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 >

第3部分

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第3部分

小说: 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的轻重工业体系,并修建了同浦铁路,整顿银行,成立了山西实物准备库和山西营业公社。后又成立〃经济统制处〃企图垄断山西的经济。他还成立〃禁烟考核处〃,以鸦片制作戒烟药饼,公开官卖鸦片,几年间获利达2000万元,饱了自己的私囊。
  他又巧立名目收捐派税,居然连农民进城挑粪也要上捐,还美其名曰〃讲究卫生〃,当时有个名叫刘师亮的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自古未闻粪有税〃,下联是〃而今只有屁无捐〃,横批是〃民国万税〃,讥讽阎锡山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 想看书来

三、两面派被迫抗日(1)
〃一切为了存在〃,〃在三个鸡蛋上跳舞,踩破哪一个都不行〃
  阎锡山早在〃九一八〃事变前寓居天津时,就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消息传到太原后,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张簌曾愤而作书,直接寄阎,内说,〃秦桧好当,秦桧的子孙难当〃,指责阎出卖国家民族。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北上抗日,到达陕北,陕北苏区日渐扩大,红军势力日益增强。这时,阎锡山首要考虑的中心问题是防共###,搞〃军事防共〃、〃政治防共〃、〃经济防共〃和〃民众防共〃等。他以地主、富农为核心,成立所谓〃主张公道团〃,就是实行〃民众防共〃的一个反动组织。这年8月,阎召集黄河沿岸的从河曲到永济等二十一县的县长开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办理〃防共保卫团〃。他说:〃晋陕毗连,陕北红军之活跃,实威胁山西之安全〃;〃剿共必须七分政治,三分军事;而防共更应该是九分政治,一分军事〃。他一面派兵西渡黄河协助陕西国民党势力〃进剿〃红军,一面在山西境内筹备防共。
  是年冬,中共中央为了民族利益,发表了停止内战,枪口对外的声明,要求阎锡山允许红军通过山西地区开赴前线抗日,但阎锡山置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于不顾,拒绝红军要求,并利用黄河天险,在北起河曲,南至永济的黄河东岸,筑起连绵不断的碉堡线,企图阻止红军东渡对日作战。次年2月,中共中央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和中国抗日红军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了〃东征宣言〃。20日,东征红军渡过黄河,直捣三交镇,旋即向同浦路扩展,将抗拒之阎军各个击破,阎锡山遭到惨败后,感到红军声势浩大,老巢太原受到威胁,便急电蒋介石派兵增援。阎锡山因以狡诈奸猾著称,当时被人称为〃九尾狐狸〃,自窃据山西军政大权后,闭关自守,蒋介石虽早已图谋把力量打入山西,但总无从下手,此次,阎锡山主动请蒋派兵入晋,可谓蒋之天赐良机,蒋当即派五个师开进山西,实现了图谋已久的目的。阎锡山虽得蒋之支援,但同样被红军击败,中共中央为了珍惜国力,坚决履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于5月5日发出〃回师通电〃,东征红军撤回黄河以西。
  1936年7月,日军侵占察北六县后,准备进犯绥远。阎锡山感到日军进窥绥远,已非空口所能拒止,不得不改弦易辙,提出〃抱着弱国的态度,守土抗战,踢破经常范围,加紧自强〃的方针。在〃九一八〃事变五周年纪念日,成立了山西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救亡群众组织……〃牺牲救国同盟会〃。薄一波等共产党人由北平回到山西,即负起了领导〃牺牲救国同盟会〃的责任,提出了〃不分党派,不分男女,不分职业,只要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一齐动员起来,积极参加一切救亡运动〃的总纲领。这时,全国各地许多进步青年涌向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在薄一波等主持下,成立了军政训练委员会。次年初,又在太原举办了〃国民兵军官教导团〃,训练进步青年。
  11月,阎锡山看到日军进攻绥远已部署就绪,战火马上就要燃烧起来,便决心收复绥北要地百灵庙,以遂行其〃守土抗战〃的主张。22日,令傅作义指挥晋军向日军发起进攻,经过激战,将敌击溃,收复了百灵庙。但是,当傅作义拟乘胜收复商都时,阎急予制止,专门派人赴绥密告傅:〃商都不属晋绥管辖,与百灵庙原属绥远不同。我们若攻商都,诚恐日方有所借口,会对晋绥不利。〃
  〃七七〃事变后,阎锡山奉蒋介石电召,前往南京参加军事会议,被国民党政府任命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晋军改编为第六、第七集团军,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改编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兼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十八集团军挺进华北前线,与国民党军联合抗日。
  8月上旬,日军侵入南口后,战事进入第二战区晋绥两省。阎将部队布防于天镇、大同等要隘,自己到雁门关西面的岭口,布置行营,亲自指挥作战。在这期间,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周恩来、彭德怀、彭雪枫等经常去行营与他会晤。周恩来根据当时形势,说明目前虽然敌强我弱,但只要我们动员全民,团结奋斗,就可削弱敌人力量,增强我们的力量,打败日本,收复失地,鼓励他坚持抗战。阎要求周恩来为第二战区拟制作战计划,周恩来只用了一天时间即写成,他看了十分惊异,敬佩不已,连声赞叹:〃写得这样好,这样快,如能这样打,中国必胜。〃此后,他每日早晨约周恩来去办公,并通令晋军全军学习八路军的办法。后来,周恩来提出一个在沦陷区成立〃战地动员委员会〃的条例,阎先不同意,后经薄一波解说,才同意了。
  

三、两面派被迫抗日(2)
不久,平绥路的天镇失守。阎锡山将王靖国、傅作义、李服膺等军,一齐调进雁门关以南,扼守平型关至阳口一线。9月,日军集中了14万人,坦克150辆、火炮350门、飞机300架,由两个方向进攻太原,企图一举攻占山西。阎锡山在共产党、八路军和山西人民支持下,组织了太原会战。25日凌晨,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在平型关以东设伏,全歼日军第五师团一个大队及后勤人员共1000余人;在阳口方向的晋绥军高桂滋、刘奉滨、孟宪吉等部队,也与日军展开激战,给敌杀伤甚大。太原会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的民心士气。
  后来,因敌力量太强,晋绥军之铁角岭、繁峙陂等地很快被敌攻占,整个战线受到威胁。当时保定已陷于敌手,沣源为敌所占;平汉路的日军主力又南下石家庄,直趋娘子关,雁门关一线亦被敌突破,太原部队北上增援困难。基于这种形势,阎锡山遂决定撤退繁峙以东的部队,经五台退守第二道防线……忻口防线。他在这里集中了8万人的兵力,由卫立煌为前敌总司令,组织忻口防御战役。日军本想一举突破忻口,但遭守军的顽强抵抗。战役一开始就打得十分激烈,守军寸土必争,与敌反复厮杀。军长郝梦龄亲上前线指挥,被敌炮弹击中殉职,官兵战死者不下万人,负伤的也有两万余人,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一天之内在正面三里宽的地段上,竟牺牲十个团的兵力,即每小时牺牲一团人。经二十余日激烈战斗,杀伤日军3万余人。八路军一二九师以一部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烧毁敌机24架。
  日军在守军的顽强抗击下,一筹莫展,三易指挥官,也未能攻陷忻口。后因平汉线上国民党军撤至石家庄以南地区,日军主力川岸师团直扑娘子关,威胁太原,阎锡山被迫放弃忻口,向太原撤退。日军尾随追击,阎军防守太原之部署尚未就绪,日军即已迫近城下。傅作义根据阎之命令,率部在太原城东与日军激战两天,终因力量不支,放弃太原南撤。
  11月8日,阎锡山将部队撤至临汾,进行整军,为了适应当时抗战形势的需要,统一后方工作,加强军民抗战力量,在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建议推动下,阎组织了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动员委员会〃。与此同时,还先后成立了四个〃抗日决死队〃,一个〃工人武装自卫总队〃和一个〃政治保卫总队〃,依靠八路军的帮助和指导,成为一支有政治觉悟的坚强敌后抗日部队。但这些组织的活动,一开始就受到阎锡山的限制。
  1938年3月初,临汾失陷后,阎锡山的官僚统治集团陷于异常混乱的状态,失败主义情绪以及各种亡国论调,又一次喧腾起来。是西渡黄河逃窜,还是在山西坚持敌后抗战?阎左右的一些高级官员,力图怂恿阎放弃抗战,渡河到陕西逃难。与阎合作抗战的共产党员及共产党所领导的〃牺盟会〃、〃决死队〃等进步力量,则纷纷转入敌后,积极发动群众,组织抗战武装,建立敌后政权,发展抗日游击根据地。
  阎锡山看到这种发展趋势,深怕大权旁落,无法掌权,便采取〃内部分化〃、〃制造摩擦〃、〃派兵监视〃等各种反动措施,制造分裂,限制进步活动。他通过所谓〃民族革命同志会〃,集中旧的封建势力,打击进步势力。这年6月,阎把他的各军、师主要军官召集到古贤村开会。他在会上说:〃这次会议,是给你们开追悼会,但是如果你们懂得了道理,也可以说是庆生会。〃接着,他把其真意说出来:〃你们的作战方法,是同敌人死拼,现在你们的力量,已大大地减少,再这样下去,不到三个月,你们就完了。所以给你们预先开一个追悼会。〃他深恐所谓〃正规军〃军官不懂得运用政治进行反动活动的方法,特选了一批反动的政工人员到各军、师担任政治主任,控制各级军官,用反动理论麻痹青年军官,仇视新军(决死队),制造〃正规军〃与〃决死队〃之间的矛盾。
  12月23日,日军进攻吉县,阎锡山仓皇率部西渡黄河,向陕西宜川退避。此时,他对抗日已丧失信心,发出了〃不能抬上棺材抗战〃的谬论,准备妥协投降日本。当他得悉〃东方慕尼黑〃正在加紧策划时,便说:〃天快下雨(和平妥协)了,我们也要赶快准备雨伞。〃当时德国大使出面提出等于要他投降日本的日阎双方谈判条件,他亦准备接受。在遭到山西共产党领导人薄一波的严厉驳斥后,才未采取投降行动。
  

三、两面派被迫抗日(3)
在日军政治诱降策略的引诱下,阎锡山决心采取〃降日拥蒋###〃的路线。1939年3月,他在宜川县秋林镇召集所属师长、独立旅长、各区专员、保安司令以上的军政官员会议(亦称为〃秋林会议〃),其目的是为他准备降日制造舆论。会上他说:〃一切事情都不能做得太绝对了,抗日要准备联日,拥蒋要准备反蒋,联共要准备###〃,并美其名曰为〃二的哲学〃、〃惟中哲学〃。他还说:〃抗战与和平是个政治问题,不能说主张抗战就对,主张和平就不对〃,〃存在就是真理〃,〃抗战只是手段〃。高喊要〃无条件的存在〃,〃一切为了存在〃,〃在三个鸡蛋上跳舞,踩破哪一个都不行〃。在会议上,新军和旧军(正规军)之间发生了很大的争执与摩擦。阎对〃决死队〃的负责人劝其〃不应以防左的口号排斥了成千成万热心参加抗战的青年〃大为不满,说:〃我们是讲对错,不分左右。十五的月亮是中,是对,过与不及是左是右。今日中国,应该在'抗战到复兴'上求十五的月亮,不要找上旬或下旬之右或左。抗战是手段,复兴是目的,求抗战的十五月亮,更进一步求复兴的十五月亮,才是今日对错的标准〃。他早已视〃决死队〃为投降的最大障碍,把〃决死队〃污蔑为〃叛军〃,实行###。会后,他迫不及待地传见各区军政人员和〃公道团〃系统的人员,分别安排摩擦斗争。同时,在〃牺盟会〃、〃决死队〃和比较进步的专员、县长中间进行争取和分化。随后,又组织〃突击队〃、〃精建会〃等许多反动团体,散布谣言,破坏决死队,打击〃牺盟会〃,使新、旧军摩擦一天比一天大。10月,他授权第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王靖国和第六集团军总司令陈长捷等,准备进攻新军。并把###将领一个一个地找来授意说,共产党、八路军势力日益壮大,再加上〃牺盟会〃、〃决死队〃的合作,我晋军将无立足之地,只有消灭〃决死队〃、〃牺盟会〃,接受日本所提出的中日提携办法,才能达到生存的目的。他在解散〃战委会〃,取缔〃牺盟会〃后,接着又以军队要〃正规化〃为借口,将〃决死队〃取消,把新军改编为几个旅,撤消薄一波、戎伍胜、雷任民等〃决死队〃纵队政委的职务。他的这些行动,受到了共产党员薄一波等人的坚决抵制。
  12月,阎锡山公然制造了〃十二月事变〃。1日,他下令〃决死队〃第二纵队于5日向同浦路大举进攻,实行所谓〃冬季攻势〃。当〃决死队〃第二纵队韩钧正在动员执行命令时,阎军与日军同时向该纵队进攻。在日、阎两军包围下,〃决死队〃第二纵队实行自卫,一面与日军进行肉搏,一面抵抗阎军,经殊死战斗,突出重围,转入晋西北、晋东南地区。与此同时,在晋西北方面,阎令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兼骑兵军军长赵承绶放弃岢岚、宁武、五寨等抗日阵地,向〃决死队〃进攻。〃决死队〃第四纵队为接应〃决死队〃第二纵队和晋西纵队,成立山西新军临时指挥部,由续范亭任总指挥,分左、右两纵队,向赵承绶和郭宗汾两军进攻,将其击溃。在晋东南,决死队第三纵队也遭到日、阎军的夹击。这次事变,虽然粉碎了阎锡山消灭〃牺盟会〃、〃决死队〃和〃暂一师〃的阴谋,巩固了晋西北、晋东南、晋东北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但由于阎锡山大肆屠杀摧残革命人士,使山西抗日力量遭受重大损失。
  〃十二月事变〃后,阎锡山加紧与日军勾结。1940年夏,他在吉县克难坡秘密会见日军特务大矢,并派遣机要处副处长刘迪吉随同大矢到太原,通过汉奸苏体仁等与日军取得联系。同时,将所俘日军二人由其族孙阎立仁秘密护送至太原,表示对日诚意〃合作〃;日军也从孝义县属兑九峪镇撤出,交阎接管,作为愿意〃合作〃的表示。刘迪吉、苏体仁根据阎的电报指示,与日军达成协议:(一)日军协助阎军剿除在山西的八路军、〃决死队〃;(二)阎军各高级军官的住宅财产,日军完全交还;(三)日军在中条山发动战争胜利后,阎锡山即可向太原前进。后来,日军兵务局长田中隆吉到了太原,表示只要阎锡山投降,要什么给什么。
  

三、两面派被迫抗日(4)
同年11月,阎锡山派赵承绶到孝义县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