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诗酒趁年华 >

第197部分

诗酒趁年华-第197部分

小说: 诗酒趁年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岂不是要自己咽了?”
  姜氏道:“这倒也是,不过你放心,我看着呢。”
  两人说笑两句,唐家姐弟也颇觉温馨。阿萱心道,阿爹说的果然不假,这却是真正能托付之家。
  饭前说笑两句,用饭时却是并不言语。
  饭毕,姜氏又嘱咐皆走动几步消食再坐下。八郎年纪小,已经吧唧趴地,想要打瞌睡了,乳母连忙将他抱走。阿茵与姐姐们打了一声招呼,小尾巴一样跟着六郎走了。阿荣不大好意思地看了六郎一眼,拧过脸去,阿萱却嘱咐一句:“不要闹着六郎。”
  阿茵从六郎手里扭过头来,不太高兴地对他姐道:“我才没有闹。”又赌气一样扭过脸去,开开心心跟着六郎走了。
  阿萱目瞪口呆!这是什么节奏?!
  颜肃之却挺开心,这样挺好的,两家家长是好病友,两家小朋友也是好盆友。催颜神佑和阿萱也一起玩耍去。
  颜神佑和阿萱面面相觑,带着阿蒙散步去了。春困秋乏,走不一阵儿都困了,阿萱道:“便在我这里歇个晌罢,阿姊事多,走来走去怪累的。”
  颜神佑欣然应允,有这么个粉嫩少女相伴,午睡一下未尝不可。阿萱的房间布置得很好,卧榻也是成人的标准,当下将阿荣放到里面,颜神佑和阿萱在外面睡。绣被香熏,软玉在侧,这一觉睡得十分美妙。
  一觉睡醒,三人相视而笑,阿荣嘀咕道:“不知道大郎有没有踹被子?”
  颜神佑道:“有小幺儿看着,不会的。”
  阿萱解释道:“她是怕踢着六郎呢。”
  阿荣面上一羞,要拧她姐的胳膊,颜神佑捂着嘴巴笑。
  唐茵睡得很乖,八爪鱼一样扒在六郎身上,根本没有踢人。就是起床的时候将他从六郎身上揭下来颇为费事而已= =!
  起床之后,跌跌撞撞跟着六郎又上课去了。恰与要回书房的颜神佑遇上了,就看到六郎自己走得倒规规矩矩,右胳膊上挂着个磕磕绊绊的阿茵,这样的走路方法,让她想起了丁先生的口语。忍不住掩面而遁。
  ————————————————————————————————
  回到书房才坐下,正打算写几页字,又被颜肃之遣人唤了过去。
  颜肃之因为中二过一段时间的关系,最近的心腹侍从都是后来补上的。何大做了他亲卫的头儿,遣来跑腿的这一个却是小幺儿,年不过十一、二岁。站在廊下也不敢进门,只与阿琴说:“使君唤小娘子过去呢。京里来信了。”
  颜神佑心道,舆部的事情是我在管,那这来信?想必是亲友信函了。
  到了颜肃之那里一看,果然不假。
  京城来了一堆的信,有颜孝之写给颜肃之的京城情况汇总、有柴氏与给姜氏的话家常、有颜希真写给颜神佑的姐妹之间联络感情,亦有长房写给四房的书信等等。这其中最让颜肃之担心的,是楚氏写给颜神佑的信。
  望着信上的封漆,颜肃之指尖动了好几动,还是忍住了没下手去拆来先看上一看。于是更担心了,生怕他娘教了什么不好的东西给他闺女。
  颜神佑来的时候,颜肃之正望着信出神儿。轻轻叫一声:“阿爹。”
  颜肃之点点旁边的座席,让她坐下,将信推给了她。颜神佑见颜肃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善解人意地伸手取过颜肃之桌上的小刀,挑开了封印。大大方方地地颜肃之的桌子上看起了信来,看不几行,秀气的眉毛就拧了起来。
  颜肃之心中一惊:“怎么?”
  颜神佑反射性地捏着信纸一缩手,又顿住了,将信递给了颜肃之。颜肃之疑惑着接了过来,一目十行地扫过,表情也不怎么美妙了起来。
  楚氏的信上,只写了一件事情:山璞。
  虞喆想重用米家,对于颜家来说,并无太大影响。一是米家如今多是平庸之辈,二是颜家自己发展势头良好。只是如今这朝廷,楚氏怎么看怎么觉得它要坏菜。先帝之时,就隐隐有点崩溃的迹象,全赖米丞相拼了老命去护持主住了。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怪先帝要让他曾孙女儿做皇后了。
  到了虞喆这里,米丞相死了,柴丞相能力略有不及,更要命的是忠诚差了很多。虞喆自己比先帝也差了十万八千里——他手上没硬货,只有拖后腿的水货,外面还有五个叔叔。这事儿就不好办了。偏偏还又惹上了民乱,愈发显得风雨飘摇了。
  楚氏既然打定了主意,就不是一个会回头的人,自然要尽力筹划的。她以往虽然对颜肃之没那么关切,但作为一个尽职的母亲,对自己儿子还是比较了解的——颜肃之并不想造反。与他相反,颜神佑反而是个思想灵活的人。
  母子感情既不亲密,还不如与孙女儿说一说呢。她与丁号,其实打的是同一个主意:通过颜肃之十分重视的女儿,对颜肃之将来的动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是以楚氏这信里,只是提醒颜神佑早做准备,这个准备,就是山璞。山民们初下山,又有政策的保护,且还没显出问题来。然而,这是建立在给他们独立性的基础上的,后续的整合呢?必须将山民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既然接纳他们为一份子了,他们就得起到一份子的作用,得跟着颜家走,既不能过于独立,也不能便宜了其他人,更不能反水。
  至于怎么控制住山民,颜神佑跟山璞联姻了,这个问题就交给颜神佑去想了。楚氏倒是真看得起她的孙女儿们,至少看得起年长的这两个。
  颜神佑理智上十分明白,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昂州确实需要山民的融合,尤其是这些人口!然而她觉得自己是真的看上山璞这个人的,现在被楚这么一说,倒好像是别有目的一样了。
  这个时候,她蓦然想起楚氏跟颜孝之说的话了“这样麻烦最少”。这个“麻烦”,颜神佑当时认为,说的是自己。除了山璞,换个什么世家之类的,那真是有操不完的心、搞不完的麻烦事。现在看来,楚氏口中的“麻烦”已经包括了昂州的后续。
  她现在该说什么?女王威武?眼光长远?
  是啊,真心的,目光长远!可是她还是有些不爽!
  颜肃之显然也回忆起来了不怎么愉快的场景,低声对颜神佑道:“你只管自己开心便好,不要想那么多。你阿婆总是想的很多,她失去了很多快乐,你却不必如此,你老子还活着呢。你与山璞可不是她与你阿公。你爹没死,护得住你!山璞敢胡来,看我饶得过他!”
  颜神佑心里沉甸甸了,抿了抿嘴:“嗯。”
  颜肃之冷冷地道:“难道山璞不想下山么?你问他还想回山上去么?小小年纪,想那么多做甚?你不选他,选谁?你表哥?卢大郎?还是京中的谁?”
  颜神佑一个哆嗦:“哪个都不好。”
  “就是!巧了,老天心疼我闺女,哪样哪样山家小子都合上了,他好狗命遇上你了。听旁人闲言碎语做什么?你们事成了,难道不该合同为一家?一家人,不该想着怎么过好日子么?山上好还是山下好?”
  颜神佑尴尬地清一清嗓子:“我去看看阿婉,听说近来在学东西,也不知道她学得怎么样了。”
  说着,跑掉了。
  留下颜肃之恨恨地盯着信看了半晌。母子关系,又冷了一冷。


☆、156·忙碌的结巴

  颜神佑出了书房的门儿;阿琴等人不敢多问;皆默默低头跟随。颜神佑走出书房的时候;心情已经好了不少,颜肃之开解得颇为到位。虽然还是会有些芥蒂;终究没那么钻牛角尖了。她只是不想让人觉得;她这是要占山璞便宜什么的。然而被楚氏这么一提;仿佛是真的有什么不可说的目的了。
  她倒不是对楚氏有什么意见了;只是在想,明明挺正常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就能有奇怪的解读了呢?不得不说,想到“以后万一有人跟阿婆想得一样”的时候;自己得有多心塞,颜神佑就有点蔫蔫的。甚而至于;都不用以后了,就算现在,这件婚事说出来,不理解的人就一大堆。比如她亲大伯,到现在还看山璞不顺眼。
  现在世道已经乱了起来了,官军都开始抢百姓了,到时候昂州的安定就显眼了。回过味儿来的人再回头一看,不定要说成什么样子呢。想想就心塞。
  除此而外,倒也没有什么了……
  虽说人言可畏,然而要是被人一条舌头就捆住了,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快要走到大门口儿的时候,颜神佑就已经想通了。谁爱说谁说去吧!
  才抬头挺胸要长出一口气,迎面就看到了丁号飘飘乎乎地走了过来,特别地有名士范儿。只可惜,这位先生的名士范儿在结巴、怂恿造反两个DEBUFF之下,在颜神佑眼里已经不是那么仙风道骨了。颜神佑现在,看到他就想绕道走。凭谁,遇到个一见面就让你去造反的人,那也是吃不消的。
  所以,颜神佑越发怀疑颜肃之的心态了。如果没有那么点心思,怎么能忍得了这么个死结巴?这货说的每一句话,传出去都能让虞喆别的不干,先把颜肃之全家给喊回京城去了。也就是她跟她爹,伺候的全用的部曲家奴,纪律还特别严,这才没传出什么小话出去。
  是以颜神佑一看到丁号,就想绕道。且暗恨这货工作效率太高,明明已经暗示卢慎和方章,丁先生什么事都会做,做不完的工作都可以交给他,没想到丁号还是这么快就闲了下来!这效率也太高了吧?
  她却不知道丁号之所以这么闲,固然是自己有水平,却也与“民意”有关。大家虽然没有到要拥立颜肃之搞个架空版的陈桥兵变的份儿上,却也十分赞同丁号这位有见识的同志的意见。见颜神佑暗示要给丁号多做一点工作,也不管她真正的意思,只拣着自己愿意理解的方面来想,以为丁号这是取得进进展了。于是便主动承担了杂事,将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拿去问了丁号的主意,再去执行。
  给丁先生以时间,让他继续去撺掇。本来嘛,大家是来跟着颜刺史建功立业的,可不是为了给一群二货拾遗补阙的。您老早点说服了使君,让他老人家明确表态了,也好安一安大家的心,省得大家整天在猜“这到底是默许呢还是非暴力不合作”。
  一看到丁号,颜神佑嘴角一抽,硬着头皮给他打了声招呼,心说,你总不好光天化日的在大门口了跟我说什么造反的事儿吧?
  她猜得倒也不错,丁号也没这么傻,虽然总是说一些分分钟够逮起来囚车押送进京的话,却都不是那么公开着说的。大门口见了面,丁号还挺正常地问了一声:“小、娘、子,这、是、要、出、门?”
  颜神佑脑门儿一抽:“先生好,我去看阿婉。”
  丁号道:“应、应、应、该的。”
  颜神佑:“……”这个眼神儿,怎么看怎么怪!颜神佑为了不被他继续拉去跟颜肃之一起听造反洗脑课,飞快地溜掉了。阿琴十分有眼色,早对个小丫头暗示去套车了。虽然昂州风气比较开放,还是坐车比较妥当。
  颜神佑二话没说,只在阿琴手上一沾,便踩着条登上了车,简直像在逃难!车上坐定了,才挑开帘子对丁号露出一个十分有诚意的微笑:“先生受累了。”说完便走。
  留下丁号站在原地,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容来。
  丁号想得也简单,你们父女俩,要真是忠君爱国的,那就不该一直听着老子说话而没动静。尤其丁号与颜神佑接触得不少,晓得这是个不肯吃亏的主儿。别看她那盐场里是平价与本地百姓卖盐,可揍起海贼来真是杀人不眨眼。这也是丁号欣赏她的地方,爱惜民力,却又不软弱可欺。这样的人,脑子清楚,却又不是冷酷无情。
  丁号觉得,如果是他们家主政,倒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呢。
  加把劲儿吧!反正比虞家有样子,至少不会搞出纵兵掠民的大将来。
  丁号一捋须,对着绝尘而去的队伍一个微笑,抖抖袖子,进去找颜肃之继续谈话去了。
  ————————————————————————————————
  颜肃之看到丁号也是一阵头疼,能让这父女俩头疼,丁号足以笑傲江湖了。
  见颜肃之一脸牙疼地看他行礼,然后用牙疼的腔调说:“先生坐。”丁号就升起一股满足感。
  他这回真不是来继续撺掇着颜肃之造反的,天天念经什么的,他纵然有毅力,也会反省一下效率问题。丁号不是不知道现在就让颜肃之扯旗造反的难度,别说颜家亲戚都在京城,就算都不在了,现在也不是个好时候。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个道理丁号不是不知道。是以他游说州府官员时,说的不是自立,而是自保,这才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他现在之所以化身复读机,也没存了现在就能说服颜肃之父女的想法。如果这俩被说动了,丁号才要卷包袱跑路——这么冲动,真的好吗?颜氏父女越沉得住气,丁号就越觉得这事儿希望大,越觉得这俩值得去撺掇。
  念了这么多天的经,想来他们也应该习惯了,丁号决定,开始着手进行比较实质性的工作。比如,进言请颜肃之早做准备什么的,这个准备工作,便不止是自保了。若是单纯自保,现在昂州这个样子,也差不多了。只要不想着竞争,昂州又偏远且穷,旁人一时半会儿也顾不上昂州,可趁着外面乱了,慢慢发展也不迟。若是存了一争天下的心,那要做的工作便多了起来。
  比如,兵士。
  丁号是个眼光长远的人,自然明白武力的重要性。当逢乱世,手里没兵,那是被人碾压的节奏。只有你拳头大了,才有摇头晃脑作秀显仁慈的机会。不然分分钟被虐成死狗,命都没了,还讲个P的仁义道德,以德服人?
  是啦,乱世里,别人乱,你不能乱,还得告诉大家,你这里有秩序,吸引想活得像个正常人的百姓过来安居乐业。只有安定团结,才能有发展。但是对外干仗的时候,还真就是这么个理儿。
  颜肃之的私兵与官军素质相当过硬,装备也十分精良,且都是经过杀阵的,丁号认为这一点需要保持。但是却有一个缺点:人太少了。私兵四千来号,军官两万余人,这是能调得动的。其余乡勇一类,还要驻防呢,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