的1904

  风云突起

  当柏格理的眼光盯着昭通西面凉山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在昭通北面几十公里之外的贵州省西北部,一场中国苗族人民皈依运动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1865年,戴德生创立中国内地会。1877年,英国传教士祝名扬、巴子成二人进入中国西部贵州拓荒。他们在贵阳毓秀路建立了中国内地会贵阳传道点,开始传教工作。

  1884年,英国传教士白得礼到贵州安顺传教。1888年,亚当&;#8226;党居仁来到安顺,接替白得礼的工作。

  1903年,亚当&;#8226;党居仁开始在安顺市北面的等堆修建建堂,在那里他碰到一伙猎人。党牧师看见这些人长辫盘头,身披蓑衣、衣衫褴褛、脚穿草鞋、背弩挂箭。非常惊奇,问身边的人:“这些穿草衣的是什么人?他们是从那里来的?”

  有人告诉他:“这些人是苗族的一个分支,是从贵州威宁高寒山区搬到这里来谋生的花苗。他们没有土地耕种,四处流浪、以打猎、帮工为生。是苗族中最贫苦的一支。”

  安顺一带居住着许多苗族,从几年前开始,党牧师就开始学习苗语、了解苗族人民的历史和风俗习惯、给他们传福音。于是,党牧师热情地邀请这几个猎人到家里去做客。

  看的出来这伙猎人经过长途跋涉,又饥又饿,一到家,党牧师就马上让人给他们端来茶水、米饭、饼干和面包,吃饱喝足之后,又亲自张罗他们住宿。

  第二天,这伙猎人要走了,党牧师告诉他们:“你们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到安顺来找我,我会尽可能地帮助你们。”

  那时,苗族非常原始,人们有姓无名,男孩生下来就在姓氏后面加上“老大”、“老二”等算作名字。于是,党牧师按照《圣经》上的人物给几个人每人取了一个名字:李马太、张马可、张雅各、张约翰。

  几天后,李马太他们打到一只野猪,被当地人抢走。李马太想起那个外国牧师的话,让几个同伴尾随抢他们野猪的恶霸,自己跑去找党牧师,诉说他们的委屈。党牧师听了以后,立即骑马到安顺找官府。官府派人随党牧师星夜赶到土老寨处理此事。当地人多,一口咬定野猪是他们猎得的。党牧师又问李马太,李马太说:“的确是我们打来的。”

  党居仁说:“好,你们双方都有理,我问当地人一句话,你们是怎么把野猪打死的?”

  “我们是用乱棍打死的。”

  党居仁又问李马太他们,“你们是怎样打死的?”苗民同声应答:“我们是用弩箭射中的。箭头两翼放有苗药,请大家看准,猪脖子上还有血渍和伤口嘞!”

  党居仁转向当地人问:“既然你们是用乱棍打死的,野猪身上怎么没有棍伤呢?”当地人无言以对。

  李马太对当地人说:“我们是远方来的客人,按我们苗家的规矩:见者有份。我们愿意分一半给你们。”

  党居仁听了很高兴,说:“好!这个案子是你们自己断的,非常合理。我愿意向上帝祈祷,祝愿你们大家平安、和睦相处。”

  李马太他们向党牧师表示感谢。党牧师告诉他们:“你们不要谢我。要谢,就谢那帮助你们的耶稣。”接着,党牧师给他们讲述了耶稣降世救人,并一直在寻找拯救迷途的人们的故事。

  “耶稣也要来寻找我们吗?”这几个苗族人问。

  “是的。耶稣现在就来寻找你们了。”党牧师肯定地回答。随着党牧师耐心地讲解,这几个苗族人终于稍稍明白了:竟然会有人热爱和关心苗族,对他们来说是那样新奇而不可思议。然而他们相信这个真心帮助他们的外国人没有理由骗他们。他们每个人都怀揣着这个动人的好消息赶回家中。

  杀牛祭祖是苗族最古老的风俗之一,1903年10月,贵州威宁兴隆厂罗亚伯家杀牛祭祖。来自云南东北部和贵州西北部乌蒙山区的1000多个苗族人,赶到兴隆厂参加这次为期7天的祭祖盛会。

  李马太是罗亚伯的妻子和前夫生的孩子,因此李马太和张马可等人从贵州郎岱懒龙桥回兴隆厂参加家族祭祀典礼。临行,张马可对李马太说:“我们在安顺信耶稣、受洗归主的事,向弟兄姊妹们讲不讲?”

  李马太说:“讲!怕什么?我来讲!我们苗家也该读书信耶稣了。谁能阻挡我们呢?”

  这样,在1000余人的祭典上,李马太象彼得在五旬节那样勇敢地站出来,宣扬神的福音: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我告诉你们一个大好的消息:安顺出了苗王!对苗家很是亲热仁爱,称苗民为兄弟姐妹,尽力帮助我们苗家,还教我们苗族读书、信教!我已经在安顺跟着党牧师信了耶稣。党牧师告诉我,我不仅要自己信耶稣,还要向我们苗家讲述耶稣前来寻找我们苗家,拯救我们苗家的好消息。

  那时苗族正处在彝族封建土司和满清王朝的双重压迫剥削之下,没有自己的土地和财产,在乌蒙山区四处流浪,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忽然听到有这样一个奇妙的好消息,人人欣喜若狂。

  李马太又说:

  苗家受压迫要到何时呢?受苦要到何时呢?我们苗家赶快醒悟了!大家快起来信教读书了,不要再执迷不悟,否则永远落后受人欺负!不要一辈子在苦胆里生活,终生被罪恶捆绑,无力自拔,我们苗家如此,要到何时呢?

  李马太的话深深地扎疼了苗家人的心。大家议论纷纷:“李马太是我们自家人,自家人怎么会欺骗自家人呢?我看我们应该相信!”。

  参加盛典的人回去之后,“有一个叫‘爱稣’的人爱我们苗家”、“苗家要信教、苗家要读书”这个好消息借着滇东北花苗方言区家族信息网络象野火一样,很快传遍了整个乌蒙山区。

  罗亚伯的长子罗彼得和他的姐夫张朝相随即跟着李马太到安顺探访党居仁。

  撒母耳&;#8226;克拉克在《在中国的西南部落》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当年苗族去安顺路途中的真实经历:

  这些朴实的基督教慕道友来安顺的路极其辛苦,他们要翻越很多高山,有时跋山涉水要走整整10几天的路程。汉人鄙视他们,途中不让他们在汉人的客栈或寨子里投宿。出发前,他们要背足供来回途中及在安顺逗留期间食用的玉米荞面。他们只有在一条溪流或一口井边稍事休息,用随身携带的木碗舀冷水拌玉米荞面。草草解决他们得一日三餐。吃过之后,就继续赶路,他们每人携带一个毛毡,白天当大衣穿在身上,晚上就把他盖在山上,在山坡上睡觉。

  党牧师留他们住了7天,一边教他们读书,一边耐心地给他们讲耶稣的道理。

  回到兴隆厂之后,罗彼得的弟弟罗但以理又叫上贵州葛布寨子的张保罗、王约翰等12人前往安顺。这次他们整整呆了一个月。这12个人回来后,决心在当地建立教会。

  与此同时,前往探访党牧师的苗族人越来越多,党牧师有些招呼不下,又考虑到他们这样长途跋涉太辛苦。他问这些远来的人,云南昭通离他们家有多远,他们说步行只要2、3天的路程。于是他想起了自己的朋友柏格理和邰慕廉。早在1887年,当柏格理和邰慕廉刚到中国,在安庆学习汉语得时候,党牧师和这两个年轻人共过事,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党牧师给柏格理写了一封信,交给罗但以理,对他们说“你们的家离昭通要近一些,那里有一位柏格理牧师,是我的好朋友,你们可以拿着我这封信去找他。”

  罗但以理把信拿在手里,胆怯地问党牧师:“他真的会接待我们吗?他会向您待我们一样好吗?”

  党牧师说:“我那两位朋友人很好。他们和我一样,也是耶稣的仆人。你们放心,他们一定会好好地接待你们的。

  1904年7月12日,星期二。罗但以理、罗彼得、张朝相(张摩西)、张朝书4个人,在长途跋涉之后,踏着最后一丝夕阳,衣衫褴褛地站在柏格理家的门口。

  这一年,柏格理40岁。为了这一刻,他祷告了17年。

  注:那时苗族称耶稣为“爱稣”。

  远道而来的4个客人

  来到柏格理家中得4个人是罗但以理、张朝书,张朝相。来自200英里之外,柏格理向接待自己的家人一样,礼貌、谦恭、热情地接待了这些客人。

  4个人站在门口,却犹豫起来,因为他们谁也没有见过这个外国人,不知道他会怎样对待他们。他们之中只有张朝书可以说一些汉语,于是几个人把他推到前面,他站在门边,胆怯地伸出头向门里张望。

  这时正在教会学校读书,后来成为“小九九”丈夫和传教士的钟焕然看到了这几个鬼鬼祟祟的人,感到很奇怪。走出来问他们:

  “你们有什么事?”

  他们回答说他们找柏牧师。

  “你们找柏牧师又什么事?”

  他们回答说他们想读书。钟焕然更奇怪了:

  “从来没听说你们苗族有人读书,你们怎么会想到到这里来念书呢?”

  张摩西从怀里掏出两本书。钟焕然拿过来一看,一本是《真理入门》,一本是《颂主圣诗》。钟焕然问他们诗从那里得到这些书的,罗但以理把党居仁牧师写给柏格理得信交给他。

  柏格理礼貌、谦恭、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他脸上挂着亲切的微笑把他们请进客厅,又立即让人给客人端上热茶。等客人稍事休息之后,包括邰慕廉在内的所有人都过来向这几个客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用他们能够听懂的简单的汉语和他们寒暄。

  天色已晚,柏格理像接待自己的亲戚一样给这几个人张罗住的地方。他不是没看出这几个人经过长途跋涉,全身沾满了污泥、头发纠结在一起,不是没有闻到从他们身上散发出的一阵阵刺鼻的臭味。然而他心里没有闪过哪怕一丝鄙视他们的念头。因为他和他的同工心里都晓得,和这几个人一起来寻求他们帮助的还有耶稣。

  罗但以理他们深切地感到似乎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他们看得出来柏格理不仅把他们当自己的亲兄弟那样接待,而且从心底了解他们的难处,处处替他们维护。因为在昭通这样一个汉人占大多数的城市里,他们很难找得到住处,即使幸运地找到了,也难保不被人嘲弄和欺负。在柏格理这里,他们平生第一次感到自己活的象一个人,被人尊重和理解。

  昭通教会的学生3天前才刚刚搬进新修的教室,于是柏格理把4个客人安排到旧教室里就寝。后来每次回忆到这件事,柏格理心里都充满了感恩:

  上帝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