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齐人之福 >

第72部分

齐人之福-第72部分

小说: 齐人之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孝贤皇后 闺名蕙兰
  李佳氏(1734——1799),满洲正黄旗人,内大臣兼尚书绍文女,生于雍正十二年八月十五日,醇正十四年元月赐为嫡福晋,十月出嫁,时年十七。十六年二月生皇长子绵渊,二十年生皇次女,二十四年生皇三子绵渲;二十六年生皇四女。承正元年以金册金宝册立李佳氏为皇后,居永寿宫,时年34岁。十年生皇十一子绵鸿,三十二年(1799)十月崩,终年66岁。谥号为:孝贤庄正纯仁康惠端敬裕徽辅天佑圣睿皇后,合葬定陵。
  2安慧皇贵妃 闺名少筠
  章佳氏(1740——1795),满洲正红旗人,太子少保阿贵女,生于醇正五年五月初五,二十一年入潜邸,为侧福晋,年十七,二十二年生皇三女,二十六年生皇五子绵洛。承正元年十二月封安贵妃,居储秀宫,三年生皇七子绵沂。二十八年六月进安皇贵妃,七月薨。谥安慧皇贵妃,终年56岁。葬于定陵妃园寝,位诸妃上。
  3纯惠皇贵妃 闺名阿茹娜
  西林觉罗氏(1737——1785),满洲镶蓝旗人,四川游击鄂赛女,生于醇正2年九月初六。14年8月入侍潜邸,为侧福晋,年十三,十七年生皇长女,三十年生皇六子绵沛,承正元年封纯贵妃,居承乾宫,七年生皇九子绵泳,十八年进纯皇贵妃,薨,谥纯惠皇贵妃。终年49岁。葬定陵妃园寝,位安慧皇贵妃右。
  4懿恭皇贵妃  闺名敏慧
  富察氏(1747——1811),满洲镶黄旗人,湖南总督傅文女,生于醇正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二十八年赐为藩邸侧福晋,年十七,承正元年册封懿妃,居长春宫,生皇七女。五年八月生皇八子绵涛,十七年生皇十三子绵澈。十九年进懿贵妃,兴正元年尊懿贵太妃,十年进皇考懿皇贵太妃,十三年二月薨,终年67岁。谥懿恭皇贵妃。葬定陵妃园寝,位安慧皇贵妃右。
  5 淳恭贵妃
  董佳氏(1760——1819),汉军镶黄旗人,委署库长时泰之女,生于醇正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承正五年入,年十三,初封常在,同年进董贵人,居钟粹宫偏殿。十四年生皇十二子绵濛,进淳嫔,居咸福宫,二十一年生皇十四子绵漩,进淳妃,二十八年进淳贵妃,兴正元年尊淳贵太妃,九年薨,年60岁,谥淳恭贵妃。葬定陵妃园寝,位纯惠皇贵妃左。
  6婉贵妃
  博尔济吉特氏(1746——1776),蒙古镶黄旗人,佐领阿古达木女,出生于醇正十一年五月二十九日。二十三年入侍潜邸,号格格,年十三,三十二年生皇六女,承正元年封婉嫔,居永和宫,三年进婉妃,九年生皇十子绵潇。薨,时年31岁。追谥婉贵妃。葬定陵妃园寝,位懿恭皇贵妃右。
  7 吉妃
  杨氏(1735——1790),汉军正红旗,知县守富女,生于雍正十三年,十四年入侍潜邸,年十五,号格格,二十年三月生皇次子绵淅,承正元年十二月封吉妃,居翊坤宫,二十三年薨,时年56岁。谥吉妃,葬定陵妃园寝,位淳恭贵妃左。
  8 敦妃
  他他拉氏(1737——1772),满洲镶红旗人,知府久格之女,出生于醇正二年七月十七日。醇正十五年入侍潜邸,为格格,年十四,二十五年生皇四子绵洌,承正元年封敦妃,居钟粹宫,承正五年薨,时年35岁。谥敦妃,葬定陵妃园寝,位婉贵妃右。
  9 嘉妃
  石佳氏(1770——1830),汉军正白旗人,管领文义之女,生于承正三年六月初一。十七年入宫初为答应,年十五,十八年进常在,二十年进石贵人,二十二年生皇十五子绵澜,次月进嘉嫔,居钟粹宫,二十五年进嘉妃,兴正元年尊嘉太妃,二十年薨,时年61岁。谥嘉妃,葬定陵妃园寝,位吉妃左。
  10 玫妃
  刘佳氏(1738——1780),汉军正蓝旗人,员外郎文焕之女,生于醇正三年正月二十九日。醇正十六年入侍潜邸,号格格,年十四,醇正二十八年生皇五女,承正元年封玫嫔,居永和宫偏殿,十三年薨,时年43岁。追谥玫妃,葬定陵妃园寝,位敦妃右。
  11 华妃
  侯佳氏(1766——1811),汉军镶蓝旗人,上驷院卿讨住之女,生于醇正三十一年立春,承正十一年入宫初封答应,年十三,十三年进常在,十八年进莹贵人,二十四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升莹嫔,居咸福宫偏殿,三十年进华妃。兴正元年六月二十八薨,时年46岁。谥华妃,葬定陵妃园寝,位嘉妃左。
  12 茂嫔
  叶赫那拉氏(1771——1800),满洲镶红旗人,三等轻车都尉舜泰之女,生于承正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十七年入宫,初封答应,年十四,二十年进常在,二十三年生皇八女,次日进叶贵人,二十五年进茂嫔,居长春宫偏殿。承正三十三年薨,时年30岁,谥茂嫔,葬定陵妃园寝,位玫妃右。
  13、丽嫔
  柳氏,(1766——1788),汉人,知县东源女,生于醇正三十一年,承正十六年入,初封柳贵人,年十八,十八年进丽嫔,居翊坤宫偏殿,二十一年薨,年23岁。葬定陵妃园寝,位华妃左。
  14、安嫔
  苏完瓜尔佳氏,(1768——1807),满洲镶黄旗人,公安英女,生于承正元年,十四年入宫初封答应,年十五,十八年进安常在,二十三年进安贵人,三十三年进安嫔,居钟粹宫偏殿,兴正十年薨,年40岁。谥安嫔,葬定陵妃园寝,位茂嫔右。
  15、宫人
  章佳氏,(1743——1783)满洲正红旗人,管领贵保女,生于醇正八年五月初五,二十二年入潜邸,号格格,年十五,承正元年封佳嫔,九年进佳妃,居延禧宫。十六年十一月逐辛者库为奴,次月卒,年41岁。
  ☆、番外六:董佳?尔宜
  “尔宜,在宫里事事小心,阿玛只是个六品小官……护不了你……阿玛能做的就是在大选后若是被撂牌,那时候给你找一户疼你的好人家。”董时泰担忧地看着明丽的女儿,虽然心里知道女儿被撂牌的机会很小。
  董尔宜微仰起头自信地说:“阿玛宽心,咱们家虽然只是汉军旗,但放眼大清谁会小看了汉军旗?咱们的太皇太后可也是出自汉八旗。”
  董时泰叹气道:“阿玛知道你心高,可是……尔宜,你没有那个命!罢了~~~阿玛也不说你什么,等到秀女大挑后你就明白了。”
  董尔宜咬着下唇气恼的看着给她泼凉水的阿玛,从小她就听着昭圣太皇太后李佳氏的故事长大,从一个家世平平的汉军旗秀女到母仪天下的太皇太后,她的人生在大清所有女人眼中就是一个传奇。
  秀女大挑的第一关,董尔宜忍受着内心小小的屈辱任宫内的嬷嬷的检视,她在心里安慰自己,这是成为贵人必须走的过程。
  顺利度过第一关后,她们被留下的秀女被集中到一起受训,这种环境里董尔宜过的如鱼得水。仿佛她天生就懂得女人间的斗争一般,也在秀女之间一次一次的争斗与陷害中,她——董尔宜的手段愈加纯熟、圆滑。
  “尔宜妹妹,听说明日太皇太后娘娘会去看两黄旗的第二轮挑选。”刘佳?静心说。
  董尔宜听后眼神微微有波动,但她还是装作不在意地回答:“明日又不是咱们两白旗大挑。”
  “谁说不是呢?隔壁院子里那些两黄旗的秀女可是铆足了劲儿在准备,听说懿妃娘娘当年就是在第二轮被太皇太后娘娘看中赐给还在潜邸时的皇上的。”刘佳?静心嘟嘟喃喃地羡慕道。
  董尔宜笑道:“懿妃娘娘位居四妃之首,富察家也是能人辈出,听说皇长子的嫡福晋也是出自富察家。”
  “大家都在猜想富察氏会不会是第二个李佳氏呢!尔宜妹妹你说呢?”刘佳?静心问。
  董尔宜顿了顿回答说:“这可不是咱们该说的话。”
  刘佳?静心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般尴尬得回答:“尔宜妹妹真是谨慎。”
  “静心姐姐谬赞了。”董尔宜微微低下头状似羞涩。
  董尔宜在想,她能否有幸得见太皇太后凤颜?带着这份心思她在第二轮大挑的时候失望了。幸而她也没有抱有太大的期望,所以在几日的失落后也就放开不再去想。
  第二轮秀女大挑后董尔宜与刘佳?静心都被留牌,看到又有一批秀女被遣出宫外,董尔宜心里为她们叹了一口气之余也多了几分喜悦。
  被留在宫内考察的日子里董尔宜循规蹈矩,平日里使的手段大多停了下来,只是还保持着警醒以防被人算计。毕竟一个六品委署库掌之女在八旗秀女中完全没有威胁,更兼董尔宜面容秀美又不轻佻、妖媚,所以找她麻烦的人还是很多。
  大约一个月后圣旨下,满洲旗正白旗知府余峰女叶赫那拉氏封常在,汉军旗镶白旗下六品委署库掌时泰女董氏封常在,又有几个留牌秀女被封为答应,其余的留牌秀女被送回各自府中。
  看着刘佳?静心在不甘心中被送走,董尔宜轻声地安慰她后转过身扬起一抹得意的笑容。她在宫墙的拐角处停下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出宫的秀女踏上车架。
  “尔宜小主,您该回钟粹宫了。”被分配去服侍董尔宜的宫女林玲小声提醒。
  董尔宜笑着说:“玲儿提醒了我,咱们该去给敦妃娘娘谢恩了。若不是敦妃娘娘心慈,我怎会有机会送好姐妹出宫?”
  “小主聪慧过人,奴婢不敢居功。”林玲满意一笑回答道,毕竟主子聪明,底下做奴才的受益。若是不小心摊上一个蠢笨的、不懂审时度势的主子,那么她就该想着筹划自己的退路了。
  “玲儿,敦妃娘娘进来身子不大爽利,你说我是不是该去给娘娘诵经祈福呢?”董尔宜搭着林玲的手细声细语地问。
  “小主知恩图报,敦主子若是知晓,怕也是欣慰非常;奴婢听说慈宁宫后的大佛堂以及太极殿旁的雨花阁十分灵验,小主是否要去试一试?”林玲问。
  董尔宜看了林玲一眼说:“慈宁宫内的佛像灵验,这不假……可拜的人多了,佛祖还能听到我的这一点声音?雨花阁内供奉的是西藏密宗,敦妃娘娘向来信奉禅宗,我觉得宁寿宫冬东暖阁就很好。”
  林玲想反驳可又不能直言太皇太后现住在慈宁宫内,小主你多去走一走也能混一个脸熟;她也不能说当今皇上常去皇后娘娘与懿妃娘娘的寝宫,小主你去雨花阁多了说不定能够碰到皇上;她也不好说太上皇领着崇庆皇太后以及太妃们常圆明园与清漪园内,眼下宁寿宫里除了不得宠的贵人、答应与常在外就没什么人了,皇上压根儿就不去那里。
  董尔宜看到林玲心急的模样笑道:“我知道玲儿的意思,可是求神拜佛讲的就是心诚。宁寿宫很安静,正好也不会有什么人打扰我为敦妃娘娘祈福。”
  林玲泄气说:“既然小主决定了,奴婢就去准备纸笔。”
  董尔宜意味深长地对林玲说:“玲儿,做事要心诚,有道是‘心诚则灵’。”
  林玲似乎听明白了又似乎没有明白,她点头回答:“奴婢谢小主提点。”
  病重的敦妃他他拉氏知道董尔宜每日为她去宁寿宫祈福后大感欣慰,她在一日董尔宜前去问安的时候拉着董尔宜的手说:“妹妹是个有心的,也只有你还带着真心为本宫祈福。”
  董尔宜受宠若惊道:“敦妃娘娘您太抬举奴才了,自从入宫后娘娘您处处关照奴才,奴才所做的无法报答娘娘您万一的厚待。”
  “她们都跑大佛堂去诵经祈福,本宫就由着她们做筏子?未免也小看了皇后娘娘!尔宜,你很聪明!”敦妃他他拉氏笑着说。
  董尔宜呐呐道:“敦妃娘娘您太夸奖奴才了。”
  敦妃他他拉氏伤感道:“二年那会儿本宫的四阿哥没了,本宫亦圣宠不在,舔居妃位却还比不过延禧宫的佳嫔在奴才间有威信。她章佳氏无子无女却还能趾高气昂,还不是借着她堂姐安贵妃的势?可笑这还是出了五服的亲戚……这门关系攀扯的真是够远的!”
  看到董尔宜静静地听着后敦妃强提起精神继续说:“尔宜,你年纪尚幼,本宫今日说的话你要牢牢记在心里。想在这后宫立足很难,你的娘家太弱帮不了你,你想想安贵妃、纯贵妃、懿妃哪一个不是出自名门望族?更遑论皇后娘娘。吉妃与本宫是仗着诞下皇子才得以封妃,婉妃以嫔位进妃位是为了平衡蒙古的势力。”
  董尔宜心下惊叹于这后宫的女人没有一个是简单的,平日里木讷不得宠的敦妃都能看得如此透彻,她战战兢兢道:“敦妃娘娘您说的这一些话令奴才茅塞顿开,奴才谢敦妃娘娘教诲。”
  敦妃勉强坐起身子开怀大笑道:“尔宜……你在本宫面前不必装出一幅无知的样子。”她抚摸着董尔宜的发髻温和地说:“你才十三岁,还太年轻!你虽然也在利用本宫的病情想获得皇上的注意,但到底你还是存着一分真心为本宫祈福……本宫承你这一分心意。”
  “娘娘?”董尔宜花容失色,她有些颤抖地攥紧袖口。
  敦妃柔和了面部的表情嘱咐:“藏好你的野心,还有……看清自己的身份和能力,拥有与自身的身份与能力所说不匹配的野心,那会毁了你自己以及你的家族甚至于将来的孩子。”
  董尔宜复杂地看着敦妃他他拉氏问:“尔宜可以看出娘娘是聪明人,但是娘娘您为什么不争?”
  敦妃淡淡地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追求……本宫累了,尔宜你先回去休息吧!”
  董尔宜离开后敦妃望向窗外的菊花小声自语:“……‘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本宫的梦已经破碎不堪!”
  敦妃他他拉氏趁着皇帝永瑜到她寝宫的机会提到董尔宜的聪敏、懂事,永瑜明白她的意思,当夜他让董尔宜侍寝并在第二日册封她为贵人。
  多年以后的淳贵妃董佳?尔宜提起已逝的敦妃他他拉氏则是满心的怀念与感激,若非敦妃的教导与提携,她董佳氏也许就没有他日的尊荣。
  但是眼下的董尔宜并没有心思去遥想未来,她抓紧少有的侍寝机会让皇帝认识自己,并且听敦妃的话去思考自己的定位。
  董尔宜册贵人时去拜会中宫皇后,李佳?蕙兰温柔的目光扫过她时说:“董贵人抬起头来让本宫看一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