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梦茹清宫 >

第8部分

梦茹清宫-第8部分

小说: 梦茹清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雎宫位居东宫之首。”

  康熙一边沉思一边答道:“儿臣是有耳闻。”

  太后接着说道:“这些事也是听太皇太后说的,崇德二年,宸妃在关雎宫生下一位皇子,太宗皇帝十分喜悦,遂创大清以来之先例,大会群臣,盛筵宾客,同时颁发大赦令,释放了许多囚犯。不料没过多久倍受娇宠的皇八子不到1岁便夭折了,宸妃在皇儿去后,她朝思暮想。魂索梦牵,白天不进饮食,夜晚彻夜难眠,终日以泪洗面,不久便身染重病。宸妃病危时,太宗皇帝正率军在前方打仗,作为三军统帅,是不应该离开阵地。但是太宗皇帝还是决定返京探望宸妃,在作了细致的军事部署后,便启驾返还盛京,一路上马不停蹄。刚到盛京城,就传来宸妃去世的噩耗,来晚了一步。当时太宗皇帝耐不住巨大的悲痛,哭天号地,泪如雨下。周围诸多官员、皇妃宫女、皇子公主,也跟随太宗皇帝,大哭不已,一时间哭得天昏地暗。宸妃之死,对太宗皇帝精神打击极大,以致害了一场大病,自此后再没有重返松锦战场,从而也结束了他40余年的戎马生涯。”

  康熙从来没有听谁说过前朝的事情,自己也是在小的时候偷偷听到几个年老的嬷嬷说起过。现在听到太后这么说来,康熙十分震撼。太皇太后从小就教育自己怎么当好一个皇帝,教书的先生也是教导自己如何治理国家。每天除了学习治国之道就是四书五经,骑马射箭练武。对于康熙来说管理一个大清朝,统治好大清国土。这就是身为皇帝的使命,一个伟大的皇帝应该做的事情。祖先打下的江山,他们都是伟大的君主,是英明的统治者。自己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超越他们开创盛世之朝,对于其他的事情康熙无从知晓。今日太后的这番话让康熙想起了记忆中的那个皇阿玛,还有那个记忆中的美丽女子。

  康熙对着太后跪下道:“额娘说的话孩儿明白了,孩儿知道怎么做。”

  太后双眼迷糊的看着康熙道:“孩子额娘不是逼你,乔玉是个乖巧的孩子,你若真的喜欢就纳了吧。有她在身边照顾你,额娘也放心。”

  康熙没有纳乔玉为妃,那天太后走后康熙侧夜的读着诗经。回到京城康熙下了道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乾清宫御前宫女乔玉因不守宫规,顶撞圣驾。特念曾忠心侍奉太皇太后免其死罪,择日打发出宫。

  乔玉接到圣旨的那一刻没有过多的悲伤,在告别其他人后乔玉离开了皇宫。没有人知道乔玉去了哪里,可能离开京城去寻找她的亲戚,可能嫁给了生意人到外地生活。

  乔玉离开皇宫的那天康熙一如往常一样在乾清宫看书,李德全伸长了脖子向屋内打量。今天的康熙没有任何的不同之处,下早朝除了去向太后请安就是去查看皇子们的功课。回到乾清宫就一直批阅奏折,直到刚刚康熙才批完奏折开始看书。李德全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时候皇上还有心情看《史记》,李德全小心的端着茶水进去。康熙依旧低头看书只是用手示意李德全把茶杯放到桌上,此时的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过后乾清宫内早已点上蜡烛。烛台上的火焰因为空气干燥发出啪啪的声音,康熙看到第一百二十四卷时微微抬头看向窗外。此时窗外模糊的浮现了太皇太后的身影,康熙惊讶的叫了声皇祖母。等康熙仔细一看窗外空无一人,康熙失望的默默闭上眼睛,这时脑海中浮现的全是自己小时候的样子。皇祖母把自己抱在怀里,用着沉沉的目光看着自己道:“我的孙儿长大了,很快就可以像你皇阿玛一样君临天下。皇祖母老了,你长大后可不许像你皇阿玛一样不争气,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他有太多的仁慈和不舍。咱大清至今都是以孝治国,在皇祖母心中你皇阿玛一直是个孝顺的儿子。他也有他的抱负和理想,他有着过人的才华和学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他太重感情,往往痴情的人是因为内心太过脆弱。孙儿呀,你皇阿玛是个了不起的男人,是个温和的丈夫,是个孝顺的儿子,是个睿智的君王。但是他不是个英明的皇帝,可惜他却登上了那个皇位,那个让他痛苦一生的宝座。”

  这些话一直记在康熙的心中,一个皇帝在面对舍与得的时候往往是清醒的,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清醒。舍得二字在帝王心中是没有界限的,明智的统治者不会因为一个得而放弃所有的舍。

第十五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
乾清宫

  “朕昨天晚上做一个奇怪的梦,早上起来却只记得点点画面。众爱卿你们谁能为朕解释原由?”康熙悠然的说道。

  底下的臣子一些看着明珠,一些看向索额图。康熙怪异的笑了下道:“端范你熟读周易能否为朕解解梦因。”

  明珠上前道:“回皇上要解此梦并不难,皇上可否将您记得的画面告诉微臣。”

  康熙慢慢回想道:“朕在梦中看见一个小孩,他衣着破烂满脸灰尘一个人坐在荒芜的庄稼旁边。朕很奇怪就上前问他:你问和独自坐在这里,你的家人呢。那小孩没有说话只是一直低着头手上用力抓着一样东西,朕于是又问他:你是哪里的孩子,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告诉我,我可以帮你。谁知那个孩子还是不说话,还是紧紧的抓着手中的东西。朕伸出手去示意那个孩子将手上的东西交给朕,那孩子用着恐惧的眼神望着朕然后将伸出的手打开。朕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块树皮,后来的画面朕记不清了。”

  底下的臣子也在小声的讨论,明珠想了想最近发生的事情道:“皇上臣有一解,但是臣不敢明说。”

  太子胤礽道:“明大人这是何意?”

  康熙看了眼太子然后对明珠道:“难道是个不好的梦,让你不敢直言?”

  明珠摇头道:“皇上此言差矣,这个梦既不好也不坏。就好看皇上如何去理解,臣不才不能解说。”

  康熙笑了笑道:“好个大清才子,既然明珠不能解梦,底下的大臣谁能给朕说说这个梦。”

  胤禛揣摩圣意道:“皇阿玛儿臣到有一解。”

  大家一下把目光都集中在胤禛身上,康熙意味深长的看着胤禛道:“哦,说来听听。”

  胤禛冷静的分析道:“此梦是一个寓意,画面的荒芜是说明有些地方的百姓正在受苦,梦中的孩子正因为苦难而无家可归。”

  大家听完胤禛的分析都不敢言语,康熙也沉默不语。胤祉小声的对胤禛道:“四弟,你怎可乱言还不快向皇阿玛请罪。”

  胤禛向前跪道:“儿臣妄言,请皇阿玛赎罪。”

  康熙把目光转向玛尔汉道:“你认为四贝勒所言有错吗?”

  玛尔汉跪下回道:“臣有罪,请皇上治罪。”

  康熙又看向佟国维道:“你说玛尔汉该如何治罪?”

  佟国维颤抖的说道:“臣不知”

  底下的大臣都慌张的左顾右盼,康熙恼怒道:“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就让朕来告诉你们。黄、淮连年溃决,下流地方时遭淹没,虽然耗费库银数百万两,但是多年仍无成效。你们回答朕这是你们的无能还是朕的过失。”

  “臣等无能,臣等有罪不能为皇上解忧,请皇上保重龙体。”大臣齐跪道。

  康熙慢慢的喘口气道:“传旨,朕决定南巡。户、工、兵、吏部,南巡一切供应由京备办,严禁沿途官吏借名科派,地方官员也不许馈赠扈从人员,违者均以军法论处,百姓不必引避,有在驻跸处告讦者以冲突仪仗例治罪。”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寿宫

  “主子万岁爷来了”宫女通报道。

  敏嫔听后起身相迎,康熙进来扶着敏嫔道:“你身体不好,就不用行礼了快回床上躺着。”

  敏嫔谢恩道:“谢万岁爷关心,臣妾已经好多了。”

  康熙看着敏嫔的脸色皱眉道:“脸色那么白,还说好多了,叫太医来见朕。”

  敏嫔出言道:“皇上,臣妾真的好多了,不用再叫太医。”

  康熙无奈的摇着头道:“真拿你没办法。”

  敏嫔看着康熙的神色,有手示意其他人下去然后低声的问道:“万岁爷可是有不顺心的事儿。”

  康熙走到床边,脸朝着床角道:“朕的后宫中要说最懂朕心的就是敏儿你了。”

  敏嫔笑了笑,用手撑着头道:“最懂万岁爷的人可不是臣妾,打您一进来嘴角就是微闭着的。”

  康熙将敏嫔抱在怀里道:“还说不是最懂朕的,连朕生气时的表情都知道。胤祥快十三岁了,朕这次南巡也将他带去。你给朕生了一个好儿子,朕会好好培养他的。”

  敏嫔垂眼低声道:“祥儿是个孝顺的孩子,是个孝顺的孩子…”

  两人默默的靠在一起,直到敏嫔睡着。康熙才轻声的说道:“我知道”

  胤祥和胤禛正在来永寿宫得路上,胤祥很是不解的问胤禛道:“四哥,我不明白为何这次南巡随行的阿哥中没有你,听他们说早朝时明明是四哥解说的原由。”

  胤禛好笑的摸着胤祥的头道:“这次太子也没随行,皇阿玛留我在宫中是让我协助太子。”

  胤祥纳闷的说道:“如果这次四哥去就好了,有四哥在身边还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

  胤禛叹声道:“十三弟放心总有机会一起去的。”

  胤祥探头问道:“真的吗?”

  “四哥什么时候骗过你,这次十四弟也随行你代四哥好好照顾他。”

  “四哥你就放心吧。”

  两人走到永寿宫门口,看见胤禟在水井旁和一个宫女说话,胤祥停下来道:“四哥,九哥怎么会在这。”胤禛抬眼望去,刚好胤禟也看到了他们。胤禟撇头不语和那宫女走过来请安道:“给四哥请安。”

  胤祥也向胤禟请安,尹茹向胤禛、胤祥请安道:“奴才给四贝勒请安,十三阿哥请安,爷吉祥。”

  胤禛抬手示意尹茹起来,胤祥仔细打量着尹茹转眼向胤禟问道:“九哥,这是去哪儿?”

  胤禟回道:“准备回府,四哥、十三弟我府中还有事就先行一步。”说完眼睛看向尹茹,见尹茹低头无视自己胤禟生气的转身离去。

  等胤禟走远尹茹才抬头对胤禛道:“奴才是奉宜主子的命令送东西给敏主子。”

  胤祥看着尹茹手中的药材笑了笑道:“请转告宜额娘,谢谢她的关心。”

  尹茹点了一头,胤禛看着尹茹犹豫的问道:“你阿玛可是尹泰?”

  尹茹迟疑的回道:“回四贝勒,他是奴才的阿玛。”

  胤禛眉头紧锁侧身对胤祥道:“我们进去吧。”

  胤祥纳闷的看了眼胤禛又奇怪的看了一眼尹茹,转身跟着胤禛进去。宜妃因为得知尹泰被革职借故推辞胤禟的要求,尹茹知道后什么也没说。奉令出来时碰到胤禟,胤禟直拉着尹茹解释原由。无论胤禟怎么辩解尹茹一直保持不语,尹茹心里难过的并不是其他而是宜妃忽然转变的态度。半饷也走进永寿宫。

  胤禛准备出宫回府,路上胤祥恍然大悟道:“那个宫女是尹泰的女儿,那她不是宜妃娘娘赐给九哥的丫头吗?”

  胤禛道:“好像是吧。”

  胤祥好笑道:“我说呢刚刚看九哥走的时候脸色沉得吓人,我还纳闷怎么回事儿。四哥认识那个宫女,尹泰不是被皇阿玛革职了吗?”

  胤禛道:“尹泰因为不职解任,但是还算是个忠心的大臣。”

  胤祥好似明白的问道:“那九哥就放任不管”

  胤禛摇头道:“怎么管,九弟不会为一个女人去向皇阿玛求情。”

  “四哥,你先前问那个宫女是何意,你要帮她?”胤祥惊讶的问道。

  胤禛笑道:“十三弟,我并不是帮她,而是看重尹泰的人品。”

  胤祥愣了愣道:“四哥想用尹泰,他可是八哥他们的人。”

  胤禛默默的说道:“他不是哪边的人,他只效忠皇上。”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六章  不愧苍天不负民
南巡一路经过天津、扬州、山东、河南、杭州。圣临高家堰、归仁堤、烂泥浅等工。截漕粮十万石,发高邮、宝应等十二州县平粜。壬申,上阅黄河堤。丙子,车驾驻扬州。谕随从兵士勿践麦禾。癸未,车驾次苏州。辛卯,车驾驻杭州。

  “臣郭世隆等在此迎接圣驾,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道:“杭州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地广人杰。一路看来还是这里最得朕心。”

  郭世隆道:“臣为万岁准备了行宫,请万岁移驾。”

  康熙正准备上车忽然听见城门口有人栏驾的声音:“皇上,草民有冤,请皇上为草民做主。”

  康熙问道:“何人在前面喊冤?”

  李德全忙前去打看问道:“前方何人?”

  士兵一看是李公公忙回道:“是一些平民在此喊闹,奴才立刻将他们赶走。”

  李德全阻止道:“且慢,万岁爷知道此事,等咱家回禀了万岁爷在说。”

  “嗻”

  李德全回道侧边回道:“万岁爷,前方是一些杭州的百姓在喊冤。”

  康熙听后独步向前方走去,老百姓见康熙来到面前都下跪道:“皇上您要为我们做主呀。”

  康熙走到一位老者身边,扶起老者问道:“老人家你有何冤?”

  老者激动的说道:“杭州近年来水灾不断,家里的庄稼田亩都被大水淹没了。今年更是一点收成也没有,官府不但没有发放赈灾的银子还要我们交纳少交粮食的银子。我们这种穷苦人家一辈子就是靠着几亩田地过日子,现在田地淹了我们哪里还有粮食可交呀,没有粮食就得交银子。我的儿子就是因为去官府讲理,没想到官府不问青红就把我儿子给关了起来。”

  康熙听完转头向郭世隆问道:“可有此事?”

  郭世隆跪下请罪道:“微臣该死,臣不知此事。”

  康熙怒道:“朝廷早已发放了赈灾的银子,到现在地方百姓竟然一两银子也没拿到。在你管辖的范围内发生这样的事情你竟不知?”

  “皇上恕罪”

  康熙对李德全吩咐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