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青云路 >

第183部分

青云路-第183部分

小说: 青云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过多久,据说那位救下严姑娘的京西统领嫡次子取得了父母的同意,主动上门求娶严姑娘。让严家人喜出望外。若不是考虑到事情才过去不久,流言未曾散尽,清江王也没定下新王妃人选。此时就给女儿另寻亲事,容易引发非议,严家父母差点儿就要当场交换庚贴呢!不过那位少将军十分有诚意,京西大营的统领也是正直爽利之人,虽是文武联姻。两家倒是相处得很好,已经约定了。一年后,等清江王大婚,就给两个孩子办婚礼。

严家姑娘终生有靠了,清江王妃的人选却还没有定论呢。京城里不知几时,渐渐有流言传出,据说清江王一直选不到合适的王妃,好不容易选中了一个,又在大婚前遇袭,其实是有人盯上了这王妃的宝座,想要将女儿嫁过去,无奈宫里和清江王都看不上,没有答应,于是那人就一直在暗中使坏,无论这王妃的人选最终定了是谁,都不会有好结果的,除非宫里选中那人的女儿为清江王妃,事情才能平息下去。

这流言一出,人们联想起严家姑娘遇袭时的种种可疑之处,新近落网的山贼“蓝胡子”一伙人招供说从来没有垮过江的这一边来作过案,而且他们的同伙朱四早在两个月前就死了;接着严家又有一个新来几个月的仆役不告而别,这仆役正好是管严姑娘马车的,据查是他在马车上做了手脚,才导致马车翻侧——这种种迹象都表明着流言所言非虚,许多蠢蠢欲动的人家都不禁犹豫起来,担心自家女儿若真的被选为清江王妃,也会遭受跟严家姑娘一样的命运,都不敢有所动作了,倒是个个都开始疑神疑鬼,猜想着哪一家是这背后的黑手,其中又以曾意图用流言逼清江王娶其养女为侧室的齐郡王妃最有嫌疑。

齐郡王妃这回是真的不敢再做什么了,关蕴菁被指婚,只能用为已故父母祈福的名义暂时逃避出京,齐郡王又因为流言之事,再一次警告了妻子。随着庄子上传来卢侧妃病逝的消息,齐郡王府便索性借着丧事,闭门谢客,再次从京城社交圈中消失。

青云曾私下问清江王:“这样不要紧吗?虽然齐郡王妃是暂时不敢做什么了,但大皇兄也不方便办婚事了呀!”

清江王却不在乎地笑了笑:“这又有何妨?皇上已经查到罗家死士所在,只等着时机成熟,就将他们一网打尽了。何必要在这时候引起他们注意?倒是关蕴菁那里,须得多派几个人盯着,免得她在城外寻了空逃脱。至于我,即使不娶正妃,也没什么,翠雯再过几个月就要生了,我有了孩子,有没有妻子又有什么要紧呢?”

青云想想也是。虽然翠雯只是侍妾,又不大讨清江王的欢喜,但只要他高兴,又有了孩子,娶不娶老婆真的不是太重要。她是现代穿越来的,对这方面的观念还是很开明的,只是太后无法接受,坚持认为清江王若娶不到一个靠谱的好妻子,就是她这个继母的失职。皇帝也觉得清江王应该正式娶妻。最终,他们都有了共识,决定等把齐郡王府以及罗家余孽这两个不安因素给铲除了,再给清江王说亲。

不过,这件事商议定以后,太后悄悄找了青云过去,问:“你可知道你那个闺中好友周楠的父亲,最近有没有给她定下亲事?”

青云愕然:“母后问这个做什么?”据她所知,周康对她帮周楠在太后面前搏了个脸面的事非常感激,但对于女儿的婚事倒是没有太多要求,仍旧是老样子:身家清白,书香门第,人品正直,好学上进。这四个条件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却绝对不是周王氏目前能接触到的圈子能满足的,周老太太的心思又几乎都在周樱的亲事上头。周康新近越级升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是正四品的官,正忙得不可开交,哪里还有功夫给女儿说亲?

太后却冲青云眨了眨眼:“周楠年纪不小了,我瞧着她性情很是稳重,家世教养都极好,也有几分才学,配你大皇兄,也是不错的,你觉得如何?”

青云这回真是要呆住了。

第五十五章 宴请

青云再度望向好友周楠,心中纠结无比。

周楠刚刚打发了前来向她询问宴会安排事宜的丫环,回头看见青云有些诡异的表情,不由得心生疑惑:“怎么了?可是我脸上沾了什么东西?”

青云干笑着摇了摇头,移开了视线:“没什么,我只是有些感慨。三年不见,你如今是越发能干了。我瞧着你母亲都不如你利落呢。”

周楠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轻声道:“从前父亲在京里时,家里并没有多少大摆宴席的机会,母亲也就是随外祖母见识过些,真上手的时候并不多,况且那时候她身边有的是能干的婆子,压根儿就用不着她多操心。自从外祖父丢了爵位,母亲独自在京,便是六、七年的沉寂,自然更不会有机会大摆宴席招待宾客了。反倒是我,在锦东时,还常常能遇上官员之间的小聚或是当地富商招待官员的宴席,也曾借过别人家的园子招待几位与父亲共事的大人的家眷,还算是熟悉。今日祖母大寿,虽准备的仓促些,所幸来的都是亲朋好友,你又借了能干的管事和婆子帮忙,我预备起来就更轻松了。这哪里能说得上是能干呢?”

青云笑笑:“行啦,我知道你爱谦虚,不过这话当着你家里人的面,又或是当着客人们说吧,跟我有什么好客气的?”

周楠的脸又红了红,还没说什么,便又有丫环来请示了,她只得专心先处理宴会的事宜。

今日是周老太太的寿辰,本来并不是“整十”,也非“逢九”,周康并没有大贺的意思,只想着请亲朋们到家里摆两桌酒。然后送一份厚礼孝敬母亲,再为她到京中名刹做个祈福仪式,也就算了。周家为父母贺散寿,一向是照这个旧例办的。但周老太太却觉得儿子刚刚高升,庶孙又中了秀才,一家人在京城里团聚了,而且已经说好要长期定居,怎能不好生庆祝一番呢?不但要请亲朋好友,还要把周康的新上司、新同僚也请过来,还有他从前的老师、同窗、同榜什么的。大大地热闹一番。

周老太太还有一个私心。近日来她带着两个庶出的儿孙到从前相识的故人家中拜访,也曾提过两个孩子的亲事,但有兴趣的人家却不多。庶孙周槐还有两家看中了,想把庶女嫁给他,庶孙女周樱却是完全无人问津。周老太太心里也明白,周槐有可能在科举路上走得更远,所以人家愿意将女儿许他。但也只是庶女而已,周樱不但是丫头生的,本身容貌也不能算十分出挑,可能在乡下待得久了,又受祖母宠爱,所以有些小脾气。人家瞧不上,哪怕有不错的庶子,也不愿意考虑周樱。周老太太心疼孙女。想要趁着宴席的机会,多见几家官眷,看看那些人家是否有合适的孩子。

至于周楠,反正有她父亲做主,又有太后撑腰。已经完全不需要祖母操心了。周老太太也就把这件事抛开不理。

这是周家多年来头一次摆宴,周康又圣眷正隆。因此凡是受了邀请的人家,就没有不来的。周王氏本想趁机大展身手,让外人夸奖她一番,无奈身边没几个好帮手,事情又实在繁杂,让她有些应付不过来。她怕叫婆母知道了小看她,又不敢透露给丈夫知道,便悄悄去请教嫡母王老太太。

王老太太是个精明人,见这是个好机会,便非常“热心”地帮她的忙,还叫了媳妇王大太太杜氏来帮着打下手。只要插了手进宴席筹备事宜,不但能悄悄儿没下几两银子补贴家用,到了正日子,还能借着周王氏的名头出面招呼客人,在那些官眷面前露露脸,若能将王路达推到前院去,与宾客们在一处多相处,说不定还能遇上伯乐呢。

可惜有周康在,王老太太的算盘就打不响了。当他下朝回来,发现岳母婆媳俩公然坐在自家上房里帮忙理事,当面不说什么,晚上却给妻子下了死命令,不许她再插手宴会之事,再将中馈交给长女料理。到了宴席当日,王老太太婆媳俩可以上门做客,却只能随其他亲友们一处坐着,至于王路达?他就不必上门了,即使是亲家,有人作代表也就行了。

周楠于是就接过了宴席筹备的大任。本来周老太太还担心她会出纰漏,周樱和她那个姨娘也暗中盼着她应付不了出丑,周王氏则等着女儿遇到困难时向自己求助,便可以光明正大再次接过中馈大权……谁都没想到,周楠居然没依靠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就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宴席十分体面上档次,花费却不高,侍候的婢仆训练有素,任谁都挑不出错来,有心钻空子的人完全失败了。

青云看着周楠这游刃有余的样子,心中再度感叹:这姑娘多好呀,长得漂亮,人品正直,才学很好,性子温柔知理,管家又是一把好手,无论何时都是落落大方的,就算面对极品亲人,也仍旧是好脾气,除了有时候做事不够强硬外,真是完美得不得了!虽然现在有人嫌弃她都快二十岁了,已经是老姑娘,但对青云来说,二十岁的姑娘简直就是水嫩嫩的花骨朵儿好么?!她老子周康对女婿的要求也不高,怎么就没几个靠谱的人家愿意上门提亲呢?

青云想起太后提的那个建议,心里真是纠结无比。大皇兄自然是好的,出身高,性格好,为人和气又有才华,颇有生活情趣,而且脑子还非常清醒,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来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就生出谋反的想法,也对皇位没有企图,对一个皇子——还是曾经拥有过强大母族的嫡长子——而言,脑子能这么清醒真是太难得了!如果有个好姑娘能嫁给大皇兄为妻,跟他和和美美地过日子,那就太好了!

可如果这个好姑娘是周楠,青云就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没别的原因,关键是大皇兄他太胖了……

清江王震云,他是个体重两百多斤的大胖子。光是身形,就是两个周楠的份量!如果周楠嫁给他,新婚之夜怎么办?会不会被压晕过去?

青云打了个冷战,提醒自己不要再幻想这么黄暴的事了,太后其实也就是提了提,并不是一定要选周楠的意思。合适的姑娘其实还有不少,周楠身为一个四品官的女儿,在候选人中只能算是中等,而因为她的母亲出身于有从逆前科的王家,她是否能在皇帝那里获得通过。还是未知之数呢。虽然青云心里清楚,如果她对皇帝说周楠可以,那就真的可以……

青云再看了一眼纤细苗条、雪肤花容的周楠。决定先回去探一探大皇兄的口风,问他是否有意减肥再说。

她是个非常有良知的好闺蜜,就算是要撮合闺蜜和大哥,前提也得是两者匹配,而且彼此有情。坑闺蜜这种事她是不会做的!

周楠又再打发走了一个丫头,暗暗松了口气,回头看青云,笑容中便带了几分愧疚:“早说了今日要好好陪你说说话的,谁知我又这样忙,简直抽不出空来。扫了你的兴,真是对不住。”

青云笑着摆摆手:“这有什么?我今儿可是你们家的座上客,你的宴席办得好。就等于是把我招待好了。要是你光顾着陪我说话,菜也不香,酒水也差,戏也听不好,身边陪席的人都俗不可耐。那我还不如不来呢!”

周楠的脸又红了一红,接着十分诚恳地道:“说来我还真是要谢你呢。若不是你从中牵线,帮我们家借到这个园子,我还不知道要把宴席摆在哪里,才能容得下这么多客人。”

周家宅子不大,周老太太想请的人又太多了,加上周康的新单位着实有不少同僚,他初回京中任职,方方面面要应酬打点的人也不少,没个好地方是没办法做东的。青云一听说,就主动揽过这件事,替周家借到了一位郡王在城西建的园子。

这园子方圆有一里半大小,园中不但有各种名贵花木,还有城外引来的活水聚成的小湖,亭台楼阁,雕栏画栋,十分精致华美。这位郡王原是为了休闲和爱好才建了这个园子,几乎把家底都掏光了,为了补贴家用,就时不时租给别人挣点小钱。他与温郡王府血缘比较近,也有些交情,他妻子还跟平郡王府旁支的三太太交好,青云靠着祖母和三太太的脸面,用一个颇为实惠的价格租下了园子一日,着实帮了周家大忙。周楠其实早就谢过她了,连周康也送了一块名砚给她作谢礼。

因此青云对周楠的再次道谢完全没放在心上:“咱俩什么交情?道谢的话说得太多,就是见外了。我还要谢你们家替我照顾干爹呢。”

周康做了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刘谢也跟着进了都察院,任职都事,这是个七品的辅助官员,也是佐贰官的性质,但上了七品,便是真真正正地入了流,刘谢简直激动得不行了。虽然青云问过他,要不要回清河县去做知县,那也是个七品的职位,还是正印官,有她这个清河县主护着,又有一众熟悉的吏员帮忙,不愁坐不稳那个位子。钟师爷早在去年就带着家眷回清河去了,他在当地本是大户,又有人脉,哪怕是曾经出过事,也混得很不错。但刘谢却拒绝了,他认为自己一直都是做着辅官,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去做正印,想先历练上几年再说。青云也就由得他去了。

以他的性格和出身,进入都察院这种进士满天飞的机构,还能站稳脚跟,完全是周康的功劳。因此青云心中很是感激周康。

周楠当然不会坦然接受青云的道谢,便笑着拉住她的手:“咱们也不必谢来谢去的了,正如你说的,反而显得生分!”青云反握住她的手:“这样才对嘛!”

又有人来请示周楠了,这回不是问该如何安排事务的,却是周王氏打发人来叫女儿到前头去,陪她一向接待前来的贵客的。周楠不由得面露难色,她不明白母亲为何会这样安排,明明青云是今日来的女客中身份地位最尊贵的人,论年纪又不适合跟周老太太她们一帮老夫人坐在一起,因此她才会陪着青云坐在亭子里赏花,等开宴了再到正席上去。若她走开了,谁来陪青云?若是没个人陪着,不是太失礼了吗?

周楠犹豫着,那丫头又请了一回,还道:“太太说了,今儿老爷几位上锋家的太太都要来,还带了女儿来,大姑娘若不去,她一个人可怎么招呼得过来?万一失礼就不好了,总不能让二姑娘出面吧?那可是得罪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