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农家乐(wan) >

第112部分

重生农家乐(wan)-第112部分

小说: 重生农家乐(wan)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秀瑶笑了笑,虽然也不小,可终归不如成年男人呀,而且她还会长大呢。

孙郎中讥讽地哼一声,“没办法,你们自己做的孽。”对于那些人不听他的话,他向来深恶痛绝的,砸他的招牌么!哼,要不是看在人家的面子上,他才不管呢。

秀瑶去看了看大哥,他一直在睡着,手臂都包起来,她也不知道如何。她守了大哥一晚上,半夜麻沸散药效过了,秦业疼得醒过来,秀瑶上前看他。

“大哥,孙爷爷给你动手术了,很快就好的。”

秦业笑笑,以为这动手术是孙郎中说的,也就不去想,他试了试,那手虽然疼,却比以前好多了,喜道:“果然好得多。”就算只有十岁孩童的力道也比残了好。

秀瑶去给他倒水,又陪他说了一会话,之后夏天无来送药让他喝。

第二日一天喝了四次药,哭得秦业都直掉泪,夜里孙郎中检查了一下,说他身体棒,恢复得很好,过两天就可以回家,好好将养就行。之后孙郎中又给他开了药,自然药钱又从那一百里出。

秀瑶都怀疑他是不是为了帮自己,否则要说他财迷,可他到现在一分银子也没拿到呢,反而净帮他们的忙。秀瑶忍不住道谢,“孙爷爷,你帮了我们太多忙,真是谢谢你,否则我大哥的手臂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

孙郎中突然问她,“齐风那小子,最近你见过他没?”

怎么突然说到齐风?秀瑶摇摇头,“没呢,不过他让泰安州的林大叔给我送过树苗,我还欠他们钱呢。”

孙郎中忍不住笑起来,“小小年纪,四处欠钱。”

秀瑶不好意思地笑笑,“虱子多了不愁咬。”

“齐风是个好小子。”孙郎中后面似乎还有话,却没有说。

秀瑶点点头,“是呢,虽然有时候挺吓人,不过,我觉得他人很好。”

孙郎中却不以为意,“他不吓人,早就被人害死了。”一副要给秀瑶讲八卦的样子,这时候小医僮来叫他,好多病人排队呢。

孙郎中烦躁地埋怨:“真是不让人消停,一个个明明没什么病,整天怕得要死,哼,烦死了。”说着又对秀瑶道:“行啦,你们把药扛回去,还跟以前那样吃药,三个月包好,这次若是再伤了,那就等死吧,别来找我哭鼻子。”

听他说得严厉吓人,秀瑶和秦业赶紧恭恭敬敬地答应了。

孙郎中就走了。

秀瑶看那药果然是好多足足有一篓子呢,对秦业笑道:“大哥,你可辛苦了。”

秦业道,“咱们不但欠了一百两,还欠了好大的人情呢。”

秀瑶看他也没有愁绪满怀的样子,倒是也欢喜,她可不喜欢大哥一副低沉失落的样子,那样就太纠结了。

临行前夕秀瑶把东西收拾好,旧衣服他们就穿回去,那只钱袋她托夏天无还给孙郎中,另外她算着明儿又是柳升来的日子,所以决定去王老大那里看看,能不能跟二哥碰上。否则租车回家,起码得四五十文,可能还不够,得六七十文呢。

这里的路费太贵了!

****

翌日一大早秦业的胳膊吊着,秀瑶背着一篓子药,两人去王老大那里。看他们来,王老大请他们吃面,“这次可别推辞了,你帮我们介绍的,我们省了不少钱呢,可太感谢了。”

秀瑶笑道:“成,那就多谢王大叔了。”

“你等会儿,面差不多的时候,你哥哥就该来了,他怕耽误我们生意,每次都挺早就出来的。”

他给秀瑶做了一碗排骨面,给秦业一小盆猪排面,又放了一大块五花肉。

等两人畅畅快快地吃完,柳升恰好推着小推车送面过来,看到他们俩,笑道:“你姥爷还说要我去问问,什么时候接你们呢。”

秀瑶过去给他帮忙,“哥,我都算着日子呢。”

柳升将面卸下,去里面和王老大算了钱——他们几家合伙,一家买一次,然后分面,这样就不必各家每次都拿钱。

柳升照旧把钱给秀瑶一串,秀瑶和秦业住在医馆这些天,柳升来送了三趟面,秀瑶也赚了三百钱。四人告别了王老大几人,柳升把药篓子放在小推车上,一起去码头。

码头在城外两里不到的地方,几个人一刻钟就到了,柳升解了缆绳,让秀瑶和秦业上船坐好。为了避免难过的气氛,秦业没有说自己手臂的真实情况,只说好了,而秀瑶也默契地不提。

三人有说有笑,而大清河跟别的河不同,它自东向西流,所以他们驾船往西去反而是顺流而下,比柳升来的时候还快,比他们赶驴车更快。

每到一个河边的村落,他就开始敲梆子,三长一短,很快就有人送粮食出来让他带回去推磨。也有人早就等在河边,甚至有外村人将麦子放在这里托人交付。各家的麻袋都做了标记,里面也有面袋子,到时候直接将面装进去,再装进麻袋里就好。柳家磨坊做事细心,从来没弄混过,大家也不用担心。其实这里面还有个敲门,只要是一样成色的麦子,老柳头让人放在一起推,到时候再按照出面粉的斤两给他们装面就好。

他开磨坊多年,这麦子如何,出来的面粉是白是黑是甜一点还是不甜,他一咬就知道,所以一点差错就不会出的。

到了磨坊的时候,又是一船麦子运回来,柳家磨坊的生意,红火得很。

老柳头等人都在磨坊里忙活,秀瑶一来,老柳头自然就将活儿交给别人,他们夸秀瑶去了趟县城谈了生意回来,还关切秦业的胳膊,就让他休息,不许他沾手帮忙,还让柳飞专门看着他。

老柳头领秀瑶去看秧的地瓜,“丫头,你不知道呢,前几天秧地瓜,我们晚上都挑着灯笼忙活呢,今天才都秧上呢,小飞去你家看了,你爹他们把地瓜也都秧上了,你不用担心。”

秀瑶自然不担心,没有她的话家里也照样要干活吃饭的,她笑道:“姥爷,我还想跟你商量呢,到时候咱们卖猪,你打算怎么卖?”

老柳头嗨嗨笑:“当然是杀猪卖呀,猪肉那么贵。”

“姥爷,咱们杀猪卖,多少人卖?”

老柳头就开始数落,数了四五个人,看秀瑶笑,又数落,连孙大成家都数上了,十来个人。他乐道:“咱们一家子都卖猪肉,保管赚钱。”

“姥爷,咱们自己杀猪,再怎么卖,累死累活,也就是在这里卖。要是咱们把猪卖给不同的村,不同的地方,那么咱们就能卖去好多地方呢。”在这个时代,客流量这么小,做零售哪里有做批发赚?她已经打探过的,现在活猪下乡收的一般是十三四文一斤,价格略有浮动,收猪的人去宰猪然后卖。乡下平日里卖猪的人少,一般都要等到过年,所以收猪的人平日收不到什么猪,平日里猪肉自然也就贵。可年底一般物价都要涨,所以猪肉也便宜不下来。不过货源却又充足得很。

秀瑶只要把猪喂得好一点能够提早出栏,那她平日就可以大赚一笔,“姥爷,咱让那些杀猪的人都来咱家拉猪,让他们再卖出去,咱多赚钱还省事呢。”

老柳头脑子也转过来笑道:“我刚想着猪肉赚钱了,没想到这茬。还是你这个孩子脑瓜灵巧。”

一老一少开心地数算着养猪赚多少钱,然后去那边看猪大棚,老柳头要干什么事,那是豁出去的干,一点不像他表面那么温吞吞的。

这些日子来,他改造磨坊、秧地瓜、建猪大棚,那可是一口气不停的,既有效率又有质量,那猪大棚,看着就气派。除了猪圈里的二十几头猪,还有两头母猪,刚下了猪仔,小猪们哼哼唧唧的挤在一起热闹。猪圈里面圈坑上铺着石板,圈沿上铺着干净的麦糠草,定期打扫,那就是圈肥,所以里面很干净。

猪大棚墙外的那些蔬菜也早就种上了,如今正是小苗芽的时候,茁壮成长,等再过个月起了势,蔓子就会爬上圈墙,沿着柱子攀在顶上,给猪猪们搭成一座天然的夏日凉棚。

秀瑶不得不佩服姥爷的行动力,如果自己家爷爷能有姥爷一半的开明就好了,有时候说性格决定命运,也确实如此的,她心生感慨道:“姥爷,你动作真快。”

她又盘算了一下,“这得花不少钱吧。”

老柳头混不在意地笑着:“花了再赚呗,再说了,如今咱们磨坊,赚钱也不少呢。自从你说了做买进卖出的买卖,赚头更大,以前我咋没想到呢,总怕买了砸在手里,钱被套住,现在有本县和邻县那些铺子要,咱买的粮食很快就卖出去,我是一点都不用担心。”

两人说着,这时候柳五推着猪食桶来喂猪,自从老柳头买了他那几亩地,柳五就帮老柳家干活了。起地瓜垄、秧地瓜、盖猪圈、抓猪、喂猪,他都来帮忙。虽然不是主力,却也能搭把手。

不过老柳头也不亏待他,一个月给他一百个钱,那是柳五意料之外的钱,毕竟当初自己老子娘死没有钱下葬,是求着卖了几亩薄地,老柳头多给了钱的。他也没推辞把钱收下,只是每日只要有空就来帮忙,什么活都抢着干,又不多说话,人老实得很。

这么多猪,吃得自然多,一天要喂好几回,否则不能上膘,就不可能早点出栏。这是秀瑶跟老柳头说的,而且为了早点出栏,尽量的不要散养,就让它们在圈里吃睡就好。反正这个时代的饲料都是绿色的,不存在什么注水猪肉瘦肉精的,上了膘只好不坏。

秦业闲不住,也过来看猪圈,他道:“姥爷,我这手没事,我就留下来喂猪吧。”

老柳头严肃地看着他,“我当然是要让你住下的,不过喂猪还是先省了,你的手不能再大意。你先跟着你姥娘,让你姥娘看着你,闲不住就给她打打下手,拿个碗烧个火,带着小正玩玩也行,不用干什么活。等手好了,干多少都由着你呢。”

秦业知道自己让他们担心了,但是事已至此,再难过也没用,他也想开了,“姥爷,我知道了,我会注意的,再也不敢的。”

老柳头又问他,“大业,你爹也没让你干沉活,挖圈犁地刨坑都不用你,你说你咋把手弄坏的。”

秦业忙道:“我,我也不知道,可能就是不注意。”他怎么能说出实话来呢?秀瑶帮着大哥,“姥爷,已经这样了,你怪我大哥也没用呢。”

老柳头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也不是怪你大哥,我是告诉你们,就算咱们再穷,再急,身体是第一位的。没有了身体这个本钱,你什么都赚不出来的。宁愿一时闲着什么都不做,把病养好了也不能逞强,怕人家说自己懒就去干活,再伤了身子。”

秦业肃容,正经道:“姥爷,我记住了。”

老柳头点点头:“那就好,你去家里吧,别在磨坊,磨坊人多事多,你忍不住就忘了。”

秦业只好收拾一下回姥娘家,让姥娘盯着他,免得姥爷不放心再有个什么意外。

165“恶霸”挡路

如今秦扬学习认真;任先生对他要求也高,每天课业很重;除了背书讲书还得习字;一天那练字纸就得十来页;累得睡着了小手还捏着纸;嘴里还嘟嘟囔囔地背诵。

秀瑶觉得他辛苦挺心疼的,就安慰他,“小羊儿累的话就跟先生说,你年纪还小,先生也不会虐待你的。”

秦扬摇头,嘟着嘴,漆黑的大眼里看起来有点委屈,却坚定地道:“那可不成,我不能让人瞧不起。我答应过先生,我会好好读书,不负他和家人的期望。我不能不守信用变大胖子吧。”

秀瑶忍不住笑起来,捏了捏他的小脸蛋,原本肉嘟嘟的脸蛋最近累得都瘦了,这还是姥娘每天鸡蛋,隔几天肉鱼地给他补,否则早瘦成麻杆了。

他现在才不到七岁呢,背得书已经不是秀瑶乐意跟着背的了,她又不做才女,认字算账就好,那些之乎者也,还是给读书人头疼吧。

秀瑶看他睡了,小嘴还滋滋地裹嘴唇,跟小孩子一样,鼻翼煽动,不禁笑了笑,给他掖上被子。秦扬小手立刻一动,就在被子上划拉着写字,嘟囔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先生打人不亦君子乎,……”

秀瑶叹了口气,这小子自从读书也没少挨揍,以前先生说他聪明,那是简单的背背书识识字,真正要学四书五经,奔着科举使劲,那可就不好说。同样的还有二哥,秀瑶觉得二哥还没有小羊儿资质好呢,不过是被人忽悠的成分多,可他坚持,爹娘也就让他试试。

小正正趴在门缝处,“卟滋卟滋,小姑,俺老爷(太爷)叫你呢。”

秀瑶就轻手轻脚地下了坑,拉着小正的小手去了姥爷屋里,见姥爷、大舅二舅,还有两〖墨斋zladys。Com〗个舅妈都在呢。秀瑶笑道:“姥爷,咱们要开会呀。”

大家也习惯秀瑶一些词汇了,都笑:“等你呢。”

秀瑶就列席旁听,小正悄悄给她一把茅芽,她慢慢地剥了给他吃,间或自己吃根,稍微有点老了,嚼着跟棉花套一样。小孩子却喜欢,小正嘴角流着绿色的汁液,吧唧吧唧地响。这东西也怪,白色的絮,嚼出绿色的水。

老柳头磕了磕烟袋锅子:“前阵子我就想,咱们家里养了两头驴,另外还和你们三大爷家合养两头,如今咱们磨坊不用驴,这牲口就有点多。种地驴又不当事,就是往家拉点粮食,还是得牛。所以我跟你们三大爷合计,把合养的那两头卖了,他家养牛,以后咱们还是合用。咱家留一头驴,攒钱到时候再买一头牛也行。”

今年家里地多起来,买的那几亩沙地,另外还租种了齐风的十亩地,第一年种的豆子,第二年豆茬麦子大丰收。家里沤了肥,肥料足,那十亩地倒是主要的粮食产地了。每年收了粮食老柳头都去送给常婆婆一部分,当做给齐风的地租。

如今这么多地,单只用别人家的牲口也不行,还是得自己家也有牛。牛力气大,耕地耙地、拉车之类的都能干,不像驴那样,只能干轻快活。

大家盘算着,两头合养的驴卖了,自己家能分五六吊钱,自己家那头再卖了,买牛足够的。柳大舅也同意:“爹,那样也好。”

老柳头却又道:“我寻思着咱们那头留下,另外一头给瑶瑶家使唤,他们家没牲口,不说是干活,就是来回地走亲戚也不方便。”

柳大舅倒是没有意见,二舅犹豫了一下,姚氏立刻道:“当然行,咱们现在没攒够钱,攒够了,帮着买头牛也是应该的。”

老柳头就笑起来,“那就这么着。”

秦业想拒绝,不过觉得家里也确实需要,反正自己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