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寂寞喧嚣 >

第16部分

寂寞喧嚣-第16部分

小说: 寂寞喧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空相寺即将从一片废墟中站起来,第一期计划建360座房子。其中有100间禅房,余下的是客堂、斋堂等等。目前正在抓紧修山门,不消几月便可完工。
谈到善款,延慈说,主要是师父在国内佛教界的影响为空相寺的重修争取到了善款,另外还有日本友人的赞助。
几个月来,延慈法师一直带着几个小沙弥住在那边,过年了才回到少林寺。他说,自己再在山上呆两天就去那边,马上又要开工了。
临别,他笑着说,下次来少林,请到空相寺小僧处一叙。 
                  
 36、释果林:在纽约建少林寺奇…
 法名又称释延嗣,俗名兰长岭,1970年生于河南开封通许县
采访时间:2002年3月18日下午
采访地点:北京月坛南街大取舍茶艺馆
大年初一那天,山寺格外热闹,无数信众从四面八方赶来烧香拜佛。
永信大师沐浴着新年的阳光做佛事,我们一路跟着,眼见到了中午,大师刚刚回到方丈室,一群美国游客围在了方丈室门口,一起跪倒在地,说着不土不洋的中文,“弟子……拜见师公……”
方丈的侍者永持、延江等迎了过去,仔细一问,原来是美国少林寺来的。我大感诧异,从来没听说过美国也有个少林寺,一个美国人看我面带着疑惑,从书包中拿出一张照片来,是一个胖大的和尚。他说,这就是他的师父,是方丈的弟子。他们这次来中国,就是想拜见一下师公。此时,永信大师已走出了方丈室,那群美国人齐刷刷地磕了三个头,围在大师身边照起像来……
大师说,少林寺在美国有个下院,徒弟果林在那里负责,有机会你们可以联系一下,说着,大师把他的电话抄给了我们。
回北京后抓紧联系,不巧的很,总是没有人接,慢慢地也就淡忘了此事。
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有一天居然接到了他的电话,更让人兴奋的,他说自己就在北京。真正相见的刹那,一个身材魁梧、法相端庄的法师正在冲你笑着,煞是有趣。他俨然是少林很有分量的一个人,怎么说?你瞧他的块头,体重足有200斤!而事实上,果林法师在少林确实是个很有分量的人。否则,为什么大师会在十年前便把少林寺在海外的事业交给他来做呢?
果林法师给我的名片上写着“少林寺海外总会会长”。地址在美国纽约,他同时兼任美国纽约少林寺监院。果林法师说自己7岁习武、15岁在苏州落发出家,16岁那年来到少林寺拜永信大师为师,得法名延嗣。但为了表示对剃度师的尊重,他还是常用果林这个名字。
与他几乎同时拜永信为师的是延孜,现在英国。他们两人可以说是永信大师最早的两个弟子,两人体形都算得上魁梧,因此永信大师常常带他们于左右,成为两大护法。果林练的功夫叫金钟罩铁布衫,在少林寺,掌握这项功夫精髓的人并不多,永信大师便是其一。果林便得到了师父亲传,武功进展神速。
从16岁到22岁,整整六年时间,果林可以说不离永信大师一步。而后来他为什么去了纽约,而且一呆就是十年?果林禅师沉默了半晌,向我们讲起了在美国十年的岁月痕迹。
1992年,他随团去美国参加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他的硬气功,博得了满堂彩。当晚,他饭后去街上闲逛,看到了一家以“少林寺”命名的武术学校,觉得有趣,便走了进去。可一打听,那里的主任和少林寺却无半点关系,完全是在借少林寺之名做生意。他当即指责,没想到那主任一笑,说,在这里,这样的学校、武馆有好多家,你一个少林和尚管得过来吗?要是咽不下这口气,你有本事也办一个。
或许是那人的话刺激了他,果林回到住处久未能眠。他知道,想在美国这个地方弘扬真正的少林文化实在很难,但是,如果现在还不做这件事情,那么,何时才能开始……那几天,果林像是过了很漫长的几年。他几乎一刻不停地穿梭在纽约的大街小巷,拜访华人区的一些寺庙,希望找到同路人。结果,在佛恩寺,他真的遇上了一个叫法云的大师,当他把想法说给法云大师听时,法云当即表示支持。但还是劝他先回国,等时机成熟了再说。果林回国以后,对师父讲述了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永信大师说,你有如此想法很好,但如果仅仅是为了少林寺的名誉就算了,如果你想弘法济世,而且与那里又那样有缘,不妨去闯闯看。
当他第二次踏上那块土地的时候,果林才发现一切并非如自己想像地那样简单,别说办学校的钱没地方去弄,来美国的机票都是师父资助的!但是既然来了,就别想那么多了。接下来的两年,他并没有马上开始筹备建立寺院。他几乎天天和法云大师在一起,法云的修为让他感觉到异乡的温暖。这两年中,他几次想办武校,因为已经有了些居士的投资,但都被法云大师挡住了。直到1994年,他才开始办了一个武术班,在公园中教授。由于果林教的是真正的少林功夫,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慕名来学功夫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果林便在1996年办了一个武术学校,短短三年时间,学校的规模迅速扩大,已经有了学生3000多人。
聊天到开心处,果林法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花絮。那还是在他办武术学校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女孩子找上门来要学功夫,果林婉言谢绝。可是,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天,那女孩又拉了两个女孩来,果林说,你要是不收我,我就去告你!这是人权!你搞性别歧视。果林一下子懵了,说,我们少林武功在传授时要有一定程度的身体接触,我是僧人,不与女人接触,所以很为难。那你口授,我跟着练。果林没法,只好收了她们,结果没想到的是,这几年女弟子的数量竟呈直线上升。哈哈哈……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果林觉得时机成熟了,便想在建立纽约少林寺。他把电话打到师父那里,师父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并一再嘱咐他在寺院建成以后要多做佛事,以武术禅的思想弘法。果林把师父的话牢记在心。
事实证明,永信大师是有先见之明的。纽约少林寺建成以后,当地的佛教组织并没有马上接受它,因为在大家看来,少林寺就是练武的地方,和佛教所弘扬的精神是相背的。果林并没有去做什么辩解,他相信师父说过的话,是不是道场要看你在干什么,而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果林至今记得他来美国之前的一件事。称霸武林五百年的泰拳师邀请少林弟子去泰国表演武术,说是表演,其实是想比武。以前的多次邀请都被师父拒绝了,这次,果林看到了邀请函,上面的语气颇有轻蔑少林的意思。果林年轻气盛,便背着师父偷偷集训。果林法师最擅长硬气功,但是他所修的硬气功又和一般意义上的硬气功有所不同。一般人练的时候练局部,是拍打出来的,比如铁砂掌、铁头功什么的,果林练的是气,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是属于金钟罩铁布衫的功夫。果林在寺院中集训了一个月,练功的时候,他把头罩住,让陪练的僧人用铁锤砸他的身体,用刀剑砍他的身体,他常常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后来偷偷去了泰国,真的就打了胜仗,称霸武林的泰拳师威风扫地。当地华人媒体大肆渲染,一时间,果林的大名威震东南亚。
回来以后,师父严厉地责备了他,大师说,出家人不要轻易与人争长短,中华武术高出泰拳的决不仅仅表现在你一个人身上,为什么别人没有去做这件事情?因为你太看重武术本身了,这样会影响你的修行……
果林一开始自然是回不过味儿来,我为国争光,师父却这样说我,真是有些让人费解。
可是,随着时间的沉淀,果林慢慢知道了师父的深意。武术水平再高都是外在的,修为是内在的东西。大师提出的武术禅不正验证了这一点?
美国纽约少林寺建成典礼那天,当地媒体闻风而来。果林法师表情肃穆地说,“纽约少林寺是中国嵩山少林寺的下属寺院,是真正的一脉相承。我们会把这里作为一个弘法利生的起点,一个传播东西方禅文化的智慧窗口,一个练武强身、禅拳一体的实修道场……”事实上,果林也是这样做的,他深知,只是局限于武学,那是远远不够的。便在法云等法师的支持下多次举办佛事,并成立了少林书画院,多角度传播少林文化,并在永信大师的支持下成立了少林寺海外总会,为进一步发展少林的海外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纽约少林寺建成初期并不为当地的佛教组织所接纳,但是慢慢的,人们看到了少林寺在弘法方面所做的事业,终于接受了这个占地7500英尺的大庙。
谈到个中辛酸,果林似乎有一肚子的话。他说,不被人接受的时候是很尴尬的,人的是非心不可能一点都没有,你做了那么多,别人不理解你,你便会有痛苦。是师父在地球的那一端用话筒经常鼓励我,才让我坚持下来……
他说,现在的纽约少林寺已经成了纽约第一大寺。一般比较大的佛事都在这里举行,从不被人接受,到成为不可或缺,这个变化是让人欣慰的。 
                  
 37、释延裕:要考英语四级的和尚
 俗名逯军,1979年6月生于河南洛阳偃师县大口乡焦村
采访时间:2002年2月9日上午
采访地点:少林寺释延裕禅房
少林寺西寮房的最后面一排最靠西的屋子便是释延裕法师的禅房了。轻轻叩门进去,他正在看书,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扑面而来。
延裕法师法相庄严,不怒自威,颇有几分侠义模样。谈话更是快人快语,毫不设防。他说,这次大家见面是缘份,而且是很难得的缘份。因为再过几天他就要回苏州佛学院上学去了,这次是放假,回来看看师父。
说起他现在就读的苏州佛学院,延裕非常自豪,他说,这所佛学院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好的佛学院之一。它对来上学的僧人的要求非常高,考试时要考外语,根据你的语种出题,英语要求过四级,这比一般的大专院校要求都高,一般的院校只要求在大学毕业前拿到四级证书。学校中所设立的课程也很系统,像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还有印度哲学史都有,内容很广泛,另外还有梵语课,是中国科学院的姓韩的先生教我们。学校为我们提供免费宽带上网服务,让我们很容易和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融为一体……
他的叙述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我们印象中的佛学院不过是教人念念经啥的,谁曾想会有这样丰富的内容?!而且,对外语的要求居然那样高,对电脑也那样重视!看来,想当个和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想想看,一个僧人整天抱着《新概念英语》,似乎比手捧佛经要难得多了。
延裕说,我起初在寺里的时候是练武的,后来得上永下信大和尚(弟子对师父尊称上下)的感化,发了长远心,才开始慢慢深入经藏。经过这几年的学习,我慢慢领悟到一点:出家为僧并不一定要经历红尘的失败,一个真正的僧人也不一定非得青灯古佛,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僧人也应该主动适应社会,正所谓“佛法不离世间法”,如果我们对这个一日千里的世界没有什么反应和了解,那你又该如何去度众生?师父常常教导我说,出家可以是一种更新生活方式,是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
他目前的生活基本上可以用“知足”两个字来概括,因知足而乐,其乐大焉。他无意中提到自己是高中毕业之后才来到了少林寺,至于为什么没考大学或选择别的路,他没有说,我们也没有追问,至于这两年间有没有什么大喜大悲发生,似乎也不再成为我们采访的必须。因为,每一个少林弟子都是一个传奇,而这个传奇存在于何处、以何种方式流传似乎只有当事人有权决定。
他说,在佛学院中自己接触到了很多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和老教授。他们大多有丰厚的学识和高深的佛学修养,和他们的接触对自己的成长非常有利,所以不得不拼命读书,古人说什么马上枕上厕上,我看是不够,我现在基本上是醒着梦着都在读书。赵朴老生前说,佛教界目前最需要的,一是人才,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因此,我现在的想法非常单纯,就是想把自己尽快打造成一个人才,从小处说为少林寺,从大处说为整个佛教文化做出我的最大努力……
聊得深了,发现延裕身上的书卷气越发浓郁,也让人越发感觉到他的执着。
谈到研究方向问题,他说,我对密宗和禅宗很有兴趣,希望在这两方面有所造诣。我在苏州学的东西,不单是佛教的,还有各种其他课程,包括我最喜欢的哲学,这里面有辩证的思想:落实到佛教经典的学习,我们如果只一味死学,而不去实践,那就等于学死了,因此,我希望自己能够在确定的主攻领域中有比较高的造诣,配合实践达到一个高度。
你想没想过在这么好的学院里毕业后,将来肯定会得到师父的重用?
我可以这样回答您的问题,我的今天全仰仗师父。至于我学成以后,师父重不重用我,我根本没想过,但是,您今天问到了,我会说,即便师父不重用我,我也会为少林寺的文化建设出最大的一份力的。不过,这个时间可能要长一点,因为我去年刚开始读书,还有奖金四年才能毕业,而且,我们学院和香港大学哲学院有定向直升关系,毕业以后我可以免试去那里读研究生。这样一来,就在7年之后了。
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流的师资力量,最先进的教学设备……谁能想到,宽带网已经堂而皇之地铺进了僧人的世界? 
                  
 38、释延方:一级厨师放下厨刀…
 俗名罗怀友,1975年生于云南昭通地区镇雄县
采访时间:2002年2月7日下午
采访地点:少林寺释延江禅房
你想没想到过一个厨师会放下他手中的厨刀,立地成佛?释延方法师的故事便从他的厨师生涯开始——
他去年还叫罗怀友,所以以前的故事都和罗怀友有关。
罗怀友18岁那年离开昭通来到了省城昆明,想闯闯天下。而他闯天下的资本就是一个厨师一级证书。他应聘到一家五星级酒店做厨师,这个一级证书可不含糊,他做出的菜味道绝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