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战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 >

第33部分

战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第33部分

小说: 战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顾陈赓“不要求战”的嘱咐,却把他的“力求速战,速决、速离”嘱咐记得很牢。最后,他只抽4个连担任战斗任务,其余部队掩护随军干部、家属转移。在这4个连中,一个连打头,使敌不能前进;并由这个连派出一个排,由民兵配合,监视韩略村据点敌人;一个连打尾,使敌不能后退,并阻击可能由临汾方向来援之敌;另外两个连埋伏在公路两侧的陡坡上,从两边夹击敌人。第二日凌晨,4个连队在王近山的率领下全部进入伏击阵地。
  9时许,临汾方向的公路上尘土飞扬,10辆大汽车和3辆小汽车载着日军,飞驰而来,毫无警惕地钻进了王近山的伏击圈。
  打伏击,王近山最有经验了,照样是他一声喊“打”,手榴弹、枪榴弹、炸药包立即从山顶上倾泻而下。大队鬼子前进无路,后退不能,像瓮中之鳖活活地被死打。经一阵火力杀伤,鬼子死伤枕藉,残敌钻到车下抵抗。4个连战士猛虎一样冲下山去,与他们进行肉搏。
  

8三次“撒疯”(7)
混战中,一个班长1枪打死了一个正在指挥作战的敌军官,缴获他手中“天皇赐予”的战刀。仅仅3个小时,除3名鬼子钻进山洞逃脱外,120多人全部就歼。
  此战后,让王近山没有想到的是,临汾日军竟然调来了6架飞机进行追踪,正在“扫荡”的数路日军也撇下“荡”不“扫”了,3000多人齐向他们“合围”而来,甚至冈村宁茨叫嚷着:“再牺牲两个联队,也要吃掉这一股###!”
  敌尾追而来,封锁了16团所有的道路。王近山将部队分3路乘夜暗突围,用一个连在几个不同方向佯动,让司号员从四面八方吹号,结果,鬼子一时不敢贸然追击。就在他迟疑的时刻中,王近山率领16团冲出重围就跑得无影无踪,鬼子从此怎么“追击”也找不着他们的影子了。
  日军“铁滚扫荡”的人马突然后退,远在太岳山区里的陈赓奇怪得很,以为冈村宁茨又耍什么花招,突然传来消息王近山在进军途中在韩略村伏击日军之事,他立即命敌情人员去查。结果报来,连他都吓了一跳!王疯子在韩略村轻轻一战,歼灭的,不是鬼子一般的运输队,而恰恰是冈村宁茨挑选来观战“铁滚扫荡”法的“战地观战团”!这一仗中,王近山把冈村宁茨的“###派遣军步兵学校”第5、6两中队及其他部队的高级军官,包括1名少将旅团长、6名大佐联队长以及100多名中队长,全打死了!陈赓连连说:“近山这疯撒得好!撒得好!”
  敌情人员说:“这次战地观战团被歼灭了,冈村宁茨气得大发雷霆,把驻守临汾的中将师团长撤职、韩略村据点日军中队长枪毙,据点的其余鬼子和伪军全都被打了耳光,个个至今还鼻青脸肿。”
  这一好消息王近山并不知道。他率16团一路急跑,向着延安进发。一路上,他还直为韩略村一战打得太狠没捉一个活鬼子、到了延安没“礼”献而懊恼呢!谁知他一到达延安,得知上一仗歼灭的竟然是冈村宁茨“战地观战团”,高兴得不得了,说:“嘻嘻,难怪3连缴获的那把战刀这么好使呢!原来是鬼子少将旅团长的呀!痛快痛快!”
  到延安后,王近山被任命为陕甘宁留守兵团新4旅旅长。毛泽东亲自接见了新4旅的领导干部,他握着王近山的手说:“我早就听说有个红四方面军的王疯子现在成了吴下阿蒙了,了不起啊!”
  谈到韩略村战斗时,毛泽东表扬王近山勇敢、果断、有胆略,抓住战机打了个漂亮仗,说:“这是一次硬仗,打得很好,很灵活。”
  “我跟刘、徐首长学打仗。”王近山说。
  毛泽东说:“刘、徐他们是我军第一代军事家,你要做我军第二代军事家。”
  随后,他又鼓励王近山:“你还年轻,要努力学习文化,掌握更多的革命理论,将来仗可以打得更好。”
  毛泽东接见后,王近山进了中央党校学习,仍兼任新4旅旅长。
  韩略村伏击战后,刘伯承说:“一人投命,足惧万夫。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点疯劲,没有不怕死的精神是不行的。这王疯子疯到顶头上了!”
  

9斯文的战将(1)
(1)
  王近山“疯子”绰号名声在外。他15岁当红军,身经百战,7次负伤,战功赫赫,在许多人眼中,这样的虎将肯定是双眼吊睛、满脸腮鬓的“猛张飞”、“黑李逵”。
  他到达延安时,一些女大学生慕名去找他,结果却大吃一惊:他不仅很年轻,潇洒精干,而且温文尔雅,口角常露出微笑,说起话儿,露出洁白的牙齿,军装尽管破旧,但总穿得很整齐,一副斯斯文文的儒将风度。她们惊讶地说:
  “王旅长,有人说你是一名工农出身的军事干部,骗我们的吧!”
  “我是农民出身的,小时候放过牛。”
  但是,这些天真的女大学生就是不相信,纠缠着要他说出自己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最后王近山没办法,回答说:
  “要说大学,也有一个,1936年我在红军大学学过3个月。”
  此话一出,女大学生们个个面面相觑。
  (2)
  王近山打仗凶猛,脾气暴躁,但平时很“秀气”。他文化程度不高,但很爱读书。1936年他到红军大学学习时,他的湖北老乡、红四方面军另一虎将陈康见到他当刘伯承来讲课时听得十分认真,奇怪地问:“你我都性格好动,刘校长讲课你能稳坐静听,为什么?”
  他回答说:“刘校长是中外闻名的军事家,国民党将领都敬佩他,对阵打仗都怕他。常言道,强将手下无弱兵。我们多听他的课,多读些书,也许能成为常胜将军和军事家。”
  进入中央党校后,他学习更刻苦了。凡看过的书,重要的地方,他都用红笔划满了道道。他对军事谋略很感兴趣,爱看《三国演义》,反复多次地看,并且还对人说:“我佩服诸葛亮的运筹帷幄、赵云的一身是胆、曹操的善于用人;而关羽刚愎自用、不讲‘统一战线’,张飞过于鲁莽,他们则不足以取,应该引以为戒。”读了书,他喜欢发表自己的“新见解”,许多知识分子都乐意与他交谈。
  王近山人帅气,又有光荣的历史,说起话来还温文尔雅,且有许多新见解,那些女大学生更是被他所吸引,每个星期成群结队来缠着他讲鄂豫皖和长征故事。
  同期学员无不带点嫉妒地说:
  “俗话说男人爱才女人爱俏。老王这人生得俊朗,一副斯文相,又会打仗!他这本事、这材料谁不喜欢?我们就是比不上喽!”
  殊不知此时,王近山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了。
  (3)
  王近山斯文归斯文,但浑身上下还是浓郁的“虎将气”。他为人直爽,有事总是摆在桌面上讲,从不背后做小动作。他为作战或工作会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拍桌子,但只要把道理讲清,他就能立即放弃己见,采纳正确的意见。
  在延安时,就发生过一件这样的事情。
  1945年7月下旬,晋绥军区司令员张宗逊、政委习仲勋召集3个旅的领导干部讨论反击胡宗南顽军的作战计划。因为参战部队来自各方,相互间不大熟悉,平时各人的作战风格和战法都不一样,结果,第一次会议就因为不能统一认识,吵了个不欢而散。其中,王近山与张宗逊争吵得最凶。
  习政委知道新4旅政治部副主任赵光远与王近山很熟,让赵光远找王近山交换意见,劝他还是按战斗部署执行。这时,王近山火爆的脾气已过,赵光远找他一谈,道理说清楚了,误会也就消除了,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后来,动员大会上,张司令员和习政委讲话后,赵光远悄悄捅了捅王近山:
  “你最好在会上发个言,讲讲团结的问题。”
  他毫不犹豫地站起来,专门讲了兄弟部队团结协作、共同作战的问题。最后,他说: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我们3支参战部队虽说分别来自太行、晋西北和陕甘宁边区,但我们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在毛主席、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作战,阶级兄弟的情谊,绝不是封建的桃园三结义能够比的。因此,我们只要在张司令员、习政委的统一指挥下,坚决听从命令,服从指挥,主动协同,就一定能消灭貌似强大的反动顽固派。”
  

9斯文的战将(2)
他的一席话极有感染力,说得大家都心悦诚服。
  (4)
  因负伤过多,不能作大运动量的活动,在延安时,王近山比一般都较瘦削的指挥员身体略显肥胖。单从表面看,怎么也看不出他是位身经百战的武将。许多人慕名来找他时,常常把政委徐立清当作他,而把他当成是徐政委。
  

10强攻爷台山(1)
1945年7月下旬,抗战胜利在望,蒋介石胡宗南军突然以3个师的兵力向关中分区淳化县爷台山地区发动袭击。于是乎,在中央党校学习的王近山在延安又演出了一场好戏。
  爷台山位于陕甘宁边区的关中分区,是陕甘宁边区南面的门户,又插入蒋管区的突出地带,南可进逼西安,东可切断咸榆公路。早在1939年,胡军就曾进攻关中,侵占几座县城,但大部分地区仍控制在八路军手中。但胡宗南不夺取这里就如梗塞,1943年6月,又在洛川召开军事会议,“内定”由两个集团军迅速攻占关中,再进攻陕北。这一计划被地下党、胡宗南的秘书熊向晖秘密报告了党中央。毛泽东得知这一情报后代延安《解放日报》撰写了《质问国民党》的社论。质问:“许多国民党人肆无忌惮地天天宣传共产党‘破坏抗战’、‘破坏团结’,难道尽撤河防主力,倒叫做增强抗战么?难道进攻边区,倒叫做增强团结么?”与此同时,周恩来途经西安,就此事专门询问胡宗南。胡宗南做贼心虚,矢口否认。结果,“内定”的进攻夭折了。现在日本人就要投降了,胡宗南攻占陕北的梦想又死灰复燃,调了11个师集结陕甘宁边区,3个师进攻爷台山。八路军只有6个连扼守在此,经过7天血战,终因众寡悬殊撤出爷台山,胡军占领了41个村庄。于是,毛泽东亲自点将新4旅紧急增援关中。
  王近山放下书本,赶赴新4旅。战前,他激昂地动员说:
  “这一仗必须坚决打好!打国民党军这号敌人,就是要猛、要狠、要准。攻击时不能像茶壶倒开水,老半天倒那么一点点,要揭开壶盖,翻转茶壶,把滚烫的开水一家伙浇到敌人头上!要像提着一桶水向热锅里倒的那种架势。手榴弹一响,要马上逼近敌人,把刺刀朝顽敌的肚皮上捅!”
  新4旅的官兵大多数是他从太岳的山沟沟里带过来的“火筒子兵”,一听他的动员,情绪高昂,大喊:“旅长,能捞上主攻,谁不想露一把脸呢?不用动员了,快出发啊!”
  结果,他动员会还没结束,就被战士们催促着冒雨出发了。这一路急行军,3天路程一天半就赶到。在漆黑的风雨之夜,他们出其不意地抵近爷台山敌军眼皮底下,悄悄地隐蔽下来了。
  爷台山守敌不是一般之敌,是胡宗南的精锐“常胜军”。这支“常胜军”官兵胸章上印着“党卫”二字,据说打起仗来比德国法西斯党卫军还凶猛10倍,是胡宗南专门去德国向希特勒本人“取经”后花费重金组建起来的。这次夺占了爷台山,为了让他们再卖命“守住”,几天前胡宗南曾亲自爬上山头,给每人亲手发了1万元法币,以资鼓劲,还握着几个红眼扯脖子的攻山“敢死队员”说:“打完这仗,我请你们到西安八大胡同玩。”
  有趣的是,此刻王近山带着这么多的大部队埋伏在他们的眼皮底下,这些“常胜军”竟然浑然不知。
  第2天,雨停了,王近山发起了总攻。
  战斗果然十分激烈,“常胜军”打起仗来赤膊裸体,手中德国造卡宾枪抡得咔咔响,个个似乎是“猛老虎”出笼。新4旅由16团2连担任主攻,他们多次冲击却都打不到“常胜军”的阵地前,猛冲中,连长都牺牲了,王近山想换部队再往上冲,战士们红着眼,喊着说:“不消灭爷台山敌人,就不是爷们!决不下火线!”
  “好啊!支持你们!打炮!”
  战士一撒疯,王近山的“疯劲”更发了,手一挥,把重型大炮都用上了!瞬间,所有的炮火怒吼了,爷台山上火光冲天。在炮火轰鸣中,突击队员踩着战友的血迹,一批批往上冲,一批批倒下,又一批批冲上去,终于几个浑身是血的猛士突入了顽军阵地,与“常胜军”展开白刃格斗,其他人紧跟着冲上来了,铁打的阵地终于被一举突破。
  这回怀揣着1万元的“党卫军”终于大开眼界,冲过来的对手都是血人,可是个个比自己勇猛得多,但他们也没有仓皇失措,挥刀举枪也愣头迎上,可是,他们马上开始领教打过日军“战地参观团”的16团的厉害,一个个不是被对方的大刀砍得骨头“梭梭”作响,就是腿脚腰背被子弹来个“穿堂风”。没过多久,他们就怀揣着胡宗南提前发的“纸钱”一个个倒下,不服气地到阎王爷那报到去了……
   。 想看书来

10强攻爷台山(2)
爷台山终于又回到了“爷们”手中。当胡宗南听说他的“常胜军”5个连和1个营全军覆没后,几滴眼泪掉了下来:“我的常胜军啊,我还答应带你们去八大胡同玩啊!老天不成人之美呀!”
  蒋介石得知爷台山得而复失时,久久合不拢嘴巴:“###竟然还有比这还强悍的部队?!”
  遭此迎头痛击后,他们暂时再也不敢向边区进犯了。
  南线自卫还击战大捷的喜讯传到延安,军民无不欢欣鼓舞,拥城而出,欢迎凯旋部队。在延安军民召开的庆功大会上,毛泽东再一次接见王近山,说:
  “王近山同志,攻下爷台山,你们用枪炮语言粉碎了蒋介石对边区再一次的进犯啊!人家说你是‘王疯子’,我看那不叫疯,那叫革命的英雄主义!你这一仗把那位胡宗南将军打得可快要疯了啊!”
  

11两仗把6纵“打”成正规主力(1)
1945年11月,太行军区的部队新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王近山调6纵任代司令员。据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