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诗酒趁年华 >

第229部分

诗酒趁年华-第229部分

小说: 诗酒趁年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婆子去取了些霜糖,并没有直接拿到颜静姝的房间里来。而是先去回禀了楚氏,如此这般一说,只字不提自己被为难的事情,只说了颜静姝要药老鼠,叫取砒霜之类。且说:“太夫人,霜糖好说,可砒霜是有数儿的,这个……”
  楚氏道:“给她。”
  “是。”
  “盯紧了她,不要让她再作夭。”真是烦死了!楚氏就不明白了,不说堂姐们了,单说同父同母的三个姐妹,另外两个就是正常人,只有这么一个,这货是怎么长成这样的?一样的先生、一样的待遇,怎么有的人就怎么教都教不会呢?
  婆子领命去了,又支领了二两砒霜,都拿糖拌了,分作四小包,拿到颜静姝的房里去。
  颜静姝正斜倚在凭几上,身后两个打扇儿的,面前摆着一个果盘儿,一面捏着一粒葡萄,一面含笑看两个侍婢在那儿收拾书房。
  婆子暗道一声:造孽。上来回颜静姝:“三娘,都取了来了,已经拌好了,分做四包,角落里都放一包。”
  颜静姝双眼亮晶:“打开来我看看。”
  婆子将纸包打开来,颜静姝看着,砒霜的颗粒与霜糖微有不同,看来是真的掺了的。她还不放心,问道:“这些有多少?”
  婆子答道:“二两砒霜,拌了二两霜糖。分作四包,每包一两。”
  颜静姝一摆手:“行了,都放下吧,我知道了。”
  等婆子走了,她便说要午睡,将人都赶走了,悄悄藏起了两包放在柜子底下的砒霜。
  毒药有了,怎么下呢?大家都不在一起吃饭,颜静姝也不是管厨房的好吗?!她的侍婢都是新换的,怎么能跟她一心呢?
  可是这世上的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还真让她发现了一个漏洞。这个漏洞还是颜神佑自己给戳出来的——何二女。
  何同学因为小时候吃货有趣,被颜神佑图新鲜地搞了过来。自来之后,吃啥啥不够,干啥啥不行,也是看她亲爹何大的面子,也是姜氏要给颜神佑一个警醒。就把她一直放在颜神佑这边听差。
  说是听差,也没拿她当正经奴婢使唤,也没拿她当心腹来看待。就是白养这么一个人。她家里也觉得她有点烂泥糊不上墙,不如放颜神佑身边,呆两年,有点香火情,好说亲。正准备颜神佑定了亲,就把她接回去也说门亲事。
  她因平时也没什么差使,又只是侍婢,在后宅里走动倒是颇为方便。颜静姝也常见她,以前要讥笑两声“肥婢”,如今看她这个吃货的属性越看越可用。
  也不用拉拢她,只消在练厨艺时于雾气蒸腾时,在馅饼里悄悄下些砒霜,命侍女端着。故意路遇何二女,嘲笑两句:“养猪也好杀来吃,养你有甚用?你也不会侍候。冷不丁哪天你上前了,怕不要将二娘吓一跳——这是哪里出来一个做活计的人?”
  将何二女说得臊红了脸,反唇相讥:“我自是会做事的,三娘也没做甚。”
  颜静姝的侍女轻声提醒道:“三娘,何必与这小婢子一般见识,没得降了身份。奴婢去说去。”将何二女数说了几句,指责她不该与主人家顶嘴。
  颜静姝平时好端个架子,此时架子也不端了,将侍女手中馅饼取了来,给何二女道:“要不你去试试?看她吃惊不吃惊?”
  颜静姝的侍女直觉得不好,还要再劝:“三娘,何必与婢子怄气?”
  何二女已经抱着食盒跑远了。


☆、180·盒饭发下来

  何二女好吃好睡;不用做活;自然养得心宽体胖。跑起路来相当地有存在感;颜静姝望着她厚实的背景,笑了。
  程妙源君到州府这么一哭一嚎的;外面不清楚;颜静姝是知道的。从知道程妙源哭诉那一刻起;她整个人都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里。满心都在呐喊:他们答应了!他们果然答应了!我的机会来了!
  一面鄙薄着颜肃之“不守信义”“趋炎附势”;一面却又巴不得颜肃之点头答应。颜肃之不答应了,还能有她什么事呢?颜静姝是不肯相信颜肃之会为了“她的皇后之位”,带着昂州去拼命的。
  侍女心惊胆战,总觉得颜静姝很不对劲;生怕她又惹出什么事儿来。轻轻劝一声:“三娘,外面日头大;还是回去罢。”
  颜静姝微微一笑:“好。”
  沉静得不像是她了。
  侍女低头跟在她身后,心道,这事儿不对,得跟太夫人汇报去。
  颜静姝想的却是,只要颜神佑死了,这些侍女就不敢说出去!主与奴之分野,让她们不敢首告,告了,奴婢们也得不了好。反正,吃食是颜神佑的奴婢拿过去的,与她何干?她大可一推了之,反正颜肃之已经答应了河间王了。到时候还得靠她去顶替,颜神佑眼下风光又能如何?
  最后都是为她铺路而已。
  侍女越发觉得她的气场不对,一回到屋里,便说:“奴婢去取冰来。”
  颜静姝心道,果然是时来运转了,连新换的婢子都听话了起来。故作淡定地一挥手:“去罢。”她也需要用些冰,让自己冷静下来。她像一个等待放榜的高考生一样,等着属于自己的好消息。
  ————————————————————————————————
  何二女拎着食盒,一路狂奔,回到颜神佑的住处的时候,发现颜神佑并不在屋里。
  颜神佑很忙,并不似寻常人家小娘子那样窝在自己房里或写字、或绣花、或与手帕交玩耍。她得练兵、得帮她爹处理政事,还要跟舆部随时保持联系。偶尔闲下来,这社交时间也得有个分配。
  比如今天,她就跑到楚氏这里来联络感情来了。楚氏与颜肃之不亲,这是家里都心知肚明的。一家人,总不好跟陌生人似的,颜神佑就抱着八郎过来卖萌。往楚氏跟前了来搭个桥,好歹让女王大人软和一点儿,给点意见指导。
  何二女被颜静姝嘲讽的时候,颜神佑在被楚氏问话:“看来,那位林小娘子对你触动颇深?”
  “呃?!啊?哦,嗯……”
  楚氏微微一笑:“你跟她想的一样?”
  颜神佑坚定地道:“是。”
  “你觉得可能吗?你能做得到吗?”
  颜神佑这是头一次无视楚氏的压力,一点也不觉得楚氏那压迫性的目光有什么可怕的。她说:“是。”
  楚氏饶有兴趣地道:“所以你想要让女童识字?”
  “嗯。”
  “可又要让昂州早些婚育?这不还是生育么?”
  颜神佑沉吟道:“男女本就有别,可不该是霄壤之别,不过是分工不同而已。”
  楚氏显是将这个问题想得很深,直指中心:“你们的想法,怕外间不会答应。我知道昂州风气开放,你可以领兵、可以治民,昂州女人也有阿婉那般自领一部的,这都不是大事。可你要说出来,会被人言压垮的。不要说你不谓人言,你辩材无碍。我说的,可不是吵架的功夫。是你能不能让人接受你的想法。难处太多,恐怕士人是不会乐见的。”
  颜神佑道:“谁管他们乐不乐意了?将女人关在家里,看着四方的天、四方的地的时候,他们何尝问过女人想要什么?只是告诉女人,老实呆着,以父、夫、子为天,就行了。我做事,哪需要他们答应?我既做了,他们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还是得答应。”
  “这般自信?不觉得狂妄吗?”
  “并不。顶多十年,女人就得当男人使啦,既然当男人使,那就得拿一样的报酬。”
  楚氏默然,十年,不错,天下大乱,精壮男子不知要死去多少。等到天下太平之时,女人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死的都是壮劳力。这个空缺,自然得女人来填补了。
  楚氏道:“还是难。”
  颜神佑笑道:“这世间多少奇迹,不过是源于先驱者的异想天开?这世上又有多少事业,是因为有人挺身而出,敢为天下先?我总觉得,只要自己认为对了,就去做,不管有多么难、多么险,凡事,总要有一个开始。我做了,怎么能保证就没有人会跟上来,继续把这事做成了呢?”
  楚氏道:“哪怕比夺天下更难?”
  颜神佑道:“这本就比夺天下要难。可那又怎么样呢?怕人的舌头?只要我做成了,总会有人为我找理由的。”
  谁敢说她现在做的就一定是不成的呢?什么“历史的必然性”,都是后人总结的。至少,在性别这个问题上,史上也总是在起起伏伏、不断变化的。她就是想把妇女地位固定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哪怕不能彻底平等,也要撕开一个口子,谁又能保证不行了呢?武皇之前,谁信女子可为帝?试都不敢试的人,是没资格评论别人的。
  楚氏拍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对颜神佑道:“你要早生百年,我甘附骥尾。”
  颜神佑听了,吓了一大跳,连忙闪开了,俯身对楚氏道:“阿婆说笑了。”
  楚氏道:“没有啊,没有啊。那个林小娘子,可以瞑目了啊。”
  颜神佑心里一阵难过,没有接口,心说,等做出点成果来再说这话吧。请教楚氏道:“我试过了,只有阿琳过来帮我。旁的人,还是听家里的话。女人呐,不走出家门,还是不成的。”
  楚氏道:“万事开头难。耐心与冷静是最重要的,凡成大事之人,坚忍是最不可缺的品格。凡事想一蹴而就的,都不是做事的人。急功冒进,非止是兵家大忌,更是做人的大忌!有句俗语,性急吃不了热豆腐。”
  颜神佑道:“是。”
  楚氏道:“识不识字的,现在倒不重要了。就是男人,识字的又有多少?你与你阿爹在昂州建学校的事情,我是知道的,可如今的情势,腾不出手来的。”
  颜神佑有一丝的不服气。想大兔朝前面跟各种奇奇怪怪的人干仗,后方还在搞根据地建设,一面打游击,一面搞妇女运动,还不是干得红红火火?她决定了,从玄衣开始,从自家奴婢开始。秋收完了,只要收成差不多,搞个扫盲班。
  国人其实很重教育,重识字的人。哪家女孩子识字,到了婆家都要被高看一眼。为了嫁得好,都会有一些人乐意女儿学习。大不了,开女校咯。
  楚氏道:“你得记着,着眼全局,这天下,有男也有女,别只看着一处,那便会偏狭。”
  颜神佑道:“是。”
  楚氏叹道:“这世上呐,也有些个好逸恶劳的人。你给了她们天地,她们也未必肯走出去。不是不肯出力,有些个妇人,丈夫吩咐一声,也是上刀山下油锅,可是呢,就是不肯自己拿主意。心懒!心死了!这才是最难的。我固瞧不想这样的妇人,可这样的人未必会少,让人看着,不争不失,也能儿女绕膝。是坏榜样。”
  颜神佑叹服,可不是么……甭说这会儿,就是她穿来那地儿。也有一群连大妈的年纪都不到的小女人,思想停留在旧社会,女人挤兑起女人来,比男人还狠。
  苦笑一声,颜神佑眼神清明,道:“我又不是为她们活的。”
  楚氏赞同道:“是极,是极。那便去做,记着,不可冒进。你在开头,成了,前路依旧艰难。败了,连后人的路都堵死了,不知要过多少年,才会有人敢再冒头。”
  颜神佑道:“是。”
  楚氏却又话风一转,说起荆州的事儿来了:“真的对河间王那边儿不动心?”
  颜神佑撇撇嘴:“咱又不蠢。”
  楚氏微笑道:“说来听听。”
  颜神佑道:“自己吃得饱饱的,做甚么要为别人火中取栗?我们没他能活,他没我们,呵呵,一个反王。咱家名正言顺,朝廷忠臣,进可攻,退可守。帮了他,就上了他的贼船,再没后路了。我们本是自己做主的,何必给人做奴才?他们那里,不定有多少心腹了,到时候,嘿嘿。”
  楚氏问道:“还有呢。”
  “说穿了。我便嫁了,他能不能成事还两说。成事了,我的下场又是两说。四分之一。自己干,不过成与不成而已,二分之一。”
  楚氏摇头道:“不是这样算的。罢了,不说他们了,反正,主意也定下来了。你难得能得闲,歇息去罢。”
  没等颜神佑告退,颜静姝的侍女来了。见颜神佑也在,怔了一下。楚氏道:“说罢。”
  侍女道:“三娘有些不对。方才,她从厨下回来,做了些馅饼。路上遇着二娘房里的阿何,居然亲自出口讽刺,还以言相激,说阿何只知道吃,不会伺候人。激阿何拿她做的馅饼与二娘吃。”
  楚氏的瞳仁骤然缩小,捶桌道:“这个畜生!”
  颜神佑吓了一跳:“阿婆?”
  楚氏道:“这事你别管,何二女拿东西,你一概不要沾口。从今日起,到我这里用饭,余者滴水也不要喝!”又指侍女,“你去,看她房里药老鼠的砒霜还在不在!若在,还剩多少!”
  侍女一惊,背上全是冷汗,匆匆领了冰去,借着放冰盘的机会,往角落里一走一看,果然少了两包。飞快跑过来汇报。
  楚氏何等精明之人,先是颜静姝非要另拌了砒霜,然后就是让何二女拿吃食给颜神佑!不是她阴谋论,往坏里想颜静姝,而是她不能承担一点让颜神佑涉险的风险。无论是与不是,都得先防着再说!
  颜神佑皱眉道:“不至于吧?”要说矛盾,那肯定是有的,颜神佑也看颜静姝不顺眼。可要说搞死对方,颜神佑也没那么功夫,也不觉得颜静姝有这么个胆子。
  楚氏道:“小心总是没有错的。那个何二女,经此一事,无论是与不是,都不能留了!趁早打发了出去吧。”
  颜神佑心里抹了一把汗,也反应出来了这里面的风险,痛快地答应了。见楚氏面色不愉,又说:“阿婆放心,自打上次事后,家里处处小心的,我们的饮食、身边伺候的人、能进府里的人,都是有数的。除了定下来的,余者一概不沾的。再说了,哪来那么多的毒药呢?单说砒霜吧,药店里进多少、卖多少,卖与何人,都是有数儿的。”
  楚氏道:“我宁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不能让这个家出事。去,叫二郎过来。”这个二郎,说的就是颜肃之了。
  颜神佑问道:“阿婆,事情还没确定,何况劳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