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诗酒趁年华 >

第303部分

诗酒趁年华-第303部分

小说: 诗酒趁年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肃之道:“你这与军师说到一处去了。还有呢?”
  颜神佑道:“请朝廷追赠、予谥,这是必得有的。还有,我在想,既然能换宦官,何不用来换忠烈之遗骸?只是阿娘并不愿意。”
  颜肃之心头一动,问道:“这话怎么说?”
  颜神佑叹道:“阿娘说,人都已经死了,何必为了死人再去死更多的人呢?这些俘虏都是精壮,归了阮贼,只消再与他们一把刀,又能上阵杀忠良了。”
  叶琛与李彦等一齐叹道:“真是贤明妇人也。”
  颜肃之不好意思地清清喉咙道:“先前也是我思虑不周。”
  颜神佑道:“不然阿爹还能怎么样?要咱们接着与那群丧家之犬对着狂吠不成?”丧家之犬四个字,骂人真是刻薄到了骨头里。
  颜肃之敲敲桌子,道:“那便这样罢,换与不换……唔,还是换了吧。夫人深明大义,我等却也不是无情之辈。”
  颜神佑也很是为难,轻声道:“其实……先把俘虏里老弱病残换给他,也是可以的。”她坑起对手来,向来是极没节操,也完全不知道下限在哪里的。
  丁号忍不住笑了:“甚好。”又说不知道阮梅那里的宦官准备得怎么样了。
  颜肃之道:“主意是我出的,只是过于阴毒了些。”
  叶琛道:“也没有那个严重,想临安要用的宦官,二、三百足矣,并不需要太多的。阮贼也不至于蠢到激起众怒的。”
  山璞一直当布景板,此时却又插了一句:“他做没做,有什么关系?只要百姓信他要做,就可以了。”不是还可以造谣诽谤吗?
  叶琛等人齐齐看向颜神佑,目光里带着深深的谴责:你怎么把这么个诚实厚道的人给带得这么刁钻了呢?
  颜神佑忽然觉得很对不起山璞死去的爹娘,自己好像给山璞打开了一扇通往掉节操新世界的大门……
  只有颜肃之一撇嘴,大大咧咧地说:“我就知道你小子蔫坏蔫坏的。”在叶琛谴责的目光下,颜肃之很想再翻一个白眼。
  李彦截口道:“那此事便这么定了罢?”向颜神佑使了一个眼色,准备跟她私聊,建议她将姜氏的话传上一传,好跟临安那边做一个对比。颜神佑收到信号,缓缓眨了一下眼睛,表示知道了。
  且不说李彦与颜神佑密谋,那边颜肃之将叶琛特意给留了下来解释:“别逗了,哪家十几岁的小王八蛋在娘爹舅舅被人一勺烩了、自己还带着个拖油瓶的妹妹的时候,能当时报仇的?出手那叫一个狠,以为别人都看不出来吗?”
  叶琛苦笑道:“明公说的是。”
  颜肃之特别诚恳地道:“我从来不说谎的。”
  叶琛心说,得了吧,看你闺女跟你女婿那样儿,谁信啊?肯定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不过他不是唐仪,不会当面拆穿颜肃之,只是哼哼哈哈地答应了。搞得颜肃之十分之郁闷,再三强调:“我真的不是坏人。”
  ————————————————————————————————
  颜神佑这边,跟李彦串通完毕,再跟她舅舅串通好了哄她外婆。其次是清点一下战俘,把质量次的先拿去换给阮梅,反正宦官也是残疾,这些人也……(她做买卖好像还是挺公平的
  岂料她在这里坑人,那一边,阮梅也想坑她。阮梅现在渐渐接受了一个事实:马上打天下,真的不能马上治天下。所以姜老郡守死了,他也没把人家尸首拿去喂狗,相反,他还捏着鼻子一人一口薄棺,给装了一埋,居然还给立了碑。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那么美妙了。
  受到了“交换战俘”的启发,阮中二的中二病又发了,突发奇想地写信问虞堃:太监你都肯换了,那你爹、你爷爷的尸首,哦,还有你们那里好些人的亲戚什么的,要不要换?
  虞堃自然是乐意的。那些献城的人,他不想要,但是亲爹亲爷爷的尸首,那是必须要的!他是真没想到阮梅会这么贱呐!拿人家长辈的尸体来威胁。可要不换,他就枉为人子了。
  于是虞堃明知道这是敲诈,明知道这事儿得磨牙,明知道答应了就表示他连姜氏一介妇人都不如,他还是得应了下来。他毕竟,没有阮梅那么无赖。以颜肃之的中二,颜启的坟被刨了,他还得做个样子,何况虞堃要做天下的表率?
  于是虞堃说:换,你要啥?兵吗?
  阮梅说:不,要你家丞相他闺女,她来迎,我就把棺材挖出来,让你们那边儿人的亲戚抬着棺材去交给你。不然,我还挖你爹的棺材,不过呢,挖出来会怎么样,我就不能保证了。
  虞堃:阮梅我氧化钙你大爷!


☆、234·混乱的临安

  虞堃快要被阮梅给逼疯了,心里咒了一万八千遍:颜寿怎么就没弄死你这个王八蛋呢?你脑子有病吧你?正常人谁特么不要脸会提这种要求啊啊啊啊啊!
  你要以为阮梅就是个纯粹的精神病、出这种没天理的损贱、正常人都不会答应这种蠢条件;那你就错了。可以说;他这一手棋下的;比岳茂不知道高明多少倍。无论最后决定如何,换是不换;都免不了君臣离心。这一招;究其本质;跟山璞自骂一样;是无敌贱招。
  摆明了就是说:我就是贱,我就是不讲道义,就是要刨你家祖坟,你能怎么样?我挖了坑;你跳也得跳,不跳也得跳。
  人至贱则无敌呀!
  别说;这他这条件一开,真是不能让人不心动。君子不会心动,却会痛苦。道德标准没到君子,但是也不是小人的人,这个时候跟小人的选择都会差不多。不只是虞堃,差点跳起来。阮梅的手里,还有整个京城上层名流当人质。没错,杀了很多,糟蹋了很多,但!是!那不还是有没死的吗?你们要是不要呢?
  留着恶心,也没多大用——就算有本事,现在也不肯跟他配合了。现在再杀,又开始担心起舆论来了。人呢,没钱的时候可以拿节操卖钱,等有了钱吧,又想装自己有节操。阮梅如今,也有一点这么样的心理。哪怕他没有,陆桥也已经体会到了。
  现在好了,阮梅脑洞大开想到了这么个主意,陆桥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真是个一举数得的好办法!一般的贱人想不出来!至少陆桥,他好歹自诩是个读书人,他就想不到这么“妙”的主意!
  事实上,阮梅贱招一出,整个南面朝廷都傻了,颜肃之这一头也傻了!阮梅出了贱招,大家还不能把他怎么样。他跟水货们还不一样,水货们的一切,都是虞喆给的,自己没有一点根基,想抽就抽,大家只要摆个姿态施个压,虞喆就得妥协。可到了阮梅这里,他不在体系内,不受你们的管。想抽他?只有战场见真章!
  阮梅的用兵水平……全天下就没一个人敢说“我能打赢阮梅”的。
  虞堃把阮梅家十八代祖宗都问候完了,捧着阮梅的“国书”开始发呆。理智告诉他,这是个坑,不要跳!阮梅肯定没什么好心,他肯定有阴谋,最轻也是弄来恶心自己,离间君臣,重的就不好说了,要赶紧狠狠地拒绝他!要义正辞严地驳斥他!
  可是从情感上来说,这个年头,谁能说不在乎自己家的祖坟呢?虞堃就算不去考虑其他的人质,他也得考虑自己亲爹的尸首不是?当儿子的,尤其是当皇帝的,能说置先帝的首身不理?
  虞堃整个人都不好了,急忙召大长公主过来商议。
  这个时候,召大长公主过来已经晚了!基本上,阮梅的信使这一路没干别的,就宣传了这么一个交易条件。整个临安都已经知道了,消息也飞快地往昂州那里传递过去。南部四州一京,陷入了一种莫名的不知所措里。
  别说跟颜家关系不咋地的人了,就算是大长公主,一想到她爹她兄弟,就心疼得想撞墙。可拿人家闺女去换这个话,她实在是说不出口,只好闭门不出。以她家庭妇女的智商,也能看出来这里面不对。可她跟虞堃一样,一想到亲爹的尸首,就完全没有办法直截了当地拒绝。
  姑侄两个面面相觑,还是大长公主说:“要是有个聪明人能给个办法就好啦。三郎,你可别先这么答应了啊!这不厚道。”她也没办法亲口说出来不要爹。
  再聪明的人,也得有一个取舍。因为素行不良,没有人怀疑阮梅会干缺德事儿。反正就是虞、颜里面选一个做牺牲,支持哪一个,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站队了。纵然许多人这么个政治敏感度,预估出十年二十年后,必然有一个选择,可没人愿意在这个时候选!虞喆再混账,虞堃现在看来还是好的。哪怕大势所趋,也不能明晃晃地站队太早。
  至于有亲人在北方的,心情就复杂得多了。凭良心说,这事儿是不太应该答应的。但是,大家跟颜家又没太深的交情,而骨肉至亲还陷于贼手,不知道受什么样的折磨。想想都心疼!
  就这样,阮梅一手贱招,将颜神佑又给拎出来挂墙头上去了。
  亏得这天下虽然有很从庸人与小人,却也不乏君子。程妙源在荆州听到了消息之后,登时急火攻心,差点被气成瘫痪,醒了之后就哆哆嗦嗦写了个奏章,派他儿子连夜给送到临安。
  出了这种事儿,连蒋廷尉这样的颜派只敢说:“阮贼反复小人,岂会守信?臣恐陛下两处皆不得,悔之晚矣!”
  程妙源却是实实在在地指责:您老想什么呢?跟贼人妥协,让功臣寒心,你这样干了,就不堪为人君了呀!因为是给虞堃看的,所以后面还加了一句,你已经坑了人家一回了,还要再坑另一回吗?您当功臣是什么?当士人之女是什么?那是功臣之后啊!你能当奴婢似的送出去吗?想什么呢?
  可这个事儿吧,搁了谁,谁能痛快地拒绝呢?那是祖坟啊!以楚氏一系对颜启之不满,水货刨了颜启的坟,他们还要誓死掐死水货。何况虞堃对亲爹还没那么大的意思呢?
  更有一等有亲朋好友在沦陷区的,恨不得颜神佑大义凛然地站出来说:为了救你们那些误国害民的亲戚,我愿意牺牲。
  只是这些人心里明白,这事儿,不是虞堃说了算的。哪怕是虞堃,也得看看颜家的章程。至于想不想颜家屈服呢?那就是人心隔肚皮了。
  颜孝之直接称病,却在家里接待了唐仪、蒋廷尉等人。
  唐仪旗帜鲜明地表示:“绝没有答应的道理。”那虽然是他舅家,颜肃之在他心里的份量也不低。作为一个中二病,他还有一种担心:这特么要是把丫头害了,他却今天丢一根大棒骨、明天扔一根骷髅头,后天再跟你要颜肃之的脑袋,说虞堃他亲妈的坟还在他手里。虞堃岂不是要被他治得死死的了?
  蒋廷尉却又说出一番话来,他问颜孝之:“尚书令可知户婚承嗣之法?”
  颜孝之开始还迷糊着,慢慢地悟道:“老翁是说?”
  唐仪不耐烦地问道:“什么意思?”
  颜孝之态度却很好,眼睛很亮地道:“有人心向往之,却非想等我家自己认栽,自然就有人不愿意那些乱人回来。这些人,你还不知道么?外头光鲜,内里污秽的可也不少。譬如有一家,哥哥陷于贼手,弟弟逃了出来,到了临安,朝廷许他袭爵了……”
  唐仪大笑:“那可就不想让他哥哥回来啦!”
  这只是其中一例,每逢乱时,这种家庭伦理剧就会演得特别狗血。什么前妻后妻,前妻之子后妻之子,嫡出庶出,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
  颜孝之略略放了一下心。
  蒋廷尉却担心地问道:“不知小李将军是何计较?”他问的是李今。
  唐仪也目不转睛地盯着颜孝之,颜孝之:“小女正在与他谈。”
  一听说颜希真在跟李今谈判,蒋廷尉就打了个哆嗦。原本在京城的时候,颜希真还是挺标准的一个淑女的。现在看来,颜希真虽然还达不到颜神佑的变态程度,可是“不中亦不远矣”。竟跟颜神佑是个同类!真不知道是不是老颜家的祖坟埋错了地方,儿孙一个比一个怪!
  唐仪道:“那便好。这临安,我也不想呆了,咱们走罢,随他去死!我接我阿娘,咱们便回昂州去。”
  蒋廷尉诧异道:“要走?大长公主乐意么?我们走了,将朝廷丢给谁?又将置圣上于何去?”
  唐仪看着不着调儿,毕竟是这个圈子里长大的,一声冷笑道:“还没看出来呐?这是在死拖着呐!说答应了呢,不好意思。不答应呢,心里又不甘!这是在等着昂州那里发话呢!呵呵……”
  这事儿,谁先开口,谁就输了。颜肃之难道要旗帜鲜明地说“我管你爹是不是曝尸荒野”?就像虞堃但凡智商及格,就不会推出功臣去死一样一样的。不过,在唐仪看来,他这个表弟,现在智商已经不及格了!不在第一时间反驳,那就是不及格!
  颜孝之默。
  唐仪指着他的鼻子道:“你是长子,从小什么都显得比他好,出仕也早他许多,你父母也更重视你。现在却不如颜二。你知道你缺了点儿什么么?你敢不敢有点决断?你不没有,那宫里坐着的,也没有!都不是痛快人!活该!”
  颜孝之被他骂得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他就是这么个脾气了,楚氏看重他,却也留下了一个后遗症:他习惯了听从。
  蒋廷尉素知唐仪无礼,也不挑剔他的礼仪了,却对他说的话颇为赞同。略一寻思,道:“还是先问一下昂州那里吧。走,也不能全走了。临安难道要留给那些人不成?”
  三人商议了一回,唐仪勉强同意留下。说话间,颜希真拎着丈夫回娘家来了。
  颜孝之眼角一跳,觉得女儿跟侄女是越发的像了。
  唐仪却很开心,觉得这样的颜希真是越来越顺眼了,笑嘻嘻地道:“哟~小两口儿一道来了呀?”
  颜希真笑得阳光灿烂的:“是呀。唐叔父好。”
  李今却是一脸便秘地跟着打了个招呼。不用说,被太座给强力镇压了。李今对虞堃的表现,说不失望是假的。他忠心得近乎于愚,却也不是不明白道理。如果颜神佑只是个普通女孩子,这个……朝廷逼急了的时候,拿公主和亲也不是没有过。可颜神佑还有另一重身份,人家刚立了大功的。这一条好像被人忘了似的。这样作践功臣,是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