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 >

第22部分

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第22部分

小说: 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肯定地说,中方对苏军的反击是经过充分准备的。经中央军委批准后,沈阳军区作了周密部署,抽调精干小分队,准备对付苏军的入侵和挑衅。黑龙江省军区决定,在靠近珍宝岛的边防站成立临时指挥所,沈阳军区还成立了虎(林)饶(河)前线指挥部。中央军委、沈阳军区强调,自卫还击要严格限制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行动要迅速,不纠缠、不恋战,取得胜利后立即撤至有利地区。
  3月2日,双方在珍宝岛发生了第一次武装冲突。当天,虎饶前线指挥部决定派出部队前往珍宝岛巡逻,并向中国一侧岸上派出2个步兵连、4个侦察排、1个无后座力炮排和1个重机枪排,秘密掩护巡逻分队,遇到情况时即可采取行动。上午8时40分,中国边防部队两个小组共30人前往珍宝岛巡逻。其中,孙玉国带领的第一巡逻小组上岛后,很快就被对面苏军发现。10分钟后,苏军立即从两个边防哨所派出70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卡车、l辆指挥车向珍宝岛驶来,试图堵截中国巡逻队。
  此前,苏军上岛阻拦中国边防巡逻队时,通常是手持棍棒,枪背在肩上,也不戴钢盔。但是,这一天,苏军手持冲锋枪,头戴钢盔,随时准备进入战斗状态。原来,苏军远东指挥部已下令,指示驱赶中国“越境”人员,必要时可以开枪。苏军上岛后,立即对中国边防巡逻队形成包围之事,企图迫使中国巡逻队后退。中国巡逻队要求苏军离开珍宝岛,苏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前进逼。此时,未被苏军发现的中国边防第二巡逻小组突然出现在眼前,并从苏军侧翼穿插过来,挡住苏军的一支小分队。苏军发现中国军队早有准备,仓促之中向中国边防巡逻队开枪。中国巡逻队没有来得及展开,当即伤亡6人。中国边防军第二巡逻小组听到枪声后迅速还击,当场打死苏军7人。这时,正在珍宝岛中国一侧岸上隐蔽待命的部队,也奉命投入战斗。①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没有飞机坦克,我们照样打胜仗(3)
战斗进行了30多分钟,于9时50分结束,中国边防军打死打伤苏军60多人。据苏方的统计,苏军被打死31人。另外,中国边防军还击毁苏军装甲车1辆、指挥车1辆和卡车1辆,其余苏军人员退出珍宝岛。中国边防军阵亡17人,负伤35人,失踪1人。
  当天,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提交了抗议照会,指出:3月2日9时17分,苏联边防当局出动大批全副武装的军人、四辆装甲车和汽车,“公然侵入无可争议的中国领土珍宝岛地区,对正在执行正常巡逻的中国边防军人,进行猖狂挑衅,首先开枪开炮打死打伤我边防军人员多名。我边防军在多次向苏边防军警告无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进行了自卫还击。这次严重流血事件,完全是苏联当局一手造成的。这是苏联当局长期以来蓄意侵犯中国领土,进行武装挑衅,不断制造流血事件中的又一次新的严重罪行。中国政府坚决要求苏联政府惩办这次事件的肇事凶手,立即停止侵犯中国领土和武装挑衅,并保留要求苏方赔偿我方一切损失的权利。”中国政府再次严正警告莫斯科:“中国的神圣领土是不容侵犯的,如果你们一意孤行,继续挑起中苏边境武装冲突,必将遭到中国人民坚决的回击,由此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苏联政府承担全部责任。”
  3月4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发表了经周恩来修改的社论,指出:长期以来,珍宝岛地区一直在中国管辖之下,我国边防部队人员一直在这个地区进行巡逻。“怎么能够说珍宝岛地区突然跑到‘苏联国境线’那边去了呢?怎么能够说这块中国领土成了苏修边防军‘警卫’的地方呢?明明是苏修军队侵犯中国领土珍宝岛,向中国边防部队人员猖狂进攻,你们却反诬是中国边防部队人员发动‘挑衅’。”
  同一天,哈尔滨市一百万军民冒着严寒,举行示威游行。中苏边境的呼玛、爱珲、萝北、饶河、虎林等地军民在###上用大量耳闻目睹的事实,说明珍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当地居民反映,他们祖祖辈辈一直在珍宝岛、卡脖子岛、七里沁岛上打鱼谋生,很多人还在珍宝岛上盖了房子。
  尽管这次冲突引起了中国人的极大愤慨,但中国还是采取了较为克制的态度,而且在对外宣传方面也很注意分寸。当时,全国有亿多人参加了游行活动。3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军民在游行中严格遵守中央的指示,做到不冲、不砸、不烧、不抓、不打苏联驻华使馆、机构和苏联在华人员。3月6日,周恩来将宣传部门送审的稿件中有关“苏修”的字眼改为“苏联”。他还多次指示边防部队,要严格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行事。
  珍宝岛冲突发生后,苏军在远东地区进入了临战戒备状态。此后,苏军多次派出配备有装甲车的武装部队越过乌苏里江,于3月4日、5日、7日、10日、11日、12日和14日登上珍宝岛。同时,中国边防军继续上岛巡逻,但双方没有发生冲突。
  当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陈锡联回忆说,这次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确实是经过中央批准,早有准备的。当时正准备开九大,大军区首长均已来到北京,因此,中央军委专门在京西宾馆开设了一个房间,架设了专线,由他负责直接与前线联系,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负责掌握国际方面的情报,随时向周恩来汇报,并由周恩来下最后决心。为了最初的战斗,我们准备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从三个军抽调了三个侦察连,一个连二三百人,由有作战经验的参谋人员带队,进行了专门的训练和配备,打得干脆利落。3月2日战斗结束后,“我们知道他们要来,就在江汊口大量埋了地雷。他们首先从西边来了辆坦克,我们给炸了,他们不敢走了。从正面来了30多人,炮火掩护。我们当时在岛上也没有什么人,但炮火都准备好了。在一个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岛上,苏方出动了几十辆车、几十辆坦克、装甲车,我请示总理:现在是开炮的时候了,得到总理的同意,我就让开炮。打了半个小时,珍宝岛变成一片火海,把他们的车辆都打了。他们没有再增援部队,也用炮向我们射击,我们也用炮回敬他们”。
  

没有飞机坦克,我们照样打胜仗(4)
鉴于苏军装甲车辆频繁进入珍宝岛活动,3月14日夜,中国边防军派出1个步兵班进入珍宝岛警戒,掩护工兵在乌苏里江的江汊上埋设反坦克地雷。此时,苏军向边界地区增加了一个摩托化步兵团、一个坦克营和4个大口径火炮营。3月15日凌晨4时,苏军6辆装甲车乘着黑夜掩护30多名步兵登上珍宝岛,潜伏在丛林里,准备偷袭上岛的中国巡逻队。但是,苏军的举动被中国边防部队发觉,双方随即发生一场更为激烈的冲突。
  上午7时40分,中国边防军两支巡逻队登上珍宝岛。8时零2分,中国边防巡逻队与岛上的苏军开始交火。激战一个多小时后,中国边防军击毁苏军两辆装甲车,苏军撤回到苏联一侧,第一次战斗结束。9时46分,苏军出动3架飞机向珍宝岛俯冲过来。接着,苏军在岸上炮火掩护下,出动坦克6辆、装甲车5辆,分两路向珍宝岛上的中国军队展开攻击,同时以4辆坦克向珍宝岛南侧江汊运动,企图从背后攻击中国军队。中国边防部队在岸上火力支援下,顽强抵抗苏军的冲击。这时,中国边防军无后座力炮班登上珍宝岛后,立即架炮向苏军坦克射击。然而,中国边防军使用的75毫米无后座力炮和40毫米火箭筒都是四十年代设计的,威力有限,只打掉了苏军两辆装甲车,击毁一辆坦克。苏军坦克遭到打击后队形顿时混乱起来,1辆坦克闯入雷区被炸毁,其余坦克慌忙逃回苏联一侧。
  下午1时35分,苏军以大口径火炮、坦克炮向珍宝岛及江岸中国一侧防御阵地、边防站及后方桥梁猛烈轰击,火力正面达10公里,纵深达7公里。在持续2小时的炮击之后,15时13分,苏军又出动10辆坦克、14辆装甲车、100多名步兵向珍宝岛发起第三次攻击。岛上的中国边防部队遵照毛泽东的教导,“敢把敌人放近打,三百米不打,二百米不打,八十米不打,七十米不打,放到五十米,突然开火”,用无后座力炮、火箭筒在距苏军几米、十几米的地方开火,多次打退了苏军的冲锋。15时30分,岸上中国炮兵群也加入战斗,以猛烈的火力集中轰击,击毁苏军1辆坦克,4辆装甲车,击伤两辆,还打死了苏军边防总队长列昂诺夫上校和一名中校。下午17时后,天色转暗,苏军全部撤出珍宝岛,第三次战斗结束。①
  从当天的冲突来看,双方都作了准备。苏军于凌晨4时就在列昂诺夫的率领下悄悄地潜伏到岛上,试图给中国边防军以出其不意的打击。没成想,中国边防军比苏军准备得更充分。于是,列昂诺夫请求增援。等上报到莫斯科时,国防部长格列奇科还在印度,勃列日涅夫正在去匈牙利的路上,没有人敢下令增援。直到下午,勃列日涅夫才得知消息,同意派兵增援。等援兵出动时,珍宝岛战斗已经结束,列昂诺夫也命归西天。
  在3月15日的冲突中,苏军共出动50多辆坦克、装甲车,向中国领土发射了1万多发炮弹,并出动了36架次飞机。中国边防军只有步兵和部分炮兵、工兵,既无坦克、装甲车,也没有出动空军支援,在装备和火力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凭着顽强的战斗精神,打退了苏军三次进攻,击毁2辆坦克、7辆装甲车,打死苏军近60人,打伤80多人。中国边防军只牺牲12人,负伤27人。毛泽东后来评价说,我们一没有用飞机,二没有用坦克、装甲车,三没有指挥车,打了9个小时,敌人三次冲锋,都被我们打垮了。我们不是不要飞机、坦克、装甲车,但主要靠勇敢。要破除迷信,这次珍宝岛就破除了迷信。
  当天下午4时,中国外交部紧急约见苏联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但遭到苏联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的拒绝。几个小时后,苏联政府匆匆忙忙地发表了一个所谓的“抗议声明”,一方面说“正采取一切措施以避免冲突”,另一方面又说珍宝岛“是苏联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此,中国外交部向苏联驻华大使馆提交了一份抗议照会,指出:3月15日凌晨,苏联政府出动大批装甲车、坦克和武装部队,又一次侵入中国领土珍宝岛和该岛西侧的中国河道,首先向岛上的中国边防巡逻人员开枪射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苏联方面不断增加装甲车、坦克和武装部队,并向中国境内纵深开炮,事态正在扩大中。苏联政府在挑起了3月2日的严重流血事件之后,“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不断派兵侵犯中国领土珍宝岛,进行武装挑衅,现在又一手制造了新的流血事件。苏联政府必须对由此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承担全部责任。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提出紧急的、强烈的抗议,苏联政府必须立即停止对中国的武装挑衅。中国政府保留进一步提出要求的权利。”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没有飞机坦克,我们照样打胜仗(5)
3月17日,苏联边防军再次出动5辆坦克、70多名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登上珍宝岛,在岛上埋设了大量的防步兵地雷,并想拖走被地雷炸毁的T—62型坦克。中国炮兵群猛烈开火,苏军急忙从岛上撤走。随后,苏军将这辆坦克沉入江底。不久,中国海军在民兵的配合下将这辆坦克捞起,送给了中国军事博物馆。
  经3月2日、3月15日和3月17日的战斗,中国边防部队共击毁苏军坦克、装甲车17辆。据苏方统计,苏军在冲突中死58人,伤94人。苏军进攻被打退后,加之岛上又布置了大量地雷,也就没再登上珍宝岛。中国边防军在岛上只留了少量部队。
  

毛泽东说:现在总感到要打仗(1)
3。 毛泽东说:现在总感到要打仗,这不仅是一个珍宝岛的问题
  自1968年起,中苏边境紧张气氛不断增加,冲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珍宝岛冲突,更是一次极为严重的流血事件。此后,苏联还准备对中国进行核打击。中国领导人感觉到来自苏联的战争威胁,全国性的战备工作也随之进入高潮。
  珍宝岛冲突发生后,中国立即作出了强烈反应,强调要准备打仗。1969年3月4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发表了经周恩来修改的社论《打倒新沙皇》。社论指出:中国的安全面临着威胁,苏联“不断武装侵犯我国领土,制造边境事件”,这个事实又一次使全世界人民看清,他们是“地地道道的新沙皇”。苏联企图把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的那一套做法搬到亚洲来,“妄图进一步侵略中国的领土”。社论表示:中国的领土主权绝不允许任何人侵犯,如果苏联继续进行军事挑衅,“就一定要受到严厉的惩罚”,不管苏联来多少人,我们都要把他们“坚决、彻底、干净地全部消灭”。3月5日,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准备打仗。”15日,在中央碰头会上,毛泽东还谈到对付苏联可能发动战争的问题。他说,我现在总感到要打仗,要打大仗,要打仗不仅是一个珍宝岛的问题,敌我都在准备动员。毛泽东甚至认为,苏联想卷土重来,占领旅顺大连。他们的胃口特别大,目的不是珍宝岛,而是中国。他们的胃口比沙皇还大,他们有2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嫌少,他们还要控制东欧,变为他们的殖民地、附属国。各国反动派都想打我们,但对我们威胁最大的是苏联。中苏有2000公里的国境线,他们随时都可能挑起战争,比如东北和新疆,都是和我们连接着的。要准备打仗。按世界战争规律说来,已经差不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不到2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已24年了,我们从精神上、物质上都要准备打仗,要准备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地球还是照样转,无非是中国人死一半,但中国是消灭不了的。他还指出,我们现在的一切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