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诗酒趁年华 >

第361部分

诗酒趁年华-第361部分

小说: 诗酒趁年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白看得眼角直抽抽,心说,你这个王八蛋!
  骂完了,还得跟阿胡简单碰个头,一人一边儿,跟陆弧血拼。
  陆弧也是当世的名将,济阳王的地盘有一半儿是他打下来的,另一半儿是五王造反的家底子。见这情势,也只得拼上一拼了。阮梅的士卒饿着,陆孤的部下也好不到哪里去。倒是霍白这里,人人吃得挺好。力气也足,自北上就没打过败仗,士气正旺。
  两处硬碰硬撞到了一起,火花四射。
  霍白对付骑兵冲锋,与颜神佑的办法还不一样。颜神佑是用远程打击兼以地雷等埋伏,霍白就简单直接得多,他的军中特色的是长枪阵。这也是在战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长枪阵的枪长丈八,骑兵冲得太猛,就要成烤串。骑兵的速度一旦降了下来,威力便骤减。
  接下来就是肉搏战了。
  楚源与陆弧是老冤家了,并不敢轻视陆弧的右翼,陆弧的习惯,会在两翼也埋伏精兵,一不小心,就落他套里了。楚源勒兵,并不令急进。那一厢,阿胡因为与山璞关系不错,倒是学会了些山民的战阵。由山林转入平原,只要士卒之间有默契,也依然有效。
  霍白的作风更加的简单又鲜明,就是一直地冲。破了陆弧的速度之后,他倒发起冲锋来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楚攸在南岸看到友军占了优势,这才下令渡河。李长史叹道:“过渡有些晚了。”
  楚攸道:“不晚,不晚。陆弧也是当世名将了,这一仗,他们三个不出点血是打不下来了。到时候他们兵马受损,纵然胜了,再要北伐,就更需借我之力了。”
  一面说,一面也过河去。过河之后,楚攸并不从霍白身后杀出,他们俩也没这个默契。霍白的后队都停下来转身,警惕地看着他。楚攸微一哂,命令部队往楚源那里去,自楚源的背后绕个弧形杀出,取陆弧的后队。
  雍州兵逸待劳,突入战场。陆弧却又不慌不忙,纵使有些心焦,觉得兵力已经不够用的,还是抽出了预备队,去跟雍州兵厮杀。
  正打着,刮风了!
  这会儿正是春天,特么刮的是东南风!周兵顺风,越打越顺,陆弧却苦不堪言。时间越来越晚,风就越来越大,大风吹起地上的尘土砂石,陆弧这边的人连眼都快要睁不开了。
  更要命的是,不知道怎么的,陆弧的大旗还被吹倒了!霍白远远望见了,忙命人放话:“陆弧死了!”
  北兵大乱,霍白等人趁机掩杀,陆弧不得不收束残部,一气往北,逃回了济阳王的京城里去了。
  因为风刮得大,天又黑了,霍白即收拢了士卒,不令再追,以防走失。又命整队、扎营、安置伤员、打扫战场,再清点陆弧没来得及带走的粮草辎重。一直纷扰到了下半夜,才算安顿下来。
  霍白又与楚氏兄弟、阿胡等人开了个碰头会,霍白当面自是与三人道了辛苦。约定明天休息,休息好了再开会讨论下一步。
  阿胡留了个心眼儿,走了两步又回来了,对霍白道:“霍郎,楚雍州不地道。”
  霍白冷笑道:“不然为什么非要叫卫尉过来呢?就因为这地方他熟?他再熟熟得过雍州十数年的经营么?他们兄弟还不合呢。”就为了万一发生什么楚攸不配合的事情,一旦有功劳,让楚源领着,于整个楚氏的利益无损。晾着楚攸,让他难受!
  阿胡心说,你有数就行了。告辞而去。
  那一厢,兄弟二人也有一点分歧。楚源还想挽救一下他哥,跟楚攸道:“大郎今日骑墙观望,真真羞煞人也。”
  楚攸面上一黑:“二郎这是说的什么话?!”
  楚源道:“你知我知,旁人也未必不知。我劝大郎一句,下面没什么仗好打了,还是认真出些力的好。”
  楚攸道:“你懂个甚?我楚氏数百年不倒,前朝更不曾被昏君清算,不是因为手上有兵。将这些兵耗完了,就是砧板上的鱼肉啦!别看你那个陛下看着是对咱们不错,可他们心里呀,是想拆了坞堡,让我们俯首的。”
  楚源道:“君臣名份已定,俯首难道不是应该?”
  楚攸道:“称臣与称臣也有不同的!”
  楚源血槽已空,无力地挥挥爪子:“大郎好自为之吧。”
  第二天,楚攸过来开会,经过了霍白等人的营盘,发现他们战损不小,越发觉得自己旁观之后雷霆一击是明智之举。盘算着要主动挺身而出,争做下面战争的先锋。
  颜肃之的诏命已到,楚攸看到这个命令,就知道机会来了。他太清楚这些旧族的尿性了,有了这样的赏格,济阳王快要被打包快速过来了。济阳王一方,人心已散,兵无战心。此时不拣便宜,更待何时?
  岂料霍白头一句话却是:“各部且自休养,不须着急北上。”他与颜神佑打的是同一个主意,让你的兵回去,吃没得吃,穿没得穿,耗也耗死你。就算耗不死,也能等到“识时务”的人发觉事情不好,拿你换赏格。
  哪怕没人出场济阳王,也足以让他们内部人心更加浮动,减少进攻的难度。
  楚攸:……MD!
  ————————————————————————————————
  同样想骂娘的还有常恢。
  常恢与李今对峙,心里是相当惬意的。李今用兵,中规中矩,大败没有,却时常吃常恢的小亏。常恢很有那么一点点猫戏鼠的意思的,逗着李今,看他暴跳如雷,真是不错的娱乐活动。
  直到阮梅吃了个败仗,常恢不得不跟着移防,将大片的领土让了出来。现在更好,连粮草都有些供应不上了,常恢向陆桥那里发了催促粮草的公文之后,紧接着就收到了阮梅战败的消息。
  常恢:……这事儿有点邪门儿啊!
  确实挺邪门儿的,说起来,己方都是名将,对方的名气还没那么大呢。如果说败给郁陶,心理上还会好受一点。败给这群奇形怪状的家伙,真是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常恢正想着下一步要怎么办呢。在他看来,跟阮梅会师有点不划算——陈国胜下的地盘太少了,再退,就没有了。不如他钉在这里,好让周兵有所顾忌,也能牵制李今部,减轻阮梅的压力。
  可粮草,是真的不够了。
  常恢正在想办法的时候,斥候来报,东面发现了敌军。根据旗帜判断,极有可能是山璞那个野人。
  常恢估计了一下自己的兵力,再估计一下山璞和李今的兵力,很想蹲地抱头。定一定神,常恢下令部队集结,主动迎击山璞。就算要逃,也要先让山璞败上一阵,然后才能从容撤退。
  山璞的先头部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常恢遭遇的。
  一方是仓促应战,一方远来疲惫,打起来略有些不够用力。对面李今却抓住了战机,下令渡河。他接到颜神佑的军令,早便准备起这件事情来了。楼船看来是指望不上了,征集些民船倒是可以的。常恢军正被山璞牵制,方便他渡河。
  先头部队上了岸,才发现情况有些不大妙,常恢的部队是开始撤防了,可地上是各种陷阱。李今只得组织人员先清陷阱,从南岸运了些巨木,一路推着滚过去。压倒各种竹签木刺,再命士卒掘沙土填坑。
  等他上岸,常恢已经跟山璞交过一次手,打了个平手,跑了。
  山璞与李今碰了头,两人感慨万千。李今看着身后那乱七八糟的河滩,山璞看着常恢从容烧掉的粮草,难兄难弟两个相顾无言。
  林焕处理完扎营的事情,过来汇报,才打破了这种平静。山璞向李今介绍了一下情况,笑道:“常恢跑了,该头疼的不是我们,阮梅得为他们的粮草愁死。”
  李今手中的马鞭恨恨地敲在战靴的靴筒上:“他可千万别愁死才好!我等着亲手砍下他的首级呢。”
  山璞:……兄弟,天亮了!你醒醒!我老婆说这个话我信,你说这个话,我真是没办法相信啊。
  好在李今说完这一句话之后并没有再引申扩充,反问起颜神佑下面的计划来了。他原就不是主将,现在又面临着大决战,自然是听主帅的命令了。山璞道:“公主的意思,等上一等,待敌乏粮,人心浮动再行进攻。”
  李今为难道:“那要等多久?我们这是里的粮草,怕也不大宽裕罢?”
  山璞道:“等不太久啦,只要大将军北上了,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便可进兵。”
  李今道:“我并不是不知天高地厚之辈,也知道决战是艰难的。既然公主要合兵,我便与你同去,面见公主。真不能再拖了。北方的冬天,能冻得死人!伪朝京城,也是高城深堑的,存粮再少,省着些,支个一年半载总是成的。到时候寒冬腊月的,这么些个人,在人家城底下冻着。手指头都能冻掉呢。”
  山璞有点惊讶:“我也常听人说北方是真的冷,但是……有这么严重么?”
  李今无力地闭上眼睛点点头:“先祖曾战冀州,家里老仆曾随军征战,晓得这里的事情。手能冻成两个粗,刀枪都要握不紧,如何攻城?啊!说到攻城,怕还得再多造些长梯、撞车。”
  山璞道:“那些叶相已经在做了,还有撞门的巨木。”
  李今道:“还是,到了冬天,土都冻硬了,没法儿挖。连营寨都立不稳。还是得早早过去。”
  山璞听他说得有理,忙道:“你我各整肃队伍,将伤兵运往南岸去安置,速往土城,快些进兵。”
  李今道:“我就是这么说来的。”
  两连襟收拾善后,一路结伴扫荡。山璞西进的时候,是沿河走的。这回就不再沿河回了,而是往北再往东,所过之处遇城即下。让两人惊奇的是,路上遇到的十几座城池,倒有一半儿是望风而降的。山璞唯恐有诈,召了降官来问。降官一脸的晦气,说的自然是向慕王化。
  这话连山璞和李今这样的老实孩子都不信,一脸的鄙视。降官只得哭丧着脸道:“大将军都败了,我们还守的什么呀?!没指望了。”
  连襟两个一愣,大将军败了?不能够啊!慢半拍才想起来,这是伪朝的大将军、刚刚被他们揍过的常恢。
  两人的底气渐渐地足了起来。李今更建议:“遇有不降之城,可试一试攻城的家什,待围伪朝都城的时候,也好有经验。”
  山璞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两人一路上试过了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包括巨木撞城门、伪装败兵诈开城门、夜里扔个钩爪爬墙头……越玩越上瘾。让两人没有料到的是,最后却险些被一个小人物一锅端了。
  此时已经进入了夏季,五月天儿,热得厉害,前面又有一小城,看起来颇为整齐。大军离城还有二十里,便有个文士奉了县令之命前来请降。这样的事情之前遇到的实在太多,两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率军到城下驻扎了,再检查一回当地守军,发现人数也是比较少的,也就比较放心了。
  当地县令又在县衙设宴,请三老作陪。山璞与李今不给县令的面子,也得向三老卖个好儿。一同去了。
  没想到这县令却是设了个鸿门宴,酒吃到一半时,县令摔杯为号,隔壁冲出来好些个武士。幸亏两人来赴宴,无人敢让他们解剑,两人又带了些侍卫。当时便反击,一套乱打,县令被山璞斫去一臂,又被李今踹翻在地。
  李今就不明白了:“你这是为了什么?我见你治境有方,还要举荐你继续为官呢!”
  县令啐了他一口道:“我本贫家子,受圣上知遇之恩,授以一县之令长,怎么能就降了尔等?自圣上来后,旧族不得高高在上,以势凌人。庶人有才,得以为官。不似尔等,生便有锦绣前程,只管作践百姓。”
  李今惊呆了!“爹娘祖宗争气也不行啊?!谁TM作践百姓啦?”
  县令:“哈。”道不同,不相为谋。哈完他就晕了,失血过多么。
  连襟俩面面相觑,山璞的书呆情节又冒头了:“不意伪朝竟也有忠贞之士。只可惜这份忠义用错了地方啊。”
  李今问道:“那怎么办?”
  山璞眨眨眼:“还能怎么办啊?杀了呗。杀完厚葬得了。”
  李今:……
  ————————————————————————————————
  除此之外,一行倒还太平。到了土城,与颜神佑会合,发现颜渊之也回来了。这些人的经历都大同小异,遇到的无非两种:战、降。战的就是个死,降的倒是还能活命。
  颜渊之倒是被个投降他的人气得够呛,正跟颜神佑抱怨:“世上怎么会有这种人呢?”
  原来颜渊之是遇着一个捆了上峰来做投名状的,这个对于大周来说,是件好事。让颜渊之生气的是,这位当初是个快要饿死的货,上峰见他可怜,收留了他,给他教导,见他会做事,就倚作心腹。副手出卖长官,这没问题,但是出卖恩人,那就是人品太低劣了。
  颜神佑道:“您要瞧不惯他,乱棍打出去就是了,何必生这个气呢?”
  颜渊之道:“我想杀了他。”说这个话的时候,他的表情是相当严肃的,只要颜神佑一点头,吴王就能去砍人脑袋了。
  颜神佑道:“杀他做什么?这种人活着受唾弃、不得翻身,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呢。”
  颜渊之郁闷地道:“憋屈!”
  颜神佑但笑不语。
  颜渊之道:“你说,我记下他了,等日后再算他的旧账,好不好?”
  颜神佑道:“您随意。”
  颜渊之才重又欢喜起来。等山璞与李今到了,见这位叔丈人,说了一路的经历。颜渊之又叹那谋刺的县令忠肝义胆,可惜大家立场不同。
  颜神佑:“好啦,人也齐了,该进兵啦。”
  李今喜道:“我也这般说来。”
  山璞补充道:“兴义侯恐在城下耽搁太久,拖到冬天,于我军不利。”
  颜神佑道:“这还真是的,再等几日,攻城的器械到了,就拔营。趁这几日,都好好休整。下面,会是一场硬仗。”
  李今瞅瞅颜神佑,心说,放心,你运气一向好得很奇怪来的,我倒不担心最后会输。
  不担心会输的姐夫安心去休整队伍了,颜神佑却在第二天接到了一个不大好的消息——新占之地,果然有人不服。
  要说事情还是因她而起,她拆了方三的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